-
1 # 草笑霜
-
2 # 講故事的小朋友
折射出了。孩子沒有教養。
第一,衣食足而知榮辱,家庭條件是一個影響因素。中產這樣的就少了,不排除個體差異。
第二,大人的言行,是一個影響因素。不一定是當事人影響的。
第三,孩子從小是不是嬌慣,養成了不順心就發瘋的毛病,沒有情緒處理能力。
最後。家長有點弱爆了。
8年輔導班開創者。希望有用。
-
3 # 道立方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問題要從家長身上去找,然後好好教導你的孩子,畢竟孩子也不懂得什麼人情世故,是非判斷能力也比較差。家長這時應該去找原因,您的孩子為什麼這麼說您?
那麼怎麼辦呢?
一,不要讓孩子累積情緒
特別是負面的,人有負面情緒本能的就會找這些詞。除了打罵訓斥,有些時候,你無意識發出來的負面情緒也會被孩子接受到。所以,父母自己要有積極健康的心態,夫妻關係要和諧。
二,斷絕父母對於這些語言的互動反應
對孩子不構成刺激。等孩子的勁道過去了以後(孩子都是活在當下的),再簡單的和孩子說明。我不喜歡你說那些話。這是一種潛意識影響。他會感知到這個話不好。但是又不會會和孩子當下說話時父母的反應建立起刺激關聯。
-
4 # 清晨明露
折射出了三點:
第一,孩子媽對孩子過分溺愛,導致孩子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卻忽略了尊重父母這最基礎的禮儀;
第二,孩子有了煩惱事情,缺少宣洩渠道,沒有人可以在心靈上溝通疏解,孩子無處發洩,只能發洩在愛自己的人身上;
第三,孩子交友不慎,或者家長教育的方式,讓孩子在環境裡經常接觸髒話,孩子有樣學樣,把髒話當成了理所應當的事情。
不管從那個角度講,家長都有責任,不能一味的責怪孩子不爭氣,只能說,家庭是第一學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孩子大多人生的價值觀都是從家庭開始的。
不過高中的孩子會有逆反心理是正常現象,畢竟已經長大成人,真的可能出現嚴重後果需要預防,如果不嚴重,等到孩子再長大幾年,進入社會,或者擁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就會體會父母的良苦用心了。
-
5 # 三人行有我為師
高中生和媽媽吵架,髒話一堆罵媽媽,這提問的背後是家長怎樣的無奈和悲哀?
從罵髒話的角度折射出了,他的生活環境裡,一定有人罵髒話。他不但受到影響,而且已經被同化,能夠習慣於這種髒話,並且熟練地使用這種髒話。
這種環境可能是家庭環境,可能是學校環境。總之一定是和他接觸密切的親近的人,有這種罵髒話的習慣,才能耳濡目染,才能習慣成自然。
一個孩子能破口大罵他的媽媽,不僅是語言習慣罵髒話的問題,更能看出孩子的品行和三觀。連媽媽都罵,可見,罵人對於這個孩子是一種行為常態。而罵媽媽的本身,這種無視母子親情,倫理道德的約束,也說明孩子心裡的扭曲和品行的不端。僅此一點已經不用再分析母子吵架的了原因,因為已經沒有是非標準了。
而一個孩子能罵媽媽,除了家教問題以外,還充分的看出這個媽媽在孩子心中,沒有任何家長的威嚴和地位。這種家長地位的淪陷,可能是由於媽媽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不夠,從而沒有親情的基礎;也可能相反,由於媽媽對孩子的過度溺愛,滋長縱容了的孩子的無理,以致發展成忤逆不孝的天理不容。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由於媽媽自身有錯誤的言行,導致了孩子這種對媽媽的輕視和鄙視,從而沒有應有的尊敬和正常的母子之情,以致發展成用髒話謾罵媽媽。
最後除了折射出上述的可能性以外,孩子是否有心理疾病,以及是否需要去精神科診治,也是可以考慮的一個方面。
-
6 # 剛好有理
我覺得有以下三點:第一,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可能有問題,孩子性格和言行習慣,在三到六歲是關鍵時期,如果這個時期培養的好,在青春期一般不會都太出格的事情。第二,說明家長和孩子的親子關係不好,是一種比較敵對,矛盾比較激烈的關係,這是長期的家庭氛圍造成的。第三,家長的溝通和教育的方式需要反思,孩子教育出了問題,首先家長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方式的問題,先改變自己,再去影響孩子,而不是僅僅指責孩子的問題。希望你們的關係能夠儘快好起來!
-
7 # 我信慧玲
高中生粗口罵媽媽折射出,這個孩子從小就已接受男尊女卑的家庭教育。
孩子擁有一個霸凌爸爸,即使不用教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切源於無知的女性,從小就被灌輸和傳承了男強女弱的弱者思維。
如姐姐要讓弟弟,才是聽話的好孩子。女生跟男生爭東西或打架,一定會輸,不要傻了。這些話都深植於女生的內心深處。
正接受著高等教育的孩子,其實早已意識到自己的不孝行為,只是習慣了逆來順受,不罵不會主動將事情處理好的媽媽所默許。
孩子或丈夫不敬時,媽媽可以說:“孩子/xx,我不回罵你,不代表你是對的,只因我愛你,不想看到家庭生活每天都雞飛狗跳。如果我用相同的話來對待你,你會有什麼感受呢?”
愛錯了方式,仍會心疼的他們,就會醒悟過來了。一個充滿溫暖,好好說話的家庭,才會養出有教養的孩子。
-
8 # 易水寒99999
可能是孩子壓力大,另外跟當媽的溺愛和管控不當有關,首先對於父母而言,孩子有個好成績是最重要的所以只要有影響學習的事情,父母一定會嚴格禁止,高壓管控,其它的方面父母反而極力遷就,讓孩子有了情緒上的不適應,青春期是逆反期,有一定自主能力,但缺乏準確的判斷能力,對於異性交往,學業的重要性,長輩的關注往很難也沒有時間去換位思考而造成溝通不暢,再加上年輕氣盛很容易矛盾激化
-
9 # 孫老師談孩子教育
高中生和母親吵架髒話一堆罵他媽,這種情況折射出了某些學校和老師只重視“教書”、不重視“育人”的嚴重後果!
學校和老師的兩個最重要的任務——一個是“教書”,一個是“育人”。“教書”就是教給學生知識,培養學生成才;“育人”就是培育學生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成為一個精神境界高尚的人!“教書”解決的是“才”的問題,“育人”解決的是“德”的問題。“育人”是根本目的;“教書”是為“育人”服務的,“教書”的最終目的還是“育人”!
我國恢復高考以來,逐漸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嚴重現象。各地對高中學校的評價以及各高中學校對老師的評價,主要看高考成績——高考成績甚至成了評價一所高中學校、一個高中老師工作優劣的唯一標準。高考考好了,學校受表揚,任課老師受表彰、領獎金;大家揚眉吐氣,無限風光;高考沒考好,學校受批評,老師也受批評,大家灰頭土臉,沒臉見人。在高考指揮棒的指揮下,漸漸地,各高中學校、各高中老師只重視“智育”——給學生傳授文化知識,不重視“德育”——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由於德育教育的缺失,導致了少數學生思想品德不夠好,言語行動比較差,於是就出現了“高中生和他媽吵架髒話一堆罵他媽”這種現象!
要想避免這種現象,各學校、各老師就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德育優先!不但要在“思想品德”課上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還要在日常行為規範上嚴格要求學生!每一位老師都要把德育教育貫穿在學科教學中,在每一堂課上,老師都要自覺地把德育教育寓於教學內容之中。排除單純的、為教學而教學的做法,要把“教書”和“育人”有機地、藝術性地結合起來,做到一舉兩得,甚至一舉多得。
當然,學生回到家裡,家長就應該承擔起對孩子的教育責任。大毛病都是從小毛病開始的。家長要及時發現孩子的缺點錯誤,及時予以教育、改正,堅決不能放任自流,視而不見。
最後,我要說的是,家長和老師都不要放棄這個孩子,一定要以百倍的耐心去教育這個孩子,多給他關愛,多給他溫暖,讓他真正體會到母愛無私、師恩無限。人心都是肉長的,這個孩子一定會被家長和老師感化的,從而改掉毛病,最終成為一個讓父母親滿意的好孩子!
-
10 # 如義齋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當已經成人或者即將成人的高中生和媽媽吵架時,“髒話成堆”的罵媽媽…… 相信,聞知此事的普天下父母,內心都不會絕對的平靜,因為此事老生常談的折射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這就是現代“家庭教育”的缺失!
為人父母,同此一心。此時此刻,我們完全能夠理解作為此事最大的受傷者——— 孩子媽媽的心情。但是,當我們對這樣“高中學生髒話成堆罵媽媽”的“悲劇”不住感慨時,我們是否知道,在中國古代,還有更慘的悲劇……
傳統戲曲《雙母計》(又名《雙鐲計》或《比翼鳥》)中,有一個“小時候偷針”的孩子,因為家裡母親的溺愛和驕縱,慢慢發展到“長大了竊金”地步,直到最後法場問斬。臨刑時,對前來收屍的母親提出了自己最後的一個要求———“再吃媽媽一口奶”…… 最後結果大家都知道,不是“吃”而是“咬掉”…… 那種“悔”,那種“恨”,透過戲曲,曾經“教化”了多少代人!
所以,作為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今天的媽媽,如果能夠痛定思痛的對孩子自幼的家庭生活環境,對自己對孩子的言行舉止影響和驕慣溺愛行為進行深刻反思自省,再得助學校的教育……相信,對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會更大幫助……
為避免類似“悲劇”的繼續,我們更希望“可憐天下的父母之心”更堪敬更堪仰,孩子的教育首先從家庭開始,從第一老師開始…… 為了社會美好未來,向您致敬!
對那些動輒把一切過錯都歸咎於“學校應試教育”的行為,尤其是當這些觀點竟出自於一些“教育達人”口中的時候,我們真的“無語”……
救孩子要緊!
-
11 # 自在人生wub
一個高中生和媽媽吵架,髒話一堆罵他媽,這樣的情況折射了什麼問題?筆者覺得,這起碼折射出三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子不教,父之過”,家教嚴重缺失。大量的心理學、社會學研究發現,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媽媽的寬厚與包容,往往讓孩子如沐春風、忘乎所以,所以人們常說“母愛似水”;而爸爸的雄渾與嚴厲,常常使孩子如履薄冰、知恥後勇,因而人們也常說“父愛如山”。如果做爸爸的不盡心盡責,則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是不完整的,生活中只有媽媽的似水柔情,缺失了爸爸的雷霆驟雨,是很難教養出知道理、明是非的好孩子的。問題中的高中生和媽媽吵架,髒話一堆罵媽媽,也就不難理解了,就是因為他沒有感恩之心和心存敬畏!
其次、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另一個獨特作用,是母子關係的潤滑劑,就如母親是父子關係的潤滑劑一樣。有些母子關係,要麼是過於放縱了,讓孩子對媽媽沒有任何敬畏之心,相互間吵吵嚷嚷,甚至打打鬧鬧;要麼就是過於刻薄了,母子關係情同水火,難以相融,孩子甚至對媽媽有痛恨之心,甚至老死不相往來。這兩種情況下,都需要做爸爸的居中調停,我們家的情況屬於後一種,一般情況下我都是不會過問的,有一次兒子實在不像話了,我做好飯等老婆放學後回家吃飯,兒子也在等,可能是等急了,也可能心裡一直有積怨,等他媽媽很晚回到家後,他狠毒的對著媽媽說了一句,“你死在外面,不要回來了”!沒等老婆說啥,我立即火大了,勒令兒子跪下來,聲淚俱下地訴說著媽媽把他生下來是多麼的不容易,撫養他長大更是歷盡苦難折磨,他怎麼可以這樣和媽媽說話呢?在我的訴說下,老婆也哭,兒子也哭,後來全家人哭抱成一團。從此以後,兒子再也沒有敢對媽媽說過一句過頭話!
再者、除了家教問題之外,孩子存在這樣的問題,學校教育也是難辭其咎。當下的學校教育中,雖然哭著喊著大搞素質教育,但是實際上多數學校依然還是過於看重學生成績分數,而輕視最基本的情感素養教育,對於孩子的文明禮貌、尊老愛幼等做人最基本規範,缺乏應有的重視,要麼就是搞搞形式、或刷刷存在感地偶爾搞一次感恩活動,主要目的和動機就是表演給上級領導看!更多的時候,都是以學習成績論英雄,考高分的都是“一美遮百醜”,就是好學生;考低分的就是“三差生”,成績差、紀律差、品質差,一棍子打死!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嚴重扭曲了孩子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只要考了高分,一切都不重要了,就是好學生了!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孩子出現這樣不通人性的情況,主要是家庭教育嚴重缺失造成的,尤其是爸爸責任更大。另外學校教育中存在的過分重視學習成績而輕視情感價值觀嚴重教育問題,也不容小覷,對孩子造成的惡劣影響同樣值得高度重視!
回覆列表
一個高中生和自己媽媽吵架,還滿嘴髒話,這友映了家庭教育的蒼白與缺失。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不尊重,不孝順,甚至漫罵,簡直算不上是人,更何況還是一個受學校教育多年的高中生。
孩子為什麼不懂孝道,頂撞、漫罵父母?《三字經》開篇便說人之初,性本善。那為什麼長大了倒變壞了呢?那是因為父母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許多家長對子女都是嬌生慣養,過分溺愛。因而養成了子女自私、任性、刁蠻的性格。子不教,父之過。這些家長應該進行深刻的反思。一定要認識到嚴是受,寵是害的道理。樹苗必須從小修整才能成材。孩子也必須從小教育才能成人。
少年強,中國強。但願天下的父母從愛國的觀點出發,認真教育好孩子,使他們品學兼優,成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