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知識科普君
-
2 # 泰生堂說中醫
產後愛出汗是很多產婦常見的表現,這是怎麼回事,如何應對呢?
產後常出汗原因:1.孕期面板血容量增加
妊娠期不少組織間的液體會滲透進血管,因此血容量會增加1-2成。而且妊娠期間雌激素變多、腎上腺功能旺盛,準媽媽基礎代謝加快、血管擴張,這些都導致面板血容量提高。加之待寶寶出生之後,胎盤的血液迴圈會終止,子宮開始收縮,導致大量血液回到人體迴圈中。
2.產後排出多餘水分
而在生產之後,準媽媽的身體代謝、內分泌水平會逐漸降低到正常水準。為了降低輕心臟負擔以及促進產後恢復,身體會排出體內瀦留的水,主要方法就是排尿和出汗。在水分排出之後,體重也會急速下降,身材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不少。所以說媽媽們不必過分煩惱,這是生產後的正常現象。
產後常出汗食療來對付1、黃芪桂圓羊肉湯
取適量羊肉,用沸水焯一下,撈出後過冷水除掉羶味。之後用砂鍋把水燒開,放入羊肉以及適量黃芪山、桂圓肉同煮湯。吃的時候可適當調味,肉湯皆可食用。
2、泥鰍湯
處理好的泥鰍煎成金黃色備用,用兩碗水燉煮糯稻根,等到水耗到一碗之時,下泥鰍燉煮。吃的時候適當調味,魚、湯皆可食用。
3、參鴿湯
處理好乳鴿(腹中血不用洗淨),讓後加入適量水和高麗參片一起隔水蒸60分鐘,最後加入適量食鹽食用。建議每天吃一次,連吃三天。
4、豬肚粥
用鹽搓洗豬肚,洗淨後和小麥一起燉至五成熟,切絲備用。將黃芪、人參、蓮實等切碎用紗布包好,和切好的肚子同煮,等到肚子煮爛,撈出藥包和肚子,再加入粳米煮粥,最後加入蔥花,和適量調料。粥、豬肚皆要吃。
-
3 # 為人排憂解難
中醫認為:在人體血管內,血隨氣行,血為氣母,相互滋生,相互依存。處於相對平衡狀態。婦女在生產過程中,失去了大量的陰血,氣血就失去了平衡。失血後,多餘的氣無法依存在血中,只能透過汗腺毛孔透發出體表,在散發到體表的同時,帶出了大量的津液,即表現為多汗。這時候體內的氣血雖然平衡了,但身體處於氣血虛弱的狀態。就必須積極的去調補氣血,最好的方法就是採用藥食同源的中藥來調養。一,首選當歸生薑羊肉湯,羊肉200g,當歸IOg,生薑15g純肉喝湯,湯內還可下面。此方有溫經補血排瘀的功效。適用於產後血虛,瘀血不盡引起的腹痛。二,選人參或黨參純老母雞,加上調味健胃的大料,人參每次10g,或選黨參30g,老毌雞一隻,燉肉喝湯,湯內還可下面。此方有補氣健脾止汗功效。用以上兩種方法調養,身體很快就能恢復正常。
-
4 # 殘疾大叔的生活日記
產後愛出汗是很多產婦常見的表現,這是怎麼回事,如何應對呢?
產後常出汗原因:
1.孕期面板血容量增加
妊娠期不少組織間的液體會滲透進血管,因此血容量會增加1-2成。而且妊娠期間雌激素變多、腎上腺功能旺盛,準媽媽基礎代謝加快、血管擴張,這些都導致面板血容量提高。加之待寶寶出生之後,胎盤的血液迴圈會終止,子宮開始收縮,導致大量血液回到人體迴圈中。
2.產後排出多餘水分
而在生產之後,準媽媽的身體代謝、內分泌水平會逐漸降低到正常水準。為了降低輕心臟負擔以及促進產後恢復,身體會排出體內瀦留的水,主要方法就是排尿和出汗。在水分排出之後,體重也會急速下降,身材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不少。所以說媽媽們不必過分煩惱,這是生產後的正常現象。
產後常出汗食療來對付
1、黃芪桂圓羊肉湯
取適量羊肉,用沸水焯一下,撈出後過冷水除掉羶味。之後用砂鍋把水燒開,放入羊肉以及適量黃芪山、桂圓肉同煮湯。吃的時候可適當調味,肉湯皆可食用。
顯示所有大圖
2、泥鰍湯
處理好的泥鰍煎成金黃色備用,用兩碗水燉煮糯稻根,等到水耗到一碗之時,下泥鰍燉煮。吃的時候適當調味,魚、湯皆可食用。
3、參鴿湯
處理好乳鴿(腹中血不用洗淨),讓後加入適量水和高麗參片一起隔水蒸60分鐘,最後加入適量食鹽食用。建議每天吃一次,連吃三天。
4、豬肚粥
用鹽搓洗豬肚,洗淨後和小麥一起燉至五成熟,切絲備用。將黃芪、人參、蓮實等切碎用紗布包好,和切好的肚子同煮,等到肚子煮爛,撈出藥包和肚子,再加入粳米煮粥,最後加入蔥花,和適量調料。粥、豬肚皆要吃。
嘉澍談健康
成都錦江泰生堂中醫診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創始人
623粉絲 · 1386贊
搜尋
產後四個月虛汗多
氣虛多汗吃什麼藥
女人汗多怎麼調理
體虛多汗怎麼調理
月經多怎麼調理
容易出汗怎麼治
-
5 # 瑞麗詩顧問焦老師
產後體虛多汗怎麼調理 婦女產褥期間汗出不止稱“產後自汗”,睡後汗出,醒來即止,稱“產後盜汗”。產後自汗及盜汗均為產後的常見病,歷代醫家均稱之為產後“二危”症之一。一般產婦汗出較平時多,尤其於飲食、活動後或睡眠時明顯,於數日後自行緩解,不作病論。如果分娩一週後,無過勞、衣被過厚或發熱等原因仍汗出不止,或稍一活動則汗出較多者,則為病理性自汗。
中醫理論認為,孕婦產後自汗多屬氣虛,常伴有疲乏無力、氣知懶言,面色不華、脈弱無力等表現。治療當益氣補血_,固表止汗,可用黃芪、浮小麥各30克,白芍、當歸各20克,白朮15克,防風、炙甘草各10克,大棗(劈開)10枚。水煎2次對勻,早晚分服,每日1劑。一般連服4-6劑即可治癒。 產後盜汗,是指產婦睡後即見汗出,醒後汗止的一種病理現象。常伴有五心煩熱、口咽乾燥、骨蒸潮熱、大便乾結、小便色黃等症狀。盜汗的產生是由陰虛內熱所致。
治當益氣養陰,生津斂汗,可用麥冬、沙參、玉竹、熟地各15克,黨參、白芍、煅牡蠣各20克,龜板、鱉甲各10克,浮小麥30克。水煎2次對勻,早晚分服,每日1劑。一般連用3 -5劑可愈。
耳穴壓丸法用磁療貼貼敷於患者耳朵的相應穴位,每次按壓2-3分鐘,4-5次/天,每天更換磁療貼,雙耳交替貼敷。氣虛者取腎上腺、肺、內分泌等穴位,陰虛者選用神門、三焦、交感等穴位。
臍部貼敷法將研成粉末狀的適當藥物調入適量蜂蜜及雞蛋清和製成餅狀,放於患者臍部,再用醫用膠布固定,維持4-6小時左右,每天1次,連續貼敷10-14天。氣虛者選黃芪、五倍子、防風、白朮等中藥研製,陰虛者選用煅牡蠣,煅龍骨、白礬等中藥研製。
灸法艾條溫灸5分鐘,每天1次,連續10-14天。氣虛者取大椎/關元穴,用補法;陰虛者取陰,IS穴。
推拿法 取其大椎、神門、關元、後溪穴位,每天1次,每次30分鐘,連續10-14天。
藥膳療法氣虛產婦食療調療法:(1)黃芪羊肉湯:黃芪15克,羊肉90克,桂圓肉10克,淮山藥15克。將羊肉用沸水稍煮片刻,撈出後即用冷水浸泡以除擅味用砂鍋將水煮開,放入羊肉和三味藥同煮湯,食時調好味,可飲湯吃肉。(2)黨參五味燉豬心:黨參12克、黃芪12克、五味子9克、豬心1個。原料放ur、入碗用加水適量,隔水燉1小時,吃肉飲湯,每隔1天吃1次。
(3)糯稻根泥鰍湯:泥鰍90克,糯稻鬚根30克。泥鰍宰殺洗淨,用食用油煎至金黃色。先將清水兩碗與糯稻根共煮,待水煮至1碗湯時,放入泥鰍煮湯,吃時調好味,連湯帶魚同吃。隔日吃一次,7次為1療程。陰虛產婦食療調療法:
(1)豬肚粥:豬肚1個,黃芪15克,人參3克,粳米50-100克,蓮實30克,小麥、蔥適量。將豬肚用食鹽搓洗乾淨,與小麥同煮至半熟,取出豬肚切細。諸藥切碎,裝入紗布袋。扎口,與豬肚加水同煮至熟爛,去藥袋及豬肚,再下米煮粥,快熟時放入蔥,調味隨意,喝粥吃豬肚。
(2)銀耳紅棗湯:取銀耳30克,紅棗20克,冰糖適量。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除去蒂頭,洗淨後撕成小塊,紅棗洗淨撕開,共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慢爆至銀耳、紅棗料熟,放入冰糖濟化調勻,即可出鍋食用,每劑分2次食完。
產後出汗雖是產後常見症狀,但若汗出過多或止日久不愈者,須防氣隨津脫,變生他疾,故須引起高度重視並及時就醫診斷治療。產後汗證不可同病同治,須根據不同臨床表現不同分型給予相應治療。可取單種治療方法或在療效甚微的情況下,取兩種或兩種以上治療方法以補虛斂汗,再配合藥膳,必定預後良好。
-
6 # 上官眼小
女性生產之後,就直接進入到了產褥期。產褥期的女性一定要特別的注意自己的身體的每一個異常表現,積極採取措施來改善產褥期的不適症狀。很多產後的女性都非常容易出汗,產後汗多其實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那麼,產後出汗多怎麼調理才好?
1、產後出汗多是因為身子虛弱造成的,這時我們應該多補充一些清淡營養的食物,可以多喝一些粥類,因為朱磊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易於消化,比如蔬菜粥,瘦肉粥等都很不錯,而且還應該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這樣有利於補充身體維生素,增強身體抵抗力,慢慢的產後出汗多的症狀就會改善的。
2、產後出汗多,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衛生,產後千萬不要碰涼水,因為產後身子虛弱,毛孔是開啟的,如果碰到水的話很容易受寒,引起關節疼痛等疾病,所以在洗手洗澡的時候一定要用燒開的水進行清洗,在洗完以後一定要立即穿上衣服,注意保暖,防止受寒,還有就是在洗澡的時候一定要關好門窗,不要讓風吹到。
3、產後出汗多的產婦還應該好好的休息,因為良好的休息可以加快身體的恢復,還有就是產後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千萬不要為了一些小事斤斤計較,如果心裡有什麼不滿意的,一定要及時的和家人溝通,不要自己生悶氣,這樣會影響身體的恢復,也會影響奶水質量。
注意女性產後出汗多是因為身體虛弱造成的,只要注意休息,好好飲食,過一段時間就會調理好的。如果在產後出現其他不適,要及時的到醫院進行檢查,根據檢查結果進行相對應的治療。
-
7 # 育兒百科新天地
產後老出汗,原來真想是這樣的。
一、產後多汗究竟是為什麼?
產後的汗,在專業術語中稱為褥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懷孕期間,由於孕媽體內血容量的增加,使得大量水分在體內瀦留,而分娩之後,隨著新陳代謝的降低,體內瀦留的水分也逐漸轉化為汗液,從面板排出來外,這就是褥汗。
另外產後新媽媽愛喝湯湯水水,也是多汗的原因之一。這種多汗的現象一般在產後10天左右會逐漸消失。所以新媽媽不必為此擔憂,更需因此而大補特補。但是新媽媽要特別注意:受涼感冒,平時不必捂得過多,有條件的還可以每天淋浴以保持個人衛生。
二、產後需要注意的事項以下6點
1、產後是可以用熱水洗頭和擦身的。
2、勤換內衣、內褲和睡衣
3、勤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4、室溫應保持在24-26℃
5、多休息,避免過於勞累
6、飲食均衡,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回覆列表
謝邀
寶媽剛生完那幾天,特別容易出汗,無論是吃飯還是帶娃都會大汗淋漓,稍不注意就很容易感冒。事實上,產後虛汗是很常見的生理現象,按照虛汗持續的時間長短分為生理性盜汗與病理性盜汗。產後盜汗是因為體內的激素髮生了變化,身體內有水分滯留在體內,因此需要透過排汗的方式來排出體外,這是分娩後身體進行調節的一個方式。
1.生理性盜汗
出虛汗時間不超過一週,身體會自行恢復,這種一般不用太過於擔心,做好日常調理就可以了。
2.病理性盜汗
盜汗時間持續過長,這種情況應該及時治療,有的寶媽在分娩的時候可能是失血過多,然後導致寶媽身體素質下降。
產後出汗如何護理1.日常護理
(1)可以每天開啟窗戶透氣,讓室內的溫度保持正常的水平。如果天氣太熱的話,經常通風可以降溫也能讓空氣流動快,加快排汗。
(2)做月子的時候。衣服被子的厚度要適中,如果出汗了就要及時擦汗,建議每天洗澡,用溫水擦洗,保持乾淨。
2.產後出汗食療法
(1)黃芪桂圓湯
吃的時候可以適當的調味,肉湯都可以吃
(2)生鴿湯
可以每天吃一次,最好多吃幾天
(3)泥鰍湯
(4)羊肚湯
產後按摩護理法(1)組底部反射區
按摩部位:甲狀旁腺、乙狀結腸及直腸、小腸、肛門、盲腸、迴盲瓣、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生殖腺、腎上腺、腎、輸尿管、膀胱、頭部(大腦)、腦垂體。
(2)足內側反射區
按摩部位:腰椎、胸椎、子宮、骶骨
(3)足外側反射區
按摩部位:生殖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