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詩仙朝陽永垂不朽

    意境為先,再求格律。存意境,失格律,猶有詩意,不失為詩也。若存格律,失意境,索然無味,豈雲詩也!

    中庸之論,勿害詩意,而努力使意境與格律相融為一,是至善也。苟不能兼得,則取意境可也!

  • 2 # 滴落的雲

    作為格律詩,需要尊崇規則,意境和格律都是要素,都不可或缺,如果一首嚴謹的格律詩沒有意境,也會乏味至極,一首意境優美的詩,格律稍不工整,尚能接受。只是那樣就只能算打油詩了,有點可惜,二者兼顧,為上品。

  • 3 # 過客64831471

    意境是內容,格律是表達方式,比如,看了部好電影,哪怕光會說,臥槽太好看了,也能宣洩內心情感一二,看了部爛片,哪怕你說的天花亂墜,也改不了它爛的事實!所以,我還是偏向意境多點!

  • 4 # 鐵騎無聲

    都重要!一首格律詩,或詞,如果完全符合格律要求,又能通順其意。其碼可以叫格律詩、或某某詞牌。只是姿質平平、缺乏精彩而已!如果,不顧格律、僅存“敝帚自珍”的所謂“意境”,那誰又能知道我們寫的是什麼東西!

    格律、是格律詩和詞賴以區別其它文體的特徵。沒了特徵,怎麼給它定性!恰如:一匹斑馬,白質黑紋,異常醒目。儘管病懨懨,毫無精神,它也還是斑馬。如果,有人牽來一匹長耳黑質,連一個條紋也沒有的動物,非要說它是斑馬。儘管它四蹄尦踏、嘶吼吭奮、龎然大物。也不會有人認可!是不是?

  • 5 # 萌娜莉莎

    『大美,中國古典詩詞意境』

    意境在中國古典詩詞中體現得尤為重要!蘇軾在評價王維的詩畫時說“品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講的就是畫中有境、詩中有境。如“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看,廣漠空濛、佈滿積水的平疇上,白鷺翩翩起飛,意境是那般嫻靜瀟灑;聽,遠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黃鸝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樣甜美快活。境界廣闊深幽。像王維一樣,很多詩人在詩中將山林、溪流、雲霧、明月等元素構築成一幅幅雲水禪心的美妙意境……摘錄於『詩詞天地』

  • 6 # 白龍詩咖

    我認為意境更加重要,文學創作不能因“格”害“意”,也就是說格律詩的創作同樣需要把意境的創設和主旨的表達作為最高和最終的訴求 ,不可以過分追求外在的形式而忽略了內在的文學屬性,即想象力,創造力和審美價值。

    但同時,作為格律詩或者詞的話,格律是文體自身的一種要求,一種規則,如果不遵循這種規則,那麼等於放棄了它是格律詩的這個前提,也就不存在關於格律與意境的討論了。既然是針對格律詩的討論,首先讓它要成為格律詩,不然討論就失去了意義。不遵循格律的創作也就不能稱之為格律詩。

    所以說二者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並不能完全區分清楚孰輕孰重,只是兩個要求針對的層面並不相同。

  • 7 # qingyajuesu

    紅花與綠葉都重要,意境與格律雙全才完美。有意境無格律那是打油好詩,有格律無意境等於無靈魂神韻。既要格律也要意境才完美,有時候,殘缺也是一種美。主要還是水平關係,沒能充分發揮好,別說今人,就是古人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世上萬物沒有完美無缺,完美的極少。月也有陰晴圓缺。只有寫得更好,沒有最好。藝術本身無止境!能夠把自己生平所學發揮到極致,對自己來說已經是最好,但不代表天下最好,自己認為最好,等於滿足了,怎麼還會進步。只有博採眾長,取長補短,虛心學習,把作品質量提高發揮到最高意境,和古人先賢去比較,才能明白領悟什麼最重要了!

  • 8 # 生死有多遠

    詩詞當然應以意境為重。非則誰看呢?自娛自樂?說不定自己也不想看呢。

    格律說白了就是“格律詩”的遊戲規則。你如果寫的是格律詩,就必須遵守規則,非則就是犯規了。

  • 9 # 驥駿M

    這問題是一個不懂裝懂,詞語概念混淆不清的無知之人提的問題。我們知道,詩詞是一種文學作品的統稱。有古體詩,新詩,近體詩,宋詞,歌詞等分類。不同體裁形式有不同要求和規則。格律詩是專指唐詩的律句和絕句。格律只對這體裁形式有效。如著明七律、五律或七絕、五絕的,那就應按格律來寫。如沒有寫明,那所謂格律就可以無視。所以,提問者所謂格律重不重要的問題是無知之問。

  • 10 # 微情書

    關於詩詞創作,意境和格律孰輕孰重,是兩個永遠也理不清的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人學習詩詞創作多年,拙作上千首,就此問題,發表一些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一、詩詞應以意境為先

    二、格律不可輕廢

    前面說的意境為先,並不是不顧格律,隨意發揮。當然,兩者兼得自然是最好不過。格律看似繁瑣,其實熟悉了便覺得通透。格律是古體詩的基礎,古人深諳音韻平仄之美,才寫出傳世佳篇。譬如,我們偉大的毛主席,才華橫溢,一生創作詩詞甚多,而且深諳格律,但他偶爾也會寫“出律”詩,他並不是不懂格律,而是正因為懂,所以才想嘗試破格律以創新,讓詩句達到更深的意境。我很贊同這種先立後破,再破而立的觀點,既不頑固守舊,也不肆意張揚,創新是一步一步中摸索前進的。而現在很多人,根本不懂格律,卻打著創新的幌子,褻瀆古詩詞,半壺水,響叮噹。

    詩詞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寫詩填詞重在真情實感,而非賣弄風雅,玩兒文字遊戲。空有浮誇意境,完全不諳格律的詩,只可謂打油詩。合韻合律卻毫無靈魂的詩,虛有其表,切不可取…

  • 11 # 網暈者

    我聽過很多角兒唱京劇《龍鳳呈祥》裡喬國老的唱段“勸千歲殺字休出口,老臣言來說從頭(呃呃)……”,這些角兒各有節奏,噴口,長短,輕重,感情的細微變化,但總的旋律都遵循傳統唱腔。詩詞格律就是傳統旋律和規矩,各人變化的卻是各人的體會和意境,所以,兩者的關係是血肉相連的而又辯證。

  • 12 # 薩小刀

    首先說明,我不是來打擊“詩人們”的積極性的。然後我會說,如果仔細看完我的回答,保證很大部分人會遠離“詩詞”而去,包括那些打著“格律”的名義在網上販賣情懷的“詩詞老手們”。這樣也好,不然“詩詞”這兩個字都快爛大街了。當然,還會有些人繼續賴在“詩詞”上面不走,這樣的人我也沒轍,好自為之吧。下面進入正題(此文略長,沒耐心的看到這裡就可以走了)。

    “詩詞”兩個字包括多種體裁。古體詩、近體(格律詩)、宋詞、元曲、近代詩、現代詩,等等,這些都是。連周杰倫的“御用”詞作人方文山的韻腳詩也算。但我注意到提問中提到了“格律”二字,那麼我就自認為題主問的是近體詩和詞牌了!因為其他體裁無所謂格不格律的(元曲除外,但題主問的應該不包括這個)。

    如果問題中包含了“詞牌”,無需多言,那是按照詞牌的平仄格式(或稱詞譜)填出來的,不是誰想改為哪個調就能改成哪個調的。然後還有一些諸如:領格、疊韻、叶韻等等的一系列別於格律詩的要求。構成格律詩的諸要素在詞牌裡一樣不少,而詞牌的所有形式要求要遠遠多於格律詩。尤其是在面對一些“孤牌”的時候,其中任何一個字的平仄都不能差。這種情況下,即便把句子和“調令”編出花兒來,不符合詞牌的格式要求都不能稱為“詞”。

    下面再說說近體詩,也就是格律詩。

    首先,格律是形式上的,意境是內容上的。這裡還有個概念,不符合格律的不叫格律詩,總之叫什麼詩都行,恰恰不能叫做格律詩。而格律詩的形式規則有很多,比如平仄、聯、粘,用韻、拗救等很多的一系列明暗規定,有些是硬性的,有些是約定俗成的。如果想深入瞭解,是需要一定積累的。

    然後說意境。其實,寫作者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沒有過不去的檻的話,是不存在取捨誰的問題的。如果覺得確實意境更重要(有時我也是這麼感覺的),那麼就無論用哪種形式先把意境寫出來並寫好吧,而不要去糾結,形式和意境何輕何重的問題,這才是正途。天下之詩,並非格律一門獨大。

    在繼續這個話題之前,我請大家注意一個平時不太留意,但卻非常具有普遍性和有代表性的現象——為什麼對於格律詩的爭論總是多於對詞牌的爭論?

    難道詞牌的格式要求比格律詩的少?還是講解格律詩的參考文獻比講解詞牌的少?可惜,現實情況卻恰恰相反。

    這裡就意味著需要進行一些深入的思考了。對於格律和意境的取捨,很多人都喜歡舉古例,尤其喜歡舉唐宋時期的詩例,進而說“律不可害意”。其實這些人都被人云亦云的東西騙了,當然這裡面也包括那些對“律”無可奈何,就開始胡說八道自己騙自己的人。

    記得我以前回答過一些類似的問題,對於“出律”的認識,大多數人都存在偏差。而恰恰是這種認知上的偏差,成了取捨“律”和“意”的焦點。所以今天在這裡我不妨再敘述一二:

    一、歷史認知差異形成的誤讀。

    現在好多人都把唐宋的一些名家名作當做格律詩來看待,尤其最愛舉的是唐初的詩作,拿來為自己的“出律”提供佐證。其不知,唐初哪來的“格律”?格律塵埃落定之時已是天寶年間的中唐了,科舉帖試的格律限定一舉奠定了“格律詩”一統江湖的地位。

    但,還有很多當時的詩人,包括後世的一些詩人對“格律”是不屑一顧的。比如李白,在當時就是復古派的傑出代表,崇漢魏而薄齊梁。在格律大行其道之時,寫了很多不符格律的詩作,其灑脫高古之風對後世歷朝歷代詩人產生了深遠影響。這樣一位大家,竟然被一些人標榜為“才大欺律”的典範。這些人考慮過李白的感受沒有?別忘了人家可是以“復古三大家”自居的人,寫的本來就是古體詩。真的以為人家不懂格律嗎?寫過幾首格律詩只是告訴大家“我懂這個”而已,把人家的古體都當出律,然後大肆引用“你看牛人都出律”!說實話,這些人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我真的不好猜測。

    二、文化差異形成的誤讀。

    現在還有好多人出口必“平水韻”,閉口必“律不可害意”。唐人寫詩用的是《切韻》,宋人寫詩用的是《廣韻》或者《集韻》(廣韻和集韻都是是大宋科舉考試指定用韻)。很多人一口夾雜了地方方言的平水韻去讀人家的詩,竟然還敢說人家的某一個字出律了,真不知道是誰給的勇氣和自信。更有一些人,連平水韻的鄰韻和別韻都不認識,就敢去玩兒什麼“通押”。好笑的是這些人還真敢“指鹿為馬”,說誰誰的就是出律,所以“律不可害意”!對這部分人我的建議是,先把自己舌頭捋直了,然後好歹擺弄出點意境之後再去說人家到底出沒出律吧。

    三、技術差異形成的誤讀。

    這裡面絕大部分是對“拗救”認識不足的人,特別是對很多詩例中的“對救”基本不知所謂而導致的“只認其拗不識其救”,盲目跟風指拗為拗,然後引以為例大肆誤己的人。就是太自以為是了,從來沒設身處地的想一想,人家古人在玩兒格律的時候,我們那時在哪?

    四、環境差異產生的誤讀。

    就跟我們當下“復古”格律詩一樣,每個時代的詩人其實也都有一顆“復古”的心。生活在“格律制霸天下”的時代,並不代表人家不寫古體詩。連當代人都知道如何讓自己的作品區別於“格律”,難道古人不知?一句五連仄或者七連仄就能搞定的事情,很簡單嘛(這只是簡單粗暴方式當中的一種)!非要挑出人家的某一篇作品指作“出律”,就是為了方便自己“出律”嗎?記住,老幹部可以這樣,但是志向遠大的我們不能!

    如果境況允許,不妨去看看《全唐詩》,看看到底裡面有多少是格律詩來的。然後可以再去看看《全宋詩》,裡面王侯將相們寫的詩比比皆是,思考一下,這些人還用得著天天擺弄格律去準備應試或者拍馬屁嗎?所以你看,在整個“古詩”的框架下,格律詩只是其中一角。如果很多人是因為羨慕李杜們的才情,或者諸宋們的風騷而產生創作衝動的,那麼我會勸他多去瞧瞧古體詩,因為格律詩根本就不是他的菜!古體詩裡照樣有平仄、有對仗、有韻腳,甚至粘聯也隨處可見,但它們絕對不是“出律”的格律詩。

    最後再留點時間給“格律和意境到底誰輕誰重”的問題。

    更有的人多是“你跟他談格律他便說情懷”,“當說情懷時他又跟你談格律”,古人左右都被消費了個遍。這種不爽了便把古人牽出來溜,想怎麼溜就怎麼溜的人其實都沒摸到“格律詩”的門檻。

    格律詩作為一種體裁形式,在古時大多用於科舉考試,根本就不是為普通“平民百姓”而設的,但也不拒絕任何人參與進來。前提是“你”真的懂它。

    古人為了搏取功名利祿,無論喜歡與否,一生當中的十幾年或幾十年間必須跟得它打交道。對於應試當中的各種“秀才們”來說,不存在格律和意境孰輕孰重的問題,第一步必需得先把自己的“律”搞好。考官的閱卷順序也是如此,不合律的即便寫出花兒來也得被丟到一邊去。所以,狀元、榜眼、探花和進士們來得容易嗎?看到這裡,正確的答案其實就已經揭曉了。

    那些經常拿古人的詩例來對自己“格律門外漢”行徑進行辯解的人,首先“你”得能保證自己可以看明白各個朝代的格律詩,如果沒有一定的音韻學基礎,所得出的或者聽到、學到的判斷和結論便都是不靠譜的。有些人一輩子都搞不懂,為什麼把像王力的《詩詞格律》這樣的輔助書都快翻爛了,自己寫的“格律詩”還總是有人能挑出毛病來?其實這都與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文化素質是有直接關係的。

    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如果還能心存一點科學嚴謹的“治學”精神去思考格律的本質,以及它的諸多變化;再加上“語感”上的天賦,以及謀篇佈局上的嫻熟技巧,這樣的人,才是能在“格律詩”上取得一點進展的人。而那些經過多年“努力”,還總是糾結於“格律和意境孰輕孰重”的人早已經沒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預防瘟疫中醫用什麼方法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