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藜閣
-
2 # 塗發奇想美術課程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最首要的任務就是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孩子的性格跟耐力。注重身體健康的同時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而不是關注。多陪伴孩子,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多跟孩子溝通,用講道理的方式代替打罵。在與人發生衝突的時候讓孩子學會冷靜思考,積極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
3 # 愛吃草莓的老仙女
給家長的 8 條建議
1. (說給父親)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
孩子上學之後,更需要父親的關懷,作為父親,必須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責任。
與父母一起吃飯的孩子更優秀,有研究機構調查,與父母一起進晚餐的孩子,能獲得較好的營養,較高的學業成績,很少出現抽菸、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為等。
不要在孩子吃飯和睡覺時進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談,都變成對孩子的教育。
2. 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藥",父母改變,孩子改變
孩子的問題大多是父母教育不當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藥"。
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學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範本”。身教重於言教。做父母的,要與孩子一起成長。
3.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瞭解孩子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
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極易將自己封閉起來,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與孩子溝通的語言密碼,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應該學習兒童教育學、心理學,多看一些家教書刊,瞭解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和規律,經常與孩子溝通,明白孩子在想什麼,在做什麼。
4. 一定要管孩子,關鍵是怎麼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養"正常的人","一隻手""一隻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換一種思路教育孩子,努力豐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一隻手的教育”:當孩子犯錯,或做了不如你意的事情的時候,我們通常會站得遠遠地,伸出一隻手指大聲斥責,如果還不見效,便會改成一巴掌的教育。
“一隻眼的教育”:只重視學業,不重視品行,只重視孩子的眼前,不重視他今後的發展,總以為抓住現在的學業成績就能抓住未來。
“一根筋的教育”:表面上看社會越來越“崇智”,其實是大家越來越認定只有一條所謂的“逃生之路”,學校不顧一切,家庭不顧一切,一條路要走到黑。
5. 做一個懂愛會愛的家長
不少父母愛得糊塗,愛得錯位,有時又愛得過分。
不要培養"超級嬰兒"。
愛是一門藝術,愛需要表達也需要行動,有時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愛要適度,不要讓你的愛氾濫成災,溺愛的結果是傷害。
6. 不能當眾教育孩子
孩子也有尊嚴,也要面子。當著外人的面數落孩子,不利於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7. 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給長輩或保姆
沒有任何人能替代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角色,不要以忙為藉口,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
8. 在孩子面前多誇老師
學會用賞識的眼光看老師,家長和老師是同一戰壕的戰友,一定要與老師結成同盟軍。
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絮絮叨叨訴說老師的"不是",批評老師,甚至與老師爭吵,只會增加孩子對老師的排斥心理。
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虧的是家長。
蘭可琪引進國外最先進、最主流的教育研發成果,以兒童為中心導向,設定個性化專業課程,構建系統化教學模式,將繪本閱聽、繪本英文、繪本美術、繪本藝術、自然科學、食育食養、生日派對等多個專案融為一體,打造一個多元化的兒童繪本美學生活館。
蘭可琪注重培養孩子的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表達力等各項能力,激發幼兒的潛能和情感,以滿足幼兒全面健康成長的教育需求。真正意義上做到了打造專屬寶貝的成長計劃。
蘭可琪,讓孩子體驗不一樣的童年時光!
-
4 # 使用者9265811022741
作為一名家長,我也曾經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可是每隔幾年問自己,答案卻會有所不同。
在我孩子還小的時候,我以為自己就像是孩子的保姆。照顧他們長大,為他們提供健康快樂的生活環境,努力讓他們無憂無慮的成長,為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保駕護航。
在孩子稍大一些,我覺得自己更像一個老師。我要不斷的且耐心的回答那些個為什麼,並且為了能繼續作他們的導師而不斷的努力提高自己,以至於在我解決不了他們的數學題時又重新拿起課本,認認真真的重新學了一次。並且讓我慚愧的認識到,原來上學時怎麼都學不會的題現在竟然是有點無師自通了。
再後來,他們學會了知識並且逐漸認為他們比我知道的要多的時候,我的角色就是默默地關注他們,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站出來支援他們,在他們不需要的時候學會自己陪自己玩兒。
回覆列表
家庭教育已經成為家長乃至整個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但有些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離時代的要求還有不小的距離。他們認為在家裡教育孩子,當父母的都會,只要教育孩子當個好人並且知道努力學習就行了,我們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它需要家長不斷地學習有關的知識,不斷地瞭解教育的科研新成果和成功的家庭教育經驗。也就是自己要首先受教育,沒有家長的自身教育就談不上現代意義的家庭教育,也就不可能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有用之材。對於孩子的培養,家長認為學校和老師應該承擔學業上主要的責任,而學校和老師認為,家長應該幫助孩子進行學習,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其實誰說的都對,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當然也離不開學校。那麼作為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應該負擔起什麼樣的責任?又怎樣處理好和學校、老師的關係呢?我結合自己談些體會。
樹立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家長的人生觀、價值觀,很大程度會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沒有標準和對錯,是每個家長根據其人生經歷、經驗長期積累而形成的。孩子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最長,特別是幼兒階段的大部分時間是和父母-起度過,因此,作為家長有責任引導孩子樹立你認為一種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比如,我一直以來認為勞動光榮,當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讓孩子跟他的奶奶一起去賣水果,擺攤。並刻意進行鼓勵,讓他明白勞動不可恥,勞動賺錢是最光榮,同時也會明白錢來自不易,懂得珍惜和節約。有什麼樣人生觀,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態度,積極的、向上的、勤奮的、堅忍不拔的、樂觀的我認為都是正確的人生觀。
在孩子面前樹立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威望。
作為家長應該在孩子面前不說學校和老師的不是,支援學校老師作出的每項決定。即使學校和老師作出的決定孩子認為不對,要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家長應該有自己的主張,在說服孩子的時候,讓孩子感覺家長並不是一味的隨和老師和學校,可以和孩子一起推討問題,可以允許孩子保留自己的觀點,但必須教育孩子要有大局概念、團體概念,並且以大局為重。學校、老師和家長只有獲得孩子的尊重,他才會從心裡接受你的想法並執行。家長贏得孩子的尊重我以為是家庭教育的關鍵,很多家庭教育的失敗,就在於孩子其實從心裡瞧不起自己的父母,主要原因是家長缺乏和孩子的溝通,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並及時作出正確的評價。
做孩子的朋友,在孩子困難的時候,伸出你有力的雙手。
每個孩子都會遇到挫折,有他認為邁不過的坎,做為家長應該做孩子的朋友,成為他訴說的物件,有的事孩子不願意說,要多留心觀察,及時發現。對於的孩子的問題,不講大道理,要用詼諧、幽默的語氣或孩子們的話來引導,必要時帶孩子出去玩,當孩子心情好的時候,在適當的場合,解決兒子的問題。鼓勵孩子要有勇氣面對過錯,勇於承擔責任。
偏科是學生最常見的現象,一般男生偏理,女生偏文。我孩子也是一樣,偏好理科。對於糾正孩子偏科,要作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不能急於一時。在長期的生活中,要不斷有意無意地使孩子明白文科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對他今後人生產生的影響。比如,單位招人的時候, 我就會說:爸爸今天招聘了一天,好失望,沒找到一個合適的。兒子好奇就會問:為什麼?正中我下懷:沒一個英文好的,好不容易有一個考試成績不錯,哈,口語不過關。然後,認真的告訴他,這次我們招聘的人,單位要重點培養,要送國外深造,以後待遇怎麼好。只有長期的灌輸,孩子才會慢慢糾正偏科的毛病。孩子有孩子的願望和夢想,事例儘量結合他的夢想,才能有好的效果。
和孩子一起學,甘當失敗者。
孩子碰到學習上的難題很正常,有的也是我們家長做不出的。碰到這種時候,要有耐心,理科方面的和孩子一起復習以前的知識,然後比賽誰先做出(大多數時候,你儘可讓孩子領先)。文科方面的和他一起找資料、找旁證。這種時候,你要儘量投入,熱心。依然做不出的,要和孩子共感嘆,別讓他失去信心。然後尋求別的幫助(比如請教老師等)。
堅決支援孩子參加有益文體活動和遵守作息制度。
現在的孩子文體活動越來越少,作業很多,有時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會影響孩子的作業的完成,有時到了晚上到了9點,孩子的作業沒做完,怎麼辦?這種情況我會主動在學校的聯絡單上說明原因,並簽字,取得老師的諒解。決不允許孩子破壞作息制度,影響休息,我始終認為孩子只有飽滿的精神,讀書才有效果,讓孩子也明白這個道理。
別把自己的夢想強加給孩子。
孩子是家長生命的延續,但不是家長夢想的實現者。每個家長都會有自己的夢想,很多可能沒有實現,但不要強加給孩子,孩子是孩子,他有自己的夢想。家長要鼓勵孩子去完成他的夢想,對他取得的每一點成績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孩子懂得,只要努力了,今生無悔。不要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讓孩子明白條條大道通羅馬的人生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