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話影視
-
2 # 親愛的成77
衝著湯唯來看的,但是感覺女主設定太傻白甜了吧,而且啥都不會到後面還稱後輔佐皇帝,這金手指開的也太大了吧。劇情也很扯淡啊,去救人那麼光明正大,人家發現了不會追究責任嗎?男主也演的很猥瑣一點都不英氣啊,像彈幕裡說的,廠裡廠氣的!!
-
3 # 燦寶影視圈
燦燦給您介紹:
如果作為娛樂劇還是挺有意思的。
畢竟演員陣容還是很強大的,其中有不少老戲骨,從演技來說應該是沒問題的,但是作為一部歷史劇漏洞就比較多了,在角色的身世、歷史依據等方面存在諸多不嚴謹之處。
不少網友反應這部號稱歷史正劇的《大明風華》,有不少地方存在與歷史不符之處,首先是對於朱元璋的造型,歷史上朱元璋雖然不怎麼好看,但是這部劇裡有些嚴重歪曲了朱元璋相貌了。而服飾上的明顯錯誤機有點過於不夠用心了。比如皇帝戴的翼善冠,這是一般上朝不會戴的,只有大的祭祀才會戴。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由湯唯扮演的孫皇后,她的身世和劇中胡皇后的身世都是有據可查的,而編劇有點不顧史實的編寫,有點不夠負責任。朱亞文的眼神過於陰柔,類似於太監的造型氣質。戰爭場面拍得有些粗糙了。不過除了這幾點,這部電視劇還是有很多看點的,可以在劇荒的時候看看。
-
4 # NANA阿卡麗
相對《鶴唳華亭》來說《大明風華》的劇情沒有那麼跌宕起伏,現在看來是這樣的。
《大明風華》長大後的朱瞻基和孫若微,由朱亞文和湯唯主演,兩個人演繹二十多歲的朱瞻基和孫若微,朱亞文一出場,抬頭看朱棣的時候,還是有讓人跳戲感覺,孫若微也看不出來年輕的感覺。看著年齡都偏大啊。
不過穿著飛魚服的朱亞文氣質是絕對線上的。
孫若微沒有女扮男裝的髮型也說不出來多麼別緻啊。
我能說,我衝著朱棣和他那幾個兒子們看下去的嗎?
《大明風華》讓我想看下去的動力真的是朱棣啊
太子朱高熾由梁冠華出演,曾出演過《神探狄仁傑》他是一個不想當太子的太子。
每次去見朱棣對他來說都等於是要了他的半條命,朱棣遠征期間,一直在監國的他,即便是兢兢業業的,也能讓朱棣嚇的他魂飛魄散的。
老二朱高煦由俞灝明扮演的,演技可圈可點了。據說是性格最像朱棣的兒子,還真是那樣,天天想著讓太子讓位,三天不想著造反兩天早早的。即便讓朱棣收拾了一頓也是消停不起來的主兒。
老三朱高燧由欒元暉扮演,曾出演過《我的前半生》裡面的白光,在本部劇為二哥朱高煦馬首是瞻。相對老二的有勇有謀來說,朱高燧更多是順從老二。
朱棣心中對自己的這三個兒子各有一杆秤,老大寬厚仁慈,老二老三常年跟在朱棣身邊南征北戰的。每一個兒子有著什麼樣的心思他還是一清二楚有他在也不會出什麼么蛾子。
-
5 # 郭兒
《大明風華》的背景時間跨度非常大,從明代第三任皇帝朱棣到第七任皇帝朱祁鎮時期,經歷5任帝王。
前期劇情以群像展開,既有朱瞻基與孫若微的愛情,也有朱棣三個兒子的明爭暗鬥,不僅如此,其他的副線也都在慢慢的展開。
劇中朱亞文飾演的朱瞻基某天假裝錦衣衛當差時,碰到了由湯唯飾演的孫若微,抬眼一望,一見鍾情,於是開始了漫漫追妻路,請喝茶,送禮物,教射箭,撩妹方式得心應手。
後來他發現孫若微身上有詔獄的鑰匙,覺得這姑娘身上肯定隱藏著與自己家族有關的秘密,可無論他怎麼去試探,孫若微死活不說出來,一氣之下還把她關進了天牢裡,可是看到心愛的姑娘在天牢裡受罪,朱瞻基又捨不得了,於是又把她就回來了,悉心照顧。
劇中的朱瞻基人設挺飽滿多面的,在爺爺和皇叔面前,他假裝紈絝;在父親面前,他又能展示自己過人的政治才能;在孫若微面前,他又能放下所有假面具,做回真正的自己。
他知道孫若微來京是有目的為前朝報仇的,也知道幕後肯定有人操縱這一切。朱瞻基表面上不務正業,遊手好閒,可生在帝皇家的他,實際上心裡比誰都清楚朝中暗裡湧動的鬥爭。
皇家的鬥爭在兩人的愛情周旋中不斷髮展,就其他演員陣容來看,喬振宇、鄧家佳、俞灝明這些青年演員表現得還是很不錯的,此外,更有王學圻華等老戲骨坐鎮,所以,演員之間的對手戲還是挺有看點的。
-
6 # 小強影視001
由女神湯唯和荷爾蒙男神朱亞文領銜主演的《大明風華》目前正在熱播,也被視為繼《鶴唳華亭》、《慶餘年》、《劍王朝》之後又一古裝鉅作。該劇改編自蓮靜竹衣的小說《六朝紀事》,講述了孫皇后(湯唯飾演)傳奇的一生。
明永樂元年,建文舊臣,盡遭屠殺,御史大夫景清,夫妻罹難,長女若微,被副將孫愚所救。隱忍十年,若微欲刺殺朱棣,在刺殺過程中遇到皇太孫朱瞻基,最終若微決心放棄個人仇恨,輔佐登上皇位的丈夫,為天下蒼生謀取最大的幸福和安寧,她歷經了五帝六朝,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曾多次力挽狂瀾,救大明王朝於危難之際,孤身一人,迎流而上,締造了一個偉大時代。
除了湯唯和朱亞文以外,還有張藝興、鄧家佳、喬振宇、梁冠華、主演,人物形象鮮明,條理清晰。
《大明風華》在編、導、演、服、化、道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深度的研究,在服裝團隊,僅主要角色的服裝就達到了1300多套。在美術團隊,搭建了近30000平米的內景棚,細緻地還原了宮殿盛景,可謂是用心良苦。
表達方式上通俗易懂又不乏幽默,諸如“誰家沒有沒出息的孩子”“我都累成這樣了”的詼諧對話,讓嚴肅的歷史更加貼切化,也拉進了與觀眾的距離。
-
7 # 煙霧祥雲
《大明風華》電視劇是由張挺執導,湯唯、朱亞文、鄧家佳、喬振宇、吳越、梁冠華領銜主演,張藝興、俞灝明特邀出演,王學圻友情出演的古裝劇。明永樂元年,御史大夫景清遭成祖朱棣滿門抄斬,長女蔓姝為孫忠所救,化名孫若微收養家中。若干年後,隱秘勢力“清正教”;暗中操弄孫若微,欲將其嫁給野心勃勃的漢王。然而,因緣際會中她卻嫁入東宮,成為與自己偶然相識的皇太孫朱瞻基的嬪妃。入宮後,身懷父仇家恨的孫若微歷民間蒼生之疾苦,睹宮廷險惡之爭鬥,她的心智逐漸成熟,情感也愈發傾向於心地善良的朱瞻基,最終,她決心放棄個人仇恨,輔佐登上皇位的丈夫為民眾和天下謀求最大的幸福和安寧。朱瞻基英年溘逝,孫若微又先後經歷了朱祁鎮、朱祁鈺兩帝執政的時代,她用自己的氣度和智慧數度救大明王朝於危難,並把自己一直秉持的仁德之心和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傳遞到兒子朱祁鎮身上。在後者開啟的“英宗之治”;中,歷經坎坷的孫若薇終於可以“放下”;命運所加與她的一切,坦然面對歷史的洪流與轍痕。
回覆列表
從《鶴唳華亭》到《慶餘年》、《劍王朝》,國產古裝劇開啟井噴模式,每一部作品都收穫不錯成績,為觀眾帶來豐富追劇選擇。待朱亞文、湯唯主演的《大明風華》面世之後,更為古裝新劇增添別樣色彩,熱度持續走高。
但很奇怪,本季度四部古裝上線初期,或多或少都收到一些負面評價,《大明風華》也不例外。自劇照出現之時,女主角便被吐槽“辣眼睛”,露出寬敞額頭的張叔平慣有造型風格,讓湯唯繼楊冪、倪妮之後也遭遇了顏值滑鐵盧。
比如,實力派演員朱亞文詮釋的男主角朱瞻基被吐槽“廠裡廠氣”,連演員也不得不透過自我調侃化解尷尬。
大眾期待的高貴王子形象,與朱亞文陽剛與陰柔兼具的風格詮釋,相當有反差,初期不易受認可。
再比如,依照朱元璋畫像其中一版還原的演員造型,既嚇到觀眾又被質疑醜化一代明君,歪曲事實。
朱元璋的這一版畫像原本便帶有爭議,有人認為是清代惡意醜化,也有專家認為是朱元璋追求“龍相”有意為之。但無論哪種說法都表明這一版不是朱元璋的真實模樣,《大明風華》的選擇不符合歷史的一版,的確容易誤導觀眾。
細節眾口難調,被擷取的片段在網路傳播後,引發廣泛爭議。但客觀來說,《大明風華》雖有細節欠缺之處,卻不失是一部兼具觀賞性與多元意義的作品,製作對得起實力派演員的加盟,故事更具意義。
它如“第二眼美女”,越看越有味道。
中和大女主“光環”,配比更為均衡服化會影響第一眼觀感,但決定影視劇口碑的根本仍在故事,《大明風華》在劇本創作上,明顯要比以往同類IP改編劇更具創新力。它在詮釋女主成長線之時,將男主一脈的人物故事也豐滿起來,讓整個作品更為有質感、也脫離俗套。
這部劇的原著小說是不折不扣的大女主視角,雖然這一題材也曾紅極一時,但不得不承認此類作品改編後大多“外爽內薄”。只側重女主成長讓觀眾看起來一時爽快,卻少了時間延續魅力,經過一系列爆劇之後,市場明顯已經審美疲勞。
所以,當湯唯、章子怡選擇出演“大女主”電視劇後,才會受到事業粉的抵制。
但《大明風華》的故事呈現很成熟,女主角孫若薇的成長與男主朱瞻基登上權力頂峰的事業線同時進行,存在感勢均力敵的愛情更具看點。因為女主最終會登上權力頂峰,所以在她成長之時,編劇也花費了大量筆墨刻畫皇室形態。
這讓男女主愛情線之外,增加了一個出色的“皇家生活劇場”,精彩不遜主線。永樂大帝朱棣經過王學圻的演繹後,霸氣中帶著身居高位老者的無奈,梁冠華的“大齡”太子爺喜感十足,朱氏王朝五個男人的互動戲份,感人、好笑又劍拔弩張。
權謀與愛情、宮廷與倫理,仇恨與大義,影視劇各大題材的縮影,在這部作品中都得到呈現。挖出一個細節出來品味,都有越嚼越勁道之感,這讓《大明風華》的故事層次經得起市場檢驗,會越來越“香”。
“喜劇”外殼,正劇基底權謀、皇室、逆賊女主的成長,有歷史原型的故事,已經註定劇中大多數人的悲情結局,這讓《大明風華》的基調脫離不了壓抑。但當下生活忙碌的觀眾對厚重又壓抑的故事,其實入戲速度略慢,反而內容單薄一些的甜寵劇更易受寵。
不過,《大明風華》與《慶餘年》一樣,都找到了讓悲情基調與市場更好融合的方式,它用喜劇外殼去裹挾悲情內裡,用輕鬆節奏去淡化厚重基調。這一嘗試成為當下權謀劇成功的重要利器,也一次比一次更受認可,提高了作品觀賞性。
皇太孫與反派女賊的愛情故事,在鬥智鬥勇進行,一邊是嚴肅壓抑的國恨家仇,另一邊又是“輕佻”男主撩動熱血女賊心的超甜劇場。兩兩中和之後,喜歡甜寵的觀眾得到滿足,又不知不覺陷入編劇畫下的權謀大局之中。
原本會是本劇最壓抑的皇室鬥爭,也透過對親情的刻畫更具生活氣息,使帝王之家的人物形態更為豐滿。作為觀眾,我們能看到朱棣對權力的掌控與帝王抱負,也同時看到他對父親、侄子的內疚,對子孫和睦的期盼。
這個角色,不僅是千古一帝,還是一位想要為家族做好所有規劃的操心長輩。
而正是這份將權謀核心人物生活化的創作方式,讓《大明風華》在喜感外殼上保留了正劇基底,用人物的真實來渲染故事的厚度,手法非常驚豔。看慣了敘述帝王政績的嚴肅正劇,再品味這道添了煙火氣的皇家故事,新鮮感十足。
至此,《大明風華》這位“第二眼美女”,便成功走入觀眾心中。
明代爆款,後續可期《大明風華》劇情的魅力與實力派演員的精彩演技,必然會讓這部作品上演“真香”現場,曾經的槽點會慢慢被觀眾消化。但與點贊本劇的質感相比,七話更欣慰於它的出現,以明代為背景優質熱播劇的出現。
明代一直擁有大量歷史愛好者,文學作品《明朝那些事兒》也引發過“明學”浪潮,但可惜的是當下觀眾想要從影視作品中獲取明朝“冷知識”卻很難。雖然我們曾經有過《穿越時空的愛戀》,也有過口碑正劇《大明王朝1566》。
但突顯明代歷史背景的影視劇多以正劇為主,受眾相對較小,受眾高的熱播劇很少取材明代。2016年後,也只出現過《女醫明妃傳》、《回到明朝當王爺》兩部作品,而且質感很堪憂,沒能起到太大口碑傳播效果。
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很遺憾的。
要知道,影視劇的存在不僅僅可以取悅觀眾,它也起到傳承文化、教育引導、反應現實的意義,其中古裝劇對歷史文化普及相當有利。清宮爆款的出現,讓劇粉記住了清朝每一任皇帝、名臣甚至妃子、服飾風格,便是最佳證明。
大多數人對歷史課本以外的古代王朝更迭知識,是不熟悉的,甚至有些觀眾對課程以內的也經常忽略。影視作品可以加深他們的記憶,亦能引發觀眾對相應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促進文化的傳承。
然而,當下熱播劇背景取向跟風嚴重,相對來說清宮劇、唐代故事更為受寵,但藝術文化空前繁榮、賢君名臣迭出的明代卻被“遺忘”。我們豐富的歷史文化在大眾視線裡慢慢變得侷限,這是影視劇的遺憾,也是觀眾的遺憾。
很開心,《大明風華》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僵局。它的藝術化呈現雖有爭議,卻也引發了觀眾對明代文化的“考古”,而且這部劇拋開女主服化視覺效果問題,很多設計都可圈可點,飛魚服、明制官服,切實的讓觀眾感受到了明代美學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