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笑看風雲在際

    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和李嚴,個人覺得有制約諸葛亮的意思在裡面,因為劉備也不想在自己死之後,諸葛亮會頂替自己的位置,而李嚴和諸葛亮又是兩個派系,用來抗衡諸葛亮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選擇,另外一方面,劉備提拔李嚴,還有的一個原因是為了穩定益州形勢,因為李嚴此人在益州的聲望還是蠻高的,而他的影響力也是益州的東州派和本土派都能接受的。

    李嚴個人的領兵作戰能力不弱,但是他原先是劉璋的部下,劉璋下令讓他去對抗劉備,而他卻直接轉投到了劉備的部下,而作為一個降臣來說,劉備並非如此就輕易地接受了李嚴,所以李嚴為了能夠得到劉備的重視,可謂是下了很大功夫,李嚴處處都為劉備鋪好了路,這使得劉備很是歡心。

    不過當時的劉備因為著急討伐東吳,並未想到要提拔李嚴,而且把大事小情都交給了諸葛亮來管理,但是後來他討伐東吳失敗退回永安之時,劉備深知自己已經時日無多了,而他也害怕諸葛亮的權勢越來越大,終將會影響劉嬋的地位,雖然他自己曾說必要的時候會讓劉備代替自己的位置,但事實上他壓根不想這麼做。

    於是他便想到了李嚴,想要借用李嚴來均衡諸葛亮的權勢,但是這李嚴雖然說是得到了劉備的受益,但真要和諸葛亮對抗,那是不太可能的,畢竟人家諸葛亮的死忠粉很多,而李嚴作為一個外來戶,拿什麼和諸葛亮比,所以沒過多久,李嚴手裡的權力就被諸葛亮給接管了,而劉備本身的意圖也沒有達到。

  • 2 # 小夏日常生活

    李嚴(?-234年),後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陽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臣,與諸葛亮同為劉備臨終前的託孤之臣。公元231年,蜀軍北伐時,李嚴押運糧草因為下雨道路泥濘延誤時日,為推卸責任反而怪罪諸葛亮的北伐,使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獲罪,最終被廢為平民,遷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李嚴得知這個訊息後,認為以後再也不會有人能夠起用自己了,因此心懷激憤而病死。

    據《水經注》記載,李嚴在健為任郡守期間(214年—222年), 還重新修築了蒲江大堰,又叫“六水門”樞紐工程,使其能連線江的兩岸。 東漢晚期,戰亂極頗繁,都江堰、六水門等大型水利工程都嚴重失修。李嚴上任後,重新整治水利工程,對當時的生產建設是有功績的。李嚴的這次水利整治工程影響後世,以致於後來南宋時期的賜進士出身、工部侍郎、井研人李心傳認為 “眉州通濟堰,建安間創始”,把功勞記在了李嚴當時的盛舉上。

    建興九年諸葛亮北伐,李嚴督運糧草,但辦事不力致使蜀軍北伐被迫停止,李嚴為了推卸責任,不惜編造謊言誣陷諸葛亮,又想殺死督運領頂罪,直到諸葛亮用證據揭露其無恥行徑後才認罪,加上李嚴平素自私,人際關係差,招致大部分同僚的敵視,所以被罷官流放梓潼郡。建興十二年,李嚴聞知諸葛亮逝世,認為後人不會給予起用他的機會,於是氣憤病死。

  • 3 # 良人一品

    話說建興元年,劉備在遭遇夷陵慘敗後,悲憤交加之下病逝於白帝城。臨終前把皇位傳給後主劉禪,同時,進行了託孤。

    託孤主要由三人組成。一是諸葛亮——劉備把管教劉禪和治理國家的權利托付給他。二是李嚴——劉備把統軍的權利交給了他。三是趙雲——劉備把節制諸葛亮和李嚴的權力交給了他。

    劉備的託孤文武分治,讓李嚴和諸葛亮互相制約,又讓正直的趙雲做“監事”,可謂考慮周全。

    然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劉備的如意算盤還是落空了。一切都是因為諸葛亮和李嚴兩大輔佐大臣的鬥法而改變。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有曠世奇才之稱,自從下山追隨劉備後,不但忠心耿耿,而且立下赫赫戰功,可以說是劉備建蜀的幕後推手。然而,諸葛亮有兩個致命弱點,一是過於謹慎,凡事親歷親為,最終落得累死的結局。二是過於嗜權。自從追隨劉備之後,諸葛亮就把軍政大權往手裡抓。劉備因為信任諸葛亮也就讓其任意為之。劉備臨死時,也擔心諸葛亮利用手中的權力篡奪他的天下,於是才會試探諸葛亮對他說,阿斗能扶持就扶持,如果實在不堪輔佐的話,你就取而代之。

    劉備雖然說得很好聽,但是是在試探諸葛亮的忠心,如果這時諸葛亮真敢表露出一絲的“不軌”之情,肯定要人頭落地。

    好在諸葛亮是個聰明人,他馬上對劉備說了這樣一句話,10個字:“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他以絕對會忠心輔佐少主的發誓消除了劉備對他的猜忌。即使這樣,劉備還只是把教劉禪和治理國家的權利托付給他,而把兵權交了川蜀派代表李嚴。

    李嚴是南陽人,年輕時在荊州任職,曹操佔據荊州後,他被任命為秭歸縣令入川。益州牧劉璋非常賞識李嚴的才華,將他從基層官員一路提拔到護軍的要職。

    但李嚴並沒有忠誠於柔弱無能的劉璋,當劉備入川時,他順勢率眾投降了劉備,最終導致劉璋成為“階下囚”。因為“獻城之功”,李嚴被劉備授予犍為太守。在擔任太守期間,李嚴展現了他卓越的治國才華和軍事才能,他修訂法律、整修城池、領兵平叛、興修水利、開山築路,在短短五年時間,把犍為郡治理成蜀中的名郡。

    就這樣,李嚴的才識得到了劉備的賞識和進一步的重用,逐漸成為蜀漢政權的“高管”。

    劉備之所以重用李嚴為託孤大臣,除了他的才華出眾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就是為了維持派系勢力的平衡。

    要知道蜀漢政權主要由三大派系組成。一是由譙周、法正和張松為代表的“土著豪門士族”派——益州集團。二是是由李嚴為首的第一批“移民”勢力——東洲集團。三是以劉備、諸葛亮為首的第二批“移民”勢力——荊州集團。

    為了統治穩固,荊州集團的基本策略是,對益州集團打壓,對東洲集團拉攏。李嚴這個東洲集團的主心骨,自然成為劉備的拉攏的物件。

    因此,劉備臨終前才會任命李嚴與諸葛亮一起出任文武輔政大臣。

    然而,李嚴再次做出“恩將仇報”的事,他竟然和諸葛亮出現了嚴重的摩擦。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政治主張不和。

    特別是在北伐上,諸葛亮主戰,而李嚴卻堅決反對。由於兩個人在北伐等重大政治立場上的分歧,導致兩人關係緊張。

    二是脾氣性格不和。

    李嚴自視甚高,同級的輔匡護軍將軍,地位相等,歲差不多,李嚴也不去主動與他來往。雖是蜀國早期支柱之一,並且深入劉備喜愛。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劉禪繼位後,很不喜歡李嚴。劉禪只信任“恩師”諸葛亮,把權力都交給他手上。

    眼看大權旁落,李嚴竟然以任性的方式與諸葛亮對立。建興四年,他拒絕諸葛亮要求他鎮守漢中的部署,並企圖分割五州為巴郡,自己裂土而治。建興八年,以司馬懿招降為要挾,換取他與兒子的升遷,才同意率兵出漢中,配合諸葛亮的軍事行動。

    建興九年,李嚴做出了一個作死的舉動,負責糧草督辦的他,突然給諸葛亮去信,聲稱遇到大雨交通阻斷,糧草無法運達,請求罷兵。諸葛亮在糧草斷絕的情況下,迫不得已半途而廢。沒想到,李嚴一見到諸葛亮,裝作大吃一驚的樣子說:“我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糧草,你怎麼撤軍了?”

    為了掩蓋自己籌備糧草不力的事實,他又上疏劉禪,聲稱撤軍是誘敵深入之計。如此小兒科的把戲,諸葛亮自然一眼識破。他忍無可忍之下,開始亮劍了,上表劉禪,將李嚴貶為庶民,流放梓潼。

    李嚴被廢為庶人後,諸葛亮並沒有一棒子把他打死,而是任命李嚴的兒子李豐接替李嚴,讓他督辦北伐糧草籌備。

    諸葛亮的寬宏大量讓李嚴很是震驚,成為一介布衣的他也開始反醒自我,最彈意識到了自己的無知和任性。為此,他決定改過自新,一心等待諸葛亮寬釋而重新起用他。

    然而,他等啊等,沒有等來釋免令,卻等來了噩耗訊——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北伐時,病逝五丈原。聽聞噩耗,李嚴憂憤交加,他儘管恨諸葛亮,但也對諸葛亮充滿渴望,希望正直的諸葛亮能洗白他的罪刑,重新起用他。然而,諸葛亮一死,他知道希望徹底破滅。對原本就不喜歡他的劉禪也不再抱希望了。

    不久,李嚴在憂憤和悔恨中鬱鬱而終。蜀國一代傳奇人物就此謝幕,留下的是壯志末酬的遺憾。

    而整個過程,另一位託孤大臣趙雲三緘其口,顯然是無能為力,也無可奈何,畢竟這是諸葛亮和李嚴之間的爭鬥,只要不是危及後主劉禪個人和江山的事,他又怎麼願赴這趟渾水呢?

  • 4 # 小奔說史

    公元221年,劉備於成都稱帝,建號章武。

    章武元年六月,劉備從成都出發,並詔令張飛率軍趕往江州。但張飛未及出發,便被部下刺殺。

    此後便是蜀國PK吳國的夷陵之戰,結果在章武二年六月,陸遜火燒連營,劉備敗退,夷陵之戰結束。

    章武三年,劉備病篤,以李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政。

    李嚴是南陽人,年輕時在荊州任職,曹操佔據荊州後,他被任命為秭歸縣令入川。

    益州牧劉璋非常賞識李嚴的才華,將他從基層官員一路提拔到護軍的要職。

    不過劉璋投之以桃,李嚴卻沒能報之以李。

    當劉備入川時,李嚴選擇投靠劉備,最終導致劉璋成為“階下囚”。

    因為“獻城之功”,李嚴被劉備授予犍為太守。

    在擔任太守期間,李嚴展現了他卓越的才能,修訂法律、整修城池、領兵平叛、興修水利、開山築路,在短短五年時間,把犍為郡治理成蜀中的名郡。

    正因為此原因,李嚴越發受到劉備的重視,最終成為劉備託孤時,除了諸葛亮以外的另一人。

    可以說,劉備之所以用李嚴為託孤大臣,除了他的才華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就是為了維持派系勢力的平衡。

    因為蜀漢政權主要由三大派系組成:

    一是由法正和張松為代表的“土著豪門士族”派——益州集團。

    二是由李嚴為首的第一批“移民”勢力——東洲集團。

    三是以劉備、諸葛亮為首的第二批“移民”勢力——荊州集團。

    為了壓住本地的門閥土著,劉備集團的基本策略是:打壓益州集團,拉攏東州集團。

    《三國志·蜀書》中,除了劉氏家族外,有五十九人立傳,其中外來人佔了四十位,益州土著僅僅十九人。張宗承認為,“十九個益州人士中,所授予的官位也不過是一般的郡守、將軍和諫議大夫,沒有一個人進入了蜀漢政權的最高決策機構。

    從統計上也可以看出,蜀漢一朝,先後出任丞相(或大將軍錄尚書事)的六人,無一蜀地人士;出任尚書令、僕射者十三人,除巴西姚伷曾為僕射,馬忠曾代理過幾個月的尚書令外,其它全為荊州地主所佔據。”

    李嚴作為東州集團的核心人物,自然成為劉備的拉攏的物件。

    然而,劉備死後,李嚴卻在一個重大問題上與諸葛亮產生了重大分歧:北伐。

    尤其是在建興九年,諸葛亮北伐期間,李嚴做出了一個作死的舉動,負責糧草督辦的他,突然給諸葛亮去信,聲稱遇到大雨交通阻斷,糧草無法運達,請求罷兵。

    沒有糧食就肯定不能打仗,諸葛亮只能是趁著形勢佔優,快速撤回。

    但諸葛亮還沒到漢中,李嚴就在聽到訊息後寫信給諸葛亮,裝得無比驚訝的說:咦?你怎麼就回來了?

    諸葛亮一臉懵逼。

    諸葛亮便將李嚴的前後書疏原本手跡遞上去,李嚴的錯誤和矛盾一下子暴露無遺。李嚴辭窮理屈,只得叩頭認罪。

    於是諸葛亮上奏彈劾李嚴,請求廢李嚴為民。

    李嚴被廢為庶人後,諸葛亮出人意料地繼續任命李嚴的兒子李豐接替李嚴,讓他督辦北伐糧草籌備。

    公元234(建興十二年),李嚴聽說諸葛亮去世,於是發病而死。

    對此,陳壽點評說:李嚴應該一直都在期待著諸葛亮有一天能再想起他,讓他獲得起復。但怎料前後才三年時間,諸葛亮便去世了。而隨著諸葛亮離世,他將再也沒有可能重入官場。

  • 5 # 李國凱

    公元221年,劉備於成都稱帝,建號章武。

    章武元年六月,劉備從成都出發,並詔令張飛率軍趕往江州。但張飛未及出發,便被部下刺殺。

    此後便是蜀國PK吳國的夷陵之戰,結果在章武二年六月,陸遜火燒連營,劉備敗退,夷陵之戰結束。

    章武三年,劉備病篤,以李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政。

    李嚴是南陽人,年輕時在荊州任職,曹操佔據荊州後,他被任命為秭歸縣令入川。

    益州牧劉璋非常賞識李嚴的才華,將他從基層官員一路提拔到護軍的要職。

    不過劉璋投之以桃,李嚴卻沒能報之以李。

    當劉備入川時,李嚴選擇投靠劉備,最終導致劉璋成為“階下囚”。

    因為“獻城之功”,李嚴被劉備授予犍為太守。

    在擔任太守期間,李嚴展現了他卓越的才能,修訂法律、整修城池、領兵平叛、興修水利、開山築路,在短短五年時間,把犍為郡治理成蜀中的名郡。

    正因為此原因,李嚴越發受到劉備的重視,最終成為劉備託孤時,除了諸葛亮以外的另一人。

    可以說,劉備之所以用李嚴為託孤大臣,除了他的才華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就是為了維持派系勢力的平衡。

    話說建興元年,劉備在遭遇夷陵慘敗後,悲憤交加之下病逝於白帝城。臨終前把皇位傳給後主劉禪,同時,進行了託孤。

    託孤主要由三人組成。一是諸葛亮——劉備把管教劉禪和治理國家的權利托付給他。二是李嚴——劉備把統軍的權利交給了他。三是趙雲——劉備把節制諸葛亮和李嚴的權力交給了他。

    劉備的託孤文武分治,讓李嚴和諸葛亮互相制約,又讓正直的趙雲做“監事”,可謂考慮周全。

    然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劉備的如意算盤還是落空了。一切都是因為諸葛亮和李嚴兩大輔佐大臣的鬥法而改變。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有曠世奇才之稱,自從下山追隨劉備後,不但忠心耿耿,而且立下赫赫戰功,可以說是劉備建蜀的幕後推手。然而,諸葛亮有兩個致命弱點,一是過於謹慎,凡事親歷親為,最終落得累死的結局。二是過於嗜權。自從追隨劉備之後,諸葛亮就把軍政大權往手裡抓。劉備因為信任諸葛亮也就讓其任意為之。劉備臨死時,也擔心諸葛亮利用手中的權力篡奪他的天下,於是才會試探諸葛亮對他說,阿斗能扶持就扶持,如果實在不堪輔佐的話,你就取而代之。

    劉備雖然說得很好聽,但是是在試探諸葛亮的忠心,如果這時諸葛亮真敢表露出一絲的“不軌”之情,肯定要人頭落地。

    好在諸葛亮是個聰明人,他馬上對劉備說了這樣一句話,10個字:“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他以絕對會忠心輔佐少主的發誓消除了劉備對他的猜忌。即使這樣,劉備還只是把教劉禪和治理國家的權利托付給他,而把兵權交了川蜀派代表李嚴。

    李嚴是南陽人,年輕時在荊州任職,曹操佔據荊州後,他被任命為秭歸縣令入川。益州牧劉璋非常賞識李嚴的才華,將他從基層官員一路提拔到護軍的要職。

    但李嚴並沒有忠誠於柔弱無能的劉璋,當劉備入川時,他順勢率眾投降了劉備,最終導致劉璋成為“階下囚”。因為“獻城之功”,李嚴被劉備授予犍為太守。在擔任太守期間,李嚴展現了他卓越的治國才華和軍事才能,他修訂法律、整修城池、領兵平叛、興修水利、開山築路,在短短五年時間,把犍為郡治理成蜀中的名郡。

    就這樣,李嚴的才識得到了劉備的賞識和進一步的重用,逐漸成為蜀漢政權的“高管”。

    劉備之所以重用李嚴為託孤大臣,除了他的才華出眾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就是為了維持派系勢力的平衡。

    要知道蜀漢政權主要由三大派系組成。一是由譙周、法正和張松為代表的“土著豪門士族”派——益州集團。二是是由李嚴為首的第一批“移民”勢力——東洲集團。三是以劉備、諸葛亮為首的第二批“移民”勢力——荊州集團。

    為了統治穩固,荊州集團的基本策略是,對益州集團打壓,對東洲集團拉攏。李嚴這個東洲集團的主心骨,自然成為劉備的拉攏的物件。

    因此,劉備臨終前才會任命李嚴與諸葛亮一起出任文武輔政大臣。

    然而,李嚴再次做出“恩將仇報”的事,他竟然和諸葛亮出現了嚴重的摩擦。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政治主張不和。

    特別是在北伐上,諸葛亮主戰,而李嚴卻堅決反對。由於兩個人在北伐等重大政治立場上的分歧,導致兩人關係緊張。

    二是脾氣性格不和。

    李嚴自視甚高,同級的輔匡護軍將軍,地位相等,歲差不多,李嚴也不去主動與他來往。雖是蜀國早期支柱之一,並且深入劉備喜愛。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劉禪繼位後,很不喜歡李嚴。劉禪只信任“恩師”諸葛亮,把權力都交給他手上。

    眼看大權旁落,李嚴竟然以任性的方式與諸葛亮對立。建興四年,他拒絕諸葛亮要求他鎮守漢中的部署,並企圖分割五州為巴郡,自己裂土而治。建興八年,以司馬懿招降為要挾,換取他與兒子的升遷,才同意率兵出漢中,配合諸葛亮的軍事行動。

    建興九年,李嚴做出了一個作死的舉動,負責糧草督辦的他,突然給諸葛亮去信,聲稱遇到大雨交通阻斷,糧草無法運達,請求罷兵。諸葛亮在糧草斷絕的情況下,迫不得已半途而廢。沒想到,李嚴一見到諸葛亮,裝作大吃一驚的樣子說:“我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糧草,你怎麼撤軍了?”

    為了掩蓋自己籌備糧草不力的事實,他又上疏劉禪,聲稱撤軍是誘敵深入之計。如此小兒科的把戲,諸葛亮自然一眼識破。他忍無可忍之下,開始亮劍了,上表劉禪,將李嚴貶為庶民,流放梓潼。

    李嚴被廢為庶人後,諸葛亮並沒有一棒子把他打死,而是任命李嚴的兒子李豐接替李嚴,讓他督辦北伐糧草籌備。

    諸葛亮的寬宏大量讓李嚴很是震驚,成為一介布衣的他也開始反醒自我,最彈意識到了自己的無知和任性。為此,他決定改過自新,一心等待諸葛亮寬釋而重新起用他。

    然而,他等啊等,沒有等來釋免令,卻等來了噩耗訊——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北伐時,病逝五丈原。聽聞噩耗,李嚴憂憤交加,他儘管恨諸葛亮,但也對諸葛亮充滿渴望,希望正直的諸葛亮能洗白他的罪刑,重新起用他。然而,諸葛亮一死,他知道希望徹底破滅。對原本就不喜歡他的劉禪也不再抱希望了。

    不久,李嚴在憂憤和悔恨中鬱鬱而終。蜀國一代傳奇人物就此謝幕,留下的是壯志末酬的遺憾。

  • 6 # 伊耆角木

    李嚴,說白了就是個擺設。實際上託孤完全是以諸葛亮為主。給李嚴的名分只是為了安撫益州人,但李嚴有些對官位權力不滿,最終導致貽誤軍機鑄成大錯(另有說法是政治鬥爭被諸葛亮除掉),被貶為庶人。

    《三國志•李嚴傳》記載:(章武)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由這段記載,很多人就認為,李嚴是很有實權的,似乎劉備留下的遺命是諸葛亮主政,李嚴主軍,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李嚴完全掌握不了軍隊,因為最後的四個字“留鎮永安”。

    劉備於章武二年八月戰敗於夷陵,退入永安白帝城,並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馬上就叫諸葛亮等人來託孤,隨後就去世。實際上,劉備直到章武三年四月才去世,在永安留駐了八個月沒有回成都。一來是因為身體不好不宜長途跋涉,二來就是為了防範東吳入侵,於是親自鎮守靠近吳蜀邊界的永安,防範東吳。但是等到劉備去世的時候,吳蜀兩國已經恢復了通使,關係逐漸趨於正常化,加上劉備的死,劉禪在成都繼位,皇帝已經不再永安了,永安也就不會再留有大軍。所以,所謂的李嚴“統內外軍事”,他究竟能統什麼軍事?究竟是留在永安最多用來以防萬一東吳再來犯(幾乎不可能)的李嚴能手握兵權還是回到成都主持大局的諸葛亮能掌握兵權?這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那李嚴既然不能控制軍隊,為什麼又有“統內外軍事”的記載呢?說白了,這是劉備臨終給李嚴開的一張空頭支票,目的是給益州人看看,我不是隻信任從荊州帶來的舊部而已,益州人也很被信任。但是說實話,劉備真正能信任的還是隻有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舊部。所以空給李嚴掛一個託孤大臣的虛名,實際上是諸葛亮軍政大權一把抓。而選擇李嚴來做這個招牌也是有原因的。李嚴雖然在益州為官,但是荊州南陽人,曾在劉表帳下為官,後來才西入益州,他不是益州土著。用這樣的人劉備相對比較放心。其他益州將領,即使只是掛了虛銜也有可能利用在益州的勢力對劉禪的江山造成威脅。這就是李嚴做這個名不副實的託孤大臣的意義所在。

    那如何證明李嚴名不副實呢?從史書對他後來的記載就可以窺探一二。諸葛亮北伐時,調李嚴鎮守漢中,李嚴擔心離開永安後自己日子不好過,就推脫不去。他為了自己能有更大的權力和自由,希望諸葛亮將益州的五個郡劃出來成為巴州,由他擔任巴州刺史,被諸葛亮拒絕。後來為了巴結諸葛亮,又勸其稱王,受九錫,又被諸葛亮駁斥。由此可見,李嚴一直是被諸葛亮壓的死死的,也想巴結討好諸葛亮,結果還碰一鼻子灰。說明諸葛亮在蜀漢有說一不二的地位。

    當然,長期被諸葛亮,李嚴也是會對諸葛亮產生各種不滿。一方面,他不滿於官位不高又不想放棄自己在益州南部的勢力,曹真伐蜀漢,諸葛亮調他往漢中鎮守時,李嚴放風曹魏已經給了他高官厚祿誘他投降。以此脅迫諸葛亮。於是諸葛亮表奏劉禪封李嚴為車騎將軍,又讓其子李豐接替李嚴鎮守江州,滿足了他的心願,這才讓李嚴到漢中。

    建興九年諸葛亮北伐,李嚴負責調運糧草。糧草無法跟上,諸葛亮不得不撤兵。李嚴卻對劉禪表示糧草沒有問題,不知諸葛亮為什麼回朝。最後諸葛亮將李嚴來往書信上交,證明李嚴撒謊。最終廢李嚴為庶民,流放梓潼郡。在諸葛亮死後,李嚴知道自己起復無望,發病而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大是一種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