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宋朝失去了幽雲地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同時,宋朝的話語權被知識精英掌握。有趣的事情發生了。

    由於宋朝沒有掌握幽雲地區,這意味著華北平原的北部在遼朝手裡。但是整個華北地區的經濟、文化情況是相近的。這時,宋朝的知識分子會一廂情願地認為,被遼朝統治的華北地區的民眾會自認為和宋人才是“一家”,他們無比願意為中原王朝效力。范仲淹就曾說,“幽燕各州的人,沿襲漢人習俗,他們時刻思念迴歸中原王朝,世世代代,子孫都不忘記。”面對西北的西夏政權,有大臣曾上書宋朝皇帝,“西北地區的興州、靈州這兩個地方,大多是漢人,他們雖然被西夏的統治者俘虜,但時刻希望被宋朝君主統治”。

    這些宋代知識精英一邊放飛想象,一邊在皇帝跟前唸叨,直接影響了朝廷的決策。我們以前在談到宋朝收復幽雲地區的時候,總是說,這是出於軍事考量。其實,文化意識在其中也起到很大作用。

    比如,宋太宗下詔收復燕地的時候,就說出了這樣的話:幽雲地區的人們對契丹的統治非常憤懣。只要我們出兵,當地人就會接應我們,一起趕跑契丹人。

    不過,幽雲地區的人並不這麼想,也沒有這麼做。宋太宗帶兵北伐的時候,當地人反而幫助契丹人抵抗宋軍進攻。根據記載,宋軍傻呵呵地發放榜文,要求當地人效力。當地人看到榜文後,自然而然驚呆了。太宗的北伐都以失敗告終。

    直到這時,一位大臣仍然固執地說,“這是因為當地人一時糊塗,他們誤以為咱們貪戀他們的土地。所以,今後咱們必須要把宣傳工作做好,要讓當地人知道我們是在拯救他們於水火。”

    過了幾十年,宋朝人的心思仍然沒有發生多大變化。大名鼎鼎的蘇軾在參加科考的時候就說,“我們應該重點聯合幽雲地區計程車大夫。他們承繼了華夏的文脈,通曉事理。沒聽說嘛,宋太宗當初北伐失敗要南返的時候,幽雲地區計程車大夫哭得那叫個慘啊。”

    讀到這些內容,我們會疑惑,為什麼宋代知識分子這麼天真呢?試著站在宋代知識分子這個群體的角度思考一下。從相似性來說,幽雲地區的人跟我們同文同種;從利益角度考量,中原文化顯然更先進,他們在契丹人手下,只會被野蠻對待。所以,從任何角度看,幽雲地區的民眾都應該站在我們這邊。

    可事實上,幽雲地區五代的時候就已經被契丹人收入囊中了,一百多年來,契丹人透過輕徭薄賦,已經爭取到了民心。而宋朝,從沒有統治過這裡。

    這個夢一直做到了南宋。這時,北方的強敵從遼變成了金,宋朝的可控土地進一步縮小,不只是幽雲地區沒收回來,連中原核心區也落入北方強敵之手。但陸游這樣的“愛國詩人”仍然寫詩操心北方的“同胞”。最有名的就是那句“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後來,南宋權臣韓侂冑領兵北伐。他提出一個戰略構想:女真雖然已經統治中原八十多年。但是中原人一定仍然忠於大宋王室。只要我們起兵,他們就會加入北伐隊伍。結果呢,事情並沒有如韓侂冑所想。宋軍慘敗,韓侂冑的頭顱也被作為南宋求和的代價之一,送給金國。

    我們接著想,南宋滅亡之後,這種國族意識還會繼續存在下去嗎?

    其實,這種觀念不僅沒有因為宋朝的滅亡消失,反而對後來的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直接受到宋朝影響的是明朝。14世紀中期,漢人再次建立了政權。明朝人也像宋朝人一樣,把明朝看作是一個“漢人”的國家。漢人知識分子再次積極主張用文化、族群以及地域尺度區分漢人與外族。而元朝和清朝,雖然統治者是少數民族,但他們以宋朝的“國族意識”為藍本,構建起一個更復雜的觀念。它們將漢人和中原看作帝國中的一部分。然後強調自己的族群具有足夠的能力,協調帝國境內各個族群、各個地域之間的關係。

  • 2 # 楊羊得億47104888

    沒有如果,宋太祖繼位後帶兵伐過遼國,沒能成功收復幽雲十六州!宋太宗曾經想用大筆銀錢贖回幽雲十六州,遼國也沒答應!

  • 3 # 來人喂包公子吃餅

    首先,想要北伐打敗遼國,得要先消滅北漢,因為北漢是遼國的附屬國,依附於遼國,遼國也會在北漢受到威脅的時候出兵援助。從圖中可以看到,北宋取代了後周以後,南方還是分裂狀態,有很多政權存在。太祖朝趙普給他制定的方針是先南後北,但是其實趙匡胤有過一次討伐北漢,結果遼國出兵,裡外夾擊,宋軍又水土不服,再加上太原城人民勠力同心,堅守陣地,就失敗了。所以又恢復了先南後北的政策方針。

    如果大宋建國之初直接就去攻打遼國,我認為勝算非常小,收回幽燕更是不可能。首先遼國的屏障北漢你就很難消滅(直到太宗朝才滅了北漢)。其次,如果在南方的南唐,南漢,後蜀等政權還沒有平定,就去和遼國硬碰硬,很容易被他們背後捅刀,到時候兩線作戰更是自身難保。所以無論從理論還是實際操作都是不可能的。而且個人認為先南後北在當時的情況下是非常明智的統一方針。

  • 4 # 繁華萬里

    首先,講一下遼國的實力。宋朝建立的初期,禁軍主力大約只有10餘萬人,而且以步兵為主。遼國軍隊的總數在宋朝之上,戰鬥力更強,一半以上都是騎兵。趙匡胤是透過政變奪取了皇位,自己的家底很薄,如果貿然進攻遼國,一旦自己戰敗,那皇位就很難確保。對於趙匡胤來說,自己必須先穩定局面,北方遼國是以後的事情。

    趙匡胤上臺以後,利用建立禁軍的方式,把各地節度使手裡的精銳,都編入了自己的禁軍。這確實削弱了節度使的力量,同時也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財政支出,中央需要養活大量的禁軍。北方地區已經連年戰亂,根本就沒有能力養活這麼多的軍隊。因此,宋朝需要先消滅南唐、後蜀等政權,利用南方地區的財富來供養北方的軍隊。

    與北方的遼國、北漢相比,南方的政權實力要弱得多。在南方政權中,最強的就是南唐政權,可是經過後周世宗柴榮一系列的打擊之後,南唐的國力已經大大削弱。對於剛剛建立的北宋來說,消滅南方一系列政權不是太困難的事情。後來的事實證明,北宋消滅湖南、荊南、後蜀等政權非常的順利。從各個角度來說,宋朝都必須採用先南後北的戰略。

  • 5 # 領略非洲風情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成功的“黃袍加身”登上帝位,建國號宋。後世稱宋太祖。此時中原大地上各軍閥建立的政權虎視眈眈的盯著新生弱小的趙宋王朝。這位被後世偉人毛澤東稱讚的宋祖:認為宋初建,地域小,周圍敵對政權圍繞,欲意征服一些小政權,擴大地盤,壯大自已。起初太祖欲先北伐,後徵南的戰略部署,遭到了眾多大臣的反對。最後聽從了趙普的建議:先南後北的策略。如果採取“先北後南”那宋軍能否收復“幽雲十六州”呢?我個人認為當時的宋禁軍戰鬥力強,可以收復,當時的遼國民風強悍,但必會造成大量傷亡“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征伐南方各政權就不容易了,尤其是南唐。後來宋太祖搞了個“封樁庫”儲存金錢,用來贖回“幽雲十六州”,被後世子孫敗個精光。請大家發表意見。

  • 6 # 歷史小達人

    並不能

    一、首先宋朝建立之初還有許多政權並立,南唐,北漢這些國家雖然比宋朝弱小,當時卻是還有有識之士,國家軍隊也有很多

    二、宋朝是後周的底子,後周和宋初期軍事實力大致相同,柴榮想要收回燕雲十六州,並沒有在遼人那裡收回。

    三,宋初期試圖收回燕雲十六州,但是被遼人打敗。

    所以,宋初期是收不回燕雲十六州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後宮妃嬪過生日可以得到什麼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