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史春秋

    李世民雖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君王,但也沒少被後世戳脊梁骨。大致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踩著同胞兄弟們的軀體上位;二是將弟媳楊氏為自己所樂。

    然而,宮廷中的是是非非,並不適合用道義去譴謫,因為把道義用在那種地方的人通常會死無葬身之地。但是,世人還是一如既往批李世民心狠手辣,吃相難看,甚至還起鬨他既然霸佔了弟媳,又為什麼放過了嫂子?好像是李世民就應該上演一箭雙鵰,那樣的場面才夠精彩。

    這種問題看似邏輯,實際空洞。因為,李世民為什麼不能選擇性的佔有,而必須照單全收呢?其實,李世民納弟媳為妃這件事情本就隱蔽,小心謹慎,推測是坐上皇位若干年後的事情。但紙包不住火,況且楊氏還生下了兒子李明。如此好比一位懷才不遇的才子忽地高中狀元那麼轟動。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善後工作很“到位”,大哥李建成五子及四弟李元吉五子全部處死,至於女眷“毫髮無損”。至於她們的去向大至有如下幾處:一遣送寺廟為尼;二撫養遺孤;三充入掖庭為僕。所幸建成、元吉遺孤、遺孀數量不大,因此安置起來也不費事。

    至於楊氏如何受李世民青睞,大至有三個原因:一是年輕貌美,二是身份高貴,三是還未生育。因為李世民年長李元吉5歲,玄武門之變時李元吉不過23歲,因此王妃楊氏二八年華也未嘗不可;唐朝崇尚貴族聯姻,楊氏為關隴貴族出身毋庸置疑;史書並無楊氏生育記載,推測她剛嫁入李家不久。

    那麼楊氏為何會隨了李世民?是蓄謀已久,還是逆來順受,還是順水推舟?應該是主動迎合。

    一、楊氏有大把的青春年華,她不忍虛度。

    二、再嫁帝王可滿足物質享受與精神虛榮。

    三、唐朝有鮮卑遺風,這樣的婚姻不受當世詬病。

    四、如遭非議,多將矛頭指向李世民,而她做為弱者反會受到同情。

    五、人生一世如白駒過隙,無需耿耿於懷於過往。

    總之,李世民同齊王妃的這段姻緣屬兩情相悅,即便帝王都不會愛情至上,但楊氏的歸宿應該慶幸,更應該受到祝福。

  • 2 # 風蕭蕭兮易水寒秋

    李世民弒兄殺弟,齊王妃楊氏雖然後代改嫁給了李世民,但是還是撫養著和齊王李元吉的孩子,並且要李世民冊封她和李元吉的女兒為縣主,最終也有一個好的歸宿。說實在的,我都覺得李世民心理素質非常強大,每天看著自己老婆和別人的孩子在跟前晃,還給了她們不錯的待遇。接下來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我對這件事的看法。

    第一個方面,齊王妃楊氏撫養她和齊王李元吉的孩子,有點膈應李世民。畢竟除去了李元吉,李世民還要天天面對李元吉的孩子,不得不說李世民心態很好。基於愛基於慾望,善待楊氏我還可以理解,善待李元吉的孩子們,嗯,說明李世民還是挺有本事的。

    第二個方面,李世民擁有天下以後得彰顯自己的仁義。這個時候的李世民,再也不是王了,而是一國之君,經過了前期的殺戮,得做一些仁義的事情來向天下人彰顯自己的胸懷寬廣,顯示自己是個仁君。

    第三個方面,齊王妃也在為李元吉延續香火,仁至義盡。齊王妃後來雖然改嫁李世民,也是形勢所迫,但是她一直為李元吉延續香火撫養後代,也算是盡到了妻子的本分,沒有辜負李元吉。

    個人覺得李世民還是挺愛齊王妃楊氏的,甚至有過想把她立為皇后的想法。不過被魏徵朱阻止了,魏徵說,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寵之,欲立為後,魏徵諫曰:“陛下不可以辰贏自累”乃止。魏徵也算是看得比較清楚的人了。以上就是我對此事的個人看法,個人觀點,望採納。

  • 3 # 阿離小栗子

    1.侄子大掃蕩

    李世民弒兄殺弟的事,已經是太陽底下最爛大街的事了,完成“玄武門之變”,團滅了大哥和四弟後,李世民開始清掃潛在威脅,把太子、齊王的兒子,也就是他自己的大侄子們悉數殺死,可謂殘忍至極。在正常人家中,家裡長子結婚生子早的話,當叔叔的多少抱過大侄子們,多少也有點愛護和舐犢之情,不過,李世民家還真沒有。作為軍事奇才,李世民18歲起就開始在外面征戰,跟哥哥弟弟培養不好感情,大侄子們分別是哪些估摸就更模糊了。

    《貞觀之治》李世民,馬躍飾

    李建成被殺的兒子有:

    次子安陸王李承道(長子早死)

    三子河東王李承德

    四子武安王李承訓

    五子汝南王李承明

    六子鉅鹿王李承義

    李元吉的被殺的兒子有:

    長子梁郡王李承業

    次子漁陽王李承鸞

    三子普安王李承獎

    四子江夏王李承裕

    五子義陽王李承度

    “建成子安陸王承道、河東王承德、武安王承訓、汝南王承明、鉅鹿王承義,元吉子梁郡王承業、漁陽王承鸞、普安王承獎、江夏王承裕、義陽王承度,皆坐誅,仍絕屬籍。”——《資治通鑑》

    不僅殺死,這10個侄子還被李世民革除了李家宗籍,肉體毀滅以後,還要身份消除認同,按某些相信靈魂轉世的說法,相當於這幾個孩子死了以後也沒地方去,只能遊蕩在地府做孤魂野鬼,沒辦法,沒身份證,沒有地獄籍,宗廟裡進不去啊。當然,李世民是政治家,咱不能以平常人家的思維理解他,作為帝制時代的統治者,斬草不除根,將來的日日夜夜還要不要睡踏實覺了。真是“太上無情”。

    插一個題外話。

    從名字看,李世民兄弟們的下一輩都是“承”字輩,包括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長子李承乾,但從老二李寬開始,後面的李恪、李泰、李佑……李治等人,都去掉“承”字,成了單名,這就比較奇怪了。假設唐太宗長子李承乾之後的兒子們,比齊王家的五個兒子年齡都小,那麼在誅殺太子、齊王和侄子們(特別是自己當上天子)之後,不再以“承”字給兒子們取名字,倒是可以理解。但,齊王作為李淵的老四,不大可能五個兒子都比老二李世民家的兒子大。再查唐太宗兒子們的出生年齡,明確的在玄武門之變後出生的兒子們,是從第八子越王李貞開始,也就是說,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前,至少有6~7個兒子出生了。而這些出生在李淵武德朝的孩子們,沒有其他特殊原因竟然集體不按家族字輩,極有可能是李世民當上皇帝后,從二子李寬開始,集體改名了。

    《貞觀之治》李淵

    2.曾經的敵人,現在的干將

    言歸正傳。李世民沾了滿手親人血,那麼,他是不是把大哥和四弟的追隨小弟和家族成員也全部團滅了?

    答案是完全沒有!

    先說屬官,最著名的莫過於早年在太子李建成府做事的魏徵,在貞觀朝被加以重用,甚至帶動了貞觀風氣,成為了一段佳話。

    另兩位在貞觀朝很受重視的太子府心腹謀士分別叫王珪、韋挺,在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爆發“楊文幹事件”後,李淵採取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流放了太子府的王珪、韋挺和秦王府的杜淹。到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登基,一心想幹一番事業給大家看,便打算收攏天下賢能的人,所以,第一條政策就是天下和解,不追究前太子和齊王府的人。於是,王珪、韋挺這種本來上了政治黑名單的人順利回來工作。

    因為沒啥太著名的事蹟,王珪、韋挺完全沒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這些人出名。不過,有一個事跡說出來,大家就能對王珪有個瞭解。

    唐太宗給這倆人待遇都不錯,王珪後來成了初唐四大名相之一,兒子娶了唐太宗第三女南平公主,韋挺也和皇家聯姻,女兒嫁給了李世民的兒子、齊王李佑為妃。因為聯姻,王珪成了公主的公爹,自古以來娶公主最難,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娶了唐太宗嬌寵的高陽公主就hold不住,房玄齡對公主也無可奈何,而王珪這公爹當得就不一樣了。

    南平公主剛入府,王珪就給兒媳婦立了規矩——雖然你貴為公主,但在孝為天下先的時代,輩分才是不可違拗的鐵規則,王珪讓公主必須給公婆下跪行禮,還給出了自己的一套說辭:“天子聖明,遵循古禮,我這麼做,不是我擺闊氣,將來拿來裝13,而是在給天家裝飾門面,彰顯他們的美德。你想,貴為公主都下拜公爹了,可見我們陛下對子女的教育搞得多好啊。”唐太宗無言以對,房玄齡更是恨不得為他打爆電話。

    最後,王珪和韋挺作為曾經的敵對勢力,都有幸在貞觀朝壽終正寢,千萬別小看這四個字,陪侍帝王的人,能得不遭貶謫,得以壽終正寢,那真是最大的小幸運了。

    齊王府的高階軍事長官李思行,曾經也是受李元吉指使各種為難李世民和秦王府,在玄武門之變以後,也得到寬恕,並封了郡公,在唐高宗永徽年間壽終正寢。

    3.齊王妃楊氏撐開的保護傘

    從上面可以看出,李世民殺完了有潛在威脅的,而那些可以任用、能夠歸順的人,都並沒有把他們送給閻王。那麼,是不是沒啥實際政治作用的人,就不值得李世民釋出的寬和政策呢?也不是,比如,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閨女,也就是李世民的大侄女們,可都得到了好待遇。

    《貞觀之治》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大概有五個女兒,其中資訊稍微清晰的,只有兩個。一個是次女聞喜縣主李婉順,一個是第五女歸德縣主,名字無考。

    前文“魯元公主”篇已經詳細介紹過,漢代公主們的食邑均為一個縣,也就是說,拿一個縣的賦稅去供一個公主衣食住行(晉朝大土豪晉武帝都是大手一揮,以一個郡封公主,一個郡內通常不少於10個縣),所以,公主實際上都是縣主。到唐朝,封邑制度早改了,皇子們的實際封邑都沒多少戶,所以,公主們的待遇相對也下降了,但還是按古代習俗,以地名賜給公主,仍當縣主,比如高陽公主,就是高陽縣,南平公主,就是南平縣。那麼,由此可知,甭管是不是真的能拿到該地賦稅,聞喜縣主和歸德縣主,都是這兩縣名義上的主人。

    也就是說,李世民並沒有虧待這兩位侄女,而是按大唐規則,將他們封為親王之女的縣主。

    根據出土的《大唐劉應道妻故聞喜縣主墓誌》記載:“主諱婉順,字尫娘,高祖武皇帝之孫,隱太子第二女也。風標清惠,長善柔明。友愛自衷,仁恕在物。器宇閒淑,風容秀美。固以荷靈宸施,傳質天儀。年十七而封,仍降嬪與我”,聞喜縣主不僅能得正常生活,還有一段美滿的婚姻,丈夫是大唐開國功臣之一的劉林甫之子劉應道,小兩口感情甚篤,琴瑟和鳴,過了沒羞沒臊的一輩子。最後,聞喜縣主去世,也是劉應道親自為愛妻撰寫的墓誌銘(李建成的正妻滎陽鄭氏的鄭觀音也沒有被殺)。

    比如,李元吉六女新野縣主李令的墓誌銘就記載,玄武門之變後,李令被養在後宮,唐太宗還“恩加鞠養”。得封新野縣主的時候,李令才14歲,而在15歲那年,唐太宗又給安排了一門配得上她的婚事——嫁給了河東裴氏的裴重暉。

    另一位和靜縣主,根據她出嫁比新野縣主晚三年,推測年齡大概比新野縣主小。和靜縣主婚配的人家也不比姐姐的門楣低,丈夫出自河東薛氏,而且是隋朝著名文學家薛道衡是孫子、當初秦王府薛收的兒子薛元超。薛元超也很爭氣,在唐高宗朝成了宰相。可以說,和靜縣主的身家,完全不比公主矮。

    第三位壽春縣主,沒有墓誌出土,資料稍微少一點,只知道她嫁給了隋唐著名的弘農楊氏家族的楊豫之。婆婆是李淵第五女長廣公主,也就是她自己的親姑姑。真可以算是滿門富豪,是你想象不到的貴族。不過,壽春縣主婚姻生活相對慘一點,丈夫楊豫之偷情,出軌的還是自己的姨媽、老婆的另一位姑媽永嘉公主,這就讓她尷尬無比了。不過,婚後的遭遇,就不是唐太宗能控制的了。

    第四位文安縣主,丈夫是駙馬都尉段綸之子段儼,所謂駙馬都尉,就是公主的老公,也就是說,段綸的老婆、文安縣主的婆婆也是一位公主,而且是李淵第四女高密公主,也屬於既是婆婆又是親姑姑的範疇。這下,明白為啥古詩裡經常把婆婆稱為姑姑了吧?

    第五位歸仁縣主,和新野縣主一樣,玄武門之變以後,被楊妃養在宮裡,“楊妃以亡姚之重撫幼中闈”,長大後嫁給了另一位功臣姜謩之的兒子,夫妻感情也還不錯。

    這些縣主之所以能這麼順利長大並嫁得如意人家,都要感謝齊王妃楊氏。

    齊王妃楊氏

    而據歸仁縣主墓誌記載,楊妃還不是她的生母,只因為楊妃是齊王妃,算是這些孩子的嫡母,在被李世民偷藏進後宮後,楊妃就義務擔起了撫養孩子們的責任。一邊陪二伯哥睡,一邊養前夫哥的閨女,貌似有點刺激,但仔細推想,齊王妃楊氏真是個了不起的女人。

    被皇帝納入後宮,正常邏輯下,齊王妃多少是不願意的,但卻無力反抗,只能大海里漂浮瓶,聽皇命安排。而在李世民剛即位時期,局勢並不明朗,雖然貞觀初就下達了天下和解的政令,但對前太子和前齊王的身份認同問題,整個朝廷都很謹慎小心,完全沒人敢亂說什麼。甚至很多時候,齊王還要被定義為“逆王”。在這樣情形未明、摸不透皇帝怎麼想的情況下,楊妃卻去撫養前夫的孩子,不能不說是膽大的操作。甚至,假設齊王妃對成為二伯哥的女人是反感排斥的,那麼可以說,這一步就是在噁心李世民,用行動向天子劍拔弩張宣戰的一種方式。

    齊王妃

    而這樣做的後果無非兩種,失敗了,大不了取義和女兒們一起死,一了百了;成功了,雖然委曲求全,但卻可以撫養前夫之女,減輕一點心理的愧疚。好在,李世民很喜歡楊妃,也願意向楊妃妥協,把自己親手殺死之人的女兒養在身邊,刺激刺激,還能做到“恩加鞠養”。

    當然,這麼說並不代表沒有齊王妃楊氏,太子建成和齊王元吉的女兒們也逃難李世民派下去的劊子手,對侄女們,唐太宗還是相對柔和政策的。只是,沒了楊氏,元吉家的這些閨女,像公主一樣在後宮養尊處優是絕對不可能了,也沒有人會為她們精心選夫家。

    最後還是要說,唐太宗對太子和齊王的事確實狠厲,但對其他沒有想置他於死地的弟弟們,都給了不錯的待遇。包括當年玄武門之變前,經常在李淵面前打黑報告的尹德妃之子李元亨,唐太宗也沒有記著上代恩怨,而是按規矩給了封王和官職。因為李元亨去封地的年齡比較小,身為哥哥的唐太宗還“數遣使為勞問,賜金盞以娛樂之”,完全是一副兄弟情畫面。其他弟弟們,也分別像兒子的待遇一樣,貞觀初封了800戶實封,後期加到千戶,也沒白費他們的投胎技術,享受了王孫貴胄的生活。

  • 4 # 蜀山精靈

    齊王妃被皇帝納入後宮,正常邏輯下,齊王妃多少是不願意的,但卻無力反抗,只能大海里漂浮瓶,聽皇命安排。而在李世民剛即位時期,局勢並不明朗,雖然貞觀初就下達了天下和解的政令,但對前太子和前齊王的身份認同問題,整個朝廷都很謹慎小心,完全沒人敢亂說什麼。甚至很多時候,齊王還要被定義為“逆王”。在這樣情形未明、摸不透皇帝怎麼想的情況下,楊妃卻去撫養前夫的孩子,不能不說是膽大的操作。甚至,假設齊王妃對成為二伯哥的女人是反感排斥的,那麼可以說,這一步就是在噁心李世民,用行動向天子劍拔弩張宣戰的一種方式。而這樣做的後果無非兩種,失敗了,大不了取義和女兒們一起死,一了百了;成功了,雖然委曲求全,但卻可以撫養前夫之女,減輕一點心理的愧疚。好在,李世民很喜歡楊妃,也願意向楊妃妥協,把自己親手殺死之人的女兒養在身邊,刺激刺激,還能做到“恩加鞠養”。

  • 5 # 四野後人論歷史

    “玄武門之變”雖然以李世民勝出而告終,但在李世民心中弒兄殺弟,逼父退位,霸佔弟妹始終留有陰影。做為齊王李元吉的王妃,楊氏為了能夠活下去,不顧廉恥的曲意討好李世民。這楊氏出身隋皇室,生的嫋娜嫵媚,能歌善舞,齊王李元吉於樂坊得到的她,其容貌為諸王妃冠。“玄武門之變”發生時,楊氏已經為李元吉生了兩個兒子,可見李元吉是多麼喜愛她。李元吉喋血玄武門當天,楊氏聞迅就撇下兩個幼子直奔秦王府。因為楊氏平素很會做人,所以她和李世民的王妃長孫氏很熟,長孫氏也很喜歡她。當李世民看見淚痕滿面、秀色可餐、嬌滴滴的弟妹時,這位大英雄抑制不住心中的心猿意馬,當晚就睡了弟妹。李世民的愛子曹王李明就出自楊氏所生。長孫皇后去世後,李世民一度想立楊氏為繼後,但由於魏徵等人的極力反對而作罷。齊王李元吉在李世民政權穩定後得以以禮安葬並置後,這裡面肯定有楊氏的作用。

  • 6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齊王妃什麼都沒做,反而還被李世民噁心了一把。

    齊王妃楊氏,隋朝觀王楊雄的侄女,齊王李元吉的王妃,因李世民追封李元吉為巢王,諡號“剌”,故又稱巢剌王妃。

    在網文中,李世民跟楊氏的“愛情”是重頭戲,不然堂堂皇帝怎麼會不顧倫理,強佔弟媳呢?可從楊氏的身份來看,李世民是不是強佔還得兩說。

    楊氏給李世民生了一個兒子,即曹王李明,但李世民從沒有給過她名分,她的身份一直歲李元吉的稱號改變而改變,《舊唐書》明確記載她是巢剌王妃,而不是李世民的妃子。

    這就很尷尬了,兒子都生了,卻連個後宮名分都不給,李世民還真是提起褲子不認人,寧願揹著通姦的名頭跟弟媳生孩子,也不願給她一個正式的後宮頭銜。

    從這點來看,《新唐書》所謂的“帝寵之”就很值得懷疑了,《新唐書》同時記載李世民在長孫皇后逝世後打算立楊氏為皇后,遭到魏徵反對而作罷,但此時妃位已經有空缺,李世民不能立楊氏為後,還不能立楊氏為妃嗎?

    就算李世民被魏徵一勸,連帶著連妃位也不給了,可寵愛總要有個表現吧,說李世民寵愛楊氏,要麼楊氏地位高,要麼楊氏的子女待遇好,可這兩樣,都沒實現。

    楊氏沒有名分,李明倒是得了皇子的身份,可這樣帶來一個更大的問題,他的親媽成了他嬸嬸,母子關係割裂了。直到後面唐高宗繼位,把李明過繼給李元吉,才解決這個問題。至於楊氏撫養的李元吉庶女歸仁縣主,一直熬到貞觀十八年才出嫁,這在唐初,是典型的大齡剩女。

    李世民這麼噁心楊氏,楊氏有什麼反制措施嗎?沒有,一點也沒有,不是史書沒記載,而是真的沒有,一個在丈夫死後被監禁在宮內的王妃,一個被皇帝看上脫離監禁生涯的王妃,有什麼資本噁心皇帝?難不成是勾引皇帝給他送上一頂強佔弟媳的帽子?

  • 7 # 希望星晨58298869

    玄武門之變後,齊王妃被李世民納入後宮,丈夫死於敵手,還要伺候殺死丈夫的敵人!猜想:齊王妃肯定處在忍辱負重,委屈求全的狀態,說不定私下有黯然神傷、以淚洗面的時候。崢嶸歲月,紅顏大都薄命,齊王妃無可奈何,只能聽從安排!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即位,貞觀初年就下達了天下和解的政令,但對前太子李建成和前齊王李元吉的身份認同問題,沒有哪個重臣敢於提出建議,官方依然認定李元吉為“逆王”。而李世民對這個敏感問題仍持續噯味態度,身邊人又估摸不透,更不敢多問什麼。

    萬馬齊喑的境地裡,原齊王的王妃楊妃卻去撫養前夫的孩子,這有敢為人先,衝破禁區的意思,是膽大忘為的舉動,無異於用此動作給李世民抹黑,因為,作為二伯哥的李世民佔有了弟弟的女人,相信這作派李世是反感的、排斥的,甚至可以說是有意或無意地在噁心李世民,用行動向殺弟奪妻的惡魔挑釁、宣戰。

    當然也有試探的意思,最後李世民睜隻眼閉隻眼了,也就是說齊王可以去撫養前夫李元吉的孩子,能借此減輕一下的內心愧疚了,由於齊王妃婀娜多姿,嫵媚動人,李世民很喜歡她,所以主動向楊妃妥協了!

  • 8 # 長史如歌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殺死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齊王李元吉,霸佔了弟媳齊王妃楊氏。但據歷史記載,李世民對待這個自己霸佔的弟媳有著很矛盾的態度,既寵愛,又不給予名分。而楊氏所謂噁心李世民的事,也不過是在玄武門之變後撫養李元吉倖存的女兒們。

    一、李世民霸佔弟媳楊氏後,態度複雜矛盾

    楊氏是前朝隋觀王楊雄的侄孫女,出身名門,相貌美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兄弟後,將楊氏納入宮中,甚是寵愛,據《資治通鑑》記載:

    “明母楊氏,巢剌王之妃也,有寵於上;文德皇后之崩也,欲立為皇后。”

    甚至到了長孫皇后去世後,李世民要立楊氏為皇后的地步。只是由於魏徵以春秋時先後嫁給晉懷公和晉文公的秦穆公之女懷嬴為例來勸諫,李世民才放棄了這一打算。

    按說以如此寵愛的境遇,又為李世民生下了最小的兒子曹王李明,楊氏應當在李世民後宮中得有名分,但史書中並無記載這一身份特殊的女子獲得了什麼名分。並且,李世民登基後,追封被自己殺死的弟弟李元吉為海陵郡王,諡號為剌,剌即乖剌違逆之意,屬於惡諡。後又追封李元吉為巢王,史書稱李元吉為巢剌王,楊氏為巢剌王妃。

    而楊氏死後,唐太宗又下詔為她舉哀,作為一個沒名分的後宮女子,這一待遇顯得十分隆中。

    可見,楊氏一直襬脫不掉前夫李元吉的陰影。在李世民兄弟的權力傾軋,手足相殘中,楊氏不過是個戰利品般從一個人手中轉到另一個人手中。

    二、李世民之所以對楊氏有如此矛盾而特殊的對待,大概有以下原因:

    1.楊氏出身高貴,身份特殊。隋朝雖然滅亡,但前隋皇室族裔仍在政治舞臺上是一股不小的勢力,楊氏是隋朝觀王楊雄的侄孫女,楊雄的兒子楊恭仁是唐初侍中、吏部尚書,楊師道官至中書令,娶了唐高祖李淵的女兒長廣公主,其餘兒子也分別在唐朝廷擔任不同的官職。從政治考量上,李世民必須善待楊氏。如果從這種角度上來看,李世民有把楊氏立為皇后的心思也毫不奇怪。

    2.楊氏容貌美麗,肌膚勝雪,作為一個心理和生理都正常的男人,這麼漂亮的一個女人成為自己戰利品,自然要當做心愛之物把玩。

    3.雖然李世民當時可能認為把楊氏納入自己後宮是既能安撫前隋楊氏勢力,又能滿足自己私慾的最好辦法。但楊氏畢竟曾經是自己弟媳婦,這種事面子上既不好看,輿論上也不好聽,時間久了看著楊氏撫養著自己殺掉了她們父親的侄女們心裡也不可能毫無感觸,只能不給予名分,自欺欺人地認為自己沒霸佔弟媳婦。

  • 9 # 狄飛驚

    在皇位爭奪這種事上,根本沒有什麼父子兄弟感情可言,談感情的話就不會反目成仇了。

    唐高祖李淵有三個能幹的兒子,這是他的幸運,也是他的不幸。

    幸運的是,虎父無犬子,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吉,一個個都特別能幹,不是他的累贅,而是他的得力幫手,為大唐南征北戰,建功立業,讓李淵省了不少心。

    不幸的是,皇位只有一個,當李淵做了皇帝,就註定了他們兄弟有朝一日將反目成仇。

    玄武門之變的必然性

    如果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的個人能力和聲望相差甚遠,也不會圍繞皇位展開激烈爭奪,但偏偏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的能力和貢獻相差不多,若單純論起戰功和軍事能力,李世民還要比李建成更勝一籌,這就使得兄弟倆存在一種競爭關係。

    李建成作為嫡長子,當然是順理成章的皇儲人選,但李世民的聲望和能力,以及勢力的膨脹,讓他對皇位不自覺地產生了幻想,而李淵對李世民的器重,甚至刻意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營造的競爭與平衡關係,更讓李世民看到一絲希望,那就是扳倒李建成,自己做太子。

    李建成同樣對李世民心存戒備,將李世民視為最大競爭對手,兩人之間逐漸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李淵對此雖然知曉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甚至有意默許甚至縱容,因為在他看來,兩個兒子的相互制衡對他而言是最有利的狀態。

    可惜李淵缺乏掌控全域性的能力,至少對突發事件缺乏預案,當玄武門之變發生時,不僅李建成、李元吉毫無準備,被蓄謀已久的李世民一舉幹掉,就連李淵也沒有絲毫預備,面對親生兒子的手足相殘,他無力阻止,甚至自身難保,不得已將皇位禪讓給李世民。

    李世民的斬草除根

    拋棄感情和道德因素,單就政治而言,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之變是一次完美的成功。

    一是幹掉了直接競爭對手。李世民對付李建成和李元吉可謂乾脆利落,他一點都不優柔寡斷,面對親兄弟比對待仇人還要眼紅,當場將李建成、李元吉格殺。

    二是斬草除根不留痕。幹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後,面對兄弟倆的兒子們也就是李世民的親侄子,李世民一點都沒有猶豫,不論年齡大小,十個侄子全部殺掉,一個不留。

    三是將齊王妃據為己有。對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女眷,李世民倒是心慈手軟。特別是李元吉的妃子齊王妃楊氏,天生麗質,李世民對這個弟媳豔羨已久,趁機把她納入後宮。

    李世民霸佔齊王妃

    據史書記載,齊王妃進入李世民的後宮,受到李世民寵愛,為李世民生下一個兒子,即曹王李明,李明是李世民最小的兒子,可見李世民對齊王妃的寵愛絕非空穴來風。

    據《新唐書》記載,長孫皇后去世後,李世民甚至一度想要冊齊王妃為皇后,只是因為魏徵等人的激烈反對,才不得已放棄。而且,因為齊王妃是其弟媳,李世民不好公開冊封,始終沒有給她正式名分,宮內的人都稱呼其為“巢剌王妃”。

    在真實的歷史上,面對弒夫殺子、有著血海深仇的李世民,齊王妃不可能對他有什麼好感,但在皇權至上的男權社會,作為一個弱女子,齊王妃根本無力為死去的丈夫和兒子報仇,她所能做的只能是一邊撫養李元吉留下的女兒,一邊承受著李世民的寵幸。

    所說齊王妃沒有做出什麼舉動來噁心皇帝,因為她是一個可憐的弱者,命運操控在他人手中。

  • 10 # 尚武菌

    不得不說李世民是一個好皇帝。他在位期間,一直勤勤懇懇的處理政務,同時也注重民生,算得上是一位千古帝王。可是我們後人仍然對他有頗多爭議,因為他曾經為了皇位弒兄殺弟過。這也太心狠手辣了吧,為了地位,不顧手足之情。再加上他看上了自家兄弟的媳婦,並且強行霸佔,將其納入後宮之中。這也太無恥了吧。那麼作為李元吉的王妃,她又是怎樣一位佳人呢?她是自願跟著李世民進入後宮的,還是迫於無奈地。我個人認為她多多少少是向現實低頭吧。畢竟她只是一介婦孺,可以說是手無縛雞之力。好在她進入後宮中,也做出了不少噁心李世民的舉動。

    ㈠ 王妃楊氏貌美如花、肌膚似雪,是個絕代佳人

    齊王妃楊氏,她是楊雄的侄孫女。楊雄何許人也?他是出名的隋觀王。換句話說,就是齊王妃的家世挺好的,非常人所能比擬。唐高祖李淵的第4個兒子李元吉正妃之位一直空虛,武德初的時候,齊王妃就被看中成為了李元吉的妻子。兩人夫妻生活還算和諧,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矛盾。畢竟齊王妃楊氏並不是人老珠黃的婦女,人家貌美、才情高,頗受丈夫的寵愛。

    ㈡ 李世民將斬草除根進行到底,以防春風吹又生

    我們大家都知道李世民的皇位來路不當,是從旁人手中搶來的。在玄武門事件中,我們也可以得知李世民不是一個心軟之人。在除掉了李元吉和李建成後,他登上皇位,心裡面還是有些不安。因為李元吉和李建成的黨羽還未除盡,他們所留下的後人也是個隱患。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基本上都被他害死了。在《資治通鑑》中,是這樣描述李世民侄子們下場的,“皆坐誅,仍絕屬籍”。李世民此舉不僅要他們的命,就連其尊貴身份也給剝奪了。

    ㈢齊王妃楊氏開始“作妖”,連續噁心李世民,可惜李世民是個臉皮厚的,不為所動

    女性自古以來都是弱勢群體。女子的存在通常都不怎麼威脅到男子的地位,所以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女兒們下場都普遍好。再加上齊王妃是被李世民強行霸佔的,她的心還是在李元吉那裡,所以她就親自來撫養李元吉的女兒們。齊王妃楊氏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在打李世民的臉,她還願意撫養前夫的孩子。由於李世民是個堂堂帝王,也不好與女子斤斤計較,只好把這口氣憋在心裡。

  • 11 # 冷眼旁觀醬油客甲

    看過一篇叫《唐磚》的網文,裡面似乎有個楊姓的妃子很受寵。

    我記憶裡,女人在遠古統治地球那會兒,還是母系氏族的時候。大夥剛從樹上落地,學會走路沒幾天,摘了果子、捕了魚、捕了大羊都要優先獻給女頭領。

    可是萬惡的舊社會,就是弱肉強食。到了唐代,兄弟是仇冠,女人是衣服,在李世民他們一家子得到了論證。

    個人覺得李世民他們家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動物世界。此刻寫字時,還能感覺到趙忠祥的聲音在飄蕩,且還是來回的飄來飄去!

    李世民就是一隻雄獅子,所有母獅子都必須由我李二管轄統領。至於,身上帶把的。不好意思了。李二玄武門殺李大、李三一點也不手軟。李四元霸不知有沒有這號人,還好自己用八稜紫金大錘敲碎了自己的腦袋瓜子。

    反正開弓沒有回頭箭,李二乾脆又把親侄兒們一鍋燴了。估計在那個年代類似窩裡反水的事不少發生。

    至於對待女眷,則體現了李世民春天般的溫暖。你的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女人就像鞋上面的鞋帶,是個附件。

    不知怎麼的,李二這些手段居然讓武則天學了個大全。

    歷史真有意思,至於那個齊王的女人。最大的報仇應該是守身如玉。如果,衣帶讓解了,還是乖乖的最重要!

    我是歷史小白,打醬油的路人甲,大家一起閒扯淡!

  • 12 # 水一白聊歷史

    李世民雖然無論在文治還是武功上都算得上是出類拔萃的君主,但是玄武門之變弒兄殺弟這個鍋看來是很難不繼續背下去了,他與齊王妃的那點事兒終究也還是他一生之中的汙點之一。

    齊王妃

    齊王妃,後來也被叫海陵王妃、巢王妃,這主要得看他的老公的封爵。

    齊王,也就是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殺掉的四弟李元吉生前的封號。李世民即位以後,又分別追封了李元吉為海陵郡王、巢王。這位齊王妃(這麼叫對得起李元吉一些)姓楊,自然是生得花容月貌,美若天仙,不但李元吉對她傾心不已,連李世民也是對這位弟妹心嚮往之。

    不知道李世民是一直在不斷地追求,但是被齊王妃不斷地拒絕;還是年紀大了突然想起這位弟妹了,總之,在李世民執政初期,齊王妃還是和齊王的其他姬妾關在一起的,可是到了後期,大概十五六年之後,李世民竟然和他的弟妹住在了一起,而且還生下了一個孩子,起名叫李明,後來還封為曹王。

    齊王妃轉正?

    《新唐書》中說,李世民對這位齊王妃楊氏,是喜歡得不得了,甚至還想立她為後,可是被魏徵給否了,理由是“陛下不可以辰贏自累”,這句話怎麼看怎麼像是在說“陛下,您要點兒臉吧!”所以,最後要臉的李世民還是作罷了。

    因為李世民要臉,所以齊王妃一直沒能成為李世民的妃子,自然也就不能和自己的兒子相認,所以李明見了齊王妃還得叫一聲“四嬸”,也是頗為奇怪。

    好在,後來,唐高宗李治即位,下詔命令李明繼了他四叔李元吉的香火,算是認回了親孃。只可惜,他的親孃此時已經不在了,想叫一回娘,娘也聽不見了。

    要說齊王妃噁心到李世民,大概是說她早些年沒跟李世民,到了十六年後才跟他?還是齊王妃給李世民添了罵名?

    不管怎麼說,這個事兒看起來齊王妃都不能算是主動的一方吧?被噁心的也還是地下的李元吉,還有那個一輩子也無法叫孃的曹王李明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曼聯和曼城互相看不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