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順子做生鮮
-
2 # 小民科
希特勒練習演講時,為什麼能帶動現場的氛圍,它會極力的練習各種誇張的手勢以及表情;據說,他很怕貓。實際上,他是奧地利人,而不是德華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才搬到德國。他很愛看電影,而且還特別喜歡《金剛》和《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他曾密謀要在巧克力裡安裝炸彈,試圖用這樣的手段來幹掉丘吉爾。1877年,他的父親才幫他改成了希特勒這個名字,不然他之前一直就叫"阿道夫·希克勒格魯伯"。他曾經的夢想是要成為一名畫家,但兩次都進不了藝術學校。他極度注重健康,在二戰時期不吃肉,不抽菸,不喝酒。
回頭想想,假如他的骨子裡沒有那種反人類的種族觀念,排除其他方面上的觀點,就只論他個人的愛好及習慣等,其實並不算太壞。
-
3 # 皇家騎士16
希特勒除了口才不錯,煽動能力極強外就沒什麼優點了。
德國如此狂熱的根本原因是一戰結束後協約國對德國的無情封鎖和經濟戰爭。德國在一戰沒餓死幾個人,但是戰後缺餓死一大批人,就是因為協約國的封鎖。經濟戰爭掏空了德華人口袋裡的最後一個馬克,我記得最後希特勒換新馬克的時候,一個新馬克換一千億還是一千萬馬克。
這兩個行為讓德華人對英法恨之入骨(還有趁火打劫的猶太人),人人心裡都填滿了仇恨的火苗,希特勒只是在一旁煽風點火罷了。
至於德華人為什麼能頂著轟炸(一戰可沒有戰略轟炸,不會三天兩頭挨炸彈,後方就是後方)從諾曼底海灘一路抵抗到國會大廈的最頂層,完全是因為德華人回想起了上一次戰後的悲慘生活,他們寧可死也不願意再過一次那樣的日子。同樣的,希特勒還是帶了個頭,真正的原因並不在於他,否則墨索里尼的口才也不差,為啥就被吊死了?還不是義大利人本來就不想打仗,而德華人想。當然,蓋世太保的功勞也不容小覷,如果威廉二世能有半個蓋世太保,沒準一戰德國就能籤和平協定而不是投降書。
至於希特勒的政治理論和種族論,前者就是個大雜燴,和東北亂燉一個樣,啥都有啥都不全,亂七八糟的攪和在一起,後者根本就是扯淡,是他一個人的臆想,黨衛隊裡一群連蝌蚪和青蛙都分不清的蠢貨在大談血統論,爆笑指數max。
說白了一句話,德華人是為了國家崛起,民族復興順帶向英法復仇才追隨希特勒的,而不是為了跟著他滿世界抓猶太人。德華人把他們的一切都寄託於希特勒,可是他卻帶著德國跳下了懸崖。
總的來說希特勒就是個口才極好煽動能力極強,滿腦子屎一樣的血統論的瘋子,這個瘋子一心想要戰爭,然後還遇見了同樣有些狂熱的德華人,於是一拍即合。
ps:我不是在為國防軍洗白,國防軍有國防軍自己的戰爭罪行和民事罪行,不在此範圍內。
然後請各路小夥伴分清黨衛隊(包括黨衛軍)和國防軍的區別
-
4 # 段宇宏
評價希特勒這種歷史上非常具有爭議的人物,還是正面反面都要了解,才能得到完整的印象,就挑重要的說幾條。
第一、偏執。偏執可能是希特勒最重要的特點,他不僅觀點偏執,性格也偏執。偏執是種中性的說法,換個貶義的說法,也可以叫“瘋子”。當然,我們也聽說過,偏執狂往往能做成很多常人做不成的事兒,這樣的案例確實不少,有很多頗有成就的大商人,科學家,發明家,藝術家,性格也偏執。但過於偏執的人,如希特勒,掌握了太大的政治權力,可能就帶來災難。
希特勒的偏執對他在戰爭中的決策有很大影響,由於他有極度狂熱的種族主義思想,導致蘇德戰爭爆發後,他無法採取更理性更實際的方法來處理蘇聯被佔地區的問題,雖然這樣做會有利於德軍。比如在對待東歐猶太人態度方面,在對待大量倒戈投降德軍的俄羅斯人和其他各民族問題方面。
第二、有組織和宣傳才能。這點確實不得不承認,希特勒在這方面有過人之處,人群中有這種才能的人,其實也非常稀少的。希特勒不是納粹黨的創始人,是半道加入的,他加入的時候,納粹黨還只是巴伐利亞地區微不足道的小團體。
希特勒加入以後,很快對納粹黨實行組織和宣傳上的改革,這是他最看重的兩塊。比如在黨內設立六個委員會,分管:宣傳,財政,青年,體育,調查,調解,任用了自己選拔的很有才幹的人主管。果斷地出資6萬馬克收購了一份報紙《人民觀察家報》,使得納粹黨有了自己的機關報,擴大了宣傳影響力。
希特勒親自打磨和制訂了納粹黨的黨綱,俗稱“二十五條黨綱”,讓自己政黨的政治面目變得鮮明突出,把政黨的意識形態概括為簡明的二十五條,比長篇大論更通俗易懂,讓大眾一看即明,容易傳播。他又為納粹黨策劃了大量的集會,組建了衝鋒隊,使用統一的服裝、旗幟、徽章、口號,採用步調一致的言語和行動,讓外界感覺他們團結有力、代表著未來。
經過這些改革之後,納粹黨從以前一個地方性的中老年人政治俱樂部,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現代大眾政黨。尤其對年輕人有吸引力,納粹成員的平均年齡低於全國平均年齡,希特勒本人還有較強的演說鼓動能力,儘管他的那些演說內容,在頭腦清醒理性的人聽起來覺得是胡說八道,但每次大型集會演講過後,納粹黨的成員和支持者都得到成倍增長。當然,那會兒國內外的政治和經濟局勢,也有利於納粹黨發展。
在危機時代,簡單有力粗暴但帶著情緒化的觀點,容易吸引受眾。希特勒深諳大眾心理,知道他們想聽什麼,煽動起大眾狂熱。
看一組資料印象就更直觀。1928年5月德國大選中,納粹黨得票2.6%;1930年9月的大選中,納粹德得票18.3%,但成為國內第二大黨;1932年7月大選,納粹黨得票37.3%,成為國內第一大黨;1933年3月的德國大選中,納粹黨得票43.91%,得票第二的德國社會民主黨只得18.25%。
第三:生活中不太有趣的文藝青年。希特勒最感興趣的就是政治,其次就是對藝術和哲學之類有興趣,其他的愛好就不多了。生活方面,希特勒不抽菸不喝酒,也討厭別人抽菸。傳說他是素食主義者,其實不是,他是因為以前太愛吃甜點,因為狂吃點心之後心臟出了毛病,以後就經常吃素餐。另外他喜歡養狼狗,所以自己的一個指揮部就命名為“狼穴”。
他跟異性社交是有恐懼症的,屬於不太有桃花運的男人,所以有些野史就說他可能是同性戀,但這只是一種推測。主要還是因為他在女性面前比較拘謹和羞澀,不太擅長跟她們打交道。不過對於異性來說,希特勒確實也不是太有趣的談戀愛物件,長得不帥,又沒什麼幽默感。
第四:有一定政治魅力。政治魅力這玩藝兒,是中性的,不是說只能好人有,壞人同樣也有,也可能都沒有。納粹黨內中高層人士,有大量的各領域最頂尖人才,什麼律師、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建築師、工程師……這些人都群集到希特勒周圍,甘願為其鞍前馬後,希特勒肯定有他的政治魅力,總是有什麼吸引他們。只不過這種政治魅力沒有給德國和歐洲帶來什麼幸福,而是引發了一場大災難。
-
5 # 文藏藝術
【文藏來答】
被藝術拋棄的少年
希特勒在11歲時就顯示出了對繪畫的愛好,上學時常常會偷偷地畫畫,他曾靠自己的記憶畫了一幅肖恩伯城堡的圖畫,令同學感到不可思議。對繪畫的熱愛曾讓希特勒有過成為一名畫家的念頭,這與他父親的期望相左。
1933 年希特勒簽名照片及帝國總理府回函
在中學時,希特勒只有“自由繪畫”一門課是優,而數學和自然史都不及格,這讓他無法畢業。由此,他立下志願,長大後要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家。輟學後,他開始做一些裝飾設計,其餘的時間都用來閱讀、畫畫和聽音樂。直到17歲,他終於在母親的支援下,去了一趟維也納,見識了那裡的繪畫藝術。
希特勒擅畫建築,在被學院拒絕後,他繪製了大量維也納場景的明信片,出入慕尼黑一家咖啡店中,希望得到那裡的藝術家的慧眼相待,以幫助他實現自己的藝術雄心。可惜這個辦法也未能如願。但是在維也納和慕尼黑期間,是希特勒畫作最高產的時期。1908年到1914年間,他平均每天作畫2-3幅,共創作了近一千張畫作。
維也納美術學院兩次拒絕了希特勒。一位維也納美術學院的教員告訴希特勒,或許希特勒應該學習建築學。但是希特勒拒絕了這個建議——這對全世界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希特勒的繪畫經常以廢棄的建築或與世隔絕的小鎮為主題。
“墮落藝術(Entartete Kunst)展”的海報
1913年,希特勒遷到慕尼黑。之後,他的“藝術家生涯”有了明顯的飛躍。在這裡,他開始越來越多地畫油畫並且賣得不錯,甚至能夠資助他的妹妹保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兵期間,希特勒也沒有放棄作畫,他為前線報刊供稿,在宿營地畫素描。
曾被納粹奪走的奧地利天才畫家埃貢·席勒的名畫《沃莉肖像》
戰爭狂人與藝術獨裁者
1918年,德國戰敗,希特勒的藝術熱情降溫,決定從政,儘管如此,他還是堅持作畫。據希特勒的一個女秘書回憶,“1933年希特勒當了帝國總理之後,也還總是帶著另一支鉛筆,隨時把閃過腦海的東西畫下來”。他內心總覺得自己還是個藝術家,自詡對藝術有著很高的鑑賞力和造詣。希特勒當時的副官韋德曼講過一件事,希特勒曾經否決了對一個破產者的處罰,理由是:“這個人是個藝術家,我自己也是藝術家!藝術家不懂得金融交易。”希特勒的這種藝術情結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納粹文化政策的制定。
慕尼黑的老舊居民區(希特勒畫作)
後來希特勒成為政治上的獨裁者,他曾計劃在奧地利建造一所博物館,將他在二戰期間擄掠到的所有藝術品都存放其中,並將其打造成為歐洲最大的文化藝術中心之一。為此,他還親自畫了建築手稿,為博物館裡的藏品分門別類。
希特勒在藝術方面也是獨裁者,他心目中理想的博物館應該展示偏古典主義的作品,他鐘愛古典油畫,對以畢加索、卡爾霍夫等藝術家嗤之以鼻,他還曾下令,肅清那些熱愛現代藝術的畫家、音樂家等文藝領域人士。按照計劃,這座博物館本應在1950年竣工,然而隨著納粹集團的敗北,這個計劃最終也不了了之。
希特勒 1912 年的作品,時年 23 歲
1933年,希特勒下達指令,開始肅清那些熱愛現代藝術的畫家、音樂家等文藝領域人士。1937年,希特勒策劃了一場名為“頹廢藝術”的展覽,他將畢加索、梵高、席勒等人的作品混亂擺掛,並貼上嘲諷的文字標籤。很快這個展覽便在其他國家進行。希特勒堅信這些現代派藝術是猶太人和布林什維克的產物,會玷汙雅利安人高貴的藝術。除去繪畫,希特勒還禁止了爵士樂、猶太文學等非他喜愛的藝術的流通,強行為文學藝術貼上獨裁的標籤。
法國印象派大師愛德華·馬奈的名作《冬日花園》,曾被法西斯德國掠奪,後被盟軍在默克斯發現
二戰結束後,希特勒的畫作大多數被美國軍隊帶走儲存,拒絕展出。直到2000年以來,才逐漸被拍賣。對於希特勒的畫作,有些評論家認為他的畫作以建築為主,很少有人物肖像,這是缺乏繪畫技巧的表現。也有人認為一個只專注於建築的畫家,必然有其值得讚賞的一面。
原文:《希特勒: 戰爭狂人與藝術獨裁者》-鄭朝輝
資源出處:《藝術品鑑-見今》2018年6月刊
-
6 # 新儒哲
歷史的迷霧
出身富豪家庭的猶太籍大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曾與大惡希特勒同一所學校,並曾離得這麼近。
歷史是一面鏡子,然而要看懂它並不容易,現實總是超出任何一個好萊塢導演的想象,很難以一般邏輯的觀點分析歷史,因為歷史畢竟不是兒戲!然而總會有看懂的人一語中的!除了沉默,還能做什麼呢?
“需要指出的是,現實的大我要與一般所稱大我相區別。有不少學者認為大我是在自己意識裡體驗到人天的一致性乃至互相消融,這種經驗體會不僅一些大宗教家有過,而且一些大哲學家、大藝術家、大慈善家等也可能會出現這種感受。
然而他們由於沒建立起真實的整體思維,更沒改變偏執習氣,所以在實際生活中,仍處在偏執的狹小天地裡。他們那種人天合一的感受只是一種意識中的感受,而不是現實的感受,正因為如此,這種人可以為大善,也可以為大惡,也可以成為自我陶醉的高傲者……”
-
7 # 區域拒止
圖為希特勒的畫
從生活作風上來講,希特勒是一個非常有情調並且節儉的人。早年,希特勒以畫家的身份周遊多個城市,頗具法蘭西浪漫主義,法國被征服後,希特勒迫不及待地前往巴黎埃菲爾鐵塔和搜刮各國的名畫以及藝術品也變相的證明了希特勒對藝術的喜愛。
並且,希特勒的飲食十分清淡,蔬菜牛奶和麵包組成了希特勒的一日三餐,雖然更多的是喜好而不是主觀上的節儉,但同一個角度來看,希特勒清淡的飲食確實給其他的德國民眾和德國士兵以及將領樹立了很好的模範。
受到一戰德國戰敗影響,希特勒種族歧視嚴重
從意識形態上,希特勒十分仇視猶太人,鄙視非雅利安人。這主要是因為希特勒擁有很嚴重的種族歧視和民族情懷,以至於高達1200萬的猶太人和非雅利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希特勒雖然不是劊子手,但是希特勒的政策卻直接導致了這些猶太人非雅利安人和那些戰俘的死亡,所以與意識形態的角度來評判希特勒的話,希特勒完全是違揹人權平等觀念的惡魔。
圖為希特勒在作戰指揮室
在軍事指揮上,希特勒擁有自己的大局觀。比如對烏克蘭地區的資源爭奪和對高加索油田的進攻都是希特勒引導的,雖然這從根本上違背了透過1-2場決定性的勝利結束掉與蘇聯戰爭的初期設想,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德國一些資源的供給問題,當然了,希特勒所謂的大局觀是以莫斯科和二戰的勝利為代價的。
-
8 # 成都地產逍遙君
希特勒的研究價值不僅僅在於一味地去抨擊他,希特勒的很多言論以及實踐行動都對當代社會的建設有些重要的啟示和警戒意義。
至於希特勒為什麼能得到那麼多人的支援,並且使得大量德國青年前赴後繼地參與到帝國的擴張戰爭中,一言以蔽之,就是希特勒不僅提升了民眾生活的物質基礎,也給了他們生存的尊嚴,當然這是一種被矇蔽扭曲了的錯誤認識。讓很多在生存和自我價值認知的痛苦中掙扎的人找到了崇高的使命——參加日耳曼民族的擴張大戰。
在戰爭中,貧窮和富有的人並肩作戰,憑藉戰功證實自己的價值,而不是像之前一戰裁決後那樣淪為維持供需平衡的生活傀儡,在機械麻木的勞作中迷茫,沉淪……希特勒將國內的財富和階級矛盾用對外戰爭的形式轉化了出來,在某種程度上,這樣的國家是團結而富有凝聚力的,同時也是罪惡的。
就像曾經的十字軍戰士一樣,他們前赴後繼地為了贖罪,為了信仰而一起踏上聖地,尋求生命的昇華。
希特勒的很多口號符合了當時民眾心中期盼的領導者,是德華人的需要成就了希特勒。
看看希特勒的那些演講。
我知道我的同胞,現在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你們渴望改變,卻宛若石沉大海。呼號不得一次又一次地燃起,去鍥而不捨地鬥爭。你們必須受制於人,你們必須屈服,你們必須甘心忍受勢不可擋的。
當我們回望我們的歷史,我們會為今天如何生活著感到恥辱。我們的人民被迫遭受通貨膨脹帶來的無限衝擊。成千上萬的人們的勞動被洗劫一空……所有的賬都要算在1918年簽署條約的那些人身上。
我們的社會福利體系,比慈善機構好不到哪兒去。因為我們沒有對那些富人們說,幫幫忙,給窮人們一點。而是說德國民眾們,請自便。每個人都必須伸出援手,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這樣的信念,我一定會像夥伴那樣傾囊相助那些比我更加窮困潦倒的人……當你把自己奉獻給團體時,你就可以在走路時把頭高高地昂起。
我們沒有像他們一樣的殖民地,我們沒有像他們一樣擁有平等地屹立於國際社會的機會。我們的德意志帝國是如此地擁擠不堪,就連我們對生活可憐的一點點基本需求,也要經過深思熟慮的培育和管制。
再看看看其《我的奮鬥》中的一些言論。
生活困苦的人,說他們只要足以維持生活,則為德意志人或非德意志人都是一樣的。中產階級聽見了這種話不是要勃然大怒嗎?他們對於這種民族自尊心的缺乏,一定要大聲斥責表現出他們憎惡的意思。為什麼中產階級有較優的情緒?真正能夠反躬自問的有幾人?能夠了解在祖國民族文化生活和藝術生活之中,有許多偉大的成就,使他們能夠成為得天獨厚的民族中的分子,有幾人?能夠明白祖國的先榮,在於祖國各方面偉績的,又有幾人?希特勒的意思很明白了,這些奧地利所謂的精英階層,其自信與驕傲並非是來自種族和國家的成就與共同的歸屬感,而是來自於財富的充裕,憑藉財富樹立起高高在上,對社會底層頤指氣使的形象。有的人僅僅是為了活著,就已經精疲力竭了。
當我在年輕氣盛的時候,最使我憂慮的,不快的,便是在這沒落的時代,受著萬民崇拜的人物,只有商人和國家的官吏而已。希特勒的意思就是對於權勢和財富的追求成了社會的通病,其他一切的價值觀都在這金光渙散的潮流之前讓步了。奉獻和光榮成了遙遠的記憶。
可以說,希特勒的言論基本都切中了當時德國民眾的心理。由於《凡爾賽條約》中軍事條款的束縛,德國揹著必須賠償戰爭損失的包袱。在戰略上則因為把重要戰爭資源區和邊界移交給法國和波蘭而受到鉗制。國內,通貨膨脹和尖銳的階級矛盾。外交事務上沒有行動自由,1929金融危機更是打擊了它那不穩定的經濟和魏瑪民主。在這種慘烈的生存境況下,人們不禁會發出“為什麼,憑什麼”的疑問。希特勒引導並擴大了這種心理,將怒火和報復用戰爭的形式宣洩了出來。
總的來說,希特勒偏激,固執,信奉力量和強權,鄙視虛偽的民主,鄙視像美國那樣由財閥控制,種族混雜的國家,憎惡拜金和唯物追求的社會風氣,憧憬崇高的追求與群體奉獻帶來的價值和存在感。但他同時也鄙視殘缺的,不完整的生命,鄙視非健康人和非日耳曼人。
他的社會達爾主義和民族優勝劣汰的觀念讓人反感害怕,但同時也暗示了生存和競爭的殘酷本質,讓人又不得不引以為戒。
當然,真實的希特勒也並沒有他本人包裝的那麼高尚。希特勒本人為了拉攏親信也動用了收集了大量的物質財產。並且並沒有將納粹德國建設成一個如他設想中那樣廉潔高尚的國家。不過很明顯的是,納粹德國吸血的物件不是本國民眾,而是那些受到殘害的猶太人,蘇聯人等他國他民族的人民,從平民到軍官都從對外的侵略戰爭中撈到了大量好處。
-
9 # 黃蜂二師兄
希特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是一個臭名昭著的歷史罪人,他和他的那幾個幫兄死後連墳都被人挖掉。
提到希特勒突然想到現在那個發動世界貿易大戰的人,的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希特勒最終把他的國家帶進泥藻之中,不知道這個特朗普會把美國帶向何方?
為什麼說兩人有相似的地方?希特勒是天才的演講家,他從一個士兵到黨派人士,參與黨派鬥爭都影響和抓住了大眾的吸引力。而特朗普也是擅於利用民意接政府爛尾工程發家,又是利用民意打敗競選對手,為了民意不惜重啟工業製造業,約束別國卻提高自己國家的利率使資金迴流增長率提升。
希特勒最後的宿命在於與世界的愛好和平和維護生存權利的人民為敵,大肆屠殺猶太人,霸佔波蘭,最後對幾個大國特別是蘇聯的挑戰,致使德軍全線崩潰,致使納粹自己走向毀滅。
希特勒早年也畫有很多油畫,據說講演從來不打底稿,面對聽眾時也不會卡殼和重複,有一段婚姻,還有一本自傳《我的奮鬥》,很難想象這個混世魔鬼內心是如何看待世界和人生的!
-
10 # 薩沙
希特勒是個惡魔,但是一個特殊的惡魔。
他的邪惡在於他有一種信仰,也就是日耳曼人是最優等的民族,會消滅或者奴役其他民族征服世界。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希特勒願意付出一切代價。
希特勒和其他的獨裁者,有著明顯的不同。
他一生的所作所為,都只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除此以外別無所求。
第一,希特勒不斂財,也沒有什麼財產。
唯一的財富,來自於希特勒出版《我的奮鬥》的稿費。到希特勒自殺的時候,有500多萬馬克。但希特勒基本沒有動用這筆錢,還多次捐款。比如1933年,他把47萬馬克捐贈給犧牲了的納粹黨員和衝鋒隊員的家屬。
即便用錢,希特勒也是極為吝嗇的。
1936年3月30日他下令在瓦塞堡街為愛娃·布勞恩建造一棟房子,房子非常普通,和周邊房子沒有任何區別。
希特勒送給妻子愛娃最貴重的珠寶,也不過只有幾百馬克。
除了愛娃以外,其他親戚幾乎分文未得。
第二,不喝酒不抽菸甚至不吃葷
希特勒不是不喝酒,而是極少飲酒。
除了年輕時候和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希特勒基本不飲酒。
這主要是希特勒的自律行為,認為飲酒會誤事,而不是其他。
至於抽菸。希特認為:抽菸使人頭腦遲鈍,靜脈血管收縮。體質的整體下降是所有嗜煙者的共同點。
他的名言是:消滅敵人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就是送他們煙抽。
甚至,希特勒還不吃葷。
希特勒說:吃肉會讓人想喝酒,而對酒的吸收會刺激抽菸,這樣的一種惡習會帶出另外一種惡果,加速使全華人民陷入可怕的悲慘境地。
第三,不搞女人
希特勒常年出於禁慾中。
希特勒的女秘書跟著他很多年,從沒有聽過他對任何婦女有過一句調笑。
而在德國,很多男人習慣於對婦女講一些粗魯甚至偏黃色的玩笑。
至於妻子愛娃,本來希特勒不願意接受她,拒絕她的求愛。愛娃失戀之後,曾經兩次自殺。
希特勒說“我不會再讓另外一個女人為我而死”,接受了愛娃(一個最平淡無奇的德國婦女),最後和她結婚。
而愛娃也同希特勒一起自殺。
第四,愛小動物
希特勒對於小動物是很喜愛的。尤其是他的狗。
在無數張照片中,希特勒都和他的狗在一起。
希特勒曾經說過:這個世界真正忠於我的人,就是愛娃和我的狗蒲隆地。
第五,非常關愛德國老百姓
大家知道New Beetle汽車嗎?
這就是希特勒的點子。
在希特勒的雄偉計劃中,每個德國家庭都該有輛汽車。
這個計劃的產物,就是New Beetle汽車,在1939年開始生產,提供給第一批普通德國家庭。
隨後戰爭爆發,終止了這一切。
要知道,在當時的歐洲,汽車只是貴族的專項品。
希特勒雖然發動了戰爭,給德華人民帶來無窮的災難。但在他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他儘量照顧了自己的子民。
比如在希特勒自殺前,他對柏林幾百萬德國市民,做了最後一次貢獻。
1945年的4月20日希特勒生日,對於許多柏林人是難忘的,主要是在這天發放的額外配給 。包括:香腸500克,大米500克,豌豆250克,蔬菜罐頭一個,黃油50克,咖啡50克。
這是希特勒挖空存庫的一次補給,算得上雪中送炭。當時絕大部分柏林家庭已經斷糧,
如果沒有這些額外的配給,是無法堅持到10天后柏林戰役結束的!
自然,希特勒是個瘋子。
-
11 # 自由的雲5240
惡魔要附身也一定附身在邪惡的人身上,其實惡魔無處不在,它們尋找可以吞吃的人,那些受惡魔捆綁的人,內心其實是痛苦不堪的,因為人都是有良心的,只是良心失敗了,就像《項鍊》裡那個路瓦載婦人因為自己的虛榮心,讓她一輩子活在痛苦中,這個虛榮心就是一個魔鬼,它吞吃愛慕虛榮的人,所以一個人真的被魔鬼撒旦擄去,其命運是悲慘的,魔鬼撒旦會吞吃各種各樣的人,其實也是人自己因為無知和犯錯讓自己命運落入悲慘當中。
-
12 # 大霖論歷史
從優點和缺點兩方面說吧。
先說優點
希特勒是一個才華橫溢又極善於把握人性和打心理戰的天才。作為納粹黨的領袖,在上臺執政前,希特勒迎合德國大眾的躁動心態,高喊對內反對共和、對外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口號。運用現代傳媒、組織大型集會,靠著高明的宣傳和煽動,成功將自己和納粹黨包裝成凡爾賽體系的掘墓人。同時又利用不健全的國家制度和不成熟的民意基礎,成功的帶領納粹黨走上了德國的權力巔峰。
不僅德國國內民眾將希特勒看作是國家和民族的救星,連國際上諸如英國和法國也將希特勒看成是駕馭德國和德軍的能人,甚至認為不和希特勒合作就會導致德國大亂。而希特勒恰恰洞悉了國內和國際上這個錯覺,透過對內煽動和對外訛詐,成功帶領突破了凡爾賽體系的枷鎖!
再說缺點
希特勒的優點很鮮明,但是缺點也很極端。那就是過於依賴優點,於是變得習慣於一切跟著感覺走、好大喜功、心靈扭曲。在應用到國家戰略層面,那帶來的是國家和民族的不幸。
在軍備發展方面,希特勒也懂得軍事是服務於政治的。因此他希望在他玩弄政治威脅時能有一支外表富麗堂皇的武裝力量來增加戲劇化效果。基於這樣一個注重形式主義而不注重行政上深入細緻的安排,德國軍備的發展變得異常畸形。一開始是優先發展空軍,但又不研製戰略轟炸機,因為希特勒只關心飛機數量而不是質量。當裝甲部隊在波蘭戰場和法國戰場大顯神威時,希特勒又為之震撼。特別是當在敦刻爾克緊急叫停裝甲部隊後,對此懊悔不已。之後又將裝甲部隊視為包治百病的良藥,這種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的做法無形當中用兵種戰略替代軍事戰略,從而埋下了致命的隱患。雖然裝甲部隊在短期內獲得巨大戰果,但是在武器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希特勒這種觀念無疑是一種資源浪費,極大的挫傷了德國長期戰爭的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德國軍隊的後勁將越來越差。
在國家戰略方面,希特勒缺乏大國決策者的基本水準,基本上沒有一個領導人該有的戰略理性和眼光。以對英、對蘇作戰為例,希特勒對於英國一直有著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敬畏感,同時也是出於現實考慮,一心想與英國合作共同對付蘇聯。但是在波蘭問題上同英國鬧僵,被迫轉而與蘇聯合作。當納粹德軍橫掃西歐大陸、飲馬大西洋後,希特勒又萌生了同英國合作的想法。但是英華人對於希特勒完全失去了信任,堅決拒絕合作。希特勒並不死心,於是企圖用武力迫使英國就範。不列顛空戰暴露出來德國戰爭機器尺有所短的弱點,讓無論是德國的中立國蘇聯還是同盟國日本、義大利都對希特勒另眼相看。原來想著與希特勒一道瓜分英國的想法不得不暫時擱置,特別是蘇聯在東歐的坐大令他極為不安。於是希特勒居然想當然的認為英國之所以負隅頑抗是因為看穿了蘇德關係間的微妙,企圖苦撐待變。如果能將蘇聯搞定,那麼英國將再也無路可走必然屈服。
當初是為了對付英國才聯合蘇聯,現在英國拿不下來卻認為是因為蘇聯的存在,這種邏輯也確實只有希特勒才能整出來。
於是,希特勒迅速調轉槍口向蘇聯發動攻擊,沒想到不僅沒拿下反而越陷越深。而英國則得到美國的支援逐漸恢復元氣,最終同美蘇一道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兩面夾擊的方式打敗了納粹德國。
回覆列表
很多歷史人物都已經被人們正確的看待了,包括拿破崙、成吉思汗等等;但至今對希特勒的看法還停留在“惡魔”,還認為希特勒給人累帶來了災難。要認識希特勒首先應該沒有立場的去看待這位第三帝國元首。
希特勒作為納粹領導人,作為第三國元首,也是時代的產物,及時沒有希特勒也會有另外一個“元首”。我們先看當時德國的國內情況,當時的飛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正處於戰勝國指定的對自己有利的凡爾賽條約的框架下艱難的生存中,凡爾賽條約對德國是不平等條約;由於簽訂凡爾賽條約導致德國國內失業率達到46.8%,德華人民苦不堪言,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又因為當時的世界大環境,還是處於殖民擴張時期,包括美國、英國、法國、俄國等都有大量的還在殖民,並且這些擁有殖民地的國家在國際社會中才具有話語權掌天下牛耳;德國在經濟及軍事能力提升後,希特勒及德華人民迫切希望獲得國際地位,此時只有透過擴張領土,才能夠打破原有凡爾賽條約的不公平對待,實現帝國真正的強大。
當然在整個過程中,美國、俄國暗中支援德國一天天的強大,因為美國不希望看到英、法、俄在歐洲過於強大,希望透過德國制約其它國家;而俄國由於國家性質與歐美不同,也不希望英法太強大對自己不利,也希望跟德國一起瓜分殖民地。
試想當時德華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希特勒上臺後將失業率降低到全世界最低,人民有了麵包喝牛奶,並且由被瓜分的國家、變成強大的帝國和英法美一樣擁有殖民地、甚至更強大,這些年輕人當然會追隨希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