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ucky胖丫
-
2 # 農民工歪說古今
癌症如何才能確診?診斷惡性腫瘤的方法很多,血液腫瘤標記物、超聲影像學診斷、放射影像學診斷等等,都可以高度提示惡性腫瘤。但是,這些檢查都有一個明顯的缺陷,那就是它們都是間接診斷,只能高度提示,無法做到百分百確診!比如一些特殊的良性腫瘤,有時候也可能出現類似惡性腫瘤般的侵襲性生長形態,在影像學上就比較難以鑑別了……換言之,影像學等診斷最多最多也只能做到99.999……%提示惡性腫瘤,卻做不到100%!
目前,唯一可以作為惡性腫瘤最終確診依據的只有病理組織學診斷!請看清楚,是病理組織學診斷,病理細胞學診斷不是最終確診診斷。舉個簡單的例子,子宮頸細胞學檢查鏡下看到高度異型的、極度近似癌細胞的病變鱗狀上皮細胞,但也只能是高度提示子宮頸鱗癌,卻不能作為最終確診依據!想要最終確診,還必須進行病理組織學活檢、甚至進一步行LEEP手術等等以明確病理組織學診斷。
何謂病理組織學診斷提起病理檢查,很多人都會稱呼它作“切片化驗”。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病理不是化驗,而是一種類似於影像學的形態學診斷。只不過,影像學診斷利用的是超聲波反射成像、放射線成像和氫原子成像等等,觀察所成的影像、從而給出相應診斷。而病理組織學診斷則是直接在顯微鏡下觀察人體組織、細胞的顯微結構,從而作出相應診斷。
雖然病理組織學檢查的製片過程中使用到了一些化學試劑和化學物質置換原理,但病理組織學的最終診斷卻不是透過化學試劑或者儀器做出來的直接結果或資料,而是由病理醫師給出的主觀診斷。換言之,病理診斷和臨床診斷一樣,都是由醫生作出的主觀診斷,不是儀器分析的直接結果或資料,這也是病理醫師與檢驗技師最大的區別所在。
癌症如何才能確診癌症的確診主要分為幾個步驟:一、臨床診斷。二、實驗室診斷和影像學診斷。三、病理確診。簡單說就是,臨床醫生進行問診、查體後懷疑惡性腫瘤可能,繼而進行相關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等等,以明確這種可能性並確定具體位置、大小。在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高度提示惡性腫瘤的前提下,再進行穿刺、診刮或直接夾取活體組織以明確病理組織學診斷,從而確診。如子宮頸病變等,還可以透過病理細胞學檢查進行篩查。對於部分不適用穿刺、診刮或直接夾取活體組織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的疑似惡性腫瘤患者,還可以在手術過程中切除部分或全部腫瘤後進行術中冰凍病理組織學診斷,以明確腫瘤的良惡性並決定進一步手術方案和手術範圍。但是,術中冰凍存在一定侷限性,不能作為最終診斷。想要最終確診,還必要等正式的石蠟切片出來,由病理醫師作出最終的病理組織學診斷,有時候根據診斷需要,還必須進行免疫組化和特殊染色等等。
如果病理組織學診斷確診為惡性腫瘤,那它就是惡性腫瘤;如果不是,那它就不是惡性腫瘤!這就是所謂“金標準”,也是國家法律承認的疾病最終診斷。換言之,即便是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高度提示惡性腫瘤,只要病理組織學診斷確診它不是惡性腫瘤,那它就不是惡性腫瘤。即便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都高度傾向良性,只要病理組織學診斷確診它是惡性腫瘤,那它就是惡性腫瘤!
綜上所述,對惡性腫瘤進行診斷的手段很多,其間各科室醫生給出的診斷也很多,什麼臨床診斷、超聲影像學診斷、放射影像學診斷等等。但這些都只能是高度懷疑,不是最終確診診斷。目前,惡性腫瘤的最終確診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病理組織學診斷!在病理組織學診斷沒有確診之前,一切其他診斷都屬於“參考診斷”,不是最終確診診斷。如果外科醫生或婦產科醫生僅憑實驗室診斷和/或影像學診斷,在缺少病理組織學診斷的情況下便進行了相關惡性腫瘤根治手術,不用說,他/她肯定違規了……
-
3 # 使用者夏天的風
我是一位普通的癌症患者是去年在做闌尾炎手術時,無意中發現的患上了癌症對我的癌症確診過程,我從一個病人的角度來談談自己的經歷吧。
年八月份我因急性腹痛住進了深圳市南山醫院,經過初步檢查,醫生判斷為急性闌尾炎。住了八天院以後腹痛消除醫生得知我是北京人,說北京醫療條件遠遠要比深圳好,建議我再轉回北京再進行仔細檢查。
九月份轉回北京朝陽醫院以後經過鏡腸,腸造影,血液以及增強CT檢查以後生初步判斷我闌尾異常腫大建議立刻手術治療。
十月份我做的闌尾炎手術術後我的切除病灶,經切片檢查判斷為闌尾神經內分泌癌, 後右京迴圈腫瘤細胞ctc檢測判斷為惡性腫瘤。
朝陽醫院的大夫建議我去北京腫瘤醫院進行復查我拿著自己的病體切片組織樣品在北京市腫瘤醫院進行了複查,同時又進行了一次迴圈腫瘤細胞ctc檢測以及其他的加項檢查,判斷為的確患上了癌症。
因為我得了這種病,所以在網路上也注意查詢相關的內容,多少了解了這方面的一點點相關知識。
-
4 # 麥吉醫學科普
癌症的確診是要看病理的,只有病理才是診斷的金標準。實體瘤主要是切除腫瘤或者活檢取標本,非實體瘤例如白血病要做骨髓穿刺來診斷。有些腫瘤由於活檢比較困難也可以用檢查來確診,pet-ct雖然價格昂貴,但是它卻是能給一些疾病帶來診斷。胰腺癌由於生長位置特殊常常不能得到穿刺標本,所以胰腺癌的診斷常常用增強ct和腫瘤標記物的結果來綜合診斷。
-
5 # 康愛線上
病理學診斷被稱為腫瘤診斷的金標準,在腫瘤診治過程中對病理學診斷有著高度的依賴性。
病理醫生透過顯微鏡觀察分析腫瘤的細胞形態、組織結構、生長方式等的異常改變,透過免疫學、遺傳學及分子生物學等技術方法檢測腫瘤細胞的免疫表型特徵、分子水平異常改變等對腫瘤進行鑑別診斷,包括腫瘤的分類、分型、分級、命名,腫瘤的侵襲範圍,評價手術切除是否充分,腫瘤區域性或其他部位器官有無轉移,評價放療或化療後的組織學療效,提示與診斷和預後相關的分子病理檢測資訊等,這些資訊是臨床醫生制訂和實施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
不過,雖然病理學檢查是腫瘤確診的可靠方法,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侷限性。例如,病理醫生不直接接觸患者,有關的病史、病情、症狀以及全身檢查情況只能透過病理申請單填寫的文字內容獲知,也只能透過對接到的組織標本檢查的複雜現象中去識別代表病變本質的診斷性特徵,這就要求病理醫生必須具備豐富的診斷實踐經驗。此外,病理診斷還受到送檢標本的質和量的限制,有時會遇到腫瘤細胞很少的情況,據此不足以做出正確的診斷,還會遇到腫瘤組織形態不典型而難以確診等。
-
6 # 生命召集令
腫瘤是機體的細胞異常增殖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現為機體區域性的異常組織腫塊,從基因學來說,腫瘤的形成是由於基因的突變,包括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腫瘤根據增殖生長的型別,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良性腫瘤一般生長緩慢,多為外生性生長和膨脹性生長,不會向外浸潤及轉移。惡性腫瘤生長速度較快,多為浸潤性生長、外生性生長及膨脹性生長,以浸潤性生長為主,一般會有向周圍正常組織的浸潤及遠處的轉移。
一般早期的癌症沒有特殊的症狀,長在體內的腫瘤及團塊較小的體表腫瘤是觸控不到的,所以早期的腫瘤不易被發現而被漏診,這也影響了預後。隨著腫瘤的生長,壓迫及浸潤了周圍正常組織,或者侵犯了血管及淋巴組織導致了遠處轉移,此時會有相應的臨床症狀,透過輔助檢查例如CT或彩超可以被發現,有部分體表的腫瘤是可以被觸控到或肉眼看到,這時的癌症已經到了晚期,失去了較好的治癒時間,大大降低了生存率。
一旦出現不適的症狀,或透過相應的輔助檢查發現了有異常腫物,透過化驗相關的腫瘤標誌物、血沉等也可輔助診斷癌症,想要確診是否為癌症金標準就是做穿刺取組織進行細胞學檢查,若有些較小的團塊,活檢針沒有取到腫瘤組織,也會導致漏診,這就取決於醫生的穿刺取組織的技術了,有經驗的醫生可以避免這種情況。
本期答主:韓文莉,醫學碩士
-
7 # 藥事健康
癌症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治療要花費大量人力財力,所以提倡癌症病人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以節省很多成本甚至是治癒,那麼,如何確診癌症呢?
首先,一部分癌症初期是毫無症狀的,早期排查難度很大,建議每年或每半年做一次全面的體檢,認真對待超出正常範圍內的指標,對於嚴重超標的可進一步做相關檢查。
其次,有些癌症早期是會釋放訊號的,如頸部,乳房,面板,口腔等部位有不明原因的腫塊凸起,但是不疼,還有空腹的時候可以按壓自己的腹部,有無結塊,更嚴重的,如果出現血尿,黑便,嘔血,痰中帶血等一些反常的情況及時到醫院就診排查。
最後,就是專業的指標了,常見的有腫瘤標誌物的檢查: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有明顯增高,癌胚抗原的異常主要見於直腸癌,結腸癌,胰腺癌,胃癌,肝癌,肺癌等。前列腺特異抗原用於診斷前列腺癌,但必須結合其他檢查進行鑑別。糖鏈抗原19-9(CA19-9)主要見於胰腺癌、膽囊癌、膽管壺腹癌,糖鏈抗原50(CA50)主要見於卵巢癌病人,癌抗原15-3(CA15-3)主要用於乳腺癌的診斷,鱗狀細胞癌抗原(SCC)用於子宮頸癌、肺癌、頭頸部癌的診斷,組織多肽抗原(TPA)升高多見於膀胱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和消化道惡性腫瘤。還有β2微球蛋白(β2M),惡性腫瘤如肝癌、肺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多發性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都有血清β2M明顯升高,尿中β2M也可增高。
除此之外,還有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拍片、造影、CT、ECT、核磁共振檢查;B型超聲檢查,核醫學檢查。
癌症確診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越早發現,越早診斷,治癒的機會越大,期待未來有更加精確方便的確診方法!
-
8 # 醫聯媒體
癌症要怎樣才算得上是確診,每一種癌症都有不同的確診方法。在醫學上,絕大數種類的癌需要活檢取腫瘤組織,並進行顯微鏡下的觀察,然後給出病理報告。如果是,就表明了患者也確診患上癌症。以下就是各種癌症的確診過程了。
在消化系統中,胃癌的確診是做胃鏡、取活檢、進行病理診斷,和大腸癌也是需要經過做結腸鏡、取活檢、明確病理的步驟,是一樣的。而作為呼吸系統中,肺癌的確診透過做氣管鏡下取活檢、病理診斷和CT引導線穿刺取活檢、病理診斷兩種手段。在血液迴圈系統中,淋巴瘤是在頸部或腹股溝處等淺表淋巴結做穿刺活檢,而部分白血病則是透過骨穿活檢,然後再明確病理性質。在生殖系統中,宮頸癌是經過錐切活檢,得出病理才確診的。而其他癌症中,面板黑色素瘤是需要進行切除活檢,得出病例的;但甲狀腺癌是需要針吸細胞學檢查,明確其性質。總體而言,癌症的確診都是需要進行對腫瘤細胞的活檢,得出病理報告。
以上是在醫院裡常規的一些確診各類癌症的過程,但是癌症的確診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時候,會出現棘手的情況。就好比如說,在檢查是否有胃癌時,也會在做胃鏡時可能取不到患者出現癌變的位置,就無法正確確診;還有出現患者的癌變處伴有炎症和潰瘍的情況下,由於活檢鉗本身的纖小,導致每次活檢時只能取到粘膜一點的細胞組織,有時可能連腫瘤細胞都無法順利提取到,以至於無法確診;等等之類的情況也是有的。
指導專家:胡煒,副主任醫師,錦州市中心醫院腫瘤科。從事腫瘤科工作14年,擅長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等惡性腫瘤的早、中、晚期化療、生物治療及分子靶向治療。
-
9 # 健康樂融融
在疾病的確診這件事上,腫瘤比其他疾病顯然要更復雜一些。許多疾病憑臨床問診加實驗室或影像學檢查等就可診斷,但對於腫瘤來說,其診斷一般分為五級,權威性、可靠性逐級加強,組織病理學診斷為最終診斷,也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腫瘤診斷的五個分級:
1、臨床診斷
臨床診斷是指醫生根據病人的主訴,結合其症狀、體徵、主觀感受、病史等對病因、發病機制作出分類鑑別。
在腫瘤的臨床診斷中,病史和查體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診斷手段。
病史詢問多指對某些進行性的症狀,如腫塊、疼痛、病理性分泌物、出血、消瘦等進行深入詢問。
查體是結合病史進行重點器官的區域性檢查。查體多針對表淺腫瘤,因為其容易觸及,而深部腫瘤則需藉助其他必要的檢查,方能確定。查體時醫生會重點關注腫瘤的部位、形態、硬度、活動度及與周圍組織的關係,同時進行區域淺表淋巴結檢查。
上述臨床診斷的意義在於讓醫生對患者的病情有一個總體的大致的判斷,也便於進一步開具其他的檢查,但絕不能就此作出診斷。
2、理化診斷理化診斷指的是物理和化學診斷,比如說影像學檢查(X線、B超、CT和 MRI核磁共振檢查等),或腫瘤標誌物檢查等。
理化診斷逐漸開始逼近真相,但仍舊不能作為診斷腫瘤的依據。因為儘管良惡性腫瘤在影像學表現上會有一定的差異,但其特異性並未顯著到根據照片就可識別身份,而且這一診斷與醫生的經驗、水平等主觀因素也有很大的關係。至於腫瘤標誌物,它只是診斷腫瘤的一個輔助手段,而且受多種因素影響,假陰性假陽性比率並不低,因而也無法作為確診腫瘤的手段。
3、手術診斷手術診斷是指經手術或各種內鏡檢查,僅以肉眼看到的腫物而作出的診斷,未經病理學證實。
有經驗的醫生根據術中看到的腫物的顏色、形態等,對其良惡性會有一個較有把握的認識和判斷,但畢竟肉眼所見無不能作為診斷的依據,它與事實的真相可能還有很大的差距。
4、細胞病理學診斷細胞病理學診斷是根據各種脫落細胞、穿刺細胞檢查而作出的診斷。比如說宮頸TCT檢查就是透過搔刮的方式,採集宮頸口的脫落細胞,對其進行病理學檢查,判斷是否有癌細胞的存在或是否發生癌前病變;又比如說痰細胞檢查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在患者的痰液中尋找是否有脫落的癌細胞,藉此來輔助診斷肺癌。
5、組織病理學診斷組織病理學診斷就是對手術切下的腫瘤組織或者是在活體身上,應用鉗取、穿刺、切取等方式取得腫瘤組織,固定染色,在顯微鏡下進行的組織學診斷。如果鏡下特徵不明確時,還要結合免疫組化的方式進行鑑別。
病理學診斷通常被認為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也是腫瘤的最終診斷。如果臨床診斷和病理診斷髮生衝突時,一般要以病理診斷為準。
綜合上文所述,在腫瘤的診斷中,在這五級診斷可靠性依次增加,以第五級最為理想和準確,權威性、可靠性最高。
當然,在臨床醫療中,未必每一個腫瘤患者都要經過這樣五級診斷才能最終明確病情。
有時候因為腫瘤生長的部位特殊性,難以取到病理組織,這種情況下,臨床診斷、理化診斷也可以作為最後的診斷依據。如胰腺癌,因為胰腺部位較深,而且前方被胃腸等器官遮擋,在已經失去手術治療(或取病理)的情況下,難以透過體表取到腫瘤組織,這種情況下,臨床症狀、影像學檢查結合腫瘤標記物也可以作為確診的依據。
還有一些情況下,即便進行了病理診斷,也無法百分百準確地為疾病定性。因為組織病理學診斷也是人為操作的,也有其主、客觀的侷限性。這個時候,可能需要進行專家會診或重行病理檢查。
下面以一個乳腺癌病例來具體說明:
(臨床診斷部分)
“患者女性,53歲,已婚,退休工人。左乳房無痛性腫塊5月餘,近月來明顯增大入院。自今年1月初患者於洗澡時無意中發現左乳房有一蠶豆大小之腫塊,無痛,可活動,進行性增大。曾在外院行中、西醫藥物治療無效,腫塊明顯增大。患者無外傷史,無乳頭溢液,無明顯消瘦。入院檢查:一般情況佳。面板、鞏膜無黃染。心、肺、腹無異常發現。右乳房無異常。左乳略小於右乳,乳頭偏向外上方,外上象限有輕度“桔皮樣”改變,並可觸及5×4×4cm之腫塊,質硬,表面欠光滑,邊界不清,與面板粘連,活動欠佳,無壓痛。左腋下可捫及三枚腫大之淋巴結,質硬,無壓痛,無粘連融合,活動尚可,表面欠光滑,邊界不清。
(理化診斷部分)
檢查:一般情況可,心、肺、腹無異常發現。B超及鉬靶X線攝片均提示“左乳外上象限腫塊,惡變可能性大”。擬手術治療。
術前需做下列檢查:
1.血常規+出血、血凝時間,尿常規;
2.肝、腎功能及電解質
根據病史、體徵,結合輔助檢查結果,發現該患者有以下特點:①中年婦女;②左乳無痛性腫塊進行性增大5月餘;腫塊直徑5×4×4cm,其表面面板可見“桔皮樣”改變,質偏硬,不光滑,界限不清,與面板有粘連;④左乳頭抬高,體積略大於右側;⑤B超及鉬靶片均提示左乳外上象限腫塊,惡變可能性大。因此,初步考慮左乳癌的診斷。
須與下列疾病相鑑別:
1.乳房纖維腺瘤常見於青年婦女,很少發生在絕經後。腫塊與面板和周圍組織無粘連,易推動,生長緩慢,可多年無變化。與本患者體徵不相符合。
2.乳管內乳頭狀瘤本病多見於中年婦女,輕壓乳房後乳頭有血性液體溢位,一般捫不到腫塊,有癌變可能。此患者無乳頭溢液史,不支援此診斷。
3.乳腺囊性增生病多見於25~40歲經期女性,經期前乳房有脹痛。腫塊呈結節狀,大小不一,質韌而不硬,與面板和深部組織無粘連。該患者情況都不支援。
4.乳房結核比較少見,早期與乳癌不易鑑別。可做穿刺病理學檢查來確定。從患者的病史和體檢結果來看,診斷該病無依據。
5.外傷性脂肪壞死常發生於肥大的乳房,多於挫傷後數日發生,而外傷史不一定能問出。該患者經反覆追問無外傷史,故此診斷不考慮。
綜上所述,考慮該患者的左乳腫塊以乳癌可能性較大。
(手術診斷部分)
手術經過:仰臥位,左肩部墊高約15cm,左上肢外展約90°,距腫瘤邊緣的正常面板約5cm處,先用甲紫畫一梭形切口,上端位於胸大肌與鎖骨之間,下端達肋弓下緣。用2.5%碘酊、75%乙醇常規消毒胸部及右大腿部面板,鋪消毒巾單。於左乳外上象限腫塊做一放射狀切口,長約6cm,切開面板及皮下組織,用電刀將腫塊完整切除,即送冷凍切片檢查。
(病理診斷部分)
病理報告:左乳房侵潤性導管癌,(T2N1M0),腫瘤位於乳腺外上象限,大小5X4X4cm,伴區域性淋巴結轉移2/5。
免疫組化結果顯示:ER(+70%)、PR(50%+)、KI67(5%)、ERBB2(—)…………(餘略)
總而言之,腫瘤的診斷是一個非常嚴肅也是非常複雜的事情,容不得有半點的模糊,因為它是疾病治療的開始和依據,是關乎患者健康乃至性命的大事。一但確診惡性腫瘤,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重心勢必發生轉移,他們可能面臨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
另外,我們始終提倡早診斷、早治療。診斷越早,治療效果越好,預後也越好。我們呼籲大家都學一點關於防癌抗癌的科普知識,早期發現腫瘤的蛛絲馬跡,及時就醫,及時診斷,才不會延誤治療。
-
10 # 乳腺科王醫生
癌症的確診,目前的金標準是病理診斷,透過穿刺,或者手術活檢,取出腫瘤組織進行切片化驗檢查。這是大部分的情況,有些特殊部位的沒有辦法活檢的還可以透過治療性診斷。舉例說明一下。
去年的大資料顯示中國目前的前五位的癌症有乳腺癌,肝癌,肺癌,結直腸癌,和胃癌。目前中國是癌症大國,雖然說醫學在進步,治療方法方案都在改進,但是環境汙染也在繼續,人們生活方式和習慣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因此,對常見癌症有個基本的認識是很有必要的。
我是乳腺科醫生我先講一下乳腺癌。乳腺癌確診只有靠活檢,活檢分為兩種,手術切除和穿刺火箭。手術切除,顯而易見就是把腫塊完整切除,然後去化驗。穿刺活檢有空心針穿刺或者微創旋切。空心針穿刺一般對於腫塊比較大的情況,準備做新輔助化療,就是手術之前的化療,這種治療可以使腫瘤縮小,使原來不能做手術的可以手術,或者原來不能保乳的可以保乳。微創旋切對於可疑惡變的小的病灶進行旋切活檢,因為病灶小擔心空心枕穿不到,手術範圍不明確。總之,都是透過切片化驗來確診。
胃癌和腸癌可以透過胃鏡和腸鏡,進行活組織檢查。對於有家族史的患者,伴有症狀的,胃癌,比如說胃痛,反酸水,呃逆不適等要做胃鏡檢查。腸癌,有排便性狀改變,便秘或者腹瀉,或者大便帶血等情況一定要及時檢查。即便這些症狀沒有,常規的體檢一定要做。
肝癌和肺癌情況比較複雜,肝癌一般不做穿刺檢查,透過化驗AFP的水平,腹部超聲,腹部增強CT基本加上臨床症狀:噁心、嘔吐、腹脹、食慾不振、乏力基本可以臨床診斷,當然最準確的還是術後病理。中晚期肝癌無法手術的了透過血管栓塞或給予化療藥,看療效來判斷。
肺癌透過X片或者CT片可以發現病灶,如果伴有刺激性乾咳,白痰,胸悶,咯血,規範內科治療2周無效要高度懷疑,最主要還是要發現癌細胞,可以透過支氣管鏡活檢,或頸部出現腫大淋巴結,透過穿刺取到癌細胞,或者從咳的痰做痰塗片檢查,在顯微鏡下面發現癌細胞。中晚期肺癌無法手術的也可以進行靶向治療或者化療,病灶縮小或者胸水減少等確診。
總之呢,癌症的最終確診靠病理,但是有很多時候癌症發現就已經是晚期了,沒有辦法活檢或者失去手術治療的時機就很惋惜。平時的生活中要有防癌意識,瞭解一些常見癌症科普知識。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這也是目前能做的最好的情況了。
-
11 # 超級險微鏡
癌症的診斷方法主要有五種:
臨床診斷、理化診斷、手術診斷、細胞病理學診斷、組織病理學論斷。
病理診斷包括細胞病理學和組織病理學兩大部分。
細胞病理學是目前進行食管癌、宮頸癌診斷的主要方法。
進行直接刮片或徐片檢查(藉助穿刺法採取標本後再進行塗片檢查)。
細胞病理學診斷可以用於鼻咽癌、肺癌、食管癌、賁門癌、胃部、肝癌、腎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宮頸癌、面板癌等。
常用分級方法為五級法。I級:無異型或不正常細胞。II級;細胞學有異型,但無惡性證據。 III級:細胞學疑為惡性,但不能確定。IV級:細胞學高度懷疑為惡性。V級:細胞學確定為惡性。 組織病理學是以切取或切除的病變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診斷。
由於組織病理標本較大,可以有目的地選擇最可疑的部位多次進行病理切片檢查,診斷符合率明顯高於一般方法。
-
12 # 乳腺外科醫生周鑫
癌症確診的金標準是病理學檢查!!!這是唯一的標準!透過穿刺或手術取得標本,進行病理學檢查,以明確病理學診斷!對於不願意接受穿刺和手術的,只能透過彩超,CT, MRI, PET–CT等檢查,予以臨床診斷!
-
13 # 康德樂大藥房
在醫學上,癌(cancer)是指起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類。相對應的,起源於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統稱為肉瘤。有少數惡性腫瘤不按上述原則命名,如腎母細胞瘤、惡性畸胎瘤等。一般人們所說的“癌症”習慣上泛指所有惡性腫瘤。癌症具有細胞分化和增殖異常、生長失去控制、浸潤性和轉移性等生物學特徵,其發生是一個多因子、多步驟的複雜過程,分為致癌、促癌、演進三個過程,與吸菸、感染、職業暴露、環境汙染、不合理膳食、遺傳因素密切相關。
根據腫瘤發生的不同部位和性質,對患者的臨床表現和體徵進行綜合分析,結合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細胞病理學檢查通常能做出明確診斷。除了明確是否有惡性腫瘤,還應進一步瞭解其範圍和程度,以便擬定治療方案和評估預後。但目前仍缺乏理想的特異性強的早期診斷方法,尤其對深部腫瘤的早期診斷更為困難。
-
14 # 澤元堂客服馬冰桐
癌症的種類很多,每種癌症的確診方式不是完全一致的。一般來說,絕大數腫瘤的確診是需要活檢取腫瘤組織,送到病理科顯微鏡下觀察,給出病理報告就是確診了,病理是診斷腫瘤的金標準。
-
15 # 醫護二人組
癌症一般都經歷這樣幾個步驟才能確診,影像學檢查——腫瘤標誌物——穿刺病理檢查,可以確診,如果不確定——就得切除病變組織病理確診或者術中速凍病理!
我姐夫的胰腺癌確診經歷是這樣的!
單位體檢,發現胰腺頭部有腫物,醫生建議查個血,就是查胰腺癌的腫瘤標誌物——ca199,結果可疑,接下去就會建議細針穿刺病理檢查,一般都得彩超下進行穿刺,風險也不小,如果有癌細胞,就可以確診,如果沒穿出癌細胞,接下去就會建議做手術,切除後做病理!最後就能確診了!
我姐夫因為有肝部轉移,直接做了肝部轉移灶穿刺,最後就確診了!
同事的父親肺癌是這樣確診的!
去年冬天,老爺子感冒咳嗽了好一段時間,同事因為擔心,就帶父親去了醫院!
恰好是疫情期間,去醫院例行核酸和CT檢查,結果發現肺內有邊界不清的佔位,建議進一步穿刺病理,結果病理結果支援癌症診斷,之後又做了手術,手術也是癌症,就這樣就被診斷了!
我說的比較簡單,過程很複雜,但是基本都是這幾個步驟!
其實,一般情況下,影像學都能看個八九不離十,但是出於負責的態度,還是必須有病理結果,因為病理結果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這是教科書上的原話!
回覆列表
病理活檢是癌症診斷的金標準。
我妹2017年確診胃癌之前做了一個胃鏡,當時胃鏡結果寫的是:見一團灰色組織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約1.0*1.5cm,全取7塊行病理檢查。
胃鏡結果當時就能拿到,我們拿著胃鏡結果給消化內科醫生看時,醫生說看起來不太好,但是因為妹妹才28歲,所以炎症的可能性比較大,具體診斷需要等病理結果
7天后,病理結果提示低分化腺癌……
講這個例子是想說,現在醫院看病無論是感冒發燒還是頭痛腹脹,醫生都會開一些檢查讓你做,比如血常規、肝腎功、心激酶、CT等等,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很多疾病無法從病人的主訴和醫生的經驗進行診斷,往往需要藉助實驗室的一些檢查,而癌症作為一個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的大病重病,更是如此。
宮頸癌需要錐形環切行活檢、乳腺癌、肺癌肝癌需要穿刺活檢,都是行的病理檢測。
可能有人會差異,體檢屆寵兒腫瘤標記物不能診斷癌症嗎?
確實不能。腫瘤標記物的存在往往受多重因素影響,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癌胚抗原,當體內有炎症反應時,它也呈上升趨勢。所以,腫瘤標記物往往作為腫瘤診斷的輔助手段和判定癌症患者康復情況的衡量標準。大家千萬不要相信體檢機構所謂的抽一管血查出體內是否有癌症的謊話。
總而言之,癌症的確診往往需要高級別的檢查,而3個月前體檢“大致正常”的診斷也不能代表體內就一定沒有癌症。規律體檢,適當運動,遠離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