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5213537977
-
2 # 楊老師談古論今
大宋王朝不是漸漸消亡了,而是被強敵從外面入侵消滅的,而被消滅的時候,卻是經濟文化達到鼎盛的時候發生的。宋朝從趙匡胤建立到南宋末帝崖山之戰,被蒙古鐵騎滅亡,共319年。
我分析經濟強大的宋朝,最終落得被滅國消亡,其原因總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1,外部強敵環伺
宋朝立國之初,就是從中原四分五裂的五代十國開始統一的,但此時北方一個強大的契丹遊牧國家已經形成,而且佔據了燕雲十六州富庶之地(有利於進攻的地理優勢)。後期崛起的另一個遊牧民族女真族,在打敗消滅契丹後,再次佔據了燕雲十六州,對南方的宋朝依舊形成壓倒性的優勢,第一次宋朝亡國(金滅北宋)發生了。後期南宋統治期間,一個更加強大令全世界膽寒的遊牧民族蒙古崛起了,統治面積縮水的南宋,不是強大的遊牧民族的對手,滅亡是遲早的事。
2,內部過度抑制武將
因五代十國就是因為武將權力太大,導致軍權太大的武將,經常發生割據、威脅中央,甚至篡位自立的現象,宋太祖本人就是武將黃袍加身奪位成功的。因此宋太祖從立國之初,就採取了抑制武將的國策,限制武將的權力過度集中,甚至以文抑武。此事造成整個宋朝300多年,武將的地位、權力十分受限。在針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中,常常被動挨打,在形勢大好的情形下,都不能擴大戰果,徹底打敗北方強敵。如岳飛抗金北伐的情形,當時在戰場上已經反轉,收復中原指日可待,但是朝廷害怕武將專權威脅中央的因素超過了收復中原的期待,造成岳飛被召回,最終被殺。
3,宋朝後期的統治者,不思進取
宋朝無論北宋南宋,都是經濟上繁榮、貿易昌盛、文化發達,這在全世界都是盛世的國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統治階級甘當守成、偏安一隅,不思進取。特別是對漢地故土燕雲十六州,已經沒有了收復回來的進取心,到了南宋,別說收回燕雲十六州,就是失去的中原故地(北宋故都開封等地),都沒有堅定的決心要收回。朝廷內部始終有著兩派(主戰派和主和派)的爭論不休,牽制著抗擊北方收復中原的政策有效實施。等到外敵十分強大的時候,如橫掃亞歐的蒙古大軍來臨的時候,宋朝的滅亡就是遲早的事情了。
總之,宋朝的滅亡是非常可嘆的悲劇,他是在經濟、文化、科技、航海,等等都幾乎在中國社會鼎盛的時候,逐漸滅亡的,非常可惜!
-
3 # 張律明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了陳橋兵變,擁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趙匡胤為了避免晚唐時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採用了重文抑武的方針,剝奪了武將的兵權。宋太宗繼位後統一了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了“澶淵之盟”後,逐漸步入了治世。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了“靖康之難”,北宋滅亡。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後,就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了宋元戰爭,1276年元軍攻佔了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實際上,宋朝也是唐朝滅亡以後,分裂出來的一個地方政權,因為歷史是儒家計程車大夫所寫,他們以漢族為中心,將所有其他政權稱為胡人。唐滅以後出現了五代十國,南方割據政權不說,中原地區先後有“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其實,後唐、後晉、後漢都是沙陀族。在趙匡胤陳橋兵變前,北方就有遼國,西北就有西夏,西南有大理,西邊有吐蕃。遼國有契丹文,西夏有党項文,這些文字都是以漢字為基礎演變的,說明他們本來是唐帝國的漢人,唐滅亡以後又一次胡化,到了被金國滅掉後又一次漢化。
趙匡胤篡了後周的權,採用了“重文抑武”的方針;趙太宗滅掉了南方的割據勢力,統一了南北地區,建立的宋朝,但是他的國土比北方的遼國小,也只能算是一個地方政府,偏安一方。從戰略來看,為以後被滅留下不可避免的隱患。當忽必烈將金國滅掉以後,稱中原地區的漢化的胡人“柔然、党項、突厥、回紇、沙陀、契丹、女真”等等,稱為漢人,將南宋的漢人稱為“南人”,這是不可理喻的。
但是,宋朝與唐朝比起來它的經濟是唐朝時的幾十倍。宋朝在礦產業、制瓷業、紡織業、造紙業、印刷業、軍工業、金融業、飲食業、種茶業、製糖業、釀酒業、建築業、製鹽業、文化娛樂業等等無一不遠遠領先於唐朝幾十倍。唐朝時最盛時,人口是五千萬,宋朝最盛時人口突破一億,稅收也是滿滿當當的!可惜的是,軍事太嬴弱。
-
4 # 夜月下鳴蟬
宋朝是被北方胡虜滅亡的。北宋是亡於金國之手,而南宋則是亡於蒙古之手。宋朝的滅亡是漢族史上最令人悲痛的事情。
北宋時,在地裡上,因為缺了燕雲十六州,導致而一沒有戰馬,於是宋朝沒有可堪一戰的騎兵,所以只能以步兵對騎兵,加強火器上的研發,二是沒有了天然的固守屏障,只得在華北平原廣植樹木,設立軍寨,以為屏障。
在文化上,重文抑武,自漢以來的武將文化被摧毀,武官沒有尊嚴,人人怕死,文官不懂軍事紙上談兵,而每隔幾年的換防也導致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宋朝雖然有百多萬軍隊,可是戰鬥力和軍事素養卻連遼金等國十萬人都不到,與外敵交戰一觸即潰。
在經濟上,宋徽宗設立造作局和應奉局,專門為自己收集奇花異石,也就是著名的花石綱,處處要百姓出徭役,有時還會毀城郭,斷橋樑,搞得百姓民不聊生,而這兩個機構居然還一直運行了二十多年,直到金國滅亡北宋前兩年才停止。可見北宋的滅亡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再說南宋,北宋的滅亡直接原因是軍事上不強大,沒有天險可守,有良相卻無良將。而南宋則反過來,有長江天險,也有岳飛韓世童等良將,可惜內部奸臣當道,做出了許多戰略性的失誤,讓宋朝喪失了絕佳的機會,比如金滅亡時宋朝沒有聯金抗蒙,反而聯蒙滅金,失去了北方的藩籬,再比如元朝大汗蒙哥死後,元朝內部紛爭不斷,宋朝沒有趁機而上反而議和,給了元朝喘息之機,等等。最終導致戰略機遇多次喪失,南宋一路潰敗直至滅亡。
-
5 # 幾葦渡當年
宋朝是當時最富裕,科技最發達的國家,為什麼會滅亡?
文明之癌,這個詞指的就是繁華和富裕往往會被落後和野蠻所征服。
縱觀世界歷史,從西方的羅馬希臘到中國曆代王朝,都在隱隱印證著。
說這宋朝怎麼消亡的,其實從一開始就留下了隱患。
燕雲十六州可以說是天然的養馬場。打一開始宋朝就沒拿下來。設想一下,一邊是來去自如的馬上民族,一邊是靠著兩條腿的農耕民族,再好的情況無外乎打個平手嘛。
重文抑武打一開始,這趙匡胤的位置就不是真刀真槍幹出來的,是欺負人家小孩欺負來的。
趙匡胤自己就是屌絲逆襲,肯定不願意給其他將領留著這個機會,那怎麼辦?
杯酒釋兵權唄,你們都弱些,那我睡覺就踏實了。
不過你要說趙匡胤做錯了,那也沒有。畢竟你要不改變,難保出現隱患,危及自己的小命。
這反過來講,這麼一來,宋朝肯定主動進攻的勝率就降低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如果柴榮沒死那麼早,很有可能就建立起像明朝一樣強硬的帝國。也許,是天意如此吧。
其實週末和宋初,兵力還是很可觀的,是有機會真正實現大一統的。
由於上述兩個原因,為宋朝的軍事埋下了隱患。
內鬥外鬥像岳飛嶽英雄,就是被秦檜等人賣主求榮給害死的。
從皇帝到大臣,基本個頂個都是軟骨頭。
聽說有人帶兵來叫門了,皇帝心裡發慌,然後翻起國史一看,嘿,這麼多老祖宗都給錢給地的,那我也不能違反祖訓嘛。看,這就給自己一個臺階下了。
皇帝如此,下面的大臣自然能應付就應付,更別說還有壞心眼的,就算自己壞的不夠狠,也可能會娶一個壞的夠狠的媳婦。
一些有決心改革的皇帝和大臣,比如宋神宗、王安石之類的,相對於張居正等等,王安石可能做的太過或者不夠好。
但是,這些實際利益所得者怎麼可能會讓你上躥下跳的跟個孫行者一樣,去觸碰他們的利益。
所以,賣國者反而善終,求變者不得好死。
這就是宋朝!
另外宋朝獨特的國性,像魏晉南北朝衍生出特有的隱士風骨一般,宋朝衍生出了獨特的青衣宋詞。
附上一首我很喜歡的宋詞,不過不知道作者是誰。
去年秋,今年秋,
湖上人家樂復憂。
西湖依舊流。
吳循州,賈循州,
十五年前一轉頭,
人生放下休。
-
6 # 戴你看歷史
大宋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宋滅亡的原因和過程還是有些區別的,我們來一個個。。
北宋: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驛兵變,取代後周政權,改國號為宋,以開封為都城,史稱北宋。1127年,金軍攻破開封,俘虜徽欽二宗,北宋滅亡。歷時168年。
滅亡原因:北宋的統治後期危機重重,統治者腐敗無能,社會動盪不安,最終走向滅亡。北宋亡國具體表現在這幾個方面:一是北宋統治者對形勢認識不清,缺乏決斷能力,用人不當,壓制主戰派,一味求和;二是重文輕武的政策導致軍隊戰鬥力不強;三是政治腐敗影響軍隊士氣,與金交戰時常常不戰而逃。
南宋:1127年,宋欽宗的弟弟趙構登上皇位,遷都臨安,史稱南宋。1279年,元軍滅掉南宋殘餘部隊,南宋滅亡。歷時152年。
滅亡原因:一是全國性的仇金情緒造成外交戰略失誤。蒙古崛起之後,雖多次戰勝金國,但終無法消滅金國,只得尋求與南宋合作。雖然當時有人反對,但很快被瀰漫全國的仇恨所淹沒。結果是南宋親自毀掉了自己的藩籬。而且蒙古透過滅金後,認識到南宋政治腐敗,軍隊不堪一擊。
二是惡性通貨膨脹引發經濟危機。由於南宋軍隊採取的是募兵制,必須以極高的待遇才能吸引人們參軍。這就造成了軍費開支過高,在蒙古不斷侵略的情況下,宋朝難以承受。為了緩解鉅額軍費造成的財政危機,南宋政府在準備金不足的情況下大量發行會子,會子與銅錢的匯率不斷走低,造成會子信用的破產。宰相賈似道制定一系列錯誤的經濟政策,加重了通貨膨脹,經濟開始嚴重衰退。
三是過度依賴外貿,國家經濟結構性脆弱。南宋中期,關稅收入佔據財政收人的15%以上。但自蒙古滅掉那些與南宋有海上貿易往來的國家後,“海上絲綢之路”名存實亡。失去了大量關稅之後,加上通貨膨脹引發的經濟危機,南宋的年財政收入由宋寧宗嘉定年間(1208-1224年)的10000萬貫左右下降到宋度宗鹹淳年間(1265-1274年)的6000萬貫左右。連年的戰爭將原本強大的南宋經濟徹底拖垮。
四是蒙古強大的騎兵部隊以及正確的戰略決策。
大家可以相互交流。
-
7 # 大白話講白話
重文輕武導致國家軍事羸弱不堪。
宋是一個文化和思想活躍的時代,但是一系列不正當的防範措施,使得本該蒸蒸日上的發展停止不前了,一個國家如果在軍事上不能強大起來,終究逃不脫被滅亡的後果。
蒙古鐵騎下,管你文明程度有多麼強悍,也將會被無情的抹滅,宋的滅亡是制度上的缺乏,才造成的結果,宋人生活安逸,對來臨的危機毫無準備。
宋的覆滅,是野蠻取代文明的結果,使得文化和思想倒退,直到現在還對社會有一定的影響。
回覆列表
大家好,我是“不愛程式設計愛歷史”的--程式設計師說歷史
縱觀整個宋朝歷史,從趙匡胤黃袍加身創立到趙昺崖山海戰消亡共319年。
那麼宋朝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滅亡的呢?
本人覺得由以下幾個原因
1、宋太祖趙匡胤,得位不正。所以為了防止第二次"黃袍加身",整個大宋重文輕武,導致後期面對金、遼、西夏發動的邊境戰爭節節敗退,以至於後來也沒能抵擋住蒙古人的鐵騎。
2、是宋朝接手的是一個國內四分五裂,動亂了二百多年的爛攤子(唐朝之過,等到宋朝統一全國了,恢復國力了,遼國也度過最黑暗的時期了,國力達到巔峰了)
3、是宋朝的敵人接連不段。一個敵人剛剛把野蠻戰鬥力衰退下去。另外一個更加兇狠強大的敵人又崛起了。究其原因還是由於,五代十國時期,無暇顧及蠻族,等到反應過來的時候,其已經安穩發展幾百年了。
4、皇帝的昏庸。是偏偏強大的敵人崛起之時,剛好是宋朝主昏臣庸之時。宋朝的昏庸是歷朝歷代最少的,宋朝君主的昏庸體現在對戰爭把握的無能上,不過至少沒有屠殺百姓。
5、偏安一隅,沒有雄心。從靖康恥到南宋建立,宋朝的君主始終沒有一統中華的壯志。至於岳飛等人北伐,只是為了抵抗而已,等到打跑金朝,國內便沒了動力,只顧享樂。
最後給大家帶來一篇岳飛的《滿江紅》,感受一下這位愛國將領的情懷。
滿江紅
宋 岳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