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鑑史檀香
-
2 # 時來運轉時來168
清朝 清朝的閉關鎖國到至軍事實力遠低於西方國家、北邊的沙俄、東邊的日本等國,直持到至後來的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海戰、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等
-
3 # 一支菸007
因為當時鄭和的船隊是國家交流,文化傳播為主要功能的,當時的朝廷並沒有把船隊當做武裝力量。在那個時代只有陸地的軍隊才能讓統治者放心依靠。之前各個朝代攻城略地都是依靠陸地力量,還沒有達到水陸聯合作戰的戰略構想。
-
4 # 小心飛
明成祖南征安南_朱棣針對南疆的另一種治理
朝貢制度,並不僅僅是確立中國與番邦之間的線性關係,它實際上是籠罩在東亞國家關係間的網。以中國為中心,國與國的關係互相交叉,中國是個綱,其他國家都是目,綱舉目張。
從明代中國與朝貢國的關係來說,首先存在著一條縱向的主線,這條主線保障了各國對中華帝國的臣服。在這個前提下,還要有橫向的輔線,即由中華帝國主持鄰國之間的關係,充當調解者和最終裁判者的角色。
在洪武年間,由於朱元璋實行海禁政策,對鄰里諸國之間的矛盾,一般是下詔書進行勸說,並沒有強行介入解決。例如,蕞爾小國琉球有三個王,三個王互不相屬,互相爭雄,時有爭鬥,但都與中國發生朝貢關係。在這個時候,朱元璋與三方均保持友好往來,沒有厚此薄彼。對於他們之間的爭鬥,朱元璋就是透過下詔諭的方式進行調解,只是對進攻一方,措辭稍微有點嚴厲。琉球國對明朝始終保持著友好往來,甚至派遣女官來華,要求在京讀書,朱元璋照樣接納,成為國子監絕無僅有的女學生。
永樂年間,開始注重協調國與國之間的矛盾,不但動用武力,干涉他國的王位繼承等問題,而且讓鄭和在海外航行時,主動排解西洋諸國之間的糾紛。例如在蘇門答剌事件中,按照朱元璋的慣常做法,是不會採用武力干涉的。無論誰當了國王,只要願意對華保持朝貢,中國都承認他的合法統治。但明成祖就不同了,他自己是用武力奪取了皇位,名不正言不順,最怕別人提這個,因此,誰用武力奪取王位,他就反對誰,似乎是想證明自己的清白。
鄭和在三次動用武力方面,有兩起——陳祖義事件和擒拿錫蘭山國王——都在證明,對方干擾鄰國,禍害一方,使各國對華朝貢苦不堪言,所以才將他們擒獲,為民除害。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在調解國與國之間矛盾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處理滿剌加問題。
滿剌加在永樂初年的時候,還沒有國王和明確的國土,這時臣服於暹羅國的管轄。但這個位置實在太重要了,控制著馬六甲海峽的咽喉,是鄭和船隊前往西洋諸國的必經之地。永樂三年(1405),明成祖冊封拜裡迷蘇剌為滿剌加國王,開始大力支援該國,消除暹羅對滿剌加以及蘇門答剌的威脅。
當時暹羅在周邊諸國中也算一霸,但要想和中國唱對臺戲,實力還遠遠不夠。有一次占城國嚮明朝派遣朝貢使團,返回途中遭遇海上風暴,船隻被吹到了暹羅以西的湓亨國。湓亨國也是小國,經常受暹羅的欺負。暹羅打聽到占城使團在此,於是強索而去,將明朝賞賜給占城的東西據為己有。
暹羅和滿剌加的關係也不睦,滿剌加曾派遣使臣嚮明朝告狀,說明成祖賞賜的誥印都被暹羅搶去,舉國驚駭,惶惶不可終日。明成祖聽說後,在永樂五年(1407)發出一道聖旨,對暹羅王侵略占城、滿剌加之事提出嚴厲警告:以後膽敢再侵擾滿剌加、蘇門答剌,安南黎賊就是下場!
永樂六年(1408),鄭和第二次出使西洋,途中抵達暹羅。暹羅國王之前已經接到了明成祖的聖旨。面對鄭和船上軍容嚴整的兩萬軍士,暹羅國王只好承認了與滿剌加的新關係,嚮明朝和滿剌加道歉,加入明朝的朝貢體系。www.guayunfan.com
對暹羅國王的當面謝罪,明成祖並沒有放鬆警惕。要處理好滿剌加與暹羅國的關係,必須要採取新的措施,用明朝的資源,來保障滿剌加的安全。
明成祖如此上心於小國滿剌加,不惜恫嚇大國暹羅,有著怎樣的目的呢?明成祖的目的是要接納更多的國家加入朝貢外交體系之中,為了保障這個體系能夠很好地執行,就要有能力擺平他們之間的關係,同時保障鄭和船隊在下西洋活動中的安全和經濟利益。
永樂七年(1409),鄭和下西洋到達滿剌加,送來了明成祖贈與的雙臺銀印、冠帶袍等賞賜品。由於滿剌加地理位置重要,屬於航運的必經之地,而且船隊到此後需要進行修整,等待季風的到來。於是鄭和在滿剌加建起了城堡,修上柵欄,設立鐘鼓樓,日夜有人巡警。城堡裡設有鄭和船隊的倉庫,錢糧物品都存放於此。明朝將滿剌加保護起來,好像強國在本土之外建立的海外基地。滿剌加國王也為了表示嚮明朝效忠,感謝明朝的扶持和賞賜,決定攜妻帶子跟著船隊前來中國朝貢,還可以再次嚮明成祖請賞。
這就是十五世紀亞洲的海上情況。由於海路不暢,武裝走私時有發生,海盜也趁火打劫,不同的國家和利益集團為了利益明爭暗鬥,出了麻煩又互相推諉。為了打通海路,鄭和下西洋率領的兩萬多士卒,必須具有作戰能力。這些人馬到達西洋諸國,圍城而居,君主們都沒見過什麼世面,很自然就對大軍產生了恐懼,對賞賜品產生了感恩。
也只有具備了海上遠征的能力,大明帝國才具備調整諸如滿剌加與暹羅矛盾衝突的條件。明成祖對暹羅國王進行勸諭和斥責,鄭和對錫蘭山國王直接動武,雖然在方式上和程度上有所不同,但性質和目的是一樣的。鄭和船隊不輕易用兵動武,這是因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威懾已經發揮了作用,更加上朝貢交往中大量的賞賜,又有幾個國家能不服從明朝的權威。
經濟誘惑和軍事威懾的共同作用,是提高明成祖威望的根本性原因。鄭和下西洋是前所未有的龐大外交使團,它對番國所發揮的功能是複雜的,不但要推動對華友好,還要促進雙方海外貿易。同時,鄭和的船隊又是武裝的海上艦隊,流動的海上長城,它不但要保障自身的安全,還要干涉東西洋國家的內部事務,規範那裡的國際秩序。
當然,明成祖在中國以南的地區尋求武力干涉,並不僅僅依靠鄭和下西洋一支海軍力量。明朝推行朝貢關係,除了明成祖的主觀需求外,也有一定的客觀原因。元朝政權垮臺後,西洋諸國和中國的關係發生了轉折,明初的西洋諸國以及中國的廣西、雲貴等地出現了一種獨立於中國的傾向。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興的明朝暫時還無法填補元朝北撤後留下的政治真空。
朱元璋立國後,推行消極的朝貢外交體系和海禁政策,客觀上加速了這一趨勢的蔓延。許多國家,包括一些中國西南邊疆的土司,在軍事方面,可以不用面對元朝鐵騎咄咄逼人的威脅;在政治方面,也無需認可中國的宗藩關係;在對外貿易方面,也無法透過數額有限的貢舶貿易開啟明朝堅硬的壁壘。這種無求於中國的現狀,使雙方關係越來越冷淡,甚至發展成敵對的關係。
還可以再舉幾個例子,來看看明成祖是怎樣干涉南方疆域的離心傾向。
洪武二十三年(1390),安南發生權臣弒主的內亂,引起朱元璋的厭惡,於是斷絕了同安南的外交關係。第二年朱元璋又降詔,禁用番香、番貨。這些措施人為阻礙了西洋諸國和明朝之間的關係。
朱棣奪得皇位後,對西洋諸國的這種去中國傾向進行了積極干預。永樂四年(1406),他以前所未有的姿態介入安南的內部事務,和他父親偏軟的外交心態形成鮮明對照。通常把永樂徵安南的戰爭,理解為一個篡位者懲處另外一個篡位者,以此來洗刷自己,進行自我證明和辯解。其實這件事也可以理解為,在政治真空狀態下,嚴厲警告這種去中國化的傾向。
征討安南是明成祖奪位之後第一次大規模對外用兵。
洪武末至建文時期,安南發生內亂,權臣黎氏殘殺原來的宗室陳氏,篡位成功。明成祖上臺後,黎氏上表祝賀,但未敢表明擅殺陳氏的經過,然後要求接受冊封。終究紙包不住火,這件事情被揭發出來。明成祖要求陳氏的後裔陳天平回國繼位,黎氏陽奉陰違,在半路將陳天平擊殺,同時還消滅了明朝護衛軍五千人。由此引發了明成祖對安南的大舉進攻。在永樂五年(1407)五月,明軍將黎氏主要成員擒獲。這就是前面明成祖警告暹羅國王時所稱的黎賊!
對明朝來說,取得戰爭勝利並不難,難的是如何有效地統治安南。平定安南後,明朝在安南設立交趾布政司,這是安南自唐朝末期獨立約四百年後,再次被納入中國的版圖。但許多安南人並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反叛不斷。直到朱棣去世後的宣德二年(1427),明軍從安南撤出,雙方關係才恢復到正常的朝貢體系當中。
再舉兩個國內邊疆少數民族的例子。
永樂四年(1406),明成祖派遣官員前往海南瓊州府。生活在這裡的少數民族是黎族,主要居住在五指山下,由於社會發展存在客觀差異,居住在外圍的為熟黎,內為生黎。他們受中原社會風氣的影響很小,明成祖宣佈免稅三年和悉免差徭等政策,是用文的一手延攬向化的海南黎族。
永樂十一年(1413),貴州的思南、思州土司之間發生仇殺。明成祖令顧成率兵五萬,用武的一手進行討伐,將鬧事的土司首領擒獲,押送至京師。然後將土司屬地分為八府四州,設貴州布政使司,屬戶部。又設貴州都指揮使司,領十八衛,屬兵部。這樣就強化了朝廷對地方土司政權的控制,開創了對少數民族地區改土歸流的先河。
鄭和下西洋在外交方面所發揮的宣諭作用、干預作用或者威懾作用,規模之大、影響之遠,遠遠超過了上面兩個例子。它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外交使團,越來越多的西洋國家加入對華朝貢體系。《明史·鄭和傳》中說:
永樂十四年,鄭和下西洋攜帶爪哇、滿剌加、占城、錫蘭山、木骨都束、溜山、南渤利、不剌哇、阿丹、蘇門答剌、麻林、剌撒、忽魯謨斯、柯枝、南巫裡、沙裡灣泥、彭亨諸國入貢。當時,諸番使臣充斥於朝廷,以古裡大國為首,順序排位諸國使者於宮殿,接受明朝皇帝的朝見。永樂十七年,鄭和又攜帶滿剌加等十七國來朝貢。永樂十九年,又攜帶忽魯謨斯等國入貢。永樂二十一年,再次攜帶忽魯謨斯等國,遣使人數之多,達一千二百人。
這麼多番國支援朝貢體系,對明朝來說意味著明成祖奪取皇權的偉大勝利,代表著明朝在經歷了建文帝的短暫低迷後,終於迎來了偉大復興,標誌著大明王朝在十五世紀的大國崛起。明成祖運用他的文治武功,完成了大國夢想。這種夢想又持續到宣德年間的第七次鄭和遠航。
鄭和下西洋的前因後果,可以透過多重視角觀察。首先,沒有明成祖朱棣的首肯,鄭和就不會一次次地走向蔚藍色的大海。在當時,中國文化對世界的認識,基本上到印度沿岸的古裡等國家為止。但是鄭和下西洋走得更遠,鄭和艦隊越過印度支那,再向西一直來到阿拉伯海、紅海沿岸,甚至東非東海岸。中國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到哪裡都能發揮重要的作用。其次,對明朝大臣來說,鄭和下西洋卻意味著奢靡、虛榮,他們從內心充滿了厭惡,否則就不會有大臣指責:三保太監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亡超過萬人。縱然得到奇寶而回,於國家何益!這完全是一個弊政!
人們對歷史的評價就是這樣豐富,充滿差異和對立。在我們今天看來,鄭和是十五世紀中前期最著名的航海家,他在歐洲大航海時代到來之前,率領龐大船隊依次訪遍了東南亞、印度和東非的許多港口。這種國家意志是何等的偉大和恢弘。但隨著鄭和下西洋的結束,明朝統治者卻對海洋擴張毫無興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鄭和下西洋未能對中國社會的發展推波助瀾,也無人再對鄭和歡呼喝彩。
-
5 # 文史並蒂
朱棣南征安南與鄭和的無敵艦隊真的很難聯絡起來,根本原因在於,打安南用不著海軍,鄭和的艦隊也不是用來打仗的。
首先,安南之所以困擾明朝多年,不是因為安南有多難打,而是因為安南打不服。事實上,以明朝的軍事實力想要收拾安南還是輕而易舉的,即便是安南屬於朱元璋口中的“隔山隔海”之地,但是這也只是費點事而已,大軍一到,安南立馬老實,可關鍵是大軍一走安南立馬開始鬧獨立,如此一來就會持續牽扯明朝精力,增加很多支出。
其次,打造鄭和艦隊的初衷不是為了打仗。雖然鄭和艦隊在當時可以算是無敵般的存在,但是這個龐然大物的存在更多是為了宣揚朱棣的文治武功,屬於政績工程,當然,尋找朱允炆的下落也是他的目的之一。至於說用來打仗,明朝當局還真的沒有這個想法,為什麼呢?一來,在朱棣的帶領下,當時明朝的路上部隊已經無敵了,鬧得很兇的蒙古族,都嚇得不敢與他正面衝突;二來,當時也沒有什麼想要的海戰,周圍幾個海上鄰國,這個時候都在明朝面前裝孫子呢,哪裡有海戰可打?
所以,打安南用不用鄭和艦隊都一樣,鄭和艦隊也壓根沒想著用來打仗。
回覆列表
明成祖於1406年至1407年期間派兵攻打南安,最終安南獨立,明封黎利為安南國王,從此朝貢不絕。這場戰爭最後以明朝勝利、胡朝滅亡告終,越南被併入明朝領土,標誌著安南屬明時期的開始。
說到明成祖不用鄭和的艦隊,我想應該是以下幾點:
1. 明朝當時實力正處於巔峰期,對戰南安毫無壓力,陸軍就可以解決了,不要使用海軍從海上發動攻擊。
2. 鄭和的艦隊有其他任務,當時明朝還有很多作戰的艦隊,並不需要用鄭和艦隊。
3. 時間上照應不了。
鄭和幾次下西洋的時間分別為:1405年7月11日,1407年,1409年10月,1412年等。而明朝攻打南安在1406~1407年,鄭和根本忙不過來。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