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陝西的秦腔正宗還是甘肅秦腔正宗?最近喜歡上了秦腔,是那種老秦腔,歌劇秦腔不喜歡哦。在哪裡能看到秦腔戲?喜歡看老戲、大戲!
4
回覆列表
  • 1 # 芒碭赤子

    秦腔又稱亂彈,源於西秦腔,流行於我國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

    棗木

    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明末無名氏《缽中蓮》傳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源於甘肅。

  • 2 # 使用者67724358697

    確切說是甘肅,因為有以下三點原因:

    一、秦州,即今甘肅天水成紀,是秦國的發源地。

    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

    秦國發源地在甘肅天水,秦公墓在甘肅隴南禮縣大堡子山。

    秦攻破豐鎬(西安),趕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陽。

    二、陝西,簡稱“陝”。陝縣,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

    西安關中自古屬於中原河南司州,西安人的根在河南。

    西安自古屬於中原河南,西漢時期,西安就隸屬於河南司隸州;東漢稱司隸校尉部,由洛陽統領;三國時期歸許昌管轄;直到西晉才從河南劃出。

    西安人百分百能聽懂河南方言,但聽不懂西北方言。

    西安人也希望自己屬於中原。

    三、甘肅隴原人依然會唱秦腔。

    陝西人早不會唱了。

  • 3 # 西府戲迷

    西秦地區是秦腔的發源地、包括咸陽以西的寶雞地區周至興平禮泉乾縣等舊稱西府、還有天水—帶、這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歷史悠久、文化歷史遺存較多、從詩經等歷史典籍中可以看出秦音是當時最雅的古音、到今天西府方言中仍保留了很多的古老發音、秦腔最早是從祭祀廟會等文化活動慢慢演變發展而來、做為周秦政治文化中心有適合它發展的土壤、根據現有文字記載西秦腔是出現最早關於秦腔戲曲的記載也說明秦腔的發源地是陝甘交界的西秦大地發源而交流發展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的秦腔這一最古老的梆子劇種。謝謝!

  • 4 # 神諞秦腔

    秦腔發源地在哪裡?由於缺少歷史資料的記載和考古科學的佐證,很難說明這個問題。

    按照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對戲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定義,如果把角祗戲《東海黃公》看做是中國戲曲的起源的話,那麼中國戲曲應該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祭祀文化。如此也可以說秦腔起源於古代的先秦的祭祀文化,但這卻不能說明秦腔就起源於秦代或者大家所說的西周,雖然當時祭祀文化和對天人感應非常崇拜,但卻不能說他是戲曲的起源,因為他沒有滿足戲曲的必然要素。而《東海黃公》大概起源於西漢時代,從此可以中國戲曲的源頭應該是在西漢時代。

    從這個時代開始一直到唐代的參軍戲,中國戲曲隨著時代的步伐在不斷的豐富完善自己,至宋元雜劇開始,逐步的想成了其完善的表演體系。至明中葉,已經非常的成熟,且劇種繁雜,蔚為大觀。而最早出現秦腔記載的就是明萬曆年間的南人無名氏著的《缽中蓮》中出現的“西秦腔二犯”。這至少說明在明萬曆時代秦腔已經成為了成熟的劇種。而更具甘肅戲曲評論家王正強先生的考證,此中所說的“西秦腔”應該指的就是甘肅派的秦腔,但這也不能說明秦腔就是發源於甘肅,但也可以誰秦腔在甘肅是源而不是流。

    現在一說起秦腔,大家先入為主的就認為秦腔應該就是起源於陝西,而有這種看法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陝西簡稱“秦”。但這種說法放在中國戲曲的大環境下來看,是根本站不住腳的。首先,陝西簡稱“秦”是建國後的事情,而秦腔的這個“秦”應該是一個大範疇的概念。古代秦地應該包括西起臨洮東至潼關,北達銅川以北延安的部分地區南至隴南秦嶺一代的廣大區域。而在這個區域各個民族混雜,各種文化碰撞,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

    因此上,個人覺得,秦腔發源於古秦地,且集成了各個區域優秀文化的基因。

  • 5 # 行雲流水1437995

    秦腔秦腔秦人的腔調。秦人遠族是東夷人伯益,商末周初部分西遷,這部分西遷的部落即為秦人的祖先。

    秦人西遷地在甘、陝一帶。秦人西拒犬戎,替周王養馬,養馬地在寶雞的關山草原一帶。平王東遷時秦人出兵護送,周平王始封秦為侯國,秦始建國於甘肅天水,後東遷鳳翔,鳳翔做為秦都294年,連始皇的登基儀式也是在鳳翔舉行,鳳翔為秦國的立國之根。

    秦人在放牧之餘,用雄壯的唱腔舒解心中的苦悶,生活的快樂和愛情的甜美,這就是秦腔的源頭。

    若論秦腔的發源地,自然是秦人居住的甘、陝一帶。甘肅的天水和陝西的寶雞是秦人的發祥之地,應該說這兩地是秦腔的發源地。

  • 6 # 魏青衣

    秦腔的發源地眾口不一,有人說是陝西西安,有人說是甘肅天水,不過我們一般都這樣解釋秦腔:因其起源於古代秦地,故而稱為秦腔。

    所以按照常用的說法,秦腔是發源於西安市附近的。那麼甘肅天水的說法是怎麼流行的呢?

    據說天水有個古蹟叫牧馬灘,是秦國專門放牧的地方。據說當時秦穆公很喜歡聽歌謠和傳說,廣為蒐集當時好聽的音樂。

    於是有個天水的人把當地的民間小調呈了上來,很受秦穆公的喜歡,這也就是後來的秦腔。到了唐朝後,李世民看到起源於天水的秦腔後感覺很好,很推崇這個劇種,於是秦腔在唐朝廣為流傳起來。

    但是這終究是個傳說,沒有更為實際的證據證明,秦腔就是起源於天水。按照今天的說法,古秦地就是在今天的陝西,秦朝的首都咸陽,就在現今的西安市附近,所以秦腔的發源地應該是陝西西安,而並非甘肅天水。

  • 7 # 無常的小跟班

    秦腔作為我國最古老的戲曲品種之一,號稱百戲鼻祖,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西北五省有很大的影響力。其特色有,豪邁,狂野,苦悲,因腔聲渾厚,穿透感染力強……深受我國西北老百姓喜愛。

    其發源於我國甘肅天水跟陝西寶雞一帶。甘肅天水跟陝西寶雞相接,(現屬關中天水經濟帶)是古秦國的發源地。我國數千年的歷史,甘肅隴東地區(慶陽,天水,平涼)一直由陝西管理。現在的陝甘行政區也是建國以後才劃分的,歷史上很多時候秦隴不分家的,陝甘兩省也不會存在地域黑的。現甘肅衛視跟陝西衛視都有優秀的秦腔節目,供觀眾們欣賞。在我們中國甘肅省會蘭州市,陝西省會,西安市,兩地都有秦腔博物館。

  • 8 # 泰峪秦劇社

    秦腔,是中國西北五省最具有代表性的戲種。

    它的成熟,準確地說,是在秦朝,即今天的咸陽。之前,雖然甘肅天水一帶也有著民間的一種隨俗的小調,但那並不稱為秦腔。歷經時間的推移,最終在秦朝固定成熟,以咸陽周邊的長安、戶縣、周至為秦腔的標準口音。陝西也稱為三秦,所以,秦腔的發源地是陝西無疑。

  • 9 # 中評中語

    首先,古代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秦隴不分家的,現在秦隴之地還劃分出了青海(一部分)、寧夏,所以把秦腔細分到具體哪個地區,感覺是非常有爭議了。

    這就好比古巴蜀文化是屬於四川還是屬於重慶這樣的笑話。

    九州是華夏最初的行政和地域劃分,九州之一雍州指的就是秦隴之地,要是按現在的行政劃分,指的就是今天陝西、寧夏全境和甘肅東部、青海東北部。

    現在都以秦指陝西,陝西又有三秦之地之說,但實際上處在渭水流域的陝西甘民眾,都以八百里秦川說陝西。

    而幾千年來真正意義上的陝甘分治,始於1666年,既清朝康熙年間。

    實際上古代的秦隴之地,指的就是渭水流域,渭水從現在的渭源鳥鼠山出,過隴西、抵天水,到達寶雞(西岐),寶雞也是八百里秦川第一站,然後經過咸陽、西安,最後在潼關和黃河交匯。◎依舊是上面一個圖,秦邑和西犬丘之間那條河,就是渭水,虛線畫出來的這個圈,實際上就是秦隴之地,也是秦隴文化區。

    渭河這一流域,也就是秦隴文化之地,當然,廣義的秦隴之地,還可以向西到達烏鞘嶺,自漢代在蘭州設立金城之後,蘭州地區也就納入了隴西的文化範疇,而烏鞘嶺以西,就是河西走廊,甘肅省現在的“甘肅”兩字,來源於河西走廊的兩個地方甘州(張掖)、肅州(酒泉),但實際上河西走廊的文化、習俗、語言和烏鞘嶺以東是非常不同的,到現在都是。

    很有意思的是,烏鞘嶺實際上也是黃土高原的最西邊邊界。

    說起大秦帝國、老秦人這些概念,現在第一反應就是指陝西,這是錯的,秦人最先是從甘肅起家的,隴西高原才是他們的老家,所謂的赳赳老秦人,是指秦國在隴西高原放羊的那批人。

    而秦隴文化,指的就是秦文化,當然,還包括周文化,周人也是發源於隴東的。

    貫穿北魏到唐朝初期,左右天下大勢的的關隴集團,也是秦隴文化。

    而秦腔,也是秦隴文化的一部分。

    那為何“秦隴文化”、或“秦隴之地”,都把“秦(陝)”放在前面呢,隴(甘肅)”放在後面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陝西富,甘肅窮。

    陝西富,甘肅窮,這是現在的普遍共識,實際上這也是古代的共識,正因為一直一來都是存在這一狀況,所以周人、秦人都會在形成一個強盛的部落之後就會從隴地奔向秦地。

    現在很多歷史學家、專家用了一大堆高大上的理由來解釋周人、秦人入主秦地的原因,但卻都忘了最簡單的一個事實,也是最重要的一個事實,那就是陝西富,甘肅窮——強盛起來後,隴西高原的瘠地就沒有辦法支撐龐大的部落了,為了“一大家子”的生計,只能從隴西高原萬千溝壑中走出來,跑到富饒的八百年秦川維持生計。

    哪怕是現在,出現饑荒的時候,甘肅東部的人都會往陝西那邊跑。

    筆者母親有時會給筆者講述筆者外婆去陝西背糧的那段過往,上了年齡的甘肅東部老人,恐怕很多都有那份記憶,所謂的背糧就是,用錢在甘肅買化肥,然後爬火車到寶雞去換寶雞人的玉米,回來後養活一家老小——隴西高原、八百里秦川,這不僅僅只是一對地理名詞和概念而已,而是充滿了血和淚的歷史以及現狀——哪怕就一山之隔,文化、語言、習俗都一樣,但幾千年來的生活處境卻一直截然不同。

    很有意思吧,直接影響了華夏近900年,間接影響了華夏2千年(文化、制度)的周人、秦人,最初推動發展、遷移和崛起的動機居然是為了吃飽肚子。

    實際上夏商兩朝也是這樣,不同的是它們是從東往西遷的,夏朝就是一路往西遷,商朝也是,其在建立穩定的王朝之後仍然向西不斷遷都,為何?還是為了吃飽肚子,還是為了儘可能靠近陝西。

    陝西比河南也是要富的,至少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是這樣,實際上也恐怕不只是古代,即便到了現在,河南人一旦遇到饑年,也會往陝西跑。

    河南人逃荒往陝西跑,和山東人逃荒往東北跑,這是近現代的兩個普遍現象,電影1942就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前一個現象。

    陝西是最早的天府之國,在秦朝李冰父子修築都江堰之前,巴蜀古地的優勢並沒有被髮揮出來。

    秦腔似乎就是來源於秦隴之地的民間小戲曲,不知道陝甘地區的民間秧歌和秦腔是誰先出現,誰影響誰的關係,但二者之間是有非常深的聯絡的,陝甘地區的秧歌,也是要扮相、有服裝,樂器(與秦腔樂器大致相同),甚至很多戲曲曲目,也是相同,如《花園賣水》等。

    還有一點就是,筆者也算行了千里路,西北到了東北、從華北到西南,但就自己的經歷來看,沒有哪個地方戲曲,能夠像秦腔一樣普及。

    走在陝甘的街道上、小區裡、乃至農村,基本上很平常就能聽到播放的秦腔,在鄉村,這種感覺更濃,那些上了年齡的老人,晚上拿把二胡,就開始吼起來,趕著毛驢在地裡耕地,或是拿著鐮刀在地裡割麥子、或是趕著毛驢在揚場碾麥子,驅乏時也是吼兩句秦腔,中午或晚上架著火盆煮茶時,也是吼兩句秦腔,相比其他那些專門要尋找特定場所才能接觸到的戲曲,秦腔似乎才是真正的飛入尋常百姓家。

    似乎也只有秦腔,才會用到一個詞,那就是“吼”,“來,吼兩嗓子”,指的是唱秦腔,與之對應的還有一個頗具地域特色的話,“來,叫喚兩聲”,指的是毛驢,這是句罵人的話。

    說到煮茶,似乎這也成為了秦隴文化特有的一個現象,實際上在宋朝前,華夏主要飲茶的方式就是煮茶,李清照“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這句和李商隱“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其中“潑茶香”指的就是煮茶。

    今年熱播的網劇《長安十二時辰》中不時出現的桌上煙霧繚繞的場景,指的也是煮茶,而不是煮酒。

  • 10 # 騰琳洪

    秦腔發源與中國古代的西北地區, 又叫“梆子腔”,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因為陝西、甘肅一帶古時屬秦國,所以通常稱之為“秦腔”。秦腔的表演技藝樸實、粗獷、豪放,富有誇張性,生活氣息濃厚,技巧豐富。她的這些優點也被其它兄弟劇種借鑑使用,對戲劇的發展壯大貢獻力量。看到這裡熱愛戲劇的親們是不是也有不同的看法呢?請留言交流,十分感謝!

  • 11 # 我是黑子

    秦腔發源於古代陝西、甘肅等地的民間小曲,成長壯大於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歷經各朝各代的藝術家反覆錘鍊、創造,而逐漸形成。古時陝西、甘肅一帶屬秦國,所以稱之為“秦腔”。因為早期秦腔演出時,常用棗木梆子敲擊伴奏,故又名“梆子腔”。

    秦腔成形後,流傳全國各地,因其一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體系,對各地的劇種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並直接影響了梆子腔劇種的發展,成為梆子腔劇種的始祖。 秦腔的表演技藝樸實、粗獷、豪放,富有誇張性,生活氣息濃厚,技巧豐富。

  • 12 # 門泊東吳萬里船

    最早起源應是現在的甘肅禮縣,發展狀大於現在的天水,寶雞平涼,慶陽,陝西一帶,起於西秦,源於西府。就是這個意思

  • 13 # 阿瓦書屋

    我認為秦腔發源地在寶雞,2018年抖音火了西安的美食涼皮泡饃肉夾饃,名勝古蹟也帶動了書院門的書畫市場,去那裡淘寶吧有名家字畫, 中國出名的名家也很多,最著名的張大千,齊白石,潘天壽,黃賓虹,李叔同,陸儼少,趙樸初,徐悲鴻,吳冠中,于右任、劉自櫝,沈鵬,啟功,劉炳森,張仃,歐陽中石,田氏兩兄弟,範曾,吳修,劉文西,王西京,冷軍,崔如琢,石魯、趙望雲、何海霞,方濟眾、黃胄,崔振寬等。 賈平凹,任法融這兩位名人字畫仿作在書院門也不少。

  • 14 # 糖256721526

    秦腔說唱音調地道的岐山,扶風土音,甘肅人為什麼要發明別人的地方話呢,由此證明秦腔發明於西周的岐山,扶風處,由石碑為證,在我們村哪到處石碑,幾千年的,自已看去!

  • 15 # 隴上茶客

    秦人的樂曲是眉戶,即小調小曲,廣泛流行於陝甘地帶,再過去的隴東,在今天的平涼華亭市(汭河流域)還有完整遺留,與後世的秦腔並非一回事。我們今天所見、所說的秦腔,連與歷史的前秦、後秦(氐羌)都沒多少關係,卻與同一時期(十六國)的另一“胡”有關,其核心繁衍帶在晉陝黃河流域,所以你明白了吧!

    順便說一句,“周秦漢”文明包括原住民在晉前後的三百年裡,早已消滅失走散,寶貴的關中文明在東漢之後,便轉入了洛陽,之後又遷往了金陵,之後的唐代,不過是融合之後的盛像,之後的宋朝,不過是華夏文明的曇花之景。等等。所以,金陵那裡後了有了崑曲,而關中(以周至為核心)有秦腔——我稱他為聲嘶力竭的凜厲的“怒吼”的藝術,正所謂俗語“三千萬陝西冷娃怒吼秦腔”,可惜啊!前有皇天后土,後有黃天厚土。歷史文明,正如湖底的青瓷碎片,在沉默的深處,閃現著人不能見的一丁點亮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婚了有必要再復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