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芒碭山斬白蛇
-
2 # 千夜看世界
楊貴妃的墓裡是有屍骨的,所謂楊貴妃未死,東渡日本,只是傳說而已。所謂“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去”,是《長恨歌》的杜撰,文學創作不等同於史實。
安史之亂,唐玄宗李隆基逃出長安,行到馬嵬驛禁軍譁變,殺了宰相楊國忠。宰相已死,貴妃猶在,禁軍之心難安。不得已,李隆基賜楊玉環自縊而死。
資治通鑑載:貴妃被縊死後,玄宗“輿尸置驛庭,召玄禮等入視之。玄禮等乃免冑釋甲,頓首請罪。”
這位玄禮就是禁軍首領陳玄禮。楊貴妃被殺後,草草被埋在馬嵬驛道邊。九年後安史之亂平反,玄宗從蜀地歸長安,秘密派遣內侍改葬楊貴妃。
史書上記得清清楚楚,內侍發現楊貴妃遺體肌膚已壞,香囊猶在。可見,楊貴妃的的確確是死了,才有這樣的記載。
她的香囊為何還在?唐時候的皇家香囊是鏤金製成的,是個小小的鏤空花紋的金屬圓球,所以能儲存長久。這個在博物館裡能看到實物的。
楊貴妃的確是死在馬嵬驛,她不過是活在民間傳說裡罷了。
-
3 # 古典君000
本人觀點是必死無疑的。
一、樹大招風。楊貴妃受到唐玄宗的千般寵愛於一身,名為貴妃實為皇后,他哥哥楊國忠也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宰相,兄弟姐妹當然也是跟著沾光,各種升職加薪。這樣就難免會遭到別人的嫉妒怨恨,再說,管自己容易,但那些個親戚她是夠不著的,不免會有一些驕橫跋扈的人出現,這樣就會得罪很多人,遭到別人的記恨,萬一出點事還能有好嘛。
二、形勢不允許楊貴妃不死。當時“安史之亂”爆發,士兵百姓都將責任歸咎於楊氏一族,說楊貴妃紅顏禍水,禍國殃民,當時如果不除死楊貴妃很有可能會引起兵變,就算唐玄宗有一萬個不願意,也不可能為了一個妃子而放棄自己的江山的,所以必須處死楊貴妃。
楊貴妃的死眾說紛紜,也有說是逃出國外的。不管怎麼說,本人觀點是楊貴妃肯定是死了,絕不會逃出國外,試想在那種劍拔弩張的情況下,士兵肯定要見到楊貴妃的屍首,確認後才肯罷休的,哪裡容得下假。至於說楊貴妃沒死之說,我想只是人們的願景,不肯承認這個事實罷了。
-
4 # 北京慕名世紀文化
這個問題我關注很久了,前前後後有七八年的時間,也讀過不少史料,正史野史都有,聽過講壇,看過各類改編的小說、電視劇、電影,下面說說我的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首先,楊貴妃到底在馬嵬坡死了沒有?
這個問題中外史學家怕是也不能給出十分肯定的答案。
我個人觀點是。死了。但是也有可能沒死,吉人天相也不一定(雖然可能性非常的小,如何小我後面再說)
所以我們先分析一下到底有多少種歷史上提到的死法(並非我個人杜撰,有史料為據,可自查)
可能的死法有以下幾種:
1,陳玄禮清君側,唐玄宗無奈下旨,縱有千般不捨,讓楊貴妃自縊在佛堂梨樹下,高力士輔助完成。
2,陳玄禮清君側,唐玄宗個高力士等下屬演了一場戲,騙得貴妃喝毒酒而死。
3,陳玄禮清君側,貴妃吞金而死。
4,陳玄禮清君側,貴妃亂軍之中而死。
5,陳玄禮“假”清君側,用宮女代替貴妃死,由日本遣唐使藤原等一路護送至揚州揚帆去了日本,在日本頤享天年。
6,陳玄禮“假”清君側,貴妃被人渡至美洲。
7,陳玄禮“假”清君側,貴妃藏至今貴州一帶。
大概就這幾種死法。
下面說說個人分析:
(1)個人認為貴州沒有什麼依據,現在只有當地一小撮人認為貴妃娘娘當年逃到了這裡,史學家也沒有在這方面發現任何依據。
(2)個人認為美洲也不太可能。為何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1200多年前中國的確已經有了天文學,但是氣象學仍舊很不發達。舉個例子,大唐開元天寶兩朝,日本遣唐使來100次就要死90次(有史料記載具體數字可自查有多兇險,季風氣候,航海學不發達,船舶簡陋),所以說貴妃要到美洲去簡直有點痴心妄想了。就算真的到了怎麼生存?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才在1492年呢!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馬嵬坡兵變)
(3)基於以上兩點,楊貴妃有沒有可能去日本也是個問題。我的觀點是有可能,但是很難。
貴妃若要東渡日本,必得滿足以下幾點要求:
①活埋了之後還能救回來
②有日本遣唐使互送
④瞞得過陳玄禮等一眾將士
⑤經得起長途跋涉,避的開一路盤查
⑥海浪沒有吞沒貴妃,順利到達日本
這幾條每一條到做到都很難,更何況要全部完成。機率實在是太小了。況且貴妃也不見得願意隨日本遣唐使去日本,人生地不熟的畢竟。而日本當時還發生了政變,原本主持大局的孝謙天皇不知所蹤。
當然,如果就是那麼幸運也是有可能的。秦朝不是據說好巧不巧的過去一個徐福嘛!(但是別忘了人家是有準備的,貴妃可是倉促逃命什麼都來不及)
剩下的幾種情況就是陳玄禮真的清君側了,我接著說哈
(4)貴妃亂軍而死不太可能。她畢竟是大唐盛世的貴妃,萬人敬仰,可遠觀不可褻玩。而且貴妃雖然被皇帝寵的驕奢了些,但是在民間的口碑還是很不錯的,跟日本那邊也很交好。因此,貴妃就算死也不至於讓人那麼憤恨要見血光。當時的將士們之所以要殺楊貴妃主要還是因為他們殺了楊國忠之後怕貴妃日後吹枕邊風報復他們,所以要求斬草除根。所以只要她死了就行了唄,至於怎麼死,並不是讓人恨到牙癢非一刀殺了不可。
再說,有唐玄宗在,要是貴妃都亂軍而死了,那他在幹啥呢!
(5)吞金而亡我只見過這樣一種在詩詞中的表達,沒有見到過其他的佐證了。
(6)所以我個人覺得楊貴妃最有可能死於自縊或者毒酒。
這兩種誰都說不好,直接下旨選江山拋美人也是可能的,或者不忍心戳穿,騙貴妃喝毒酒或者服其他的藥而亡也是有可能。這就很難再說是什麼樣的了。
其實楊貴妃必死無疑,若真逃得一命則實屬上天憐憫。大唐的榮寵和象徵全部在她一身,當大唐隕落時,首當其衝的便是她。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你會發現,第一個死的都是楊貴妃。(楊國忠罪有應得)無論她應不應該受到這樣的懲罰,她都不得不接受,因為她的身份,她的地位,她的楊家,她的三郎。
她其實應該能料到這樣的結局的,只是在等待這一天的到來。
她也從未怨恨過玄宗吧,畢竟她是那麼懂他。
至於唐玄宗是否負心,答案是肯定的。
從一開始,他就註定配不上那個16歲風華絕代的女子。
-
5 # 奈斯萘君
一說起楊貴妃我就想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這個詞。後又會讓人不禁想楊貴妃是真的死於馬嵬坡嗎?還是假死逃到了日本?對於這個問題都成謎了都。
1.如果說楊貴妃被死在了馬嵬坡,那為何楊貴妃墓裡沒有屍骨 ,又有可能的是,在當年在馬嵬坡是死了一個女人,但不是楊貴妃。安史之亂時兵荒馬亂的,人心惶惶,一些人就傳出楊貴妃是妖精,魅惑君王,就有人要求要處死楊貴妃,可是唐玄宗根本就不捨得,可是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就一直拖著,在眾人的逼迫下他忽然心生一計,叫自己的心腹找一個身形與貴妃差不多的婢女,讓其代替楊貴妃死去,就這樣死在眾人面前的根本就不是楊貴妃,而是一個婢女,又或者是讓楊貴妃假死。
那之後楊貴妃去了那裡呢,對於楊貴妃之後的下落說法:楊貴妃在馬嵬坡逃過一劫後,就去往了日本,並在日本居住了下來,而現今在日本還有人自稱是楊貴妃的後代,現在在日本久津院內還供奉著高力士給楊貴妃帶來的兩尊佛像。後來楊貴妃就在也沒有回去,在日本老死了。
還有就是被唐玄宗藏了起來,把楊貴妃安置到一個安全的地方,但因為戰亂,楊貴妃走失了,死在了戰亂中。
2.楊貴妃是真的死在了馬嵬坡,但是自殺的。楊貴妃在進宮後,唐玄宗就開始專寵楊貴妃,更有“從此君王不早朝”之說。可以看出唐玄宗的楊貴妃的迷戀程度,有了楊貴妃之後就非常專一於楊貴妃一個人,將情感都放在了楊貴妃身上,唐玄宗對楊貴妃這般寵愛,楊貴妃不可能不感動,加上兩個人在志趣上也是異常相投。
後來安史之亂髮生,在馬嵬坡上殺了楊國忠,以亂朝罪當誅,可是楊貴妃就無罪啊,可是將士們認為楊貴妃是紅顏禍水,安史之亂都是楊貴妃引起的,不殺了楊貴妃難以平息眾將之心,唐玄宗不願意將士就把他圍了起來,為求自保,無奈之下賜楊貴妃一條白綾,楊貴妃知道她不死難以平息眾將,為了保全玄宗她選擇了自縊與佛堂梨樹下。
安史之亂平定後唐玄宗想想找回楊貴妃的遺體,卻發現不見了。或者是唐玄宗早秘密叫人把楊貴妃的遺體移出來,找了一個隱密的地方安厚葬了貴妃。
-
6 # 歷史小昆蟲
楊貴妃墓裡有沒有屍骨這個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她確實死了,個人是這麼認為的。
《舊唐書》講,安祿山反叛,玄宗等逃離長安,途徑馬嵬坡時,賜死楊貴妃,並葬於此地。玄宗後來自蜀地重返京都,念及舊情,密令改葬。當挖開舊冢時,發現“初瘞時以紫褥裹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當時宰相楊國忠認為潼關是天險,結果被叛軍很快就攻破,長安城危在旦夕,玄宗驚慌,連夜帶著楊貴妃和皇宮禁衛軍以及一部分文武大臣逃往四川,跑到馬嵬驛的時候已經是第三天中午了,眾將士又飢又餓,心裡滿是怨氣,正好看到楊國忠和吐蕃人在一起,於是就大喊“楊國忠勾結胡人”衝上去將他亂刃分屍,參與譁變計程車兵越來越多。
傍晚的時候大批士兵包圍了玄宗和貴妃所在的驛站,禁軍首領陳玄禮來見玄宗,對他說道“士兵們情緒激動之下殺死了宰相楊國忠,現在心中憂懼,害怕您秋後算賬,所以想請您殺死貴妃”玄宗回道“這都是我的過錯,與貴妃無關”士兵們不從,堅決要求處死楊貴妃,不然就不再跟隨玄宗去四川了。眼看著一場更大規模的譁變就要出現,玄宗無奈,只能向將士們妥協,含淚殺死了楊貴妃。
白居易的《長恨歌》也寫到“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馬嵬坡下泥中土,不見玉顏空死處”。《新唐書》中的記載與《舊唐書》大致相同,由此可見,楊貴妃確實死於馬嵬坡。後人傳說貴妃沒死,可能是被楊貴妃的愛情感染,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
7 # 東方大史
在天寶十五年,唐玄宗在馬嵬驛遭遇了軍隊兵變,憤怒的將士們不僅殺害了楊國忠,還逼迫唐玄宗處死楊貴妃,史書上記載當時楊貴妃被埋葬馬嵬驛。
但在後來卻並沒有在楊貴妃的墓中發現她的屍骨,這導致不少人對楊貴妃是否真的死了存在疑問。
對於楊貴妃最後的結局,歷史上一直都有很多版本。
《舊唐書》和《新唐書》都有記載,楊貴妃死於佛堂馬嵬驛兵變導致唐玄宗失去了對禁軍的掌控,譁變的軍士統帥陳玄禮不僅處死了楊國忠,之後還要斬草除根,想要將楊貴妃也處死,如果唐玄宗不同意,這些譁變的軍士恐怕就要對他下手。
唐玄宗在百般糾結之下,還是選擇保全自己,但他不想親眼見到自己心愛的女人被害,因此他讓高力士將楊貴妃帶走,而楊貴妃最後的要求就是能夠死於佛堂之下。
這位曾經的雄主現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給楊貴妃選擇一個死法,這樣的結局不可謂不可悲。
《舊唐書》:力士復奏,帝不獲已,與妃詔,遂縊死於佛室。時年三十八,瘞於驛西道側。最後楊貴妃在佛堂前被害,死後葬於道路的西側,在《新唐書》中,對這件事的描述略有差別。
帝不得已,與妃訣,引而去,縊路祠下,裹屍以紫茵,瘞道側,年三十八。但這兩本書都明確的說明了一點,那就是唐玄宗最終沒有保全楊貴妃,楊貴妃確實死於馬嵬驛。
不過兩本書的差別在於,在《舊唐書》中,楊貴妃是被葬於道路的西側,而《新唐書》只是說葬於路於路邊。
在《資治通鑑》中,也提及了楊貴妃之死當時禁軍將士極力要求處死楊貴妃,高力士對唐玄宗說到:那些將士殺害了楊國忠,不過他們現在不敢傷害陛下,但楊貴妃一直陪在陛下身邊,這讓將士們無法心安,她雖然沒有罪過,但為了保全陛下和將士們,陛下必須做出決定。
高力士曰:“貴妃誠無罪,然將士已殺國忠,而貴妃在陛下左右,豈敢自安!願陛下審思之,將士安,則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貴妃於佛堂,縊殺之。在這本書中,也明確提到了楊貴妃確實死於馬嵬驛,只不過沒有說明楊貴妃是自縊而亡,還是被高力士勒死,也沒有提及楊貴妃的屍骨葬於何處。
楊貴妃確實死了這些史書記載都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唐玄宗當時沒有辦法保住楊貴妃,他為了安撫譁變的將士,必須做出割捨,在這種情況下,楊貴妃很無奈的成了一個犧牲品。
雖然在一些野史中,曾記載楊貴妃逃過一劫,之後逃到了日本,但這些都不切合實際。
要知道那些譁變的將士,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肯定會親自檢視楊貴妃的遺體,在這種情況下,楊貴妃肯定是真的死了。
至於說楊貴妃的墓中沒有屍骨,很可能是與那些譁變的將士有關。
回覆列表
傳言楊貴妃在“安史之亂”戰亂期間,為了緩和軍隊和李隆基之間的緊張關係,在馬嵬坡用詐死脫身,然後輾轉去往日本定居。因此棺材沒有屍體,不過傳言歸傳言,無從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