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瑞衍堂消毒抑菌日用
-
2 # 長春胖楊
蟬是能吃的,最好吃的是沒有變成成蟲的金蟬,就是剛從地下鑽出來的蟬的幼蟲,學名“金蟬”,大多數地方稱“知了猴”,“知了龜”等,我老家河北那邊叫“老蛄蛹”,大概是因為它行動緩慢,爬起來“蛄蛹蛄蛹”的而得名吧。
金蟬營養價值高,富含大量蛋白質、氨基酸和多種礦物質元素,它不僅美味,而且還有極好的藥用價值,具有很好的滋補功能,對於體弱,多病、產婦以及初愈病人有很好的滋補功效。金蟬外殼,作為一味中藥材,也被用在很多藥方中。
記得小時候夏天,在老家,一到了傍晚,就是金蟬出洞的時候,幾個小夥伴便拿上手電筒,罐頭瓶,去小樹林裡摸金蟬,回家,媽媽把一瓶子的金蟬用油一炸,別提有多好吃了。
最有趣的是,抓金蟬的過程,在它還沒有完全挖開地面的土層,只開一個豆粒大小的小洞口時,我們慢慢摳開洞口,把一根手指頭伸進洞裡,它便會用它的兩個前爪,抓住你的手指頭,你慢慢往上一提,就會把它抓出來,那種感覺別提多興奮了。放心,不會弄疼你,只是小爪子,它沒有牙齒,不會咬人。有的已經鑽出洞的,它會找附近的樹,順著往上爬,這時你拿著手電筒順著樹幹上下照,就會抓到它。那些爬的太高夠不到的,到了第二天早上就脫殼變成知了了。
要說它的吃法,我想只能是油炸或煸炒了。把金蟬洗淨瀝乾,炸制金黃酥脆,不需其他任何佐料,撒上少許鹽美味即成。
因為金蟬的生長週期很長,據說要幾年或十幾年才能長成,所以野生的金蟬越來越少了,因其美味和藥用價值,金蟬的價格也不低,現在一個小小的金蟬估計要賣到5毛到1元的價格,我們市面上能買到的大多都是養殖的,透過養殖技術,大大縮短了它的生長週期,也是不錯的。
自從離開家鄉,說起來也二十年了,東北這地方,因其寒冷的氣候,沒有蟬這種昆蟲,很多年沒有再吃過這種美味了,還挺懷念小時候的味道的。
————
-
3 # 安叔生活錄
蟬是可以吃的,而且特別美味,吃起來特別香。蟬俗稱知了猴或知了龜,素有唐僧肉的美譽。因為蟬含有很豐富的蛋白質,還附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是老人、病後、孕產婦等,上好的滋補佳品。
吃蟬要吃蟬的幼蟲,這時候它們還不會飛,行動緩慢,只是盤踞在樹上,很好捉。長出翅膀以後,就不好吃了,而且長出翅膀以後,看著也很噁心,所以,蟬長出翅膀以後基本沒人吃的。蟬的吃法也很多,可以油炸,也可以炒著吃、燒著吃、烤著吃等等。我們最常見的就是油炸或乾煸。
油炸蟬蛹:將蟬蛹放盆中已經撈出。控幹水分,然後撒適量的細鹽醃漬幾個小時。如果是活的蟬,要下鍋燒開水煮上一段時間,撈出洗淨後同樣用細鹽醃漬,也可以直接用鹽水煮熟。鍋中放入食用油,將油燒致四成熱時放入蟬,炸致酥脆,直到外皮呈現金黃色,就差不多了。將蟬蛹控油後撈出,裝入盤中。根據自己的口味,撒入細鹽,孜然,辣椒粉就可以了。蟬是南方的特產,不同於北方的蠶蛹,蟬多與六月末羽化成蟲,成長期為60--70天。剛成蟲的蟬是最好吃的,越早吃越有營養。到了八月中旬以後,蟬就要開始產卵,這時候就不要再吃了。進入產卵期,就已經長出翅膀,肉變得又少又硬,沒什麼營養,味道也不好了。
吃蟬一定要注意事先清潔。新鮮的蟬身上也會有細菌或病菌,清洗時最好使用鹽水,這樣可以有效殺死蟬身上的細菌。在買蟬的時候,也要注意,千萬不要買顏色變紅的蟬,這樣的蟬會含有毒素,吃後容易發生中毒的現象。如果想嘗一嘗蟬的美味,就在夏季去買新鮮的蟬吃吧,那時候的蟬才新鮮,吃起來也最美味!
-
4 # 紫色的煙和霞
上月才吃了一頓蟬蛹(幹迫)味道真不錯。記得童年時用生橡膠沉煤油成膠漿塗上一支長竹去抓蟬,捉到後用火(炭)烤蟬那時香氣撲鼻,美味可口。我們這裡將蟬叫作‘’荔枝蟬‘’。
-
5 # 武漢壹周
知了可好吃了,高蛋白低脂肪,咱們武漢人就愛吃它,有幹炒的,有五香的,入口嘎嘣脆,雞肉味
這不過咱還是比不過江浙人,單就浙西南的麗水一地,知了一天就要被吃掉上萬斤,而且還是供不應求。
知了的學名叫做“蟬”,武漢人習慣叫它“知了”,全國各地的叫法都有不同。北京人叫它“熱熱兒”、天津人叫它“伏天兒”、上海人叫它“賀知了”、山東人叫它“知了猴”、河北人叫它“知了兒”、河南人叫它“螞知了”、南京人叫它“遮留“,福建人叫它“蟬蚱”,還有廣東人叫它“啞蟬”......
這其實只是一部分叫法,大家有興趣可以網上翻翻,全國各地關於“蟬”的叫法都超過了100種,但很多都只有發音,而缺少規範文字的。
大家還記得《西遊記》中,唐僧的前世叫什麼?金蟬子!所謂“金蟬脫殼”,民間也將脫殼變身的蟬作為長生、再生的象徵。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其實吳承恩是在說知了
極高的營養價值高和滋補藥效的功能啊
在山東、河南、河北一帶,“油炸金蟬”是一道地方名吃,去旅遊的童鞋一定不要錯過!
-
6 # 呱呱姥姥
蟬和天牛郎一樣都是非常美味的,當然能吃。它們有著高蛋白低熱量的特點。以前村子裡的溝邊,場邊,田間地頭都很多,是村裡人解饞的好東西。現在已經很難捉到了。
它們的吃法差不多,可以油炸,火烤,油炒,都很好吃。小時候條件不好,缺油,有時把逮到的瑪知了直接埋到做飯的柴火灰裡,聞到香味了,扒出來,抖掉灰,剝去殼就吃,也很美味。大概困難時覺得食物格外好吃吧。
-
7 # 甘來的苦盡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正在叫著夏天……”伴隨著歡快的旋律很快就要進入夏天了,還記得這首歌嗎?
油炸金蟬
油炸金蟬是淮海地區的一種地方美味特色小吃。金蟬,又名知了猴、知了龜,素有唐僧肉的美譽。之所以叫唐僧肉,除了其營養價值之外更有深厚的文化韻味深在其中。由於金蟬的營養價值高和風格獨特的良好口感,以及對人體發揮的多種滋補藥效功能,民間早有把吃金蟬子比喻成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唐僧肉”。
外文名:Fried cicada主料:
知了450克
輔料:
香菜一把,白芝麻適量,孜然粉,辣椒麵,椒鹽適量,味精適量。
做法
1、金蟬倒入一個盆中,洗淨,用廚房紙吸乾水分。
2、鍋裡放油,油五、六成熱的時候放入金蟬,當金蟬飄上來變成金黃色時即可撈出瀝油。
3、瀝油過後放入盆中,撒些熟的白芝麻,孜然粉,椒鹽,麻辣鮮,辣椒麵,味精香菜段拌勻即可食用。
你學會了嗎?
-
8 # 建築模擬遊戲巴布
第一步:焯水
這是我們在市場上買的金蟬,如果是自己捉的,需要提前在淡鹽水中浸泡一個晚上,讓它吐一吐泥水,以免有土腥味。鍋內燒水,放入金蟬,倒入料酒5克去腥增香,焯水半分鐘左右倒出來控水備用,這一步也是為了去除土腥味。
第二步:輔料
大蒜拍扁切成蒜末,小蔥切成蔥段。再拿一個小盆,放入一大把幹辣椒,一大把花椒備用。
第三步:油炸
鍋內燒油,油溫五成熱時油麵微微冒煙,倒入控幹水分的金蟬,注意一定要控幹水分、以免炸鍋。開中火炸制兩分鐘,把金蟬炸焦炸酥,倒出來控油。
第四步:烹炒
鍋內再燒油,放入蒜末和幹辣椒、花椒一起翻炒,注意不要把辣椒炒糊,翻炒出香辣味。
倒入炸好的金蟬繼續翻炒一會,然後加入適量的椒鹽和孜然粉、放入小蔥段快速翻炒,因為沒有放鹽,椒鹽的量可以大一點。調料翻勻以後,就可以出鍋了。把香菜放在盤中墊底,起鍋把金蟬放在盤中即可。
美味的蟬做好了
-
9 # 運籌帷幄小蜜罐兒
蟬身體裡富含的蛋白質是非常多的。小的時候在農村老家,每年夏天的午後都會跟著爸爸出去捕蟬,一箇中午就可以逮到一盤子呢,洗乾淨,晚上媽媽就把這些蟬炸了給我們吃。有可能小時候的零食很少,那個時候覺得蟬就是最好吃的零食了。
-
10 # 勇敢的心cdy
每年到了夏至,就是摸金蟬的季節,回來後洗淨,用開水燙一下,再用涼水沖洗,裝入保鮮合,加水放入冰箱,吃一年都新鮮。
製作方法:先過油炸,炸到金黃色撈出來,鍋中少油,用麻焦八角翻搶並壓岀水質……
-
11 # 世間行走的行者
捉剛出從地裡爬出來的“知了猴”,這個需要在晚上打著手電在樹根下尋找,尤其是楊樹、柳樹和榆樹的根底下,這這“知了猴”會比較多,現在夏天的晚上在樹林裡和小區花壇的大樹下經常會看到有提著小桶,打著手電抓“知了猴”的。
小時候我也吃過知了猴,因為抓得多了,家裡大人會用鹽水泡一泡,然後在手勺裡舀上一勺葷油,把知了猴放在手勺裡在火上炸熟了吃,因為那時候油比較金貴,所以都是用手勺放點油來炸,這樣省油炸得還快。
在20多年前我去山東出差,在濰坊一帶發現知了猴竟然擺在飯店的菜臺上,並且是論只售賣的,當年是0.5元一隻,點夠10只以上飯店給製作。跟我同行的一位同事老家就是山東的,他迫不及待的點了一盤,這知了猴入口酥脆,回味起來特別的香,味道要比東北人常吃的繭蛹好上很多,因為繭蛹的皮不容易嚼爛,而知了猴的皮特別薄,因此入口嚼食後幾乎不會有渣。
山東人愛吃知了猴和會做知了猴在全國是比較出名的,而且在山東很多地方知了猴已經成了一項產業,早就實現了抓、購、銷的一條龍,而且據說現在知了猴已經開始有人工養殖的了。
知了猴的營養價值據說極高,都說它是高蛋白的食物,而且蟬蛻自古以來就是一味中藥,因此來看吃知了猴還是非常不錯的。
回覆列表
能吃,一般我們都是在煤火旁邊背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扒拉外表殼放到嘴巴里,滿嘴流香,那叫一個美呦!現在餐桌上也有,大都是油炸的,我一個人能吃一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