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史慈子義
-
2 # 最愛肉丸子先生
對於韋小寶是否真有其人?
我想說的是認真你就輸了!
不過如果去仔細研究小說的情節,倒是可以找到韋小寶的原型,畢竟金大俠的歷史知識很深刻,像張無忌的原型就是小明王韓林兒。
韋小寶一生經歷的事情如下——
一次偶然事件,韋小寶被江洋大盜茅十八帶到北京,偶入皇宮,結識康熙帝,擒鰲拜,入天地會,拜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為師。赴五臺山探望順治帝,出家少林寺,解救順治帝。後來身為賜婚使出使雲南。平神龍島,幫助索菲亞公主奪權。後因其天地會香主的身份被康熙帝發現出逃,通吃島度過了幾年。後來取得雅克薩之戰大捷,簽訂尼布楚條約,最終攜七個夫人歸隱。其中真實的事情有“擒鰲拜、取得雅克薩之戰大捷、簽訂尼布楚條約”。
如果再仔細從這些事件去搜索相關的人等,自然就可以找到韋小寶的原型。
擒鰲拜是康熙八年五月,康熙利用“布庫遊戲”擒捉鰲拜,結束了清史上的“鰲拜輔政時期”。此時想必只有是康熙帝從小的玩伴和親信才能參加,此時只有隆科多與康熙年紀相仿,但是此時索額圖30歲左右,參與此事也未必不可。
雅克薩之戰大捷之事,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中國與沙俄之間的對決,中國的指揮官為郎坦、彭春和薩布素,中國收復領土雅克薩,對入侵的俄軍所進行的兩次圍殲戰,是中俄第一次自衛反擊戰。
簽訂尼布楚條約,是 1689年的事情,清政府全權使臣索額圖和俄羅斯帝國全權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其中參加的清朝人員有內閣大臣索額圖、一等公佟國綱、護軍統領馬喇、尚書阿爾尼、左都御史馬齊、兵部督捕理亊官張鵬嗣為使,天主教士法人張誠、葡人徐日升為譯員。
但是綜合上述最大的可能是索額圖和隆科多,但是《鹿鼎記》本身就有索額圖,故可能是張冠李戴到了韋小寶身上。
很多人說隆科多是韋小寶的原型,但是依據這些事實,隆科多都是沒資格參加的,並且在康熙朝隆科多並不很受待見,只是到了康熙晚年他掌握京師警衛武力,康熙臨終王大臣受顧命者,惟他一人。他參預雍正帝奪權所以雍正初年還是備受恩寵的,不過“走兔死,良狗烹”,隆科多最終被抄家囚禁,最終死於禁所。
姓韋名小寶,叫這個名字的不要太多,你也沒指定範圍是金庸的鹿鼎記,不過韋小寶的第一個歷史原型就是鄭和,七下西洋那個,最後也和韋小寶一樣隱居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