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iaopian100

    這種情況除非你是與別人一起拍(就好比繪畫中的臨摹)否則環境,曝光不同沒有任何意義。其實資料不重要,用不同的曝光組合多拍一些總有好的,關鍵在於拍攝的想法才重要。

  • 2 # 宅家懶羊羊

    因為你無法完全複製別人的拍攝條件,所以扒別人的拍攝資料意義不大,甚至會適得其反,不如去鞏固基礎基礎知識,積累拍攝經驗來的有效!

  • 3 # 髒辮小哥追夢

    我覺得可以讓自己少走一些彎路吧,如果你是一個拍攝新手,有沒有什麼正統的培訓學習過,這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就比如小時候寫作文自己不會寫,很多時候老師就會讓我們多看一些優秀的作文,或者背一些優秀的作文,不知道這樣說大家理解不理解

  • 4 # 壺蘭視線

    攝影受外部環境如天氣、光線、季節以及個人的心境、拍攝的角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單純的扒被人拍攝資料並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 5 # 攝影135

    完全按照別人的資料拍攝是不可能成功的,在不同的環境下使用不同的資料引數。對於一個新手還是要多多學習,瞭解什麼是曝光三要素,才能知道如何調節各種引數。不要被網上的那些不正確言論所誤導。

  • 6 # 從耗子胖成豬

    簡單的說,這個行為有兩種弊端:

    1、盡信書不如無書

    以前我認識一個朋友,他買了好幾本攝影書進行學習。某天請我幫他點評一下東南亞旅遊的照片,我就發現他很多照片都用到了f/13~f/16這麼極端的小光圈。

    我問他為什麼這麼設定?

    他說書本上大師類似的場景作品都是這種小光圈出片,確保前後景深。可問題是人家大師的作品是用全畫幅與中畫幅相機拍的,而他的相機是畫素密度非常高的半畫幅單反相機70D,一旦光圈超過f/8,畫質就會因為光線的衍射作用嚴重下滑。(而且70D由於畫幅小,f/8的景深也就等效全畫幅的f/13了。)

    所以無視自身情況,盲目照搬別人的拍攝引數,就是“讀死書”。

    2、即便是成名的攝影大師,他們也做不到每張圖片的拍攝引數最最佳化!

    攝影師也是人,而不是機器。很多攝影師在拍照的時候,並沒有時間細細的斟酌拍攝引數的設定,也會有一些不合理的情況出現。

    舉個簡單的例子,佳能最新1DX3旗艦級單反相機的產品樣片:

    在使用EF85mm f/1.4L IS鏡頭的情況下,攝影師卻使用了1/30s的快門速度,f/2.8的光圈,ISO 100的感光度。這樣的引數就是最佳設定嗎?

    如果這個場景交給耗子哥去拍攝,我會把光圈開大一點,或者感光度提高一些,讓快門速度達到1/100左右,以便獲得更清晰銳利的照片。

    所以盲目的迷信別人的拍攝引數設定,也是沒有必要的。

  • 7 # 好攝之徒Z曉曉

    個人感覺沒有好處,因為拍攝資料是攝影師在當時所處環境的判斷而設定的,除非是與照片中的場景一模一樣,環境光線也完全相同,但是如果是這樣,根據自己的判斷和探索會更有助於拍攝的進步,與其去關注照片的拍攝引數不如去看看好照片的構圖和光影,與君共勉。

  • 8 # ZBLiu

    以前攝影刊物發表攝影作品,通常是附上拍攝資料的。用的什麼機器,拍攝引數怎麼定,都說的明明白白。說明這個資料是公開的,可以學習,也可以驗證。看看人家的好照片的構圖和光影,再看看照片的拍攝引數,是學習,也是驗證。正常得很。因此說,這樣做,不叫“扒”,是正常舉動。

  • 9 # 碧水丹楓

    可以借鑑學習,但門由於光線,場景,構圖等不同不可模仿。唯一的方法還是在實際拍攝活動中,依現場諸因素多實踐,多總結才能真正有提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中了五百萬,你會怎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