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泡泡茶21
-
2 # (⊙o⊙)哇哈哈
一、查詢原因,深入溝通。初中的孩子大多是比較叛逆的,家長不能一味的去逼迫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要先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些表現。初中的煩惱往往來自老師、家長、朋友、同學,家長不妨從這幾個方面去入手瞭解一下孩子的境況。找到原因和孩子交流溝通,不是直白的溝通一定要委婉。因為這時候孩子的防範心理比較強。
二、找找興趣,查查愛好。有的初中女孩子比較迷戀網路小說,家長不妨看一下,瞭解一下孩子的想法。如果內容不是很好的小說,一定要及時的阻止,方法一定不要過激。可以幫孩子找找興趣班,很多家長認為初三的孩子主要任務是學習,但家長一定要注意有的孩子越是緊張越是不能發揮自己的水平,不如看自己孩子的興趣找個班次少的興趣班可以承諾孩子考什麼樣的成績,可以有什麼獎勵。但是家長給孩子制定的目標一定合理和階梯,讓她比較容易得到。
三、關心和鼓勵是教育的良藥。中國家庭的教育就是家長對孩子的關心不是很明顯,比如孩子取得了好的成績往往家長反應並不是很強烈,但是如果學習不好反應往往太強烈。家長應該適當的組織家庭聚會郊遊等一些集體活動,讓孩子感到關愛和溫暖就更容易溝通了。在獲得好感的時候可以進一步,提出來幫助他輔導功課或者錯題糾正講解。
四、速度提高成績。這種反法主要是後期和孩子感情上更好了,用的話效果更好。我的表弟是一個智商一般的孩子般,但是最後考上了上海交大,我分享一個他的媽媽教育他學習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他的媽媽主要是注重孩子的錯題聯絡,下班後總是將孩子的錯題剪下來,貼到紙上重新做,像每次考試的錯題,習題的錯題,都會被家長拿來給孩子反覆練習。但一定要注意量,看孩子的承受力哈。
-
3 # 途途語文
我就是後者。每天都有很多教育類的問題推送給我,很多問題都是描述不清楚——好比病人到醫生面前,說:我身上不舒服,你幫我看看怎樣治。醫生自然要嘮叨幾句:哪裡不舒服啊?怎樣的症狀啊?什麼時候開始的?一連串的問題問完後,醫生如果覺得有必要,會開一個檢查單,叫你去這個查那個查,然後確診病情,開出處方。看病就是這樣一個流程,人人都知道。教育問題,其實和醫生看病也是同理。你首先得具體描述孩子出現的情況,比如:最近的一次你認為叛逆的現象是怎樣的?當時是怎樣的情形?不喜歡學習是怎樣的表現?孩子說為什麼不喜歡學習的理由沒?諸如此類的描述越具體,越有助於正確診斷,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否則,談一堆教育孩子的理念、方法、技巧等,都是隔靴撓癢,甚至是頭疼醫腳適得其反啊。
下面,我就根據個人的工作經驗,說一些空泛的話了。
見過很多家長,總喜歡把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或者思想品質,統統歸罪於“叛逆期”——為什麼要這樣說?因為這樣一來,孩子的種種不好,就不是孩子的自身問題的,也不是家長的教育問題了,要怪只能怪這個青春期了——青春期,該是背的多少黑鍋啊?
誰沒有青春?誰沒有叛逆期?我已經年近五十了,我心裡還叛逆呢!可是,我們必須面對現實的,現實不會因為我叛逆,而向著我希望的方向發展啊。初三孩子的叛逆心理,是很正常的。在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孩子對世界、人生、幸福的理解,肯定是不完整的,甚至可能會有偏差。這就需要有家長的指導和幫助啊,這正是家長的存在意義啊。
和叛逆期的孩子交流,是需要精心準備的。
首先,你要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以及這些想法的產生原因(有的是認識片面,有的是周圍夥伴的影響,有的是受遊戲娛樂的影響,有的是受家長的思想的影響)這個階段,可能需要比較多的時間。每一個人有自我保護的潛意識的,你必須透過望聞問切的多種途徑,才能比較全面的掌握孩子的真實情況。
其次,你需要學習。學什麼?學習有關教育與溝通的方法。初三的孩子,已經有很強的自立意識,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了,如果要讓孩子心服口服,不僅僅需要正確的有力的道理與事實,更需要溝通的藝術。這就需要家長主動去學習,虛心去學習,讓自己的內心強大起來。
最後,你要尋找合適的時機。很多時候,“冷處理”一段時間,是最好的方式。雙方互懟,必然是兩敗俱傷,於事無補。遇到激烈衝突的時候,不妨先冷一冷,等合適的時機,再引入議題。通常情況下,這個合適時機大約是一週後。如果有可能,可以有一個孩子信任或親近的人加入到討論的現場中,這樣效果會更佳。
說到這裡,有必要小結一下了:叛逆很正常,家長鬚冷靜;時時勤反思,總有解鈴計。
至於不喜歡學習的問題,我覺得無須多說了,思想問題解決了,還有什麼不喜歡學習的問題呢?
以上,是我的一些膚淺的想法,僅作參考。不當之處,盼諸位質疑,“學貴有疑”,願與大家共同探討教育問題。
2019-2-21
-
4 # 韋
首先,如果已經出現初三女孩叛逆,不喜歡學習的情況了。那問題很嚴重。已經不是學習成績本身的問題了。此時不要把學習成績當做第一位。第一位的是孩子的生命安全問題。家長切記簡單粗暴,打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不要逼得孩子沒有退路,離家出走就麻煩了。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如果孩子實在學不進去,又在學校違反紀律,不妨在家冷靜幾天,和孩子談談心,看孩子有什麼想法,每年臨近中考會有很多中專學校招生。選一個好的中專學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如果孩子本來成績很好,短時間內逆反,學不進去,家長要和班主任密切溝通,多多鼓勵談心,家校合作幫孩子儘快度過逆反期,重拾信心。衝刺中考,爭取考入理想高中。
3.有的孩子 ,說是初三叛逆期,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小家裡溺愛成性,屬於問題少年了。往往這樣的孩子家長持放任態度,把孩子交給學校,不管了。家長不合作,說實話,老師恐怕沒有那麼多經歷關注到每一個孩子。對這樣的孩子和家長,老師很無奈。
-
5 # 千守學生雲電話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在十幾歲(一般從12歲左右開始)的時候,會經歷一段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厭惡外界把自己當小孩看待,往往行為舉止模仿成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已經“成年”,對任何事情都傾向於反對和批判。
由於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因此產生叛逆心理,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雖然不能說是一種心理疾病,但是當它反應強烈的時候,確實會令父母頭疼。
對待青春期的孩子,父母的相處方式和教育方式都需要進行調整:
首先要尊重孩子。這一點大部分父母都明白,但是很難做到。中國的父母,對待孩子,往往還是傳統的居高臨下模式:孩子就必須聽父母的話,一旦孩子不聽話,情緒馬上就不淡定了。孩子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不聽話”的情況會越來越多,親子之間的矛盾也就越來越突出。所謂尊重孩子,就是要讀懂孩子的真實想法,“哦,原來你是這麼想的啊!”而不是“你是我生的,我還不知道你?”的傲慢,只要孩子感受到不尊重,其他都無從談起。
其次,平等溝通。溝通的話術很重要,不能再把孩子當成“孩子”,隨意說話。溝通時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多肯定、多鼓勵、多理解,如果上來就批評,孩子跟你的話會越來越少,就談不上有效溝通了。比如,“雖然你這次有點進步,但是跟第一名還差遠了,還得努力啊!”和“這次有很大進步,再加把勁,說不定能趕上第一名呢,我相信你,加油“,哪句讓人更好接受呢?
最後要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不帶一絲功利的愛孩子,她不聽話、不稱你的心,你就不愛她了嗎?她成績不好就不是你的孩子嗎?萬一她是個殘疾孩子呢?這個時期,孩子的問題會很多,缺點會放大,無論父母做什麼,都不要忘記在愛的前提下進行。父母可以把這個時期的孩子,當成“病人”,她需要更多的耐心、關愛和理解。
-
6 # 霍體清
初三女孩叛逆期,不喜歡學習該怎麼辦?
關於孩子的叛逆期,實際是一個偽命題,不存在什麼叛逆期。孩子不斷長大,大腦裡儲存的知識會越來越多,遇到問題會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並且覺得自己的看法是對的,但可能與成人的觀點不一樣,家長可能覺得孩子幼稚,並且總想讓孩子以自己的觀點為標準,聽自己的,孩子如果堅持自己的觀點,就認為孩子叛逆。這個所謂的叛逆,是因為孩子在成長,家長還停留在原地,再就是家長怕控制不住孩子。
很多孩子表現為不喜歡學習,主要是教育者沒有順應孩子成長的特點,把孩子天生的求知慾望保護下來,而是以自己的意願要求孩子怎麼樣,並且不懂得怎麼讓孩子把情緒積極和學習建立條件反射。要善於引導孩子,讓孩子體驗學習成功帶來得成就感,就可以讓孩子喜歡學習。
-
7 # 伊水緣
《李玫瑾:青春期•變化(影片隨記)》
整理:韓小康 2019-02-14
孩子到了12歲之後,就進去青春期——生育發育完成期。
一、生理變化
(一)身高等:身高猛增;例假,排精。
(二)體型:水靈(漂亮),輪廓美;粗壯,喉結,魁梧。
二、心理變化
(一)獨立
迴避父母,愛跟同輩,話少,發脾氣。
(二)自尊:非常在乎別人對自己的態度。
(三)逆反:對父母有意見,甚至弒母/因為此前父母能說的都說了。
(四)思維
抽象思維增強(但缺閱歷/用小說電影等情節來補充/偶像/看的書能反應孩子的層次)
(五)同伴影響力上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六)性意識覺醒
好奇,自我尋找:一是跟同伴交流,二是自我透過網路等私探,後者更危險。
(七)學習壓力大,厭學
三、對父母的建議
(一)調整心態:將上下關係調整為“同輩”關係,將命令的口氣調整為商量的口氣。
(二)尊重孩子:不要私動孩子的任何東西。
(三)參與家裡的事:分擔家務。
(四)不要譴責孩子:問題先由自己反思起。
(五)關注孩子的朋友:這個時期,看什麼書,交結什麼朋友很重要,有不好的朋友切不可責怪硬性拒絕,沒用,往往孩子是缺乏安全感,人家幫過孩子,但要學會規避參與壞事——找藉口。
(六)逆向脫敏,狂轟亂炸。
(七)信任:不要嘮叨,尤其是母親。6歲前,你所有的話都是黃金,12歲之後,你的話就是垃圾。金華弒母案,就是媽媽太嘮叨。
(八)為孩子的成功、善良而驕傲。如果孩子迷戀網路,給孩子增加快樂(去游泳等),而不是斷電。初戀,這家書(浪漫,孩子有人愛了。但愛與責任、法律、經濟有關。愛情考驗的最好辦法就是時間。選擇衣服要貨比三家,中學是第一家店,而且是家小店——李教授家女兒初中有戀愛)。
(九)湖南臺演“爸爸去哪了”,不好,應“爸爸怎麼愛媽媽”。
-
8 # 知秋說學
學生不喜歡學習疏導方法不對容易導致厭學,主要表現為,不愛聽課,不寫作業,或者被動地應付學習,有的還迷戀網路,無故遲到、曠課,但是學生的品德方面是沒有多大問題
下面我給大家分析一下造成學生不喜歡學習的原因有哪些:1.適應能力差 學生對每一門學科接受能力有差異,再加上沒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不能很好的適應學習生活,考試屢遭失敗,因而產生自卑心理。2.迷戀網路遊戲 網路遊戲問題現在是困擾廣大家長和老師的社會問題。3.教育方法不當 一些家長和老師不注意說話方式和措詞,容易刺傷學生心靈,對家長或老師產生逆反情緒,使他後來表現出對學習的消極心態
解決的方法大家可以嘗試1.關心尊重孩子,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和諧的家庭關係 父母和老師不緊要關心孩子的學習同時也要關心孩子的生活 2.
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家長和老師們需要找準機會給孩子創造成功機會,讓他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使他恢復自尊,樹立學習信心 3.培養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質 意志是決定到達某種目的而產生的心理狀態,一般由語言和行動表現出來,家長和老師要多與孩子溝通、多鼓勵,透過自身的人格魅力,塑造孩子積極的性格特徵,培養堅強的意志 4 家長和老師共同配合教育 老師和家長相互溝通,共同商量連續策略,家長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經常鼓勵他,切記急躁和打罵孩子,儘量營造積極的家庭氛圍,使孩子保持身心健康,專心投入到學習中。老師要善於觀察,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鼓勵孩子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
對不喜歡學習的孩子應該注意的問題 1.對厭學的孩子切記不可以一味的批評,罰字當頭 2.對厭學的孩子應該採用貼身教育,嚴格要求
回覆列表
老實說,這種情形有不好預示。家長肯定焦慮不安。不學習,那老師也無能為力。怎麼辦呢?以前也碰見過此類事情,最好是在她的興趣點上多試試溝通,或透過她要好的玩伴瞭解她的想法,然後加以疏導。
批評,吵,罵只能起反作用,真的使不得。
這個危險期會持續一兩年,家長要有耐心,愛心,多多撫慰她的驚慌和躁動。即使她不要學習,也不能強迫她。
初三,是身體變化高峰期,家長要時時關注,不要把她逼出家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