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陽沽酒客

    《桃花源記》是古人的烏托邦,但不需要這種陰暗的誤讀

    對於《桃花源記》可能是讓人們記住在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個好讀書不求甚解,即不願意為國為民,也不願意因為五斗米而折腰,讓別人呼來喝去,受人差遣的人。從另外一個角度說,陶潛更像一個無政府主義者,顯然在我們瞭解的情況下,生活在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的他,是因為反感當時這個時代的黑暗腐敗,對政府的失望,讓他不願意再工作。說實話哈,陶淵明本身是不至於過隱居生活的人,二十歲時,淵明開始了他的遊宦生涯,以謀生路。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因為自己理想化的生活得不到滿足才選擇皈依深山老林,這算是他自己找到的一種信仰。

    在陶淵明看來他追求的社會,是“男耕女織不相失”的桃花源生活,先秦·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更是陶淵明自己在《桃花源記》裡的所有理想化社會狀態。

    不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今天的一些人喜歡玩後現代解構,總覺得能讀出一些作者自己都想不到的事情,才是本事,他們的那種理念比之當時的陶淵明對他那個時代更加絕望。

    本來當一個人遇到自己不滿意的時候,又無法改變,要嘛選擇妥協,要嘛選擇逃避做夢,陶淵明是後者,但是他用自己的生活方式來踐行自己的理想。改變不了當時,卻不斷影響著後來人。桃花源是不是最美好的社會形態我們不得而知。因為實際上,至少到今天沒有一個社會形態是絕對完美的。只能說它努力契合並且讓大多數人都能夠接受。

    在陶氏的理想王國裡,他自己最怕的是不能抵禦現實的衝擊,所以桃花源的人一直告誡漁人不可洩露,當然漁人是不會聽進去的。這並不是漁人沒有契約精神。而是陶淵明自己就是那個漁人。他提出了這樣一個希冀的世界,他其實希望傳播出來,讓後人去尋找,其實就是希望有更多的追隨者,你締造。當然他的桃花源作品很成功,成功的是讓一部分擁有童話般的幻想,特別是那些有避世情節和無政府主義的人。但是他們只是想找到現成的,而沒有想過是不是可以去把它經營出來。

    到了今天,有一種更小眾的思想,不管腦洞大開,還是出於其他什麼目的性。他們硬生生的把《桃花源記》給弄成了比《聊齋》還陰森恐怖的故事。在他們心中首先是不相信有這樣一個地方,甚至極度害怕有人去探尋。他們告訴人們,桃花源等於地獄。這裡的沒有人煙,只有陰魂,這裡沒有所謂的不知道魏晉,是因為他們早已被屠戮殆盡。於是告訴你看到的都是漁人被鬼打牆的幻想,徹底否定了桃花源的可能和希望之光,豁然開朗不存在。

    雖然桃花源是一種理想社會,有烏托邦之嫌疑,但是並不是說它一無是處,社會發展也是一門科學,它同樣可以大膽假設和小心求證,我們見不到或者達不到的事情,不見一部分人不能做到,也許你不能做到的,一部分人已經達到了。你看如今很多網紅,也在表現一種他們自己希冀的樂園生活,那麼是一齣戲,人家能演出來,你只是不能而已。

    所以為什麼李子柒得到那麼多人的肯定和喜歡呢?

    陶淵明的時代跟今天比起來是不一樣,也許今天他個人的性格依然會選擇隱居,但是至少不至於一部分人想象的那麼絕望,沽酒客相信會有桃花源的地方,但是會隨著時代發展,呈現出不一樣的模樣。

  • 2 # 翩翩羽林

    有人說《桃花源記》是一個鬼故事,你怎麼看?

    如果說是一個仙境裡的故事,大家可能會比較容易接受。但魏晉時,人們已經有仙境一日,人間10載的觀念。此文沒有寫出時間差,所以也不能說陶淵明有創作誤入仙境的小說故事的故意。陶淵明是個詩人,虛構想象乃詩家常事耳,為了寫出一個自己嚮往的社會,只有虛構了這麼一個洞外世界了。結尾為何要寫太守派人尋找無果呢?因為這是陶淵明虛構的世界,當時的人是相信神仙鬼怪的,會信以為真,所以陶淵明為打消人們尋找的熱情,便寫了這樣的結尾,而且漁人病終,想找也找不到了。當然,這樣寫,更增添了文章撲朔迷離的奇幻感,更有魅力了。

  • 3 # 祁門小謝

    這不是有人說,這是古人說。

    一看回答區的憨憨們就不讀書,各個振振有詞,痛罵現代人滿腦子的陰謀論。

    一、《桃花源記》早被列入鬼故事

    陰謀論也不是現代人搞得呀,古代人就覺得這是鬼故事呀。

    大名鼎鼎的《桃花源記》,被收錄進了《搜神後記》。前段時間我一直在篝火裡面發搜神記的內容來著,比較有意思的有張福與揚子鱷一度春宵,王某與母豬一度春宵,宋定伯五千塊把鬼給賣了,秦巨伯被鬼所迷殺了親孫子……

    《搜神後記》延續了《搜神記》的風格,講的也是稀奇古怪的靈異傳奇事件,第一卷的第五個故事,就是《桃花源記》。

    更有意思的是,《搜神後記》的作者,竟直接掛著陶潛的名字。陶潛,字淵明,後人喜歡叫他陶淵明。

    換句話說,陶淵明編撰了一部靈異志怪短篇小說集,《桃花源記》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這部書很大可能是假託了陶淵明的名氣,這種事在小說界非常常見,比如金庸新著,古龍鉅著這種,藉著人家的名氣,小說的銷量就上去了。

    這個陶潛新著《搜神後記》,使用陶潛的名氣,又選了《桃花源記》,說明當時的人的確是把《桃花源記》當鬼故事去看的,陶淵明也因此成為靈異小說榜排名前三的大神,所以靈異小說集就願意掛著大神的名。

    古人覺得《桃花源記》是鬼故事,你去趕著他們罵滿腦子陰謀論吧!

    二、中國傳統鬼故事套路

    中國傳統的鬼故事不是屋裡有個鬼,血絲糊拉,撲上來就想吃人。而是分以下幾種情況:

    1、偶遇了一個人,和他交談吃飯等等,事後才知道那個人已經死了。比如《聊齋志異·鬼令》裡的展教諭。

    2、無意中走進一個所在,流連多時,醒來之後發現是墳地荒宅等等。如聊齋《辛十四娘》裡馮生夜宿郡君墓。

    3、走夜路,或荒村野廟夜宿,明明確確知道自己遇到鬼,與鬼周旋最終成功的故事。比如前文提到的宋定伯。

    4、遇到一些可悲可憐的鬼,並對它們施以援手,最後鬼魂轉世甚至重生。這個在聊齋裡特別多,聶小倩,封雲亭都是。

    5、夜半有鬼來挑釁騷擾,幾番被鬼捉弄,事後染上一場大病或者有重大損失。比如前文提到的秦巨伯。

    《搜神記》《搜神後記》《聊齋志異》《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裡面出現的鬼故事,大部分都是這個套路。當然他們更喜歡寫妖精。

    回過頭再看《桃花源記》,就已經很接近這型別的鬼故事了,武陵捕魚人莫名其妙來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在裡面流連忘返,之後想再尋找,發現這個地方找不到了。

    這符合古代人對鬼故事的描述,更符合現實中人對鬼神之事的思考。在真正面對這型別的事件時,人在內心會懷疑有點什麼,但不會確定地認為就是有鬼。比如《紅樓夢》中秋夜聽到祠堂裡有嘆息聲,還有槅扇開闔之聲。很是驚悚,他們心裡都懷疑了,但並不直說,只在次日去檢視,發現什麼也沒有。一個鬼字也沒提,但是就是很陰森很恐怖。

    三、《桃花源記》的細節

    這個分析的人相對比較多,我就簡單說一說。

    首先,捕魚為業的漁人,他對捕魚的路況應該非常熟悉,怎麼可能有他不知道的地方?後來太守派人去找,又為什麼沒有找到?

    其次,夾岸數百步的桃花林,桃木是幹嘛的?桃木亦名“降龍木”、“鬼怖木”,是用途最為廣泛的伐邪制鬼材料。古代人用桃木做成木人,桃印,放在家中門上,辟邪。《山海經》記載,東海中有座度索山,山上有三千里的大桃樹,東北方向就是鬼門,裡面是萬鬼所聚之處,天帝派神荼鬱壘看守鬼門。如果有鬼害人,神荼鬱壘就可以用桃木射它們。

    最後,村落的佈局結構。山有小口,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這個結構很像墓室結構。

    有小口,初極狹。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

    綜上,《桃花源記》是鬼故事的說法不是空穴來風,含有一定依據,認為這是理想之國也好,是陰間世界也罷,都是一種解讀而已。

    ---------丸--------

  • 4 # 契威格

    如果說是神仙的故事,就好接受了。但畢竟在古代神鬼妖怪這些都是一類性質的故事。《牡丹亭》也是鬼故事,《紅樓夢》裡有鬼有神。初讀《白鹿原》的時候還被它裡面的鬼故事嚇得靈魂出竅。奇怪,愛看的書怎麼都是鬼故事!這算是中國小說傳統的表達方式了吧!

  • 5 # 禍穸

    我認為“《桃花源記》是一個鬼故事”有些過度解讀的意思,或者說是將今人之思(對社會、對人性等)嫁接到了“桃花源”上。理由有二:

    一、《桃花源記》是《桃花源詩》的序言。

    《桃花源詩》是一首五言古風,全詩36句: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孺縱行歌,班白歡遊詣。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於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開篇即言“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詩人所在的時代,是東晉末年、五胡亂華時期。動盪之時、離亂之世,戰事頻仍。其時,劉裕毒殺晉恭帝,代晉自立,史稱“劉宋”。

    眼看百姓流離失所,自祖上便效忠的晉也被取而代之,陶淵明書寫“桃花源”不能不說是心嚮往之的“理想國”。不知“今是何世”,也就消減了現實中精神上依歸的“正統”覆滅的痛苦,但又欲蓋彌彰地點出“乃不知有漢”。“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更是說明了“桃花源”是詩人所追求的地方——身心棲居之地,退而求其次,心安之則餘願足矣。

    《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是先後相續、一脈相承的,可以單獨欣賞,但要意指其具有陰謀論意味、是一個鬼故事,就不能割裂《桃花源詩》了。且就陶詩以往的詩風、文風來說,這一點也是不成立的。

    說陶詩,我們先入為主地想起他的田園詩。平淡自然,似瘦實腴,酒與泥土的氣味在字裡行間透出來,生活與詩意都飄然而來,在陶淵明的筆下,詩與遠方與當下結合在了一起,生活在高處也在足下。再說其詠懷詩,《雜詩》十二首,感懷身世,慨嘆歲月易逝,直抒胸中塊壘。《讀山海經》十三首,詩人借《山海經》中的神話、寓言、傳說抒懷,想象力豐富,既體現了詩人的政治理想(“巖巖顯朝市,帝者慎用才”),也體現了他的天人之思(“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二、“桃花源”有現實基礎,沒必要一定設定為非人間的美化了的“地獄”。

    早在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施行一系列不合時宜的改革,適逢北方鬧饑荒,富豪之家為求自保便建立了自給自足並帶有民間武裝的塢堡(亦稱“塢壁”)。而自東漢末年始,三國紛爭、魏晉更迭、西晉東遷、南北朝亂世,大爭之勢為塢堡的存在提供了現實條件——幾方勢力之間爭奪不斷、爾虞我詐,顧不上收編這些零零散散、地處偏僻之地的塢堡勢力。

    陶淵明所在的時代,正是這樣一個大爭之世。

    因此,陶淵明的“桃花源”更像是一個文學藝術化了的塢堡,而不是令人細思極恐的鬼境。這個經藝術手段誇張化了的避風港,是“嬴氏亂天紀”後其餘諸侯國的遺民所建,這裡的居民避開了秦朝苛政、楚漢爭霸、漢末亂局,一直保留著淳樸的民風。桃花源,承載了詩人的美好願望。這種願望映照著殘酷的現實,它透著人道主義的悲憫。若以“鬼故事”論之,則消解了陶詩(文)的人文關懷。

    我們可以說以陶淵明“桃花源”為原型,做了解構並重新構建的“暗黑版桃花源記”是一種創新,是經典的重塑,但認為《桃花源記》說的是一個鬼故事,實為不妥:一則不利於對後人傳統經典的純文字教授;二則容易使沒有了解原文的讀者對先入為主,反將解讀做正解。

  • 6 # 用二踢腳炸平美利堅

    讀過《桃花源記》的朋友,都知道,那不是鬼故事,那是童話故事,為什麼這麼說呢?先來看看鬼故事的基本要素:鬼,可怕的過程,負能量,鬼故事,必須得有鬼啊!那在桃花源記裡呢?誰是鬼?誰也不是!對吧,並沒有青面獠牙或者眼睛像銅鈴,或者血盆大口這一類鬼族的描寫。故事裡的主角,是一群不問世事與世隔絕的人們,每天認真的勞作,不吵不鬧,沒有戰爭。沒有流血事件,躲避了多次戰亂,不知又漢,無論魏晉,,可見他們與世隔絕的時間不短。這裡的人們在此生活。娛樂,多美的一幅圖畫!哪裡有構成鬼故事的驚悚情節?沒有!依我看。這裡是陶淵明的理想之地,好像童話王國,我覺得這更像是修仙得道的聖地,在那紛紛擾擾的亂世,能有一塊淨土祥和安樂,不正是修仙養性的好地方嗎

  • 7 # 鳳凰山邱敏

    我想笑,現代人吃飽了撐的嗎,不懂不要瞎說,咋就成鬼故事呢?

    首先,作者陶淵明東晉末南朝宋初人,詩人,文學家,散文家,做過幾年小官,後因為厭倦官場,辭官回家從此隱居。寫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等,從題目可以看出他的作品主要題材都是田園生活的。

    桃花源記,用超現實的表達方式透過對人們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述,表現出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對現實生活不滿的態度。

    文章的結構也頗有巧妙之處。作者借用小說筆法,以一個捕漁人的經歷為線索展開故事。開頭的交代,時代、漁人的籍貫,都寫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把讀者從現實世界引入到迷離惝恍的桃花源。

    .不足為外人道也”及漁人返尋所志,迷不得路,使讀者從這朦朧飄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現實世界,心中依舊充滿了對它的依戀。文末南陽劉子驥規往不果一筆,又使全文有餘意不窮之趣。也許就是這一筆,給人以無限聯想,才讓人腦洞大開,說這是鬼故事。

    總之,我很喜歡這個小說,給人以閒樂,神往的感覺!

  • 8 # 夕陽紅155908541

    有人說《桃花源記》是一個鬼故事,是因為文章最後二個自然段,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我認為不能說這是鬼故事。桃花源是陶淵明刻意追求的理想社會。

    陶淵明,字元亮,亦名潛,字淵明。江西九江人,東晉大詩人,曾經擔任參軍、縣令等小官,因不滿當朝的腐杇黑暗統治,辭官歸隱,也參加農業生產勞動,體驗生活,與勞動人民有著深厚的感情,他的詩大多描寫田園山水和勞動人民的生活情景,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田園詩人"。

    《桃花園記》是作者的五言古詩《桃花園詩》前面的小記。全文以武陵漁人無意中發現世外桃園的故事,描繪了一幅作者夢寐以求的沒有專制統治的、平等自由的、豐衣足食的理想社會。充分表觀了作者對當時的黑暗的、腐敗的、混亂的、現實社會的不滿,對桃花園式的理想社會的無限嚮往和追求。

    文章構思巧妙,寫得引人入勝,作者運用豐富的想象力,以打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按照漁人的行動順序,介紹了桃花源的發現經過,刻意描繪了這裡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氣息,詳細記敘了漁人和他們的接觸情況,充分地描繪了桃國中人的淳樸和真摯。

    這是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儘管這種境界是虛構的,不可能有這世外桃源。但作者卻把這桃花源描繪得似有似無,似真似假,令人回味無窮,令人嚮往不止。

  • 9 # 亭林文學

    “細思恐極!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原來是個鬼故事!”

    一旦有人這麼一起頭,這話題的熱度一下子就上來了,網友們議論紛紛:《桃花源記》哪裡成了鬼故事了?

    認為《桃花源記》是鬼故事的依據

    這個傳說之所以貌似有理的原因,主要在於它是透過文字分析來揭示答案的:

    你看,首先,捕魚人以捕魚為業,自然對平時捕魚的環境十分熟悉,怎麼會進入一個從沒見過的桃花林呢?

    其次,桃花源的佈局,透過一個洞口進入,外窄內寬,像墓地格局。而阡,在古代也有墓地的意思。

    且,桃花源裡面的人分明和外面隔絕了幾個朝代,我們都知道秦朝和魏晉的服飾是有明顯區別的,陶淵明又為什麼會寫“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呢?這是不是暗示他們穿的衣服是外面的人燒給死去的人的呢?

    最後,結尾漁人怎麼都找不到桃花源了,而且劉子驥尋找未終也病死了,這就更為桃花源添了許多神秘色彩。

    據此,有人便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其實是個鬼故事啊!

    筆者辨析:《桃花源記》是不是鬼故事?

    答案:不是。

    關於把《桃花源記》當鬼故事的說法,當個腦洞故事聽一聽就好,實在沒必要當真,因為這個說法真的漏洞百出。

    首先,陶淵明不具備著鬼故事的動機。作為“古今第一隱逸者”,陶淵明所處的亂世時代使得他本身就無法去選擇去朝堂建功立業,再加上他天性比較熱愛自然,《歸去來兮辭》中對此已經說得很清楚。

    但他卻又並非是對社會漠不關心,他有對社會的關懷,也寫過一些“金剛怒目式”的詩作,他對社會有看法,因此陶翁寫《桃花源記》的意思很明確,就是寫了一個理想的社會圖景,勾畫了對於和諧安寧的社會環境的嚮往和對和諧友善的人際關係的憧憬。

    其次,“阡”有墓地的意思也是在唐以後,但陶淵明是東晉人。而且“阡”有墓地的意思不代表“阡陌”就有墓地的意思,阡陌只指交錯的小路。

    而漁人意外來到桃花源和之後都遍尋不著的描寫,都只表明:桃花源與世隔絕,漁人只是一個讀者的引路人,不寫漁人,我們怎麼能順著他的腳步來到這桃花源中呢?而後遍尋不著,更說明桃花源的虛妄,一是可能為了加強桃花源的神秘性,增加藝術色彩;二是陶淵明可能是在清醒的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這終究只是個理想。

    文中最大的漏洞/bug:“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如果不是陶淵明真的沒意識到這個服飾變遷的問題,那就只能是和上面一個解釋:這佐證了桃花源理想社會的理想型和虛幻性。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桃花源記》可能是一個喜劇掩蓋下的悲劇,但若說是鬼故事,實在是談不上。

  • 10 # hjshhdh

    我有一種猜測:

    會不會那些人是當地什麼民族的,比如土家族或苗族人?

    1.“避秦時亂”,也許是秦朝時土家族的祖先或苗族人的祖先躲到這兒

    2.“山有小口”,當地當時這些人的祖先為了防止外人入侵利用的防禦工事

    3.“大驚”,也許是突然發現外族人入侵,先招待招待他同時從他嘴裡套點話

    4.吃到的東西也許是獵人打的

    5.漁人離開之後報告官方,是為了領賞,而源裡的人有偵察兵,發現了這些記號,然後把記號抹了

    6.不斷有人暗戳戳溜進來,成為村子裡的人,不過村裡人沒說出來而已

    7.我在中國地圖上分析過武陵山區,湖南就屬於這片山區,而且湖南產桃,那麼那些桃應該就屬於他們的內化品

    8.至於他們為什麼不出去,則是從不斷暗戳戳逃進來的人處得知外界動盪不安,導致他們對外界更恐懼而不想出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學小楷應從哪些碑帖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