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賣玉石的小哥
-
2 # 明之書苑
評判水平的最好方法就是臨摹和創作。越難臨摹就代表書家水平越高,越難在創作中表現其風格就代表書家水平越高。歐體的水平就體現在其用筆和結構上。
一、用筆上,歐體的線條較細。書寫時需要在提著筆的同時壓住紙,又要在細線條中表現出細微的粗細變化。這種欲壓不壓的用筆,比顏體、柳體更難把握。
有人認為把線條加粗,字寫大就行。但實際上,除了顏體,唐以前的大家風格,很難用來寫大字。所以,如果想要表達原滋原味的歐體風格,就必須把握其基本的元素,即線條的粗細。
二、結構上,歐體的險絕是其重要特點。這種寓平正中的險絕,也是極難把握的。它沒有魏碑的明顯欹側,但又不是平正風格,細微之致。在臨摹時,只要稍改一點橫畫的欹斜角度,歐體的風格就會失之偏頗。這從圖中三個“公”的結構對比就一目瞭然了。歐體的“公”更為欹側,筆畫的佈局安排上更為精巧。臨摹時難度更大。
歐體“公”
顏體“公”
柳體“公”
所以,不少書家認為歐體學習難度,比之顏體、柳體更高一些。甚至有人總結:“學歐十年,學顏一年”。歐體的水平在比較中就可見一斑。
-
3 # 劉煜坤居士
歐陽詢是初唐時期的書法大家,初學王羲之,後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獨自一體,筆跡遒勁,為學習書法的楷模,代表作有《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碑》、《皇甫炎碑》、《虞恭公碑》等.
《九成宮》是臨習最多的字帖。
以下以《九成宮》為例,來分析下歐體的基本特徵,也可以作為寫好歐體的標準。
1.方筆為主,點畫堅挺,筆力凝聚。以《九成宮》裡的“謙”字為例,很多筆畫的起筆行筆和收筆處都是以方筆為主,這樣才能體現歐體的瘦硬風貌。
2.字型修長,內緊外鬆,左收右放。
如“宇”字,整個字字型修長,有萬歲枯藤之貌。
如“優”字,整個字內部結構緊湊,外部結構寬鬆。
如“般”字,整個字左邊收斂,右面比較開合大。
3.用筆方整,平穩險絕。看似危險無比,實則險絕靈動,不失莊重。
以“念”為例,看著快倒了,給人一種很危險的感覺,然而卻穩穩的落在那裡。
-
4 # 觀止生活提案
唐代楷書在創作程式上法度森嚴,並出現了風格領袖。而風格領袖的書風,成為主導型模式,風格領袖所代表的風格型別,竟然長遠地影響書法史,跨時代地造成大眾化影響。這是書法史上的奇觀。
唐代初年,歐陽詢的正楷以東晉王羲之、王獻之書體為正源,同時博採旁收,從中還可以看出北朝碑刻書法的薰陶。像歐陽詢這樣的大書家,都在北朝碑刻書法中吸取創作營養,可見北朝書法內涵之豐富、魅力之強大。
歐陽詢書風,結體取縱勢,挺拔瘦硬,剛健險峻,清朗爽健,世稱“歐體”。歐陽詢書法的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碑》由魏徵撰文,632年四月刻石。其結體雍容清秀,線條瘦勁均勻,運筆靜穆安詳,中鋒為主,中側並用,寓險峻於平正之中。既有晉朝“二王”的清麗秀雅,又有北朝碑刻的遒勁雄強,達到了剛柔相濟的完美境界。通篇以方筆為主,起收處斬釘截鐵,切筆稜角鮮明,豎折彎鉤又能夠自然出現含蓄的圓轉,有融匯方圓之妙,被稱為唐初楷書的最高典範。
歐陽詢習字極為用功,他曾以重金購得王羲之教子習用的“指歸圖”,視如至寶,樂得睡不著覺,日夜揣摩。書法史記載,歐陽詢曾經在騎馬外出時,見到一座古碑,覺得書風不凡,走近細讀,看清是西晉書法家索靖所寫。就停下來,坐在馬鞍上認真觀賞了很久,然後離去。走了數百步又返回來,下馬佇立觀賞。站累了,就脫下皮袍坐下來看。晚上就睡在石碑旁。這樣過了三天才離開。
從坐在馬鞍上看,到下馬站著看,到鋪上皮袍坐下來看,再到守在石碑旁住三天,行為的系列遞進,正是心靈感受的層層深入。
-
5 # 一人筆記
我是一人。這個問題很有難度,也很得罪人的問題。
歐體楷書現在學的人最多,什麼是好的標準?我們當代寫歐體楷書最好的人是誰?
我們當代寫歐體楷書最紅的人是誰?
是田英章嗎,還是田蘊章,還是盧中南?
為什麼先問我們當代誰寫歐體楷書是最好的?
因為如果沒有標準,怎麼能夠評價水平的高低。
田蘊章、田英章和盧中南這三人的歐體楷書水平,他們三個人的歐體楷書水平,都有人覺得是最高的。
楷書的基礎筆畫是檢驗楷書水平的最基礎的標準,下圖是田英章楷書的基礎筆畫。
其實不管歐楷,還是顏體、柳體、趙體只要是楷書,基礎筆畫是評判一個人楷書水平最基礎的標準。
如果基礎筆畫已經不錯了,那麼就需要考慮字的結構,或者說“結字”。
學習歐體楷書的絕大部分人,基礎筆畫都能直接找到不足之處。
基礎筆畫不過關,那麼是學習歐體楷書的正常水平。
基礎筆畫不錯了,那麼是學習歐體楷書比較好的了。
字的結構不錯,那就是歐體楷書非常好的了。
比如當代青年書法家荊霄鵬,他寫得歐體楷書就不錯。
一人有感歐陽詢的楷書當然很優秀,那麼是不是要寫得非常像才是好。
姚孟起的字非常非常的接近歐陽詢,田英章的字有自己的風格,沒有姚孟起像歐陽詢。
姚孟起的歐楷水平高,還是田英章的歐楷水平高?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
-
6 # 青溪書法
首先,評判是不是歐體,可以用三個字概括:“俊”、“險”、“變”。
1,俊朗。歐體具有男人的Sunny之美。
當代名家田英章的字,偏向女性的陰柔之美,像古典美女西施;盧中南的字偏向富態嫵媚之美,像古典美女楊玉環。二位大家雖都源於歐,但都已經偏離了純歐。歐體屬於帥哥,田、盧屬於美女。
純歐水平最高的應該是姚孟起;歐體學的最好的應該是歐陽通。這兩位都繼承了歐體的俊朗特點。
2,險絕。歷史上險絕成就最高的唯有歐陽詢。險絕其實已經屬於結構範疇。
險絕類似於雜技表演中的搭椅子,看似險象環生,搖搖欲墜,其實重心很穩。比如蕤、繁二字,明顯如高崖懸石,驚心動魄。頌字左右顧盼,動態十足。
田英章老師就像初入榮國府的林妹妹,步步謹慎,處處小心。盧中南的字也是“平穩有度”。
其實歐陽通的字真的不比他老爸差。大家也可以學學。
3,變化。書法不是齊步走。楷書也是舞蹈,只是輕歌曼舞。
比如上面綴字的四個又,烏字的四個點;下圖求、引的豎勾富有變化。寫成千篇一律就味同嚼蠟了。
變化既屬於點畫,又屬於結構,更屬於謀篇。
以圍棋為例,有人計較邊邊角角和一子一目的得失,有人卻在乎取勢中腹,逐鹿中原,有大局觀。書法也當如此。
編後語:
回覆列表
歐陽詢所做的《九成宮醴泉銘碑》是歐陽詢晚年代表之作,趙孟頫說:“清和秀健,古今一人”。明陳繼儒曾評論說:“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氣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駕也。”明趙涵《石墨鐫華》稱此碑為“正書第一”,享有“楷書之極則”的美譽,被歷代書家奉為“歐體”的楷模。被後世喻為“天下第一楷書”或“天下第一正書”。《九成宮醴泉銘碑》用筆方整,且能於方整中見險絕,筆力勁健,點畫雖然瘦硬,但神采豐潤飽滿,書作向上的挑筆出鋒含蓄,帶有隸書筆意。字畫的安排緊湊,勻稱,間架開闊穩健,字型結構典雅大方,法式嚴謹,看似平正,實則險勁。其字形採用長方形態勢,偏修長,行筆於險勁之中尋求穩定,尤其在劃末重收,筆至劃尾便穩穩提起。字句、行距都較大,章法顯得寬鬆而清晰。故後人學習楷書往往以此碑作為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