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柏夫文藝
-
2 # 章精品書法課堂
對於這個問題,個人拙見:
一、一個月前學習的字保留下來,每天標註好日期。
二、到下個月拿出來和現在的字做個比較、筆法,結構、很明顯的哪裡進步了、哪裡繼續在重複錯誤,這樣下來正確的鞏固,錯誤的發現改正、是個很好的方法!
-
3 # 用事實說故事
寫字這個東西真不好說進步與否,有些名家寫手可能寫幾百副字帖都未必出一張精品,我看你寫的還可以,談不上進步,但寫的還行,寫字別用紅筆,用鋼筆寫會好些,個人見解,勿怪
-
4 # lorenzo9527
就這兩幅來字說,我覺得樓主書寫比較認真,作品也比較乾淨工整,不過從書法的角度來看都算不上太好,即使有進步,幅度也比較小不夠明顯。
主要問題還是在結構上,包括筆畫的位置關係、各部分的大小向背、整體的疏密正斜等,處理的都不夠合理和精到,改善的途徑只有一個,就是透過不斷的對照字帖臨習加以糾正。
字帖的選擇上,如果只是想把字寫的好看一點的話,可以找本當代硬筆書法名家的字帖對照臨摹,比如田英章、顧仲安、吳玉生、盧中南、龐中華、荊霄鵬、趙賀新等都可以,甚至用電腦字型裡的楷體、行楷等也沒問題。
如果在書法學習上有一定目標的話,還是應該從古帖入手,畢竟取法乎上。建議先學楷書,有基礎後再學習其他書體。楷書古帖可供選擇的很多,包括魏晉小楷(鍾繇、王羲之等)、唐楷(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等)、元明清楷書(趙孟頫、文徵明、姜夔、黃自元等)、寫經體楷書(靈飛經、轉輪聖王經等),都可以,挑一個自己喜歡的。
練習方法上,我覺得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不要貪多求快,最好從簡單的字開始,一個字一個字的攻克;二是儘量搞準確,可以藉助田字格、米字格,或者一些書法APP的臨摹打分工具(推薦不厭書法),把筆畫定位好,儘量接近原帖;三是注意分析總結,提煉出部首的一般寫法、結字的一般規律等。
我也只是一名業餘愛好者,斷斷續續練習了一段時間(下面是我的練習作業), 以上一點個人體會,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
5 # 鄴水朱華1
首先肯定,透過一個月的練習,題主的字是有明顯進步的。第一幅字雖然書寫還算認真,但毫無章法可言,第二幅以用筆和結構趨向一致,雖然談不上正確,但已經有了一些基礎,可以看得出下了一番功夫。
至於如何改進,首要的建議還是要認真臨帖。找一本自己喜歡的名家字帖,逐字臨寫。選好字帖就不要輕易改變,開始不要貪多,每天三到五個字,甚至一個字也可以,務求臨寫到位。每寫一遍,都要對照字帖,看自己的差距在哪裡,然後加以改進。當然,一開始是比較枯燥,也是比較困難的,但一個字一個字突破,用不了多久,就會有明顯進步。像題主這樣一次寫一大篇,進步是比較慢的,因為資訊量太大,不好或者沒有耐心去逐字分析差距和不足,而且會鞏固自己存在的錯誤。
練字並不容易,需要下苦功夫才能寫好。但練字也是個充滿樂趣的過程。只要真心喜歡,寫字是可以愉悅身心,修身養性的,祝題主學習進步,早日成功!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6 # 李啊啊呦耶
一個月前寫的字和現在寫的字,是否有進步?該如何改進?
你如果真正下了功夫,應該是有進步的,因為你練的可能字數要少些。假如說臨帖了,把一月前寫的和現在寫的相比較,看了就是有進步,但要讓你另抄一篇文章就不知道該怎麼寫了。我練字站的腿疼,中指的關節也腫過,說起來沒有人相信。所以說我的經驗證明,你應該有進步。
如何提高、如何改進,我想字要練好,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選擇好自己最喜歡的字型刻苦練習,首先是練眼即讀貼,其次要練腦或者說練心。第三要練手,眼、腦、手,三者一致,眼到、心到、手到,練手主要指練指力、腕力、練手感。第四結構,掌握字的結構,這就和我們蓋房一樣,擔子、檁條、立柱等該放哪裡就放在哪裡,左右、上下等結構,字也一樣結構很重要,還要注意平衡。第五練筆畫,永字八法有詳解。
再談談練字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 不管是毛筆、鋼筆,還是圓珠筆,都要選用書寫流暢的好筆,2 練習應注意寫字的姿勢和正確的方法。3 練字要心平氣靜,善始善終,不能敷衍了事。4 字貼選好不要輕易換掉。有恆心有毅力,天天寫不服人。5 練習和實踐結合,毛筆字練習當中,也可以幫別人寫寫對聯等。
一日練功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功夫不負有心人,是金子總會發光。讓我們走進漢字書法世界,盡情的揮毫潑墨吧!
-
7 # 森哥161315191
一個月的時間,寫出來的字,不會有大的變化,我認為要想寫字有進步,倆個方面很重要!第一隻是埋頭寫,機械的寫,不琢磨,進步會很慢的!另外只看,欣賞不去動筆那更是很難!
其實,要想在某個領域有成績,熱愛很重要!喜歡做一件事,會進步很快!
-
8 # 布丁筆翰世界
講一個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獻之學書法的故事,你就明白學習書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持之以恆。王獻之是王羲之(大家都知道他是誰)的第七個兒子,他受父親及家庭環境影響,從小就喜歡書法,七八歲就跟隨父親學書法。有一次,王獻之正在認真的練字,王羲之走了過來,伸手抽取王獻之手裡的筆,由於王獻之將筆握的很牢,王羲之沒能成功。於是王羲之就誇獎他,說他握筆姿勢不錯,王獻之心裡很得意。後來王羲之的一個朋友也誇獎了他,於是他就更得意了。
有一天王獻之問他媽媽:“我只要三年就能趕上爸爸了吧。”媽媽搖搖頭。“那五年總行了吧?”媽媽還是搖搖頭。媽媽對王獻之說:“只要你練完了院子裡的18缸水,你就趕上你爸爸了。”王獻之雖然心理有些不服,但還是認真的練了幾年。注意這裡是幾年。他把練好的字拿給王羲之看,想讓父親表揚他。但事實並非他所想的那樣,王羲之一張一張的翻過,就在一張“大”字的面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為什麼呢,因為大字他認為王獻之寫的還相對不錯,於是隨手在“大”字下面加了一個點。
王獻之心理迷惑不解,有點不服氣,就將字拿給媽媽看。媽媽看過之後,就指著“大”字下面的一點說,“你練了三缸水,就只有這一點像你父親。”媽媽還鼓勵王獻之不要放棄,只要堅持不懈,一定就能成功。王獻之終於練完了18缸水,終於與父親並稱為“二王”,成為大家公認的書法家,流傳於世。
透過這個故事說明兩點:一、要有個名師,沒有名師選個好字帖,找專業老師指點。二、要耐得住寂寞,持之以恆,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寫字既可以修身養性,也可以磨練人的浮躁。有百利而無一害。
-
9 # 川生13
練書法跟做其它事情一樣,要用心去學去寫才能有進步,在練習中要不斷比較、反思,給自找茬,只有在不斷糾錯中才有進步,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書法水平。
回覆列表
根據我的常識和實踐,提三點建議:
一是不要用紅筆寫字。書法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中國文化內涵豐富,有許多約定俗成的規矩,比如,硃筆也就是紅筆,一般是皇帝閱奏章用硃批,老師閱作業用紅筆,再就是處決犯人用紅筆勾劃,一些道家符籙也用硃砂筆畫。正常是白紙黑字,就是一些喜帖,也用紅紙黑字。
二是切記要選好帖,常臨帖,最好選歐陽詢、趙孟頫的小楷字帖,這個我專門回答過了,請查閱。
三是要有長期練習的心理準備,書法是一門非常有難度的綜合性藝術,需要長年累月,持之以恆,不可能一蹴而就。
當然,把每個月寫的字都存下來,經常對照,就可以發現缺點,及時改正。啟功老先生曾經就是這麼做的,每隔一段,把寫的作品貼在牆上,與舊作進行對比,把不滿意的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