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昊雲萊

    俺腳的主要是看寫出的作品能否把自己想呈現的,都能呈現出來,形成自己的風格。

    寫成這樣,有大咖說還沒入門……

  • 2 # 使用者9765533412316

    入門的問題一派胡言!沒有這麼複雜!

    我詩一首,

    十億人民詩書幾,

    突破禁固自學勤。

    舍名棄利學終成,

    那有天生是神仙!

    七十三歲

  • 3 # 千千千里馬

    謝謝您的邀請和提問。“衡量書法入門的標準是什麼?”你的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書法入門是一個比較難以準確表達的,例如,我的楷書寫的不錯,可是行書還沒有入門呢!楷書、行書寫的不錯,但是,隸書篆書草書還沒有入門。你說,我是書法入門了還是沒有入門呢?

    所以,很多著名書法家還被批評為“沒有入門”呢!你說怎麼確定書法入門?

    那麼,著名書法家的書法“還沒有入門”是不是一個事實?當然是一個事實,也確實可以找到很多著名書法家“沒有入門”的例子。

    比如說,有人說郭沫若的書法就“還沒有入門”,還有,也是大家非常崇拜的書法家,學他的草書被稱為一體,學習的人非常多。但是,他的書法,也被一些人認為“沒有入門”呢!也有人說啟功的書法沒有入門,說歐陽中石的書法沒有入門,說田英章對書法沒有入門等等。

    至於,古代書法家臨摹的書法作品,一看就是“沒有入門”的臨摹,這樣的例子也很多。

    這個問題就非常奇怪了。千里馬告訴你:著名書法家被批評“沒有入門”那就真的很正常了,而沒有著名的書法家呢?他們卻都是非常“入門”的。

    這就產生一個問題:是不是沒有入門的書法家就容易出名?真真入門的書法家反而出不了名?確實是這樣。

    這是有道理的,如果你中規中矩,你肯定出不了名的。

    凡是出名的書法家,都是有一定書法創新的。書法的創新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那些有創新價值的書法家的書法就容易出名,而沒有創新的書法家就不容易出名。

    那麼,有創新就會有一定的“缺點”,批評的人,不是看主要的成績,而是隻看瑕不掩瑜的“缺點”,這就會使得一些人,一輩子只會看“缺點”,不會看優點。所以,也就經常會用“沒入門”來的批評別人的書法了。

    因為,這些人不出名,但是,他們的書法確確實實看不出沒入門的問題。

    那麼,我們廣大的書法愛好者到底如何衡量書法入門沒入門?

    這個問題確實很難回答,因為它涉及對“入門”的寬和嚴的問題,而且,確實沒有固定的標準。

    我們每一個人寫字的差別是很大的。而且,書法的入門也是多層次的。

    它不僅僅是一筆一畫的問題,而是一個書法文化和書法技能系統問題。

    大體上來說包括這樣一些基本常識和基本技能。

    首先是書法的基本技能的入門

    如果書法入門,那麼基本的技法問題,應該沒有大礙。

    比如說,我們至少要善於和能夠寫楷書和行書。如果在楷書和行書兩個書法方面,都沒有嚴重的筆法缺陷,那麼,就可以認為是書法入門了。

    書法入門的標誌,還在於自由寫字基本上是規範的。至於功力不足就不先追究了。因為書法是比較漫長的一個修煉過程。書法的美要在書法的功力上體現出來,這就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只有具備對書法基本技能的掌握,才會有進一步的深造和提高,所以,入門非常重要。

    如果入門的 成績好,未來書法深造的進步就會更好和更快。所以,我們對書法入門一定要看得重要一點。最好有好的老師指導,書法入門的質量就會更好。

    其次是書法常識的入門

    學習書法切忌沒有書法文化常識,這些常識,有的是有一定理論的常識,有的是有一定的技法延伸常識。

    前面我們說了書法入門的技法常識,就是至少要學會兩種書法,即楷書和行書。

    如果我們在楷書和行書兩種字型都解決了技能問題,那麼,書法技能還有一延伸。

    例如,章法就屬於技法延伸。書法的章法是書法應用和藝術表現的基礎。如果對章法不瞭解,那就不能說是入門入門。

    所以,我們在延伸書法技能的時候,至少還要學會兩種章法:

    一種是有行有列的章法;

    還有一種是有行無列的章法。

    這是書法的兩種基本章法,我們要有實戰能力,如果能夠正確應用這兩種章法,就是書法入門。

    如果我們寫的書法作品章法不對,那就是沒有入門的表現。

    例如,字寫不到格子裡的中心,上下左右的字與字之間比較混亂,都是章法沒有入門的表現。

    此外,書法的技能還要延伸到墨法,墨法也是書法入門的基礎技能。

    墨法要求我們寫字,要有墨色的美,不能看不出墨色的變化。書法作品中起碼不要出現不合理的太濃或者太淡的用墨。

    對於入門的書法作品,不要求墨色煥發,但是,要有墨色的活氣,給人以有筆有墨的感覺,這才是書法入門的體現。

    這些技能的延伸都屬於書法入門的指標,也是與書法的實用技能緊密相關的,我們不能只有一面沒有其餘。

    書法入門,起碼應該具備書法規範的一般要素。

    除了基本技能不能缺失,還有一些書法文化的東西,我們也應該入門。

    例如,起碼的書法史知識我們一個具備,我們應該瞭解中國書法史上都有哪些書法家人物,起碼的漢字發展史我們應該瞭解。

    如果具備這些書法文化的常識,應該說是書法入門了。

    第三,學習書法最平坦的一段路是書法入門

    書法入門為什麼是書法之路最平坦的一段路?因為,如果我們具備了起碼的書法技能和書法文化,對於我們未來學習和研究書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礎性意義。

    比如說,我們瞭解基本的書法史知識,就會在書法的海洋遨遊而不會迷茫,因為,我們有基本的書法史知識。

    書法入門雖然是書法學習道路是最平坦的一段路,但是,這段路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因為我們不可能也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入門的階段,何況書法不但是技術也是文化。

    無論從技術層面還是文化層面,繼續深化學習一定是必然的。

    所以,入門之後還有一段新的入門之路在等待我們去完成。

    很多人如果只滿足於書法入門的階段,這無異於對於把自己學習書法的成績全部給會掉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書法入門其實也不錯的,但是,後來一直進步不大的原因,因為,我們總是滿足於書法入門。

    由於書法入門之後,在深入學習書法的時候,難度就增大了,所以,我們基礎上人,書法入門以後就沒有平坦的路可走,而是開始爬坡了。

  • 4 # 快樂書法

    傳清人《書法秘笈》說:

    凡欲學書之人,工夫分作三段,初要專一,次要廣大,三要脫化,每段三五年火候方足。初取古人之大家,一人以為宗主。門庭一立,腳根牢把,朝夕沉酣其中,務使筆筆相似,使人望之便知是此種法嫡,縱有諫我、謗我,我不為之稍動,常有一筆一畫數十日不能合轍者,此際如觸牆壁,全無入路。他人到此,每每退步、灰心。我於此心愈堅,志愈猛,功愈勤,一往直前,久之則有少分相應,初段之難如此。此後方做中段工夫,取魏晉唐宋元明數十大家,逐字臨摹數十日,當其臨時,諸家形模,時時引入吾胸,又須步步回頭顧祖,將諸家之長默識歸源,庶幾不為所誘,工夫到此,悠忽五六年矣。至末段則無他法,只是守定一家,以為宗主,又時出入各家,無古無今無人無我寫個不休,到熟極處,忽然悟門大開,層層透入,洞見古人精奧,我之筆底迸出天機,變動揮灑,回想初時宗主不縛不脫之境,方可自成一家,到此又五六年。

    劉勰《文心雕龍》說:

    “是以規略文統,宜宏大體。先博覽以精閱,總綱紀而攝契;然後拓衢路,置關鍵,長轡遠馭,從容按節,憑情以會通,負氣以適變,採如宛虹之奮鬐,光若長離之振翼,乃穎脫之文矣。若乃齷齪於偏解,矜激乎一致,此庭間之回驟,豈萬里之逸步哉!”。

    劉勰《文心雕龍》雖然講的是文體,但和》《書法秘笈》的道理悉無二致。

    那衡量書法是否入門的標準是什麼?按業界的通識,無外乎如下兩點:

    一、能夠熟練的、準確的臨摹篆、隸、楷、行、草中的任意一體,同時對不同的書體,不同風格的作品的特點,也能夠達到基本準確的臨摹;並能初步創作出不同書體、不同風格的作品;

    二、初步具有走向廣度,走向深度的思想理論基礎、初步明確了學習取法、融合創作的思路,併為之而探索、實踐。

  • 5 # 孫若曦243

    簡單的說,看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看他寫的有無法度?學的哪家碑帖?一是看筆法,二是看線條質感,三是看氣韻是否生動。

  • 6 # 老跨鬥

    我乾脆寫個非常簡明的東西,告訴大家我的心得:

    1、學書法沒有捷徑,沒有速成。

    2、學書法並不複雜。

    3、學書法就是從臨摹古人碑帖開始的。

    4、學書法一定要有老師指導,不可以自學,自學等於浪費時間。

    5、當在老師的指導下選中某帖時,先把所有的基本筆畫進行認真練習。因為基本筆畫是構成漢字的基本元素。中國漢字九萬多個,很多,但基本筆畫就那幾個。

    6、當基本筆畫掌握以後,開始臨帖,此時最要注意的就是結構。中國漢字九萬多個,很多,但基本結構就那幾種。所以,在臨帖時要分類。

    7、臨帖最基本的就是一個字,“像”,越像越好。筆畫形態像原帖,結構上像原帖。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像,就要在老師指導下找原因。

  • 7 # 智慧書法

    謝提問!書法的目的是創作書法作品。抄襲、臨摹、模仿、入流、宗法、共同模式,均為書法門外漢小技。入門不是成功,入門的標準是創作的作品表現自己的書法意識(觀眾可看到作者的想法),即使無形成風格,也做到了不凡。具有極高的綜合素質後,書法轉化為書道(表現靈魂)。

  • 8 # 如石書藝

    書法入門的標誌是書法法則的掌握程度。

    書法入門是書法學習的第一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掌握兩點,一是筆法,二是字法。

    筆法是基礎的基礎,我們臨帖,採取多種方式,以求形似,其目的,就是探得筆法。這個筆法具有共性規律,在臨帖過程中,不斷糾正自己的書寫習慣,進而形成法帖中具有共性規律的書寫法則。只要我們對臨帖中的筆法已“入腦入手”,書寫時運用正確的筆法,達到臨帖的形像,就是書法入門的標誌之一。

    字法的要求更高一個層次。不僅運用正確的筆法書寫,而且還要體現出書者的理解。就好像寫“歐體”,對歐體字形的整體性把握要有自己的見解和把握,讓人一看便知這是你的臨帖。這也是為創作打基礎的重要環節。

    做到以上兩點,我們可以試著進行一些創作,並且,能注意到整幅書法組成的章法佈局合理性,就算是書法入門了。

  • 9 # 書法有云

    衡量書法是否入門的標準是“入貼”。

    入帖,是指學書必須從臨習古代碑帖入手,達到形似神似。

    入帖對初學者來說,尤為重要。其目的在於透過對古代優秀作品的臨習,來掌握寫字的方法及古代書法的精神。

    入帖的方法,首先要選定臨習的範本,經反覆臨習,逐步學會各種技巧法則,能夠熟練地寫出其精神體貌。

    學習古人碑帖能夠進入其中,是對學書者的基本要求,又是書作者應具備的條件,更是研習技法、繼承傳統書藝的關鍵步驟。其目的在於把傳統的技法變為己有,使之成為書法創作的依據。

    入帖之後就是出帖,出帖,是指具有入帖能力之後,在博涉的基礎上能融會貫通,不拘泥於一法,並能有出新。

    出帖是習書的後一步,其目的在於運用傳統的技巧法則,融自己的情感於其中,開始從事創作。

    入帖是學書的基礎,是條件與能力,

    出帖則是運用已掌握的條件進行創作。

    入帖一般是指仿效的過程,

    出帖指靈活運用的過程。

    兩者相依相存,互生互用,缺一不可。

    如果只講入帖不講出帖,則會導致食而不化。若一味的強調出帖而忽視了入帖的必要,則會無所適從,變為“野狐禪”。

    傳統書法中所提倡的“繼承”,即要求能“入”,而書法的發展則必須依靠“出”來實現。

    一入一出的辯證法則,包容了書法的發展規律,記錄了千百年來書家成就的經驗。可以說,把握好兩者關係是進入藝術殿堂,維繫藝術生命,走向成功之路的唯一途徑。

  • 10 # 亦涵9966

    衡量書法是否入門的標準是:臨帖達到七分像,會集字創作,明白筆法,字法,章法,墨法是怎麼回事,並慢慢的嘗試在七分像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個性。

    問題就這麼簡單!

    學書法,先不要急於出帖,入帖才是最關鍵的。如果能達到臨帖七分像,沒有八至十年的功夫是不行的。

  • 11 # 神韻軒書法

    以行書為例,衡量書法是否入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考察:

    一,意境是否深遠。

    二,整體章法的變化。(虛實變化、疏密變化、軸中線變化)。

    三,書寫速度節奏的變化。(書寫作品不能一個節奏,要有快慢、輕重、疾徐變化)。

    四,氣韻是否生動。(筆畫與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要貫氣,才能使作品精神煥發)。

    五,字的結構變化。

    六,線條有力量感,立體感,質感。

    七,墨色變化豐富。(有濃淡、枯溼變化)。

    八,落款形式正確。

    (插圖為清代書法家王鐸書寫的行書《峨眉山記詩》。

  • 12 # 祥耘

    @瑞祥 圖文【衡量書法入門的標準】

    筆者認為要達到書法入門的標準,必須有以下幾點:

    一.無論是剛涉足書法的還是搞創作書法的,必須掌握書法一些基本常識和知識。

    二.在書法創作上,其筆法、章法和結構是構成書法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這三個組成部分基本上達到了要求,那麼書法也就基本上符合達標的要求了。

    三.學會書法臨帖。書法臨帖是一門重要的書法創作技能,書法臨帖是學習書法、書法創作最有成效的方法之一。

    四.努力掌握鑑賞書法作品的方法與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衡量書法入門的標準,最起碼的要有一定自學能力和水平的人才能做好衡量工作,也有助於人與人之間進行更深入的書法研究和探討。

  • 13 # 牛鳴霄漢

    書法講法度,書法入門至少有三個要素,即點畫、結字和章法。

    一、點畫,是組成書法藝術的基本元素。書家對點畫(也稱筆法)十分精熟之後,才能以此體現"形質",表達"性情”。

    點畫之法,五體有所不同,但大都要求以中鋒用筆,速度適中,講提按使轉,一波三折。楷書比較靜態,點畫相對獨立,而行草書多為相連。

    二、結字,也叫間架、結體,給每一個字造型,目的在於"得勢”。

    結字五體各有不同。行草書結字,追求平正中險絕。王羲之的《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哀禍帖》《孔侍中帖》等,都是結字的經典,學書人特別是書法家,沒有不臨此帖的。

    三、章法,就是在掌握點畫、結字的基礎上,把各個字安排合適,透過提按、頓挫、濃淡、布白,使作品體現字間、行間,包括落款的節奏、疏密、分割的變化。

    章法的基本原則,是虛實相生,參差變化,縱橫成幅,顯情達意。

    最後想說的是,學書入門應取法於經典,師古臨帖,最好"由唐而晉"。書法之妙,關鍵在用筆;提按使轉,是書法生命線;用筆講究力、重、厚、質,最忌堆柴、立柱、油滑、散氣。

    以上是個人意見,願與大家共勉。

  • 14 # 子衿書法

    衡量書法是否入門的標準是什麼?

    筆力,是檢驗一個人書法水平的試金石。入門學習的內容很多,從理論到實作。包括筆法,結構,筆勢,佈局,濃淡,枯潤,然後是臨帖的方法,用筆的技巧等等。理論知識學習,為的是幫助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理解和完善實作的應用。表面上看起來理論知識只要一看就懂。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不能如心裡明白的那個樣。這就是筆力不足。

    很多喜歡書法的朋友,對理論上的東西一套一套的,說的十分在理。但一拿起筆來就和他的理論水平相去甚遠。這正所謂“非知之難,行之難矣”!衡量一個人的書法水平如何,就讓他寫一幅作品。筆力過關了,說明他已經入門了。筆力不過關,說意境、神韻?那是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書法的“秘訣”是秘而不宣還是根本就說不出來?或者告訴你了也沒有明白?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