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方顯才

    太極拳和太極操,一字之差,我習練20多年也沒有真正做到太極拳內家拳的功夫,靠自學,靠悟性,沒有大師指導,周圍拳友大都是操練,鍛鍊身體僅此而已,所謂練拳多如牛毛,高人少如牛角,靠自身學習書本.觀看光碟,結合本人體會,外練筋骨皮(太極操),內練一口氣(氣功)或精氣神(內功),內練皆是內家拳,功夫深了,曾經內練氣沉丹田,氣貫周身督脈和任脈養生,所謂食補不如睡補,睡補不如氣補,我體會要正確理解,切勿走火入魔,太極拳是內家拳,要論"敬″."靜″."定″."慢″.勻"."柔"."園″."松″."整″."氣″,最後論氣,外呼吸.內呼吸,食氣益壽,這就難了,不是如我輩修為了,內功著重"無形″而練,形神合一,但凡練內功,一定練"氣功″的,但氣功並不就是內功。學問深奧,只有心理默默思考,以心理影響生理,達到生理上的變化與感應。

    太極拳與太極操的區別簡單說就是,太極拳是用心不用力,太極操是用力不用心。"班門弄斧″顯醜了!

  • 2 # 愛太極愛旅遊

    練習太極拳都是有一個逐漸進步,一層層上升的過程。開始學的前幾年都是學的外形、學的規矩(哪個動作怎麼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位置,手法、身法在什麼角度…等等),做到合乎規矩了還要熟練,這個熟練是需要練拳達到一定數量才會有的(那些學了好多年太極拳的,練的還不到上百、上千遍的不叫熟練,只是說學的時間長而已,並不是練了多少年。就是練了多少年的還要看是練了多少遍的。拳打萬遍,其理才有可能自現)。在這個練熟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做到放鬆,從意識上到動作上都要注意,每每打拳前先要自己檢查一下自己放鬆了嗎?(放鬆是慢慢來的,不要急於求成,每個初學練習者都是在暗地裡用力來練拳的,並做不到放鬆的。放鬆的肢體運動和意識狀態是長期慢慢積累和培養出來的)

    以上做到,勤奮的也需要兩三年時間(就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一路81式經驗分享),做到了再進一步加入內涵,這個內涵就是要知道每個動作的順逆變化、順纏勁怎麼走、逆纏勁怎麼走。順逆纏法的勁路也是虛實的結合問題,順纏是哪邊是實勁哪邊是虛勁,逆纏時又是怎麼樣的都要注意搞明白。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動作也會慢下來的,因為快了就不去注意勁路怎麼走的了。練到這一步的基本上都是在五年左右時間的愛好者了(職業學者不在此列)。再往後的方法就要加上推手的練習了,從知己到知彼,去感知對手的勁路,這個過程要注意身法的虛實、下肢的放鬆練習(就是腰、襠、膝的虛實結合、變化)

  • 3 # 淄博泥人李

    太極拳只要做到這幾點就不是太極操了。第一,打拳先練功,拳家說的好,打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可見不練功不行,因功練的是內氣,功夫大小關係著你的下盤穩不穩,如果不穩,就會產生腳底漏風,腳底漏風,功夫稀鬆。第二,打拳是以意行氣,氣不動,腰不動,以腰為軸,現在的練拳者配音樂,那神已經隨著音樂走了,心不專,藝不精,這樣的大拳和跳廣場舞沒有曲別,就是太極操。(注,國家表演和比賽配音樂是為了整齊有觀賞性,不另論)真正的拳師打拳從不用音樂,心靜,氣通,功夫到家。第三,太極拳最後要推手,棚捋擠按,是四正手,採挒肘靠是四偶手,能做到大捋,上擂臺了,才是真正的太極拳。這時才會有內功。

  • 4 # 廬虎

    首先、最簡單的,就是練太極拳時不能要音樂。由音樂指揮節奏的是跳舞或體操,太極拳首先是一種拳,拳由心動,由自己意念控制打拳節奏。現在很多人練太極拳配上死氣沉沉的音樂,要死不活的樣子,那能稱拳?

  • 5 # 明月松間照妖精無處逃

    把太極拳稱為太極操,是噴子們為抵毀太極拳習練者所發出的,不和皆之聲。這種問法,就如問怎麼才能說人話,一樣。當然有些人是不懂,問的不專業。而有個別人是沒懷好心。

    習練太極拳,一開始象猴一樣,再練象做操,再練象拳腳,再練柔順後象舞蹈,再練能意與形合,形與氣合,氣與勁合,達到內外六合,才算真正達到太極拳畢業,可以自我修煉了。這只是講拳架練習。如果全修太極功夫,還要練氣功(內功),練身,練涵養道德(養性),練推手,練器械,練散手,等。一般人只為健身,只練拳也無可非議。

    如何練。太極拳初學必須找老師學,老師教十個人都會十個樣,你自己初學是無法自學正確的。自學者,看書學,定式象書上的圖形,過度動作全錯。照影象學,所有動作都不規範。學一身病拳,改起來太難了,一定要找練會的人給自己教,然後再結合影象學。現在條件好了,你可以學會拳架後,自己錄象,與正確的影象比較,就能看出自己哪裡打的不對,去針對糾正了。

    能做到外三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身形就不那麼猴氣了。然後,加上意念去練拳,手出意出,手回意回。堅持練就會身正,步協,陰陽轉換自如,連綿不斷,處處走弧,周身一體,對稱,開合。意到氣到。就不錯了。

    最少練五到八年(師傅教)才能不幹巴巴的,才能出功夫架。不懂的人,真的不要笑象作操的,不容易。

    說的不好,多有得罪,多多指正。

  • 6 # 太極拳玄機

    太極拳是內家拳的一種,必須練內功。而內功一直是口傳親授,就算這樣都不容易學會,別的途徑就根本無法學會,甚至根本找不到門。

    我師父當年學拳時,有幸遇到不少功夫好又願意教的老師傅,怎奈內功這東西怎麼表述都不容易說清楚明白,急的師傅一遍遍做,讓我師父在他身上感受,還問"明白沒?" ,問的多了,怕人家煩,還怕人家嫌自己笨,就說明白了。師父在講這段經歷時說:我哪明白呀,不過倒是記住了摸人家的感覺,自己有了方向,直到有天練出那感覺了,就知道自己會了。

    師父教我們時,一直是師徒摸手,同門摸手,還反覆告誡,一個人是沒法練的。是的,對錯是對手說了算的,不經過對手檢驗,永遠無法知道自己練成了啥樣。

    做操,就是不相互接觸,自顧自的玩。

  • 7 # 九天凌霄客

    太極拳是內家拳,要有內功的修為,這麼一說就明白太極拳與太極操的根本區別了。如果你只是在那揮舞拳腳,體內沒有內力的循行,那麼不管動作再怎麼好看,都是太極操。

    太極拳是武術中的一個流派,是武當宗傳功夫中的一個分支。武當功夫的宗旨是內執丹道,外顯金鋒。內執丹道者,是團斂三昧大藥精氣神以昇華結成金丹;外顯金鋒者,是以丹力為用運化於武途。在傳統武當宗風有“太乙修仙,混元練氣,太極演象”之說,太極拳是修仙的功夫展現於外的表象。

    它是透過姿勢,動作來引導氣機運行於周身,所以動作一定要精準,這樣才能做到循經內煉,這也是太極演象一說的由來。傳統的功夫有世俗與超凡的區別,其中的分界就在於有沒有內功的修行,內功的修煉起點則是以太乙循經作為準則。並不是現在世人所以為的那樣,我在那練著拳,體內有氣感了,感到有勁了就是內功,就是內家拳。不是這樣,那種勁和氣感只是循經的現象,沒有形成完整的軌跡,還沒有步入真正的內功修行門檻。

    可以說中國的很多功夫,只要你肯定練,多能練出氣感和勁。因為收心求靜了,自然能起到一定團斂內氣的效果,自然能感知到一定的氣感和勁力。但是想由此進入真正的循經卻並不容易,一個首先你得練正宗的功夫,這樣才能更快速的啟動真氣內斂循行;其次要有精誠之努力。很多傳統的功夫是以四個小時為標準的,就是說你練一個功夫就得練四個小時以上,這樣才能使真氣如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的衝擊關竅,暢通經絡,壯大元氣。

    這裡說的四個小時練一個功夫,不是社會上說的那樣一天練30、40遍太極拳套路。那樣練只能傷身,永遠練不出內功。因為你體內的氣血執行的路線時刻在變,他怎麼可能形成固定的循經?真正的功夫是練一個式子,就千遍萬遍的始終如一的練,做到練一遍,真氣就沿著特有的路線循行一次。練兩遍就循行這路線兩次,每練一遍同樣的式子就循行同樣的路線一次,這才是真正的內功修行。當一個式子已經達到上面所說的太乙循經後,再練新的招式,因為內功有了基礎,很快就能練成。這樣不斷學習,才是真正的太極拳鍛鍊之法。

    醫武同易,醫武同源,醫與武都是建立在人身的基礎上。一個是以自練為宗,一個是治人為用,兩者結合則是自利利他之作為也。社會上的太極拳多以武技而論,卻少有與醫同研,是失真也。可以肯定的說,如果所學所練的太極拳,所說的理論,練出來的東西不合於醫學,連循經、氣化都沒有,那麼他就不是真正的太極拳,只是太極操耳!

    武當太乙鐵松派代14代傳人

    武當先天太極拳代19代傳人 凌霄客

  • 8 # 太極拳道楊洪志

    這個問題挺好的,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練拳的身體感受和心靈的領悟來述說,但總的來講,練習太極拳每一招每一式都要沉靜下來認真練習慢慢執行,以心意領勁以勁運身,節節貫穿式式相連,做到下在上先意在身先,以心意統領和指導肢體運動而不是以肢體指導肢體運動,忌用拙力和僵勁,關鍵在於自然 而然。

    第一要穩,練習過太極拳的人都知道松,鬆鬆松、太極功,松到腳下最成功。透過心意引導把體感的重量向下沉降,故能周身輕靈下盤穩固。

    第二要準,練習過太極拳的人都知道以心意引導肢體的運動至身體的每一處直至腳趾和手指,經久練習 身體的每一部位都能嫻熟於心,神經和感知系統極其靈敏無誤,心氣沉降於下,故能應萬物而從容,怎能不強身健體益壽和延年。

    第三要合,陰陽之道合二為一(宜),有人曾說要狠,一狠勁就出,久練太極拳的人都講究心氣平和方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是的,太極拳練的就是陰陽平衡虛實開合,內勁充盈開合有度。怎會是綿軟無力鬆散無形只能健身呢!

    第四要快,身體的神經系統感知能力洞察力敏感度心靈虛空的承受能力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於一身,所謂藝高人膽大,心意在他人之先,唯快不破呀。怎能不從容淡定,悠閒自在的生活和工作,怎能不是健康身心養生保健的好幫手,太極拳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喜愛真不是偶然,只是必然。

  • 9 # 高樓避愁

    做到了哪幾點才叫不是打太極操,而是打內家拳?

    太極拳以其獨特的養生健身功效,具有深邃的文化內涵。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練習太極拳的行列。但是,由於承師不同,習練太極的目的不同,各種"理論"也相繼出現在各個地方發出不同的聲音。今天單就健身功能,也即是強身健體而言談談自已習練太極拳的體會。也即是"走架子"。

    從理論上講整個太極拳運動包括套路(走架子)、推手、技擊三種形勢。

    套路是由一定數量的功作,按照一定順序組合而成。各式太極拳的套路很多,長短不同,其練法和風格也有一定的差異,但其主旨應該是一樣的。對於健身而言,真正將太極拳作為建身手段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即五十年代。國家原體委決定以流傳適應最廣泛的楊式太極拳為基礎編排了一系列簡單易學的太極拳套路,以適應廣大太極拳愛好者習練。

    現將太極拳是"拳"不是"操"分析如下:

    第一、太極拳是在大腦支配下的意氣運動。

    太極拳是用意念練習的拳術。習練時以心行氣。執行時用"意”不用力,意到氣到,氣到勁到。也即是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用意不用力。從而做到"內三合”。

    第二、松沉自然。太極拳特別要求全身放鬆,這種放鬆包括肌肉、關節,使人體血管減少阻力,加速血液迴圈,減少心臟負擔。

    第三、呼吸深長。太極拳講究腹式呼吸,以及配合拳式呼吸。要求氣下沉丹田,做到深、長、勻、緩,以保持腹實胸寬的狀態。

    第四、執行時以腰為軸。一動腰先動,腰為主宰,逐步達到丹田內轉,兩腎抽提,以腰帶動整個運動。

    第五、虛實分明。太極生兩儀,兩儀者,虛實也。是太極拳的總則。一方面要虛實分開,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但又不完全分開,陰陽相濟,陰陽合一。隨著動作的變化,都不離開陰陽這個道理。

    第六、一動具動。太極拳講究一動無有不動。這種動是在意識指導下的全身協調運動。

    第七、相隨相合。相隨,即太極拳中的一致性。如提膝挑掌,提膝與挑掌相系相吸,上下相隨。相合,外表的關節相對應。如手和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手到、腳到、身到,從而產生合力。做到"外三合”。

    太極拳要求比較多,也比較複雜,僅舉以上各例,無疑就是太極拳了。從中也可看出她和操的明顯區別。

    這種解釋也許不符合那些專門傳授太極拳的大家的口味。總之各有各人的認識和健身方法。望不要將自己的意願強加他人,筆者就千恩萬謝了。有不同意見,也可提出(善意)共同探討,以便尋找出健身的最佳方法。

  • 10 # 天邊雲山

    太極拳的組成部分,拳架,導引吐納,樁功,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能由著性子去練,那是徒勞的,在有明師指導下,三分練七分悟,要透過導引吐納,樁功找到靜中求動,回到拳架子裡,再在拳架子裡找到動中求靜,培養丹田,包括上中下三個丹田,和前三,後三丹田等,進出功法,再名身體三節,使各個關節能獨立逐個運動,又能聚而成為整勁,也就是說化整為零,亦能混元一氣,這些先決條件必有無極開始,太極大門也就是無極,別看人人都會說,進入無極的確實不多,無極才能生成太極,這就是太極拳與太極操的區別,練太極拳要謙虛,敬畏自然,太極與道同源,拳裡東西拳外找,細心觀察生活當中,會有很大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有的人一開口別人就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