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昨天的小人物
-
2 # 泡沫127909017
蜂蜜、燕窩、蛋白粉……這些東西會導致兒童性早熟?一份兒童禁食名單在網路上走紅,家長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醫生說,這份名單並沒有專業的檢測結果,若家長不讓孩子吃名單上的東西,又擔心孩子營養不夠,盲目進補,性早熟的風險更大。
臨床:性早熟女孩5-8歲都有
據北京市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女孩乳房開始發育的平均年齡為9.5歲,性早熟檢出率為1%左右,男孩子的發育也呈提前趨勢。據統計,中國學生的青春期已經由過去的12歲左右提前至10歲左右女孩性早熟較多,從5歲到8歲都有。
據介紹,女童在8歲前、男童在9歲前呈現第二性徵的發育異常性疾病(表現為女孩8週歲前出現乳房發育或10週歲之前出現月經初潮,男孩9週歲前出現陰莖和睪丸發育或11週歲之前出現遺精),應視為性早熟。
原因:盲目進補保健品 攝入激素汙染食品
“前來就診的性早熟女孩,出現乳頭又大又硬的情況。”院長說,除遺傳、疾病等因素外,環境汙染、營養過剩、誤服含雌激素的藥物,看言情涉性書籍或影像等,都是造成孩子性早熟的重要原因。
現在家長總忍不住要給孩子增加營養,市面上針對兒童的保健品也很多,比如維生素、DHA、蛋白質等。陳湧主張,透過食物來補充維生素,多吃蔬菜、水果,最好不要吃保健品。 此外,高能量飲料攝入過多,進而出現內分泌紊亂;攝入一些被激素汙染的食品,如牲畜體內可能被注射雌激素而多長肉多產奶,魚蝦食用的激素飼料等,這些環境激素都可能是造成性早熟的原因之一……
對策:均衡飲食多從食補
“飲食均衡,多吃粗糧。”陳副院長認為,讓孩子多從食物中攝取營養成分,才是健康成長的正確理念。 陳副院長介紹,所謂粗糧,是指除精白米、富強粉或標準粉以外的穀類食物,如小米、玉米、高粱米等。小兒從4~6個月加輔食後,就可以考慮吃點粗糧了。各種粗糧以及新鮮蔬菜和瓜果,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具有平衡膳食、改善消化吸收和排洩等重要生理功能,還可控制寶寶肥胖,解除便秘之苦;至於DHA、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可以選擇深海魚;多從食補,才是寶寶的健康之道。
-
3 # 營養師麗君
蜂蜜其實是富含營養的好東西,早在2400年前,希臘人就用蜂蜜哺育幼兒,以促進幼兒生長髮育,增強抗病能力等的詳細記載。
現代營養學研究和時間證明,嬰幼兒吃蜂蜜比白糖好。蜂蜜對嬰幼兒特別是早產兒和營養不良的幼兒生長髮育有良好的功效。
義大利波羅那大學臨床兒科的普羅斯佩裡博士的臨床試驗顯示,給42名早產兒以及患有傳染性疾病、營養不良、內分泌障礙和發育不良等症狀的兒童吃蜂蜜,結果發現發育都非常良好,其抗病力顯著增強,同時在血液中檢查發現經常服用蜂蜜後,紅細胞的數目增加,治癒了貧血,蛋白尿和血紅素尿的情況都趨於正常。
這樣的資料還有很多的。
但是為何經常說1歲以下兒童不宜吃蜂蜜呢?
只不過現在的蜂農是用糖水擺在蜂巢前,讓蜜蜂不必到處尋覓花蜜直接喝糖水造蜜,真是低成本、高效率,像養肉雞一樣大量生產,這種糖水蜜吃起來總覺得香味不足,再可能摻雜其他物質不僅效果大打折扣了,還。。。。
-
4 # 兒科徐永劍所長
謝謝邀請,在工作中常遇到家長不懂常識誤給孩子吃蜂蜜,一般來說十五天就會有影響,如果有一二個月連續服用,基本性早熟可能性越來越大了,家長特別注意,尤其是女孩的家長,大人吃的補品都不能讓孩子服用,性早熟了不僅僅浪費十幾萬給醫院,孩子天天打針麻煩受苦,別提副作用了,要讓換孩子健康成長,管住嘴,每年檢測一下骨齡,這樣發現苗頭可及時糾正,如果有不懂的,要看骨齡片的可關注我
-
5 # 醫教寶育兒助手
這裡我就要來闢謠了
吃“速成雞”會性早熟?
吃反季果蔬會性早熟?
吃蜂蜜會性早熟?
...
中國有53萬性早熟兒童?
到底是謠言還是真實
為大家一次性說個透
一、反季果蔬不能吃反季指什麼?
就是本不該出現的時候出現了。
有人說這些果蔬用了激素,是被催熟的。
讓很多家長堅信,不能給孩子吃反季果蔬,不然可是會性早熟的。
這麼誤導無辜的家長,你良心不會痛嗎?
闢謠:
其實,不管是被催熟的香蕉,還是大的過分的草莓,它們在種植過程中所用的激素都是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只針對植物起作用,對人體是沒有作用的。
所以說,反季果蔬不會引起性早熟,大家無需多慮。
二、“速成雞”不能吃
大家理解的“速成”,就是給雞使用了激素,讓雞超乎尋常的生長。
跟按了快進鍵似的。
所以說,這種“速成雞”體內含有太多激素,孩子吃了會性早熟。
其實,雞真的挺無辜的。
闢謠:
事實上,這個“速成”的意思是經過嚴格的選種、優良培育、改良飼料和飼養環境,讓這些雞從出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再者說,給雞打激素非但不會讓雞長得更快,反而對於雞的生長不利。
別說“速成”了,反倒拖了人家正常生長的後腿。
再退一步講,你們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某度查一下激素的價格,雞都沒有那麼貴。
給誰都不會做這種賠了鈔票又折雞的買賣的。
三、蜂蜜不能吃
近幾年,因為吃蜂蜜導致性早熟的新聞屢見不鮮了。
據說,是因為蜂蜜裡含有激素,給孩子吃了,可不就性早熟了嗎。
兒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甚至還有人根據這些新聞得出了一個知識點。
哦,難怪不讓1歲以下的寶寶吃蜂蜜,原來是怕性早熟啊。
哎呦呵,不帶這樣式兒總結的。
闢謠:
事實上,蜂蜜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糖,佔總量的80%以上,再去掉百分十幾的水,其他成分的量幾乎不足1%。
這1%中含有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花粉,而這些花粉又含有微乎其微的激素。
而這些激素同樣是植物激素。
道理和反季果蔬是一樣,植物激素對人體是不起作用的。
至於為什麼1歲以下的寶寶不能吃蜂蜜,也不是因為害怕寶寶性早熟。
而是因為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桿菌,而1歲以下的寶寶腸道菌群還沒有完全建立,會有被肉毒桿菌感染的風險。
四:豆漿不能喝
據說,大豆中含有一種叫大豆異黃酮的類雌激素。
類雌激素,大家一聽,感覺就會很微妙了,你說植物激素只針對植物,但這雌激素可是人體也含有的啊!
雌激素不就是性激素嗎,性激素不就是促進性成熟的嗎?照這麼看,確實不能喝豆漿啊!
你們先冷靜一下。
闢謠:
但其實,重點是“類雌激素”中的“類”。
就是類似的意思,是說大豆異黃酮在結構上和人體的雌激素有一定的類似作用,但在作用效率上差的可是十萬八千里。
給大家舉個例子
我也可以說自己是“類吳彥祖”。
因為我和吳彥祖在某些方面很類似,比如說顏值,再比如說顏值。
但是,我和吳彥祖的效應能一樣嗎?
那顯而易見不能一樣啊!
所以今天為豆漿正名,它不會引起性早熟,請大家放心。
好了,說到這兒,大家可能會有疑問,既然性早熟和飲食無關,那到底什麼原因才會引起孩子性早熟呢?
關於兒童性早熟,其實至今也沒有發現明確的誘因,除了特殊的疾病原因外,那就是可能和孩子營養過剩有關。
所以,與其焦慮該不該給孩子吃這個吃那個,倒不如合理安排孩子的飲食,別讓孩子長得太胖。
把這些謠言當真的,你可能不是第一個人,
但是粉碎這些破謠,你可以是第一個人。
-
6 # 清蜜M小劉
蜂蜜是由蜜蜂採集植物蜜腺的分泌物後加工釀的食物,中含有180多種不同物質,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其它成分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酵素、芳香物、色素、激素、有機酸、酶類和生物活性物質等~
現代研究表明,天然成熟蜂蜜對炭疽桿菌、短小芽胞桿菌、白喉棒狀桿菌、大腸桿菌、肺炎桿菌、結核分支桿菌、普通變形桿菌、腸炎沙門氏菌、傷寒沙門氏菌、痢疾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釀膿鏈球菌、白色念珠菌等80多種病菌具有抑制或殺滅作用。
蜂蜜是一種純天然綠色食品,是由單糖類的葡萄糖和果糖構成,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而不需要酶的分解,比蔗糖(砂糖的主要成份)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所含的單糖,不需要經消化就可以被人體吸收,據分析,含有與人體血清濃度相近的多種無機鹽和維生素、鐵、鈣、銅、錳、鉀、磷等多種有機酸和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果糖、葡萄糖、澱粉酶、氧化酶、還原酶等,具有滋養、潤燥、解毒、美白養顏、潤腸通便之功效
因此純天然優質蜜是不會導致孩子性早熟的,但是蜂蜜不能給小於一小小寶寶食用,會引起肉毒桿菌感染,但大於一歲人喝是不會的,每天20~50克養身養生~
-
7 # 兒科專家於福軍
蜂蜜大家都知道對人體是有很多好處的,但是也從來沒有人說過,吃蜂蜜會對孩子有什麼不好的地方。但是據說不是所有人吃蜂蜜都是好的,也有對人體不好的地方,尤其是孩子,孩子小時候可能不適合吃蜂蜜,那麼小孩吃蜂蜜會性早熟嗎?
1、有可能的,人造蜂蜜含有一定量的植物性雌激素,如果兒童長期食用有可能導致性早熟,天然蜂蜜相對安全些,天然蜂蜜一般是不會導致性早熟的,但現在蜂蜜多不是天然的。
2、小寶寶喝蜂蜜,要有所控制。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現今蜂蜜的釀造者由於疏忽衛生,致使種種細菌侵入蜂蜜,所以,週歲以內的嬰兒不喝蜂蜜為好。週歲以後,嬰兒的腸道菌群建立起來,再吃蜂蜜會安全一些。
小孩多大可以食用蜂蜜呢?
1、蜂蜜一歲以上的兒童可以食用,蜂王漿幼兒不可食用,蜂王漿是增強自身免疫力的,青少年兒童自身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免疫系統會不斷完善,如果從小體質非常虛弱可少量服用王漿。
2、蜂蜜是一種高度複雜的糖類飽和溶液,所含的成分也十分複雜。目前已經被鑑別出的物質有180多種,當然還有少量不明身份的物質,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糖分和水分。
小孩吃蜂蜜會性早熟嗎?其實孩子性早熟現在也是很常見的,都是現在孩子條件太好了家裡人也都寵著。要什麼給什麼,想吃的都能吃到,但是現在的那些食物零食吃了都會對孩子不太好。有很多東西都會讓孩子發育不正常,蜂蜜也是這樣的。
回覆列表
搜尋網上關於蜂蜜和蜂王漿的研究文章,以中國和日本佔多數,其他就是中東國家和歐洲國家也有部分文章, 檢索到的文章關於人們擔心的激素問題都來自於蜂王漿,而並沒有檢索到任何關於蜂蜜含有激素的文章。原來我們是張冠李戴啦, 只有蜂王漿存在激素樣作用,而蜂蜜是無辜的。
我們首先要區分一下蜂蜜和蜂王漿:蜂蜜,是工蜂採集植物花蜜,經與唾液腺(各種消化酶) 混合釀製而成,新鮮蜂蜜為粘稠狀的透明膠狀液體。 蜂蜜含葡萄糖和果糖 65%~80%,蔗糖約 8%, 水分16%~25%, 糊精和非糖物質、礦物質有機酸等約佔 5%。此外,還有酵素、芳香物質 、維生素及酶類(澱粉酶、轉化梅、過氧化酶、脂酶等 )。從食品學角度而言,蜂蜜屬植物性食品。
蜂王漿,是哺育工蜂嚥下腺和上顎腺等腺體分泌的,用以飼餵蜂王和幼蟲的乳漿。蜂王漿成分複雜。幹物質中含蛋白質40%~50%、脂肪75%~15% 、轉化糖20%、礦物質3%左右、以及B 族維生素等。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將近 20 種氨基酸。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等。此外還含有促性腺樣物質、抗菌素類物質和酶等生物活性物質 。從食品學角度而言,蜂皇漿則屬於動物性食物(相當於動物乳汁)。
——黃麗敏,蜜蜂產品在臨床上的應用,《中藥天地》2001 年第 10 卷第 10 期
關於蜂王漿含有性激素問題蜂王漿中首先發現性激素是1984年,美國紐約醫學院的Vittek等,首先報道了在蜂王漿中發現睪酮。此後,北京市農科院曹均和北京農業大學杜玉川等在1988年報道了採用放射免疫測 定法測定蜂王漿中的性激素含量,平均在1g蜂王漿中檢測到雌二醇4.17納克、孕酮1.17納克、睪酮1.08納克,根據測定,蜂王漿中確實含量微乎其微的性激素,但只能算是“痕量”。
這個“痕量”是什麼概念,北京市衛生防疫站等對市場銷售的一般性動物性食品中的性激素進行了檢測,發現牛、羊肉雌二醇含量為是蜂王漿的10~400倍;羊肉孕酮含量是蜂王漿孕酮含量的500多倍。牛奶睪酮含量是蜂王漿 睪酮含量的20~150倍。事實上,在動物肉類,以及蛋類都能不同程度檢測出性激素,而這種痕量的性激素水平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但是,雖然蜂王漿僅僅含有“痕量的性激素”,但是在一些動物實驗以及臨床效用發現,蜂王漿確實具有顯著的性激素樣作用(促進幼蜂發育成熟,動物實驗促進小鼠性腺發育,增加果蠅產卵,增加母雞產卵等等)。
——郭子俠等,動物性保健食品性激素含量調查及評價,《中國食品衛生雜誌》2000年3期
既然蜂王漿性激素“痕量”,那性激素樣作用從何而來?2008年,日本學者分離出蜂王漿4種表現雌激素活性的組分;2010年,希臘研究人員分析了3種蜂王漿中的脂肪酸的雌激素訊號作用;2011年,日本鎌倉昌樹在世界頂級 科學雜誌(Nature)發表了蜂王漿中存在一種蛋白能使蜜蜂幼蟲變成蜂蜂王,該蛋白在果蠅也有類似的效果。說明蜂王漿的性激素樣作用,並非由於其本身性激素所致,而是蜂王漿中的有機酸及活性蛋白具有一定生物性激素作用,可以活化雌激素受體,增強雌激素作用。
——陳伊凡等,蜂王漿的性激素樣作用,《中國蜂業》,2015年6期第66卷
兒童服用蜂產品的注意事項有哪些?我們要區分,蜂王漿與蜂蜜是兩種產品,蜂王漿是蜜蜂的自身腺體分泌的一種特殊營養物質,類似於人類的乳汁,是動物性營養物質,主要用於飼餵蜂王和幼蟲。而蜂蜜則是蜜蜂採集植物的花蜜或者蜜露在蜜蜂消化器官中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果糖及蔗糖,以及其他一些少量的營養成分。當然市場上兩種產品也會有著截然不同的價格。所以真相是:由於蜂王漿存在“性激素樣作用”的影響下,蔓延到蜂蜜等其他蜂產品。導致許多人甚至醫生也誤以為蜂蜜也存在性激素,而傳遞了一些錯誤的資訊,導致蜂蜜引起兒童性早熟等等資訊不脛而走。
蜂王漿不適宜14歲以下青少年作為常規保健品服用是因為蜂王漿的性激素樣作用可能造成性早熟。 我國蜂王漿保健食品和藥品使用說明上明確標示不適宜人群為兒童及嬰幼兒使用。
——陳明虎等,淺析蜂王漿的激素效應,《蜜蜂雜誌》,2010年9期
蜂蜜會導致性早熟嗎?人造蜂蜜含有一定量的植物性雌激素,如果兒童長期食用有可能導致性早熟,天然蜂蜜相對安全些,天然蜂蜜一般是不會導致性早熟的,但現在蜂蜜多不是天然的。貝諾兒童專家提醒,小寶寶喝蜂蜜,要有所控制。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現今蜂蜜的釀造者由於疏忽衛生,致使種種細菌侵入蜂蜜,所以,週歲以內的嬰兒不喝蜂蜜為好。週歲以後,嬰兒的腸道菌群建立起來,再吃蜂蜜會安全一些,但也應控制進食量,避免過多攝入雌激素。
蜂蜜一歲以上的兒童可以食用,蜂王漿幼兒不可食用,蜂王漿是增強自身免疫力的,青少年兒童自身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免疫系統會不斷完善,如果從小體質非常虛弱可少量服用王漿,但13歲以下兒童如不是特別虛弱不建議服用王漿。因此喝天然蜂蜜是不會導致幼兒性早熟的,蜂蜜具有潤肺,潤腸功效可預防便秘。
蜂蜜是一種高度複雜的糖類飽和溶液,所含的成分也十分複雜,目前已經被鑑別出的物質有180多種,當然還有少量不明身份的物質。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糖分和水分,各佔蜂蜜的70%-80%和17%-20%左右,另外還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有機酸、色素、芳香物質、膠狀物、花粉等等,蜂蜜中幾乎不含有激素,但是蜂花粉中含有雌激素,而蜂蜜中會有少量的蜂花粉,所以雌激素在蜂蜜中是存在的。
其實我們生活中的很多食物都含有雌激素,是不是吃這些食物也會導致性早熟呢?如果你認為是,那麼以後就要謹慎食用這些食物了,它們是:大豆及其製品、小麥、黑米、扁豆、洋蔥、蘋果、石榴、銀杏、茴香、葵花子、咖啡、橙汁;多數水果蔬菜穀物都含有微量的植物雌激素;亞麻籽、穀類、葵花籽、芝麻、洋蔥、葡萄酒、花生醬等食品,也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
注意:蜂蜜製作過程中有存在肉毒梭菌汙染的可能,可能造成肉毒毒素中毒,所以對於小嬰兒(小於1歲嬰兒)不要使用,但是對於較大兒童以及成人是安全的。
優質蜂蜜挑選要點1.黏度:優質蜂蜜應為稠厚液體,把蜂蜜滴在掌心,用手指搓揉指感沾膩的質量為佳。
2.味道:入口柔軟細膩、清潤爽口、甘甜清新、回味輕悠的為優質蜂蜜;入口綿潤、喉感麻辣、味道甜膩、回味較重的為次級蜂蜜。
3.沉澱:以1:5的比例將蜂蜜與水混合稀釋,靜置一整天后,如無沉澱則為優質蜂蜜。
4.氣味:單一品種的花香氣溫明顯,如紫雲英蜜有青草氣息,槐花蜜有槐花香味,氣味純正無雜味的為優質。
哪些食物容易致孩子性早熟?1、油炸類食品 油炸類食品,特別是炸雞、炸薯條和炸薯片過高的熱量會在兒童體內轉變為多餘的脂肪,引發內分泌紊亂,導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經反覆加熱使用後,高溫使其氧化變性,也是引發“性早熟”的原因之一。每週光顧洋快餐兩次以上,並經常食用油炸類膨化食品的兒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兒童的2.5 倍。
2、人造蜂蜜和蜂王漿,蜂王漿含有一定量的植物性雌激素,如果兒童長期服用有可能導致性早熟,蜂蜜相對安全些,天然蜂蜜一般是不會導致性早熟的,但現在蜂蜜多不是天然的,家長還是要多加小心。
3、保健品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長得高一點,就給孩子買保健品吃,千萬要小心適得其反。針對兒童市場的補劑和口服液,相當部分含有激素成分。這些激素使孩子在5、6 歲時長得比同齡兒童高大壯實,而等孩子進入正常發育階段時,反而不見長了。孩子機體代謝很旺盛,只要平時正常飲食,完全可以提供他們生長髮育所需的營養, 只會營養過剩,不要擔心營養不良,補品只會不利於孩子的健康。
4、蛋白粉 有些孩子體質較差,家長聽說市場上賣的蛋白粉很好,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就給孩子長期服用。其實蛋白粉由大豆製品製成,由於大豆製品中含有的異黃酮是一種植物雌激素,也可以被認為是類雌激素,如果兒童長期攝入,能夠被促使出現性早熟。
5、大補食材 一些入藥的食品如冬蟲夏草、燕窩、人參、黃芪、沙參等,可能會改變孩子正常的內分泌環境,造成身心發展的不平衡。如果有爸爸媽媽給孩子煲湯或服用此類補品,最好趕快停止,尤其是廣東地區的人們。
6、禽肉 很多家禽魚蝦也是被“促長劑”和“催肥劑”長大的,有人甚至在餵養的飼料中加入了醫用激素。如果餵食了這樣的飼料,激素在促進生長的同時也集中在雞鴨魚 蝦的體內,孩子們每天吃這樣的食物,最終造成性早熟的情況發生。據臨床資料發現,出現性早熟的兒童基本都是愛吃肉的孩子。由於無法分辨哪些肉類含激素少, 一般建議家長嚴格控制孩子的吃肉量,並且要輪換著吃。
科普不能代替醫生診療,家長判斷不了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