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音樂愛好者老季

    五線譜學樂器用首調唱名不是不可以,是吃力不討好,反正我是沒有見過用首調唱名法學樂器的,在三個升降號以後我就唱不準了(這還說得有點顧及面子,應該說兩個以後就唱不準了),像比較常用的bE調(三個降號),bA調(四個降號),#F調(六個升號)就很難辦。

    G譜表線和間對應的音名位置

    固定調唱名法的情況

    所以學樂器在五線譜上還是固定調方便,C調熟悉以後,再學G調(一個升號)和F調(一個降號),然後是D調(兩個升號)和bB調(兩個降號),然後是A調(三個升號)和bE調(三個降號)......直到最後的#C調(七個升號)和B調(七個降號)。

    F譜表(低音譜表)線和間對應的音名位置

    實際上在五線譜裡超過四個升降號的譜子也比較少了,升降號越多識譜的難度就越大,專業的我不知道,業餘情況下多數人熟練的調號我覺得也就不超過四個,已經足夠用了,四個升降號以內包括了C,G,D,A,E,F,bB,bE,bA這九個調了,足夠用了。其中有三個調號是一樣的重複的,B調和bC調(一個五升一個七降),#C調和bD調(一個七升一個五降),#F調和bG調(一個六升一個六降),所以按五線譜的升降號來排可以排出15個調來,大家看看這個配圖就清楚了。

    學聲樂的使用五線譜應該是要使用首調唱名法來識譜,不然唱不準,具體的我沒有玩那個就不大清楚了。

    記不住的收藏這張圖,加上C調一共15個調,有三個是重複的。

    業餘學習,怎麼開心怎麼來

    我覺得在業餘學習的前提下,怎麼方便怎麼來,開心就好,玩樂器使用五線譜就用首調唱名法,從C調開始,慢慢地能學熟幾個調就是幾個調,五線譜的譜表也不需要都學,F譜表不學中低音樂器的就可以不學,C譜表用得更少,我也沒有學習過,五線譜和簡譜是各有優點和缺點,其實和簡譜相比較五線譜也不難,不要把五線譜看得太高大上

    對於我們玩樂器的中老年人來說,什麼識譜法自己能夠領悟就用什麼,也沒有什麼不好。

  • 2 # cruso1

    兩種唱名法可都學,但支援兩種唱名法的音感不可能都具備。這裡指絕對音感(支援固定調)和相對音感(支援首調)。

  • 3 # 寄情疏雨

    五線譜的強大,在於和鍵盤的緊密聯絡。鍵盤樂器是有必要唱固定調的。

    用五線譜唱歌,很少唱固定調。所以我認為,聲樂和絃樂都可以用簡譜或首調,沒有複雜的和絃 就沒有什麼區別。

    當然指揮除外。

  • 4 # 五穀能分

    能不能首調看五線譜學習樂器?答案是肯定的。

    你是成年人,想學習一門樂器自娛自樂,民樂樂器最好學用簡譜。因為民樂的曲譜大多是簡譜,特別是像二胡、琵琶等名曲,都是用簡譜記錄的。

    學鋼琴、小提琴、管樂等,最好用五線譜固定調,熟悉以後,很方便,記住升降號就可以。說起來容易,但是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確立固定音高的概念。

    當然,你刻意想用首調學習樂器,也未嘗不可,需要下一番功夫,記住每個調的位置,不用顧及樂譜的升降號,只需記住樂器的升降即可。

    感覺如果你能熟練地掌握首調,置換成固定調也應該沒有問題,兩種調是互通的,有舉一反三的功能。

    成年人業餘學習樂器,不管那種樂器,不如直接都運用簡譜。方便速成,掌握基礎樂理及和聲知識,熟練樂器功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很快就能掌握演奏方法。

    因為你不用為學習五線譜的固定調和首調,牽扯太多精力,增添不必要煩惱。

    因為你不從事專業演奏,過硬的簡譜知識完全夠用了。

  • 5 # 寒江釣雪5

    談一個我吹口琴的體會。

    大家知道,口琴是靠吸氣和吹氣來發音的,碰到轉調的樂曲很難適應。怎麼辦呢?

    我的辦法是:把轉調的樂段按原調改寫記譜。如果你對口琴自然音階的運用足夠熟悉,則只需多加練習,就可以流暢地將轉調樂段演奏出來。

    因此,對於業餘玩樂器(尤其是笛子、二胡等民族樂器)的人們來說,不用五線譜也是可以的。

    當然對於有些樂器,譬如鋼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會用五線譜自然更方便。

    總而言之,無論採用簡譜還是五線譜,首調還是固定,要玩好樂器 ,基本的樂理知識都是必要的。

  • 6 # 非雲非鶴801

    個人覺得最根本的是掌握或者說了解基本的樂理知識。所謂首調唱名法與固定唱名法,無非就是一個音名與唱名的事。從樂理上講音名才是根本,唱名在你諳熟曲子(旋律)以後,就無所謂了,只要把高低搞準了,怎麼唱都無所謂,唱名不過是大家互相交流時候的約定,你自己記曲子,應該說怎麼哼哼都可以,“七個音符”只管不按“哆來咪……”唱,全部用“啦啦啦”或者“嗒嗒嗒”唱都可以,核心的問題是把音高搞準。事實上很多人根本就不懂什麼識譜,他“樂感”好,聽別人唱過就能唱了,旋律很準,如果舞臺演唱,就是個高一點或者低一點的事了。這也就是說,玩樂器,不過是把握住高低強弱時值,五線譜,首調,固定,簡譜都無所謂的,不過團隊還是用五線譜做“總譜”最好。

  • 7 # 科恩達_深度睡眠酶

    決定用哪種方法不重要,最好是兩種都熟悉,如同語音,會使用多國語言一定有優勢,最理想的音樂語言會簡譜更熟悉五線譜,試唱時用簡譜唱名,演奏樂器心裡默唸的是簡譜唱名,看到的是固定音高,這是當今全世界音樂愛好者最先進的音樂技術。

    首調唱名法記譜,原文是Movable do,主音do的位置隨著調性改變而移動,好處是讓人從習慣的do開始,迅速地找到調性,在傳統大小調的作品中很好用。被日本人翻譯成簡譜後來代入中國。

    義大利人發明的簡譜很好地將音名簡化為常見的阿拉伯數字,對於音樂通識教育在文化水平較低的人群中的普及有極大的幫助,但如果上升到音樂專業的層面,它就遠遠不夠看了,侷限性實在太多。當遇到大量的轉調和移調及半音階的時候,難以及時調整。

    首調和固定調有個共同特點都是音樂語言,都是從國外引進的音樂溝通工具,區別是國內音樂界長期推行的是首調音樂語言,五線譜音樂文化沒有得到很好的普及。

    當今之所以在國外基本不用首調做為音樂語言溝通工具,是因為多聲部音樂飛速發展,首調明顯落後這個時代,再用首調做主要音樂語言,就顯得落後,大量的如海洋一樣免費的音樂作品都是五線譜,每天每時每刻都會出現數不過來的免費的音樂新作品。但是簡譜作品更新速度非常少,幾乎只有中國大陸還在在使用,免費的多聲部作品更少。

    因為首調適合單音旋律,復調很難一下想出旋律。固定調思維方式開闊,更適合交響樂類多聲部音樂作品,可以用數學計算方法設計復調音樂。而首調音樂文化的國內音樂帶復調的和聲作品非常少,特別是國內流行歌曲,幾乎都是單一旋律音樂。一個主題音樂,反覆演唱兩遍,第二遍重複音樂改變一下歌詞。

    以小提琴演奏為例,現代流行歌曲很少有絃樂作品,甚至音樂家演奏也很少用和絃。要想更快捷掌握小提琴,最快的途徑是掌握五線譜,所以國內很多音樂家都在大聲呼籲加快音樂理論教育普及,儘快趕上多聲部音樂技術,首調音樂語言和中國經濟飛速發展速度不匹配。

  • 8 # 千枝萬葉74080886

    首先更正一點,所謂的“首調”,僅僅只是一個與“首調唱名法唱譜“中兩個字相同的單詞,根本無法表達“首調唱名法唱譜“的準確含義?

    這句話的準確表達,應該是“能不能以首調唱名法來看五線譜學樂器?”

    答案當然是“能”了!

    不過學習樂器的種類不同,看五線譜是否方便?則需要根據學習樂器種類的不同,進行具體的分析後,才能得出不同的具體答案。

    讓我們先簡單瞭解一下首調唱名法固定唱名法這兩種不同的唱譜方式。

    在以首調唱名法記譜的簡譜中,由於採用的是沒有固定音高的首調唱名法記譜

    這就決定了在簡譜中,各音級之間只有相對的音高,沒有具體的絕對音高。

    只有首先確定了調式主音的音高位置,調式音階中其它各音級的具體音高,才能由確定了的調式主音匯出。

    譬如在G調中(簡譜中記作1=G),必須首先確定把C(自然)大調音階中的音名G唱作調式主音1(do),調式音階中的其它各音級2、3,才能由1音匯出。

    由於12平均律中的任一個音都可以作為調式主音,

    因此,不同調式的主音在鋼琴鍵盤上的位置是完全不同的

    要熟記不同調式主音在鋼琴鍵盤上的不同位置,確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在以固定唱名法記(唱,下同)譜的五線譜中

    音名在五線譜中的位置是固定不變的

    譬如音名G,永遠在五線譜中的第二線上。

    而且各音名在五線譜中的位置,與鋼琴鍵盤上相應琴鍵的位置,非常直觀的一一對應

    譬如能夠發出小字一組音名G的琴鍵,永遠排在中央C右邊的第五個琴鍵的位置。

    這就給看譜視奏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眼睛看到音符在五線譜中的位置,腦子裡馬上反映出應該用鍵盤上的哪個琴鍵去彈奏。

    只要經過一定的訓練,就能達到看到就能奏出的視奏能力

    這是採用首調唱名法記譜的簡譜所根本無法比擬的!

    現在回到正題。

    對於民族樂器二胡、笛、簫、古箏、古琴、嗩吶等來說,由於其演奏的多為單聲部的樂曲,一般多習慣於使用簡譜

    而且各種實際音高不同的不同調高的調式主音,都記作相同的唱名1(do),

    改變調高只要改變調號中表達調號的英文字母即可,非常方便。

    對於唱譜來說,只要確定了調式主音的音高位置,樂譜中變化音較少,容易唱準音高

    如果用固定唱名法唱五線譜,除C大調外,都會有多少不同的升降變化音,這對於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普通人來說,是很難唱準這些變化音的。

    由此可見,對於民族樂器來說,首調唱名法唱譜更方便

    而對於鋼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來說,以首調唱名法來看五線譜,無異於抱著石頭上山——多此一舉!

    本來以固定唱名法看譜,鋼琴鍵盤上的琴鍵與演奏小提琴的指法,與音符在五線譜中的位置非常直觀的一一對應,眼睛看到音符在五線譜中的位置,頭腦中馬上反映出應該用哪個手指去按哪條弦的哪個位置。

    如果採用首調唱名法唱譜,就要首先確定不同調高的調式主音在五線譜中的不同位置,才能由調式主音依次推匯出其它各音的唱名。

    遠沒有以固定唱名法唱譜更直觀且方便。

    由此可見,對於鋼琴彈唱或小提琴演奏來說,明顯是以固定唱名法看五線譜更方便!

    總之,能以首調唱名法看五線譜學樂器。

    但如果學習的是二胡等民族樂器,採用首調唱名法記譜的簡譜較方便。

    如果學習的是鋼琴或小提琴等西洋樂器,以固定唱名法看五線譜更方便!

    這就是本提問的簡單答案。

  • 9 # 多趣辛辣

    我個人感覺,不管五線譜還是簡譜,如果只是唱歌

  • 10 # 滄海22oo2

    學習樂器特別是業餘的最好(基本上是必須的)用簡普的首調唱名法。職業團體的民族樂器也有用五線譜的,但也都用固定調唱名法的。我們縣京劇團在七十年代後演樣板戲,民樂手改西樂手後(除三大件外)全部現學五線譜,用固定調演奏,並且很成功。如果在五線譜上用首調來演奏不是縣級樂隊能勝任的,或者說幾乎是不可能的。

  • 11 # 路智野

    學民族樂器的話一般都用簡譜,學西樂的話就要用五線譜。

    很多朋友都問我,說自己不認五線譜,能不能學樂器。其實有幾個會樂器的人是在學習樂器前就識譜的呢?絕大部分人都是學樂器的同時也學會了識譜——這是每個樂器老師都會教的東西。五線譜一點都不難,你剛開始演奏的簡單練習曲的譜子會非常簡單,隨著演奏曲子的難度的增加,譜子也會越來越複雜,你會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熟練掌握五線譜。

    的確有人可以在不識譜的情況下演奏,但那對音樂素養的提高益處甚微,演奏水平的發展空間也極其有限(除非你是天賦驚人)——喜歡的曲子自己彈不了會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五線譜是唯一全人類通用的語言,也是最美的語言,學習它絕對是值得的。

    所以建議你不要以是否需要識譜作為選擇要學的樂器的標準,而是要選擇一件你真正喜愛,符合自己氣質的樂器,用心學習——即便你只是為了自娛自樂,對於女孩子來說,音樂賦予的氣質可以勝過任何名牌服裝、化妝品和珠寶能給你的,那會變成一筆最寶貴的心靈財富。

  • 12 # 德蘭譜新

    自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在記譜方面,經歷過工尺譜,古芩譜,百年前又從日本引進簡譜,從西方又引進五線譜,六絃譜(又稱吉他譜)等記譜工具。世界公認:在記譜功能方面,還是五線譜最全面,最準確,最強大。並由此產生了兩種唱法:首調唱法,固定調唱法。文章堤到能否用首調學習各種樂器?我認為兩種:即固定調和首調都可用。要看自己的愛好和習憤;要看自己選學的樂器是西樂還是民器;要看自己的培養方向是走專業道路還是業餘愛好。如果你是學習民族樂器,可以用簡譜也可以用五線譜。但現在的各大音樂學院不管是民樂還是西樂,一律都用五線譜。如果你的培養方向走專業道路,那肯定要學五線譜,這是毫無疑問的。

    我個人在50年的教學實踐中,深切感受:簡譜和五線譜各有千秋。筒譜易學易懂,五線譜稍難複雜些。從全國範圍來講,懂簡譜的工農兵是上億,懂五線諳的除了各專業音樂院校,專業文藝團體及音樂工作者外,可能不超過六位數。但簡譜在表達感情術語、力度術語、以及記增的準確性,系統性,全面性遠不如五線請。特別是在多聲部寫作及復調音樂的寫作,都顯示出簡譜的力不從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牌對王牌》適合6歲兒童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