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好12581
-
2 # yuki是個小太陽
小時候會比較喜歡聽順耳的話,因為希望被認可,得到誇獎和表揚就說明我很棒。不過從18歲以後,我會更珍惜那些敢於講實話,肯指出我的缺點和不足的朋友。
中國有句古話叫"忠言逆耳利於行"說的是相當有道理的。古代在朝堂上,往往只有忠臣冒著被降罪風險指出皇帝決策上的不足之處,因為每個人都一樣喜歡聽好話,而皇帝作為權利的最高代表人,會更加專制,覺得自己的決定毋庸置疑。而那些喜歡被奉承的皇帝,最後的結局基本都是被滅國,真正能長久的傳承好幾代的皇帝都是願意聽這些逆耳的忠言並虛心接受他人意見,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並改善的。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話,聽到誇獎讚美的話心裡會很舒服,但是它並不利於我們的成長和進步。人容易在一次次的誇獎和讚美中迷失自己,認為自己已經很厲害了,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原地踏步,甚至驕傲自滿。
所以你身邊如果有願意指出你缺點和不足的朋友,應該要好好珍惜,因為他/她是真心希望你能進步呀
-
3 # 東閩情感
隨著人們在社會中的角色變換,層次更替,對於聽順耳話的渴望程度也在變換。特別是在小有名氣、財大氣粗後,亦或者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歲月磨礪掉了鋒芒的人,都更加渴望別人的認同,這種渴望被支援的表現,就是聽順耳話。
從我個人而言,願意聽順耳話,可能是在年少輕狂,不知天高地厚的時期,更願意聽順耳話。
俗話說,忠言逆耳利於行。但在生活中,恰恰有很多青年人,自我感覺良好,不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讓自己走了不少彎路。正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可偏偏就有那麼一些青年人,將別人的善意當做挑釁,從而不接受別人的觀點。這種現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喜歡聽順耳話,聽不進忠言。忠言逆耳逆於行,這句話確實在告誡我們,時刻總辯證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多吸取各方經驗,努力讓自己的思路更加完善可靠。青年人沒有過多的經驗,以一股拼勁的精神就想打破歷史成規,是比較極端的思想,不可取。
當然,逆耳之言,並不代表都是忠言,有時候我們的倔強,並不代表對順耳話的追求,更多的是對自己能力的自信,經驗的廣博。從我個人而言,很多時候,在聽到極個別人所謂的忠言,難免會牴觸。因為在我自己可預期的未來,更多的是自信。在遇到一些我認為對的事情上,透過多方思考,表面我會認可所謂忠言,實際上也會自我有個評價,做一個有主見的人。
在我們生活中,我們既要善於辨別忠言,並且聽進去,提倡少聽順耳話。也要時刻提高自己能力,保持個性,做個有主見的人,只有這樣才會不斷進步,成為社會人群中的領導者。過分的傾聽,反而會讓自己變得被動,也影響領導者的塑造。
-
4 # 英謂有理
當你成熟的時候:對事物有了自己的判斷,不會別人給個建議就順從採納,同時你會發現,順耳的話其實需要表達的人有很高的情商,跟情商高的人相處,更愉快
-
5 # 沈小陸
我可能和很多人不太一樣,我是學生時代心氣兒很高,連父母的勸說都聽不進去,更不要說其他人,總覺得自己有主見,可以做自己的選擇,就算錯了也拒不承認,不想道歉不願意妥協,就算是老師長輩,表面上不否認但內心總是不服氣的。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對於不敢明目張膽反對的人,心裡還總是安慰自己“我不說話並不代表我認可,而是單純給對方一個面子”
而現在慢慢就變了,至少不會把不同意的意見憋在心裡,這也要感謝我媽媽和現在公司的直屬領導。
實習的時候我媽建議我去做客服,說可以鍛鍊我的溝通表達能力,從處理各種投訴,奇葩的客戶之後,我的自負清高慢慢就被打磨了,不再滿身是刺,遇上和我意見不一的人把對方往死裡扎。
然後就是我的直屬領導,說話很直率的一個姑娘,大我一歲,也是從基層銷售開始做起,一直做到運營主管,她很清楚從菜鳥開始做的時候會遇上什麼坑,會有什麼樣的負面情緒,所以總是鼓勵我們先提意見再提建議,針對她管理方式上不好的趁早改進,然後再是其他例如合作方,體制或者外部原因,加上為人隨和,都相信她不是那種穿小鞋的領導,所以也願意想說什麼就說。
最後想說的就是,初入社會,不要把青春期的戾氣帶太多進來,物慾橫流的世界裡,沒有人會慣著你,特別是作為社會新人的時候,收起“年少輕狂”多一些“平心靜氣”,對自己能保持一個淡定從容的心態,對其他人這是一個尊重禮貌矜持的表現。
-
6 # 就似韻味
年輕的時候喜歡聽順耳的話,有不同意見,還喜歡和人爭辯,似乎不把對方說服都對不起我這些年讀過的書。
年歲漸長,倒能耐心聽人意見了,能給你提意見的人,一定是真心對你,不怕得罪你的人。每個人看問題角度都不同,沒必要完全認同別人的想法,但是要能聽進去不同的意見,因為總有些事情你考慮的不夠全面,正好彌補自己的不足,讓自己思維方式更寬廣。
-
7 # 錦竹林
花時間瞭解自己,順耳的話聽聽高興高興就好,不順耳的話分析分析,對的吸取改之,不對的不放心上,如果自己對自己都沒有一點認知,一味聽別人的很難規劃好自己的原則!
回覆列表
覺得自己十分了解自己,看待人和事有自己的想法跟思路。
以前我覺得我家裡一個長輩特別優秀,我以前特別喜歡聽他聊天講故事和對我提意見,因為他講話特別有水平說得故事也很有意思,還會時不時的誇讚我幾句。
長大了之後,更加了解長輩的一些生活經歷,和他的故事,反而沒有以前對他的那種崇拜了,覺得他也是個平凡的人,只不過懂得比我多,看的書比較多,說話比較有水平。其實是我覺得自己長大了,見的人也多了,分得清什麼是真正是誇獎什麼是客套話,見到過比他更優秀的人。
當一個人已經變得了解自己之後,對這個社會有自己的看法之後,其實很難去聽從別人的意見,特別是很難去聽從一個在自己眼裡並沒有那麼優秀的人的意見。這其實並不正確。
虛心接受別人對你的意見,是很基本的交流方式。每個人都是不同的,看待人和事的方式和角度也會不同,應該在真真正正瞭解自己之後,再去考慮別人的意見是否對自己有幫助。
只有瞭解自己,才知道自己缺什麼,需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