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火楓一葉
-
2 # 路上有長生果
我說過多次了,普通人不太善於思考的話不要看心學。簡單來說,心學就是讓你自己思考的學問。但這個說法非常理論和蒼白無力的,沒有實際意義。
如果說實用價值則是很多人,長期研究王陽明心學的人也沒有理解了的。這就是反對偶像和標杆。
王陽明就是對儒釋道理解的過於細緻而不得要領結合自己的實際行動總結出來只有靠自己才能解決問題。又擔心人不走正道,輔以良知。就是用心思考走正道才能萬事如意。這個意思我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就不說。
補充下實用價值的直白理解。就是孔子是錯的,老子是錯的,孫子要走正道,佛是騙人的,道也是騙人的,一切牛鬼蛇神都是騙人的。
-
3 # 龍虎山燕然居士
王陽明的心學核心就在於致良知,心即理,心外無物,知行合一。
其實這就是王陽明先生所說的致良知。良知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它就像珍寶,但是在世俗的慾望之中蒙上了灰塵,當我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出發點是好的時候,良知就回歸了。
這也就是佛家所說的起心動念,佛經中所說的善護念。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就是陽明心學在現實社會中的應用,做一個有良知的人,做一個靠譜的人。
-
4 # 順其自然逍遙遊
明心見性~知行合一~大道至簡~止於至善
道是體、德是相、用是萬有,形而下。
道是本體,無形無相,靠悟,去除分別判斷取捨心;德是道的相,進入這三維加時間(時空),靠思維可以感知,即一(有),道(無)生一,所以有生於無;用是指萬有,皆是生於一,而一源於無。
所以,悟道,即是迴歸本源,心入無為法,合德歸道,即天人合一。
一翳在目,千花亂空;
一妄在心,恆沙生滅。
本自清淨,本無生滅。
悟則剎那間,迷經千百劫~
-
5 # 賈然熙365
在王陽明心學文獻中,不乏有關為官為學為人等方面的廉潔規約、勸誡、論說,並深度嵌入王陽明心學的三大核心範疇中。以“心即理”為理論基礎的“破心中賊”,無疑是闡釋王陽明廉政思想的“關鍵詞”。王陽明所指的“心中賊”,涵蓋人皆有之的名利權色等各種過度和非分的貪慾、執念。其“破”的方法是去除私心物慾遮蔽,使其良知顯現光大。在作為王陽明心學主旨的“致良知”中,“廉”是良知的應有之義。雖與生俱來,但也需要發之於情、訴之於理、驗之於事事物物。在這個過程中,良知發用於己為廉潔,發用於眾為廉明,發用於政為廉政。著眼於當時表裡不一、知行脫節的政風學風世風的補偏救弊,王陽明強調“知行合一”裡知和行的“良知”性質即其德性和德行意義,主張真知真行,注重知行的“合一併進”。王陽明終其一生立志做聖賢,身體力行並推己及人“致良知”,可謂其廉政思想“知行合一”的表率。就此而言,王陽明心學中蘊涵的廉政思想,不僅是中國傳統廉政文化中的精華,也是增強中國人廉政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王陽明心學中的“破心中賊”與當前正在構築的“不想腐”堤壩,無論在反腐倡廉的物件、範圍、內容上還是理念、路徑、措施上都有很大程度的同質性,而以為善去惡為主要內容的“致良知”,可提供“黨性”與“心性”之間的跨時空對話基礎,“知行合一”則對研判和治理“兩面人”“兩面派”現象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深入挖掘、闡釋、傳承、轉化王陽明心學廉政思想的當代價值在於,有助於作為共產黨人“心學”重要組成部分的廉政建設,紮根於更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心性沃土,實現黨風廉政教育的外在引導與內在認同的統一,以啟發共產黨人、青年學生及廣大人民群眾內心道德的自覺、自信和自主
-
6 # 雲石趣事
他的價值在於對中國傳統文化詮釋與繼承,陽明心學結合古人的智慧,透過龍場悟道,把中國人的智慧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通過了解致良知的重要性,讓後人更能明確怎樣解決人的根本問題。
-
7 # 養豬先生5
王陽明的心學,在小市上不實用,在大事上遵循內心的良知,知道做事的方向和方法是好的,。小事上,中國傳統還是要求多變靈活,應該用易經講的道理。
-
8 # 達學創始人陳利民導師
知行合一是《達學》提出"悟達合一"的表象。知行合一是悟出來的,知不如悟!行的目的為了達,行不如達!知必悟。行必達。
-
9 # 天邦強子
當然,我覺得心理是無處不在的,有人就有心理活動,自然也能用上心理學,至於怎麼用,用來做什麼,這就看自己了。畢竟刀本身是沒有傷害的[碰拳][碰拳]
-
10 # 果老星宗傳人彭師
心無外物,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
告訴我們,做人從守住自己的心開始
心外無物,心生萬物!
一切從心出發!
-
11 # 尉遲曉琴
王陽明的心學包含了很多東西,儒家所言的正心修身都在其中,學習心學從小的方面說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調整自己的心態,在大方向上能夠實現修身、齊家、立業、的理想人生!
-
12 # 杏林男人
從中醫角度來說,心主神明,神清則目明,目明則身動無失。當神志出現問題,身體就會出現問題,這叫身心疾病,這樣的越來越多,如抑鬱症。所以,陽明心學是治療身心疾病的良藥。平時工作的話療也經常用
-
13 # 大王2639
王陽明,又名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王陽明之心學,精通儒學、道教、佛教。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立行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被後人稱之為三功聖人。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他的代表作有《陽明全集》、《傳習錄》、《大學問》等。
心學,以 陸九淵 、 王守仁 為代表的 宋 明 理學的一個流派,即所謂良知之學。為學主“明本心”、“致良知”。認為心為宇宙的本原,萬物即本心,本心即萬物,這種心物一體的主觀自然的理學被後世之人稱之為心學。王陽明稱本心也為良知,他認為心外無物,主張知行合一。這裡的心或良知,老子稱之為道,釋迦牟尼佛稱之為本性,耶穌稱之為上帝,穆罕默德稱之為主,三世諸位無上聖哲的主觀自然理論,皆同指最初一心,同指本心而異名,其實質都證悟的是宇宙萬物同一體,即是中華文華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王陽明的一心化萬物,萬物即一心的一心學說,傳承了中華民族先智們的一神化自然的文化思想,可與盤古伏羲媲美,與文王周公爭奇,與老子莊子鬥豔,同陸九淵惠能並論。推動了中華文化的又一次復興,是中華精神文明的又一次輝煌,是中華文化精神文明道路上又一盞指路明燈。王陽明的心學理論,又一次給後世之人,在處理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提供了理論依據,給當時和後來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增加了積極因素。直至今日,王陽明的心學理論在我們中國及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地都有很大影響,對現在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仍然起著重要作用。
王陽明心學的實用價值,就在於讓人明心見道,悟良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友善,和諧生存,,萬物在一心之中共同享受上天賜給的一切。
所以從國家富強建設和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的角度來看,更應該提倡人們學習王陽明心學理論,發揚陽明精神,做一個新時代的陽明人,別給家庭、社會、國家乃至世界添亂,做一個世界和平的貢獻者,而不是相反,
大王原作:
心學宗師王陽明,
證悟萬物由心生。
萬物即心心即物,
心物一體一真命。
善男信女求本心,
去此求彼是無明。
若要真正見本心,
隨遇而安處事情。
宇宙自然即本心,
觸目遇緣本心中
陽明心學大家愛,
促進修者見心性。
-
14 # 飛揚雨51057391
王陽明的心學從哲學角度講屬於唯心主義,和目前主流的唯物主義截然不同。唯物主義是現代科學發展的基石,以之為核心價值觀建立起來的人類現代社會在幾百年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但到目前為止瘋狂的追求物質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也在逐漸顯現,人類整體面臨著諸如核戰陰影、生態破壞、致命疾病等等生存威脅越來越大!
目前西方文化主流思維就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欺騙敵人不存在道德問題而是一種取勝的手段,所以嚴重雙標還振振有詞!而中國文化中所提倡的是求真務實實事求是,即便《孫子兵法》等兵家手段也是對待敵人用的而不是對待朋友。西方以強者為尊而東方以尊者為強,這點是文化核心的區別吧!
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需要東西文化交融互相取長短。在地球村的時代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利於統一和穩定基因將會取得主導地位,等到人類有能力走出地球開發宇宙的時候西方文化中開拓進取勇於鬥爭的基因又會主導人類文明瞭吧,就像當年的大航海時代一樣。
王陽明的心學,作為影響深遠的一個東方哲學體系在現今的實用價值是什麼?個人認為其最大的作用在於平衡!平衡物質發展帶來的諸多不利影響,使人們能夠直面內心不斷反思自己,用理性剋制自己的慾望,保持科學可持續的發展。相信今後的一個時期中華文明的復興將會帶領人類文明整體提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吧!
-
15 # 西江書畫藝術
陽明心學現在成了“顯學”,特別是一些學者、文人、老闆、商人,你不說個“心學”,好像都沒文化。
在這股熱流中,有二個問題:一是“神秘化”,脫離歷史、思想語境,故意誇大、拔高王陽明及其心學,把“心學”和王陽明神化。二是“庸俗化”,對陽明心學做片面的、合乎自己需要的理解,甚至把它當作"成功學"“心靈雞湯”,認為學了陽明心學,便能立馬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便能“悟道”“業績暴漲”“心想事成”。更有學者認為陽明心學是“治療當今社會癌症的一劑良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
如果五百年前都未能挽救明朝滅亡的陽明心學,卻可以治療21世紀網際網路時代的“社會癌症”,能為“拯救人類的災難指出了一條路徑”,不是某些人的白日作夢,就是胡扯!
世間本沒有什麼十全十美、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何況某種學術呢?
陽明心學本質上是唯心主義的,他的整套理論,說來說去,都是建立在空對空的禪宗佛教、封建倫理之上的,靠的是“悟”,而不是建立在客觀的科學依據或嚴密的邏輯思維之上。
你看他老人家“格”個竹子,“格”了三天三夜,沒有“格”出竹子是如何生長出來的,最後倒“格”出了“心即理”:原來是我內心認為竹子是存在的,所以竹子才存在,這不是唯心主義是什麼?在他的學術影響下,知識分子為了“致良知”,都向內心的主觀世界去求索,一天到晚“內省”,以求迴歸“本真”,這樣的社會,能“格”出客觀世界的真理?
所以明未資本主義、科學思想剛萌芽,便嘎然而止。
都是“心學”給害的!
由於歷史的侷限性,王陽明向內心所求的“良知”“天理”,本質上仍然是封建的綱常名教、倫理道德那套東西,只是與程朱理學的路徑不同而已。
但陽明心學也有它的實用價值,或者說有它的現實積極意義,我認為最大的有三方面:
1、思想的解放和對權威的責疑。以前的“天理”是君父、聖人告訴你的、規定了的,而“心學”不是,“理”是你自己內心澄明之後,看到了的。不要小看這點,這個對上千年來的禮教、權威可是一個巨大的反判和衝擊,正是受“心學”影響,明代產生了徐渭、李贄這樣的思想狂人,產生了《金瓶梅》和資本主義萌芽。
李贄才是值得現在認真研究的思想家。
2、“致良知”的主觀能動性。既然“理”是內心的,但光“內省”“心外無物”不行,還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知行合一,行而恰當,才是真知。
3、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只有內心強大了,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你看王陽明他老人家剿匪、平反時,面對劣勢一點也不慌亂,盡玩虛的、陰的,他打仗從來不正面死嗑,都是透過偽造證據、製造假象、離間敵人等陰招,亂了敵人心智,最後達到自己的目的。
總的來說,陽明心學的積極意義在於,人要主動地、自覺地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強大的自我心智,並把這一心智體現到、實踐於到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實現人格的獨立、健全、完整和統一。
-
16 # 奕同逍遙遊
中國人為什麼科學意思淡薄,就是因為知識分子們歷朝歷代都在研究這個。心學,心外無物。格物致知,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實用價值沒有,提高修養呢還可參考一下。
-
17 # 西北郒機電知識分享
謝謝邀請,其實你問我王陽明心學到底是什麼其實我也不知道,但我覺得一個能在歷史上留下濃重一筆的大家肯定有著其過人之處,所謂盛名之下無虛士,存在就有其存在的道理,至於實用價值,我感覺因人而異吧!就好比一萬元對於有些人是吃喝玩樂,對於有些人就是救命錢,所處角度不同,其價值就不同,粗鄙之言,不要見笑。
-
18 # 葫蘆娃是個小胖子
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一首詩概括“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他的心學對我們的現實是有指導意義的,但要結合他的生平事蹟方可明其萬一,刻苦專研十年,並身體力行,當有小成。
回覆列表
有用的,王陽明的心學包含了很多東西,儒家所言的正心修身都在其中,學習心學從小的方面說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調整自己的心態,在大方向上能夠實現修身、齊家、立業的理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