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heresaTarot
-
2 # 張麗芳說兒童心理
這是情緒感知障礙
她說的意識到自己是自己的時候,其實是意識到了自己並不完美,自己並不永恆。覺得自己不好,覺得自己沒有價值。而且沒有辦法獲得人生終極的時候,就會痛不欲生。人的價值,其實是一個虛無的東西,沒有人能夠絕對的指出來自己的價值所在,我們的價值感只是自己覺得自己有價值而已。想要從虛無感中跳脫出來,僅從認知上講道理沒用,必須從感受層面去解決。
抑鬱的人感受愛的能力非常弱,會陷入一個惡性迴圈中。首先抑鬱會選擇性忽略美好的事,關注生活中糟糕的事情。第二,對這些糟糕的事情會做出一個不利於自我價值的歸因,比如說對好的事件進行外歸因,對不好的事件進行內歸因。最後,這樣的歸因會導致更低的自尊,更低落的情緒,加重抑鬱狀況。抑鬱患者和常人的區別不是他沒有快樂或者他的痛苦特別多,而是他缺少對快樂的感知力。
對抑鬱患者的心理支援:
首先要讓他恢復感知力,學會時刻覺察自己的情緒。分享反芻自己的快樂情緒,及時合理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透過正念學習可以快速回到當下,覺察自己的狀態
第二,提升自尊。運動可以提升自尊,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增加一些社會角色功能也可以提升自尊。
抑鬱是一種情緒障礙,或者說情緒感知障礙。從根本上講,要提升感知力
-
3 # 白小凡的天空
抑鬱症也分重度和輕度,如果是輕度的話,自己加上朋友是可以調節恢復的,如果是重度的話,就算有心裡醫生幫助也很難恢復,那種感覺是一種意識扭曲的痛苦。
我以前有個好朋友是抑鬱症,我陪他整整半年,最後走出來了,分享一下吧!
1、就是有抑鬱症的人,他的腦子裡始終會鑽到一個不好的問題,一個不好的畫面,一個讓她反覆糾結的事情,你需要幫她擺脫。
2、怎麼擺脫呢?在沒得抑鬱症之前,肯定有之前最喜歡做的事,最在乎的人,還有心裡最放不下的東西,你需要抓住這幾點。
3、我建議可以從父母對她的感情著手,每個人對父母的養育之恩都是有感情的,告訴她這條命不完全是她自己的,如果想不開或者過的不好,父母同樣會痛苦,讓她始終有第二個想法環繞住她,就是她的生活不僅僅是為了自己,她需要好起來。
4、如果以上有幫助的話,還需要做一件事,因為得抑鬱症的人很難專心做好一件事,但你需要安排他們去做事,讓他們沒有過多的時間去糾結腦海裡的那些事,簡而言之,就是養成她的第二個習慣,並最終透過第二習慣走出來。
5、這個第二習慣可以做些能賺錢的小生意(如果意志力不強的話,去上班反而會加劇抑鬱想法),可以帶她一起玩個遊戲,每天都玩,透過在遊戲裡的夢幻世界,把她引回到現實中,不要在糾結以前的事。
6、最後一點,找出她抑鬱的根源,要讓她自己說出來,因為什麼事抑鬱?每一個抑鬱症都有自己的根源,有些可能難以起齒,但如果不說出來,她就無法放開第一步,她說出來之後,你一定要按照好的方向去替她分析,告訴她這世上有很多類似的人或事,根本沒什麼!只要發現她不對勁,就要這樣去告訴她。
-
4 # 悟在吾心
當人面對內心那個最真實的自己時,痛苦是必然的!然,這也是大多數人寧可逃避現實而選擇渾渾噩噩活著的緣由!要知道,這可是戰勝自己,遠離痛苦的機會!而想遠離痛苦的你,不僅是面對內心那個真實的自己,還需得承認那個真實的自己!話說,既已跨出那艱難的一步,面對了自己(雖痛苦),何不再往前一步承認自己(選擇釋懷)!而作為一個生活的強者,是從不畏懼人生的挑戰的!
-
5 # 諮詢師白雪
雖然不清楚你朋友說這句話時的具體語境,但嘗試著以一個抑鬱症心理諮詢師的角度去解讀一下這句話,看看能否幫到你:
首先抑鬱症患者的自動思維、中間信念及核心信念都是消極否定的,也就是認知功能出現了障礙。他們對自我的評價是不可愛,毫無價值感的,那麼這句話的一層含義有可能就是“我如此無能,一無是處”
其次抑鬱症患者認為社會是冷漠的,自我是孤立無援的。那麼這句話的另一層含義就可能是“我如此孤獨痛苦,我被社會拋棄,沒人能理解我和幫助我”。
最後抑鬱症患者認為未來是沒有希望的,這句話的第三層意思就可能是:我深陷孤島,永遠無法走出疾病,活著沒有任何意義!
當一個人對自我評價是一無是處,對社會評價是一無所依,對未來評價是一無所為的時候,你就能理解她的痛不欲生了!
-
6 # 茶語心理
不是給予你幫助,而是給予她幫助。抑鬱時說的話,有時連她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是強烈的自我否定,自責、自罪,唯一的建議就是陪她去看心理醫生,該吃藥吃藥,該諮詢諮詢。作為朋友最大的意義是陪伴和支援,“你不是孤單的一個人,有我陪著呢。”
如果可以,適當的運動會很有幫助,其他任何“正能量”、“雞湯語句”都沒有一點意義,記住陪伴最重要!
-
7 # 老崧
這種自我意識的出現,是開始尋求自我修煉的一個契機。
自己在人間的修煉路,才是真正的開始。
痛不欲生,只是斷舍離的必然情緒分割而已,能夠逐步迴歸理性。
修煉的道路上,不會只有一次斷舍離的。[捂臉]祝福你了!
-
8 # 郝娜
痛不欲生只是一個階段,就好像小孩子哭鬧的時候一樣,這只是一個接受現實的過程,總會過去的,接下來的下一個階段就是放飛自我,可能會頹廢一段時間,最後的階段就是繼續努力。這就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最後看山還是山的過程。
最後一句,人生就是經歷,凡事經歷過的都是美好的時光!
-
9 # MR瑞
這本是一個哲學問題,其實大部分哲學都是晦澀難懂的,因為它涉及到一個人精神層面的認知。而抑鬱症就是屬於精神類疾病,抑鬱症在這個時代可以說的不死絕症。但是對於一個抑鬱症患者來說,就是過度糾結於精神層面的東西,讓自己痛苦不堪。
佛洛依德
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佛洛依德就在“心理動力理論”中提到過:對於人格可以分為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用來解釋意識和潛意識的相互關係。因為我曾經研究過一段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也研究過佛洛依德,下面我儘量用白話一點的語言來給題主解釋。如有不當之處,還請指正。
本我,直白的說就是本來的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對人一種自然屬性的解釋。比如人會發怒生氣,會開心,會飢餓,本我是一種潛意識,就像餓了就要吃飯,遇到危險就要躲開,這就是本我,人在嬰兒時期,本我的現象最為突出,比如只要餓就會哭,只要想撒尿就撒尿,一切按照潛意識的自我屬性來支配自己。
自我,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是從本我中逐漸分化出來的,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其作用主要是調節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它一方面調節著本我,一方面又受制於超我。它遵循現實原則,以合理的方式來滿足本我的要求。 比不不再像嬰兒一樣餓了就要哭鬧,想撒尿就撒尿,而是更加追求一種合理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慾望和需求。這裡,現實原則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
超我,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則支配,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其位於人格結構的最高層,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會規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內化而來,其形成是社會化的結果。比如人餓了,馬上要吃飯,就是本我;做好再吃就是自我;別人都沒餓,而我自己就餓了,有點不好意思再堅持一下,就是超我。
那麼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就一直糾結在本我,自我,超我三個我中間。就比如說我曾經碰到一個抑鬱症患者。他告訴我,他S人,但是他又知道S人不好,但是S人又才能滿足自己的慾望。因此一直就在這個問題中始終出不來。每天都在慾望和道德之間徘徊,胸悶,失眠,健忘。讓自己痛苦不堪。
所以,如果題主如果要向朋友解釋這個問題。那麼首先就要明確的知道他為什麼知道自己是自己後會痛苦,痛苦的原因是什麼。潛意識有什麼慾望無法滿足。而又被超我進行道德層面的禁止?首先可以對他進行簡單的心理權威和疏導!
抑鬱症患者最大的問題就是不願意訴說,就像一部計算機,表面上波瀾不驚,但是CPU卻始終在告訴運轉,而抑鬱症這種精神層面的高度運轉,找不出口去發洩,那麼就很會很容易導致精神疲憊出現故障。
當然對於治療抑鬱症來說,不光是需要進行心理干預,還需要配合藥物的治療才可以康復。所以我建議題主及時帶朋友去正規的醫院,找正規的精神病醫生來治療,千萬不要一個人胡思亂想。自己沒有這方面經驗的話,千萬不要亂用方法。
-
10 # 被動創業知識分享
之前的盲目自信或者之前的所有依靠讓你遊手好閒習慣了,當真正的自己去面對,去解決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力不從心,才發現自己無計可施,才發現自己真的沒有辦法面對自己
-
11 # 一起哈哈哈哈哈
我就是我
我是那麼的獨特
世界那麼大
只有一個我
我就是我
眼前的事物
見證了那麼多
我就是我
別人笑我又如何
只是不懂我
我就是我
就算時代變了
我依然是我
-
12 # 妙演2
立題不明!若單純的痛不欲生,我不知道你到底意識到的自己,是什麼樣的自己!若真正認識到了真正的自己,那應該是重獲新生的悲喜交集,或者無語能達的冷暖自知……阿彌陀佛
-
13 # 溫小暖
這個問題說明了你不會愛自己,你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別人好,意識到自己不是別人沒有別人那麼優秀突出就對自己不滿意,譴責自己。所以你要學習愛自己,無論自己是什麼樣子,你都是獨一無二的那個你,是誰都無法代替的,這個世界上的人只要是還活著就總有自己存在的合理性,所以不要因為自己給自己設定的障礙而鄙視自己嫌棄自己,如果自己隨時自我嫌棄,那這樣的你是不是太可憐了。所以多關注自己愛自己,慢慢的你會發現你才是那獨特靚麗的風景。
-
14 # 一木豆丁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而且是用思維難以理解的問題!
來解析一下:為什麼意識到自己是自己——誰意識?第一個自己怎麼定義?第二個自己又怎麼定義?這句話包括了幾個物件?
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究竟有幾個形式?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個問題的產生就是覺醒的開始,但並不意味著可以覺醒!但覺醒必然跳不出這個環節。
個人對生命的理解是:肉體承載著意識,運用思維,在這個有形有象的虛幻世界承擔屬於人類的責任和義務,並體驗人生百態!
這是我自己對生命意義的總結!
開始懷疑並痛不欲生並非壞事,在此基礎上,利用痛苦,改變意識狀態,你想要的美好離你就不遠了。但如果始終處於這個狀態而不能進一步延伸,只會越來越痛苦!
記住一句話:痛苦是開悟的催化劑,別被它嚇到!
-
15 # 瑤臺晏賓
現實與理想的差距,製造了無限奧悔和不甘,而進入病態心理。典型的看不透、想不開、放不下,唯有潛心修煉才有出路。
-
16 # 黑棉棉
當然不會,自己時刻有機會知道自己不要什麼,自己不喜歡什麼,到了一把年紀,只會自己逗自己玩。不擰巴活著就好。
-
17 # 劉亞百題
我不清楚你究竟遭遇了什麼,如果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你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你可能是一個哲學家,在思考一個深刻的我是誰的問題?並且對自己不太滿意。如果你遭遇了重大的挫折而如此痛苦地不能面對自己,建議你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
18 # 年糕小鋪
之所以會痛不欲生,其實是抑鬱症的表現,還是去當地醫院看吧,現在治療抑鬱症的藥也有逐漸調節心情,慢慢會走出來的。
-
19 # 愚人zero
因為自我是有邊界的,是設防的,是受限制的,是壓縮的,所以當你意思到的時候就是有被冒犯的時候。
反之亦然,開心就是無我的狀態,你想要擁抱每一個人!
-
20 # 肖學惠
意識是四維空間的,自己是三維空間的物質。在四維空間是沒有物質存在的,在意識裡生老病死喜怒哀樂都是同時存在的。你睡覺做夢是不是閉上眼睛也能看見夢裡的情景,看到己經失去的人,看到自己或別人小時候的情況。各種情況都在意識層面同時存在。痛苦和快樂只不過是四維意識思想維度對自己身體三維空間剛好調到了那個頻道而己。各種頻道互相糾纏就是三維世界的我們。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好像是抑鬱症朋友說的?
所以這裡面有很多種可能性。
1、或許是理想我與現實我的衝突
2、或許是深切的心靈孤獨
3、或許是內疚 罪責感的觸發
4、或許是無力感的憤怒
5、或許是喪失的哀悼
等等。。。。如同一萬個觀眾眼中,有一萬的哈姆雷特,每個人對自己的理解也是有其專屬性和特殊性的。
提問者可能特別想去理解、甚至疏導朋友,這是積極的態度,但也要注意有些問題需要專業的理念和技術。
如果朋友真的已經被診斷為抑鬱症,並且不是一個醫生的結論,您如果是非專業認識,可能在專業上幫不到TA,求助於專業是更好的辦法。
你朋友目前的絕望,自以為認識到了真我,但實際上這只是認識到落地後的一部分,或者是說自己不認同或者抗拒的那部分,“真正的自己”或者說“真是的人格”,通常都是複雜而綜合性的,TA的路程只走了一半,因為萬事陰陽相合,貧瘠之後,也有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