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魚嘚吧

    官服上的動物: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

    衣冠禽獸,現在而言,

    是一個貶義詞。

    但最開始的時候,

    卻是一個具有褒義的詞語,

    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

    衣冠禽獸一詞,

    指的是繪有鳥獸的衣服。

    不不不,不是你想的這樣,

    而是這樣的。

    這就是明清時期“公務員的工裝”——補服。

    總策劃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他“上採周漢,下取唐宋”,

    重建服飾制度,

    要文武有別,尊卑有序。

    文官繡飛禽,武官繡走獸。

    明代文獻《大學衍義補》:“我朝定製品官各有花樣, 公、侯、駙馬、伯繡麒麟白澤,不在文武之數。文武官一品至九品, 皆有應服花樣, 文官用飛鳥象其文彩也, 武官用走獸象其猛鷙也。

    其實用飛禽走獸來裝飾官服

    朱元璋並不是首創。

    中國古代就有用不同的鳥獸,

    作為圖騰來代表自己的部族。

    到唐武則天時期,

    已經出現了用飛禽、走獸來裝飾衣服。

    皇帝既然是龍,

    手下自然也不是等閒,

    飛禽不能是雞、鴨之流,

    走獸也不能是豬、羊之輩。

    不然大殿上就成了“動物世界”。

    武則天召集官員賜予“繡袍”,在官服上以成對的禽或獸為紋飾,清人沈自南《藝林匯考》:“左右監門衛將軍等飾以對獅子,左右衛飾以麒麟,左右武威衛飾以對虎,左右豹韜衛飾以豹,左右鷹揚衛飾以鷹,左右玉鈴衛飾以對鵲,左右金吾衛飾以對豸,諸王飾以盤龍及鹿,宰相飾以鳳池,尚書飾以對雁。”

    所以明朝參照前朝制度,

    在公元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

    給各級文武官員制定了補子的樣式:

    公、侯、駙馬、伯,繡麒麟、白澤。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鷺,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武官一品、二品獅子,三品虎、四品豹,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明朝文官補子

    明代文官補服圖案大多用雙禽,

    比翼而飛,相應成趣;

    而武官則用單獸,

    或蹲或立,威風凜凜。

    清代依然沿用補服制度,

    補子圖案與明代有所區別。

    如文官圖案只用單禽,

    而各品級所用動物亦略有區別。

    清代補子定製為: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鵣,八品鵪鶉,九品練鵲;而武官仍用單獸,一品麒麟,二品獅,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清代文官一品仙鶴補子

    清代二品文官錦雞補子

    清代文官三品孔雀補子

    清代文官四品雲雁補子

    清代文官五品白鷳補子

    清代文官六品鷺鷥補子

    清代文官七品鸂鶒補子

    清代八品文官鵪鶉補子

    清代文官九品練鵲補子

    清代武官一品麒麟補子

    清代武官二品獅補子

    清代武官三品豹補子

    清代四品武官虎補子

    清代武官五品熊羆補子

    清代武官六品彪補子

    清代武官七品、八品犀牛補子

    清代武官九品海馬補子

    除補子的樣式以外,

    明朝補服為袍子,

    清朝補服多為對襟褂子,

    所以明朝補服胸前

    為一塊完整的補子;

    而清朝胸前的補子,

    一般分左右兩塊。

    明代文官像

    清代文官像

    “衣冠禽獸”短短四個字,

    它代表著明清兩朝,

    五百多年的補服制度,

    而它褒貶的轉變,

    也反映了古代社會的變遷,

    承載著歷史的滄海桑田。

  • 2 # 使用者9968932934877

    一品大官文官綴繡的補子圖案分別為:一品為仙鶴,二品為錦雞,三品為孔雀,四品為雲雁,五品為白鷳,六口若懸河為鷺鷥,七品為鸂鶒,八品為鵪鶉,九品為練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最喜歡哪個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