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人為何都能千杯不醉?
1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72819178

    在影視劇中,經常出現這樣的鏡頭:一位俠客連飲了幾斤酒,然後瀟灑的付賬走人。每當看到那些豪飲的人,總是讓人心生羨慕。不過看情況,似乎古人各個都能豪飲,而我們的當代人最多也就是兩斤酒的量。其實古代的酒和我們現在經常喝的白酒根本不是一回事,古人喝的酒也只比現在啤酒的度數高一點罷了。人人都善飲酒才是正常現象,從古代就到現代白酒經歷了十分曲折的歷程。

    一、在夏商周時期,有多少人因為喝酒而亡國

    中國是一個酒文化非常濃厚的國度,酒甚至在原始社會末期就出現了。當時糧食還是比較珍貴的,原始居民的食物非常複雜,糧食則一般被存在起來。由於儲藏不善,倉庫中的一些穀子開始發黴;長期堆積之後形成了類似於黃酒的液體,這就是酒的原型,被稱為谷芽酒。不過這個時候的酒並不完善,真正將酒推上歷史舞臺的人是儀狄和杜康(這位老先生現在很有名)。儀狄經過反覆改良,將一種被稱為“酒”的液體先給了大禹。大禹在品嚐之後,對酒的口感讚不絕口。不過作為英明的統治者,大禹預感酒會導致一系列的災禍。因此大禹說了這樣一句話“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大禹開始疏遠儀狄,可惜酒這種新生物種沒有隨著儀狄的去世而消亡,中國酒文化進入了一個輝煌的時期。

    大禹的話不幸嚴重了,因為喝酒而亡國的不是別人,正是大禹的後世子孫夏桀。夏桀是一個標準的敗家子,他繼承了父輩留下了錦繡河山,但這位國王沉迷於飲酒。他用池子盛酒,三千多人共飲一池酒,這是一個什麼場景現在無法想象。夏桀的滅亡與過度飲酒有很大的關係,最後便宜了異軍突起的商湯。商湯是商朝的建立者,這個人雖然強調喝酒誤事,可他本身就算半個酒鬼。酒文化在商朝同樣盛行,比起夏朝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目前出土的商朝貴族墓葬中,爵位越高陪葬的酒器越多,有的墓穴先後發現了100多件酒器。歷史上那位著名的商紂王在飲酒方面不必夏桀強多少,酒池肉林的故事盡人皆知。西周取代商朝以後,出臺了一系列禁酒措施,中國酒文化第一個發展時期落幕。

    二、中國古代酒以黃酒為主,度數並不高

    也許很多人都會納悶,為何古人個個海量,喝上幾斤酒一點事沒有。其實那個時候的酒就是現在的黃酒,黃酒的原料為大米、黍米、粟,度數一般在12至14之間。喝這樣的酒自然可以狂飲一場,只要適當控制不至於爛醉如泥。目前,我國知名的黃酒產地均在南方,這也是隨著歷史發展才逐步形成的。西周建立之後,鑑於之前飲酒誤國的例子,出臺了嚴厲的禁酒制度。只有在大型宴會或者祭祀典禮上才可以飲酒,但隨著中央威嚴的喪失,各地的諸侯根本不把這條禁令當回事。喝酒就會消耗大量的糧食,中國酒文化一直存在一個怪圈。一旦處於戰亂時期,糧食儲備不足,諸個政權都會出臺相關禁酒的政策。國家進入太平盛世以後,各種酒則再次出現。

    釀造酒有一個非常顯明的特點,那就是必須溫著喝,酒涼以後口感會差很多。當時燙酒也是一門藝術,還出現了很多知名的典故,例如溫酒斬華雄、青梅煮酒論英雄等等。曹操曾留下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詩句,似乎曹丞相是一位喜歡飲酒的人。真實情況恰恰相反,由於糧食不足,曹操的禁酒令相當嚴格。只有在慶功宴上,他才會和文武官員痛飲一番。拿下私下釀酒的人,一經發現將會受到嚴厲的懲處。當時中國的酒產地均在北方,最著名的就是洛陽出產的杜康酒,南方地區則被視為荒蠻之地。這樣的情況在南北朝時期開始發生變化,那時北方被塞外遊牧民族所佔據,為了躲避戰亂,大量的北方人口遷移到南方。很多釀酒師傅也轉移到了南方,久而久之,南方黃酒反而超過了北方。

    三、阿拉伯釀酒技術開始傳入中國,白酒走上歷史舞臺

    唐朝建立的初期,無論是宮廷宴會還是普通的家庭宴會,飲酒的種類都是黃酒。不過這一情況在唐朝開始出現變化,唐朝是一個開放的王朝。作為一個經濟繁榮的大帝國,唐朝與亞歐各國進行貿易。久而久而,西方的文化和科技也傳入唐朝。唐朝稱那些西方人為胡人,這些胡人進入中原時,帶來了蒸餾酒的製作方法。在唐朝的史書中出現了“燒酒”“燒春”的說法,燒酒究竟是不是現在的白酒至今都有爭議。但從當時的社會現象來看,唐朝即使出現了白酒,所推廣的面積也不大。著名的詩仙李白堪稱千杯不醉,如果李白喝的是白酒,估計我們便看不到那麼多的佳作了。能夠確定是中國白酒是從外部傳入的,帶入者就是那些阿拉伯商人。

    北宋時期,人們還是主要喝釀造酒。打虎英雄武松一連喝了18碗,這也從側面說明他喝的是釀造酒。如果是蒸餾酒,無論是多麼善飲的好漢也肯定會醉倒在店裡。白酒真正走上歷史舞臺是在南宋時期,當時南宋與金、元等北方政權長期沿江淮地區對峙。由於戰爭聯絡不斷,大量的勞動力要麼直接上戰場,要麼則要為軍隊運輸作戰物資。勞動力的短期造成了糧食減產的局面,再加上戰爭的影響,釀造酒的原料出現了短缺。眾所周知,釀造酒需要消耗大量的穀物。在艱難的局面下,一直處於次要地位的蒸餾酒開始大面積推廣。蒸餾酒雖然也需要消耗糧食,但需要的數量相對少得多。利用蒸餾酒取代釀造酒,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過在那些比較富足的農家,百姓們仍然是喝釀造酒。陸游在自己的詩中寫道:“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釀造酒相對比較渾濁,從這些古詩可以發現當時釀造酒和蒸餾酒並存。

    四、蒸餾酒逐步佔據主導地位,甚至於宮廷宴會

    蒸餾酒取代釀造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甚至跨越了朝代的限制。從南宋時期開始,蒸餾酒的地位開始上升。到了元朝末期,蒸餾酒才逐漸佔據主導地位。元朝是一個疆域十分遼闊的王朝,西亞和中亞各種蒸餾酒開始進入中原地區,例如阿剌吉、軋賴機、阿里乞、哈剌基等等。這些酒的名字全部都是西方酒音譯過來的,從元朝的史書記載來看,蒸餾酒確實已經擁有了很大的市場。羅貫中、施耐庵在撰寫那些名著時,應該也考慮到了這些因素,因此他們特意強調了英雄皆善飲的場景。到了明朝時期,大家已經形成了一種錯誤的看法,即白酒為北方人所飲,黃酒則是南方的特產。通過幾百年的變化,歷史早已變了模樣,很多名酒就是從明朝時期開始出現的。

    蒸餾酒的口感在很多方面要明顯優於釀造酒,最終蒸餾酒取代了釀造酒,開始走上宮廷宴會。起初蒸餾酒僅僅是軍隊和民間在飲用,上層統治者則還是以釀造酒為主。到了明朝統治後期的宮廷宴會中,王公貴族、文武百官都飲用蒸餾酒,只有後宮妃嬪飲用蒸餾酒。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釀造酒(黃酒)是中國本土出現的,出現的時間已經超過了5000年。至於蒸餾酒(白酒)則是外來酒種,它的歷史最多不會超過1400年。現在人們羨慕古人善飲,其實這是錯誤的看法。面對一瓶瓶黃酒,正常的成年人都可以做到豪飲。蒸餾酒的主導地位一直持續到了今天,至今在國宴上的酒類也是以蒸餾酒為主。

  • 2 # 風嫣然

    首先我們要知道,古代的酒都是釀造酒,一般最多十幾度。跟喝啤酒一樣直到了

    宋代

    ,酒的度數才提升了一點點,但也別指望出現什麼高度白酒。比如梁山好漢們聚義一堂,海吃海喝,看似量大,其實也就相當於喝了點兒醪糟。在我知道的低度酒應該算是洋河的微分子啦!

  • 3 # 問歷史

    古人為何可以千杯不醉? 原因無非是因為這點

    不管是古人還是我們,都喜歡喝酒,而且喝酒如今也成為社交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很多人一喝酒就開始臉紅,有的還是一杯倒,但是古人卻可以千杯不醉,這是為什麼?難道說古人的酒量都這麼好嗎?其實不然,古人喝酒千杯不醉是有原因的。

    曹操經常使用杜康來解憂,而李白喝四斤酒之後照樣可以寫下名詩,詩人陶淵明更是嗜酒如命啊,當然喝酒最厲害的估計是武松了,一口氣可以連喝十八碗,他要是敢稱第二,恐怕沒人敢稱第一,那麼古人真的有這麼能喝酒嗎?

    我們都知道,不同的酒的度數不一樣,這也是決定你可以喝多少杯的關鍵,那我們就來看看古人喝的酒都是多少度的。先來說曹操,曹操喝的是杜康酒,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醪糟,而這種酒一般在濃度達到20%之後,就不會再發酵了,也就是說當時的酒,最高都沒有超過20度,和現在的紅酒差不多。

    其實在我國曆史上,元朝以前,釀酒的技術並不高,武松當時所喝的酒也就只有17或者18度的樣子,所以喝十八碗只會喝撐,並談不上會喝醉一說。那麼在元代之後,人們又是喝的什麼酒呢,可以達到多少度呢?

    在元代之後,蒸餾器就開始傳入了東方,而這個時候的人們才懂得了煉製我們現在所說的白酒,也就是將醪糟加熱,得到最高的濃度,這個時候的酒精度數可以達到30到65度。從這以後啊,烈酒就開始盛行了,以前那種低度數的酒喝著根本沒有勁。

    所以,不管是李白的四斤酒,還是武松的十八碗酒,其實都算不上什麼的,畢竟他們所喝的酒都是隻有18度的。所以啊,古人千杯不醉就是這樣來的,所以你要回到古代,說不定還可以萬杯不醉呢。

  • 4 # 山野論史

    釀酒技術比較簡單,直白點說,就是直接把糧食和水放在合適的溫度下利用細菌發酵產生酒精,然後過濾出含有酒精的液體部分直接飲用,因為發酵是要靠細菌來完成的,而酒精本身是殺菌的,所以發酵過程中會出現一個臨界點,酒精含量達到15%—17%時,細菌就會被酒精抑制,不會再繼續發酵,所以直接釀造的酒精度數基本不會超過17度,如果度數偏低,酒精在細菌的作用下會繼續發酵酸化成醋,這就是古代酒儲存不好會變酸的原因。

    因為酒精度數比較低,這樣的酒口感寡淡無味,一般都是經過加熱以後飲用,熱就會變得口感強烈許多。這就是古人往往要把酒加熱以後引用的原因,酒精含量低也決定了古人飲酒量很大的。

    蒸餾酒的出現並不晚,據說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但真正取代直接釀造占主導地位只是明代以後,民國時直接釀造的米酒所佔比例還是很大的。現在直接喝釀造米酒的只是南方還存在小範圍流行。蒸餾酒技術的最大好處是大大提高了酒精度,關鍵是合理利用了殘次糧食製品,直接釀造的酒對釀酒材料從質量上有較高的要求,而蒸餾酒因為要經過蒸餾過程,相當於高度提純,所以對一些劣質的原料也能充分利用,比如紅薯提取澱粉以後的粉渣,碎米糠,涼制柿餅子時刮下的柿子皮等廢料。

    現在蒸餾酒已經完全取代了直接釀造的米酒,佔據絕對主力市場,這類酒的度數一般在30—60度之間,是直接釀造米酒酒精度數的數倍,再像古人那麼喝,基本都會死於酒精中毒。

  • 5 # 開周說宋

    首先說明,這個問題沒有問對,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古人都千杯不醉,有些在歷史很有名氣的牛人,酒量其實極小。

    蘇東坡描述過自己的酒量:“予飲酒終日不過五合,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書“東皋子傳”後》)他老人家喝一整天,也喝不完五合,全國範圍內再也找不出比他酒量更低的酒鬼了。

    (東坡兄舉杯邀明月,估計明月不屑於跟他喝,嫌他酒量太小)

    “合”是容量單位,五合等於0.5升。北宋的升比現在的升小,0.5升大約等於290毫升,裝酒半斤多一點。而宋朝又沒有蒸餾酒(待會兒我們具體解釋這個問題),只有發酵的米酒、果酒和高粱酒(只發酵不蒸餾的高粱酒,完全不同於現在的茅臺),無論如何反覆投料,無論如何提高工藝,酒精度數都不可能超過16度,頂多相當於今天的加飯酒。喝一天都喝不完半斤加飯酒,說明蘇東坡的酒量很小很小。

    陸游的酒量也很小。

    有一年,陸游從浙江老家去四川奉節上任,在湖北遇到老朋友吳欽,吳欽請他喝湖北的一種隔夜發酵的甜酒(大概相當於今天的酒釀),陸游只喝了兩盞,上船就吐了。

    現在出土的宋朝瓷盞,容量大多不到100毫升,裝酒不到二兩,兩盞最多四兩而已。喝四兩酒釀就得吐,看來陸游只能跟蘇東坡在一塊兒拼酒了,因為兩人勢均力敵。當然,他比蘇東坡晚出生八九十年,兩人不可能在一塊兒拼酒。

    古代有沒有超大酒量的酒鬼?當然有。中國歷史那麼長,即使每個朝代出一個酒量驚人的奇才,也夠我們喝一壺。

    拙著《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臺灣版)寫過宋真宗時大臣石延年的酒量,一頓能喝三十斤。宋朝的斤可比現在的市斤還要大,彼時三十斤相當於現在四十斤!

    (拙著《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

    我的天,幾十斤酒耶,肚子怎麼裝得下?很簡單,胃容量要大,膀胱要大,新陳代謝要快,一邊喝一邊走腎,每喝完幾斤酒,就上一趟廁所。否則的話,石延年又不像段譽老師那樣練成六脈神劍,即使肝臟吃得下,肚子也吃不消啊!

    (北宋定窯酒盞,容量89毫升。為什麼說它是酒盞而非茶盞呢?因為這種侈口的容器不適合宋朝的點茶——攪拌茶湯,使茶粉與熱水混合)

    中國人飲用蒸餾酒的歷史很晚,元朝中後期才跟阿拉伯人學會生產高度酒,然後到了明朝末年,蒸餾酒才真正在大江南北普及起來。在此之前,所有古代名人喝的酒,都不妨視為黃酒、酒釀、低度果酒。

    有很多歷史研究者認為漢朝已有蒸餾酒,還有人說唐朝已有蒸餾酒,這些人都是犯了“望文生義”的低階錯誤——看見古籍中出現“白酒”“燒酒”等表述,就以為是蒸餾酒。實際上,元明以前古籍和詩詞中出現的“白酒”,僅僅是指酒色泛白,接近透明,而不像漢唐時常見的綠酒和黃酒。“燒酒”則是唐宋時通行的殺菌存貯方法——將酒缸墩在熊熊燃燒的木炭上,透過高溫加熱,殺死酒裡的酵母菌和其他微生物,防止變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是電商賣家,最不能忍受買家哪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