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媽咪寶貝傳媒
-
2 # 深圳團建拓展小詩
一、6個月至3歲是免疫力不全期
胎兒在媽媽的腹中可以從媽媽那裡得到免疫保護,出生至6個月的孩子可以從媽媽的乳汁中得到免疫物質,不容易生病。而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處於生理上的免疫功能不全期,很容易患上流感、支氣管炎、肺炎、哮喘、腹瀉等疾病。如果反覆使用抗生素等藥物,會使胃腸道有益菌群遭到破壞,進一步降低免疫力,形成惡性迴圈,且可能影響孩子一生的健康。
免疫力低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表面:
□長得不高:孩子身體發育滯後,個子長不高。
□長得不快:孩子智力發育水平低,反應慢。
□長得不壯:孩子易過敏,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低,尤其在季節交替的時候,或者是寒冷的冬季,常常發生感冒、發熱、反覆呼吸道感染等問題。
二、增強孩子免疫力的科學方法
增強孩子的免疫力需要選對時期,而且必須持續進行,不能輕易中斷。增強免疫力的最佳時期是6個月至3歲,如果不重視這一時期,會對孩子將來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不要等到孩子生病後再幹著急。
1、多進行戶外運動
孩子的生長髮育像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樣,有一定的客觀規律性。一般生後3個月可俯臥時用手臂支撐並抬頭,4~6個月會翻身,7~8個月會爬,1週歲會站立或獨立行走,父母應按此規律幫助孩子鍛鍊。適度鍛鍊能促進人體的內迴圈和內分泌,使人體臟器的各項機能都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從而有效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小嬰兒可以從逐步增加戶外活動開始,即使剛滿月的嬰兒也可以在每天上午9~10時陽光柔和的時候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曬曬太陽(時間以30分鐘為宜);大一點兒的孩子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器械鍛鍊或做做體操。鍛鍊要遵循適度、持續和循序漸進的原則,以免孩子因為身體勞累過度導致免疫力下降。
2、合理膳食
營養搭配合理的飲食是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基本前提。1歲以下的嬰兒以奶類食品為主,因此,堅持母乳餵養很重要。科學證實,母乳餵養的孩子抵抗力明顯高於用其他方式餵養的孩子。母乳營養素比例適當,易於消化吸收和利用,另外還含有一些免疫因子,是嬰兒生長髮育最理想的營養品。媽媽奶水不足的嬰兒要選擇可以增強免疫力的嬰幼兒配方奶粉。而1歲以上的孩子,雖然輔食已逐漸變為主食,但母乳或配方奶粉能補充日常膳食中不夠全面的營養,依然是膳食中重要的一環。
3、關於牛初乳,父母需要知道的
迄今為止,國內外還沒有一種方法能夠準確地檢測出牛初乳產品是否是牛分娩3天內分泌的初乳,只能根據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IgG含量的高低做出初步判斷。
牛初乳只是為人體提供合成蛋白質的原料,而不是提供抗體本身,其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幾乎不存在。而且醫學界也沒有證據證明牛初乳能提高人的智力。甚至沒有任何權威機構或專家能夠拿出足夠的證據表明,牛初乳的營養價值高於牛奶。
嬰幼兒奶粉中蛋白質含量應在10%~20%,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健康,嚴禁用蛋白粉、牛初乳等產品代替母乳餵養兒童。如果想提高免疫力,還得從食物著手。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可以預防感冒,可以讓孩子吃得花樣多些,醫食同源才是正確的食療方向。
初乳性熱,體質虛寒的孩子吃了效果相對較好,但內熱體質的孩子或者燥熱、溼熱的天氣食用牛初乳就等於火上燒油,又因為牛初乳中的免疫因子壓制,孩子的身體就好比火上的高壓鍋,一旦停用牛初乳,體內內火失去免疫因子的壓制,後果不堪設想。
我有一位朋友是做牛初乳的,他建議我給寶寶買牛初乳吃,來提強寶寶的免疫力。我當時心動了,就花了幾百塊,才買了那麼一點牛初乳。結果我另一位朋友說,這麼小的寶寶不要給他吃牛初乳,會容易早熟。我就上網查了下資料,好像也並沒有我那位朋友說的這麼好。於是我把這牛初乳給我媽媽吃了。我真的覺得想提高寶寶免疫力,真的還得靠食療和寶寶的運動來提高。
推薦幾款食療
益生菌[出生後即可食用]
嬰兒脫離母體後,只有穩定和提高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才是正確的提高免疫力的方法。益生菌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胃腸道環境,以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還可以補充B族維生素。高純度的益生菌(每克達到100億個以上)對過敏體質的治療也非常有幫助。
材料:
國內益生菌品種有十幾種,生產批准文號是J字頭的可以在一些母嬰用品店、超市買到,Y準字頭的則必須在藥店或醫院購買。
用法:
免疫力低下的孩子最好在營養醫生的指導下連續食用2~3個月,特種益生菌一般不會連續服用6個月以上。不建議用高於體溫的熱水衝食益生菌。不要與抗生素類藥物同時食用(會降低藥效)。腹瀉時不要空腹食用,否則會造成越吃越拉的情況。
提示:嬰兒用雙歧桿菌、短雙歧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等菌種的比例和純度是有嚴格規定的,不建議給孩子食用成人的乳酶生、健胃消食片,否則容易造成孩子胃腸功肥紊亂。
鱔魚(泥鰍)羹[8個月以上適用]
功能:
中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溼、強筋骨等作用。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小暑前後1個月的鱔魚最滋補,可以預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瀉和夏季暑溼,對小兒先天不足導致的免疫力低下也有很好的補益作用。最好取野生黃鱔,做法以燉煮為佳,不宜吃得太油膩辛辣。
材料:
黃鱔1條或泥鰍2~3條,淮山(鐵棍山藥)1/2根,薏米100克,芡實50克。
做法:
1、泥鰍或鱔魚要先用清水養幾天,讓其吐下泥沙、雜物,做之前用粗鹽抓去體表黏液,切成段。
2、將薏米、芡實提前浸泡幾小時,淮山切片,與黃鱔或泥鰍(泥鰍比黃鱔食療效果稍微差一些)同燉。
用法:
500克泥鰍大概能做出600~800毫升湯水,給孩子1日2次適當飲用。
香菇菱角粥[1歲以上適用]
功能:
此粥可滋陰養血、除溼散寒、提高免疫力。“八月菱角脆生生”,菱角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葡萄糖、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維生素,以容易消化吸收,具有健脾養胃、補腎養血之功效。古人認為多吃菱角可以補五臟,除百病,還可輕身。所謂輕身,就是有減肥健美作用。
材料:
小米正常煮粥量,薏米100克,菱角4個,幹香菇2朵。
做法:
1、薏米浸泡後放入冰箱冷藏,燉煮時間會大大縮短。
2、根據孩子的咀嚼和消化能力將香菇切成末或丁(水發乾香菇比鮮香菇營養素吸收利用率更高)。
3、菱角剝開,洗淨,切成末或丁。
4、以上所有原料同煮至黏稠即可。
用法:作為主食食用。
-
3 # 育兒網
家長都希望寶寶能健康長大,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寶寶總會生病,多數是因為自身免疫力低下所造成。
免疫力低下的三種情況
先天性的免疫力低下
這種情況多數是因為基因突變造成,帶有一定的遺傳性,所以在治療方法上也需要根據病情選擇,治療時間不僅長,而且在治療上也比較困難。
後天繼發性免疫低下
長期營養不良或是經常性的服用導致免疫力低下的藥物都會影響寶寶的免疫系統發育與成熟。
生理性免疫低下
在成長期間,寶寶比大人容易生病,這是正常的。但是有些寶寶生病次數比較頻繁且持續性也比較長,這時候要及時去醫院,接受醫生的指導與治療。
關於寶寶免疫力的各種問題
1.寶寶生病是正常現象
現實生活中,我們所處的環境是有細菌和病菌的,只要濃度過高,難免不生病。每個寶寶的體制與所處環境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生病次數也會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4個月到4歲的寶寶會經常生病,但隨著年齡的增加,寶寶生病次數也會從每年的10次減少到一兩次。
2.抵抗力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
由於保護得比較周密,不容易接觸到病原體,所以剛剛出生的寶寶不容易生病。但只要一碰到病原體,寶寶就容易生病而且病情也不輕。等到4-6個月之後,寶寶從母體接受的抗體逐漸消失,寶寶自己就能開始製造抗體了。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病原的不斷刺激,寶寶體內的抗體也在不斷增加,抵抗力自然也就慢慢增強,生病次數也會越來越少。
3.真正抵抗力差的人很少
如果寶寶患有氣管炎,那麼多數是因為感染較毒的細菌所造成。如果寶寶只是普通發燒感冒,那麼多數是因為普通病毒所引發。真正抵抗力差的寶寶其實是很少的。
-
4 # 青樂
本人兩個孩子,對這個話題有特別深的感觸。
第一,孩子生病不要著急,家長心態要穩,能不點滴儘量不點滴,吃藥熬過去,免疫力就提高了。我兩個孩子當場因為肺炎竟然反反覆覆住了三個月醫院,這其中的多少點滴,只有經歷以後才後悔,後面遇到一個醫生,去掉點滴,每天一直霧化,吃藥,到好,從那以後我再也不給孩子點滴了。
第二,堅持帶孩子運動,我家孩子每天堅持跳繩。
第三,堅決不給孩子吃太多零食。飲食清淡。
第四,作息特別規律,堅持晚上九點半以前上床,早上六點五十起來,我們上小學了。
第五,穿著我們不依孩子的,我們是女生,但是堅決不給孩子穿裙子,因為孩子愛漂亮,經常是穿了裙子就外套你沒在身邊就脫了不穿,容易著涼。
第六,遇到咳嗽感冒,我們都一直燉冬瓜湯喝,都好得快。
我們就這幾點,這三年身體好很多!生病也少了。
-
5 # 梅子愛陽光
首先要調整好孩子的飲食,家長不要過度焦慮,焦慮會傳染給孩子,然後多看一下老祖宗留下的中醫調養的方法,多帶孩子曬太陽,多運動,少食多餐,慢慢調養.
-
6 # 用心媽媽成長日記
提供抵抗力有以下幾個辦法
1.合理的飲食。飲食儘可能的多樣化,牛奶,主食,蔬菜,水果,肉類都要吃,儘量不要讓孩子挑食。
2.運動。不管是多小的孩子,及時是嬰兒每天也要做做撫觸操運動,如果是大一點的小孩子,每天安排時間做一些運動,可以買一些體能訓練的小教具,淘寶上有,價格很便宜,讓孩子跳跳圈之類的。體質就會慢慢好起來。
3.一般的小朋友,飲食加運動堅持做,長期下來抵抗力肯定就不錯了。如果天生脾胃差,吸收不好的還可以做一些小兒推拿。可以去醫院做,也可以自學。
每個孩子生出來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天生就強壯,有的可能抵抗力差一些,但作為父母我們能做不僅僅是羨慕別人,而是應該從自己孩子的角度出發,去制定合適的養育計劃,儘可能的幫助孩子變得更加健康。與所有的父母共勉。
-
7 # 小糰子12882
可以試一下encare耳球蛋白,這是紐西蘭本土的一個品牌,活性耳牛球蛋白(沖劑)是一款專為增強兒童免疫力而設計的功能性營養品。它能黏附於腸胃道中的有害微生物,防止它們穿透腸道內壁從而導致腸胃道病症的發,對於調節免疫力也是有很好的效果,可以試一下呢
-
8 # 芝麻育兒
寶寶免疫力不好跟什麼有關?
寶寶免疫力弱容易生病,這讓大人很心疼。而導致抵抗弱的因素很多,一定要注意預防。新生寶寶有來自媽媽體內的免疫抗體,出後六個月內不容易生病。當這些免疫抗體消失後,寶寶的抵抗力就開始變弱了。三歲之後,免疫系統基本上發育完善,那時他的抵抗力才會逐步增強。免疫力跟遺傳有一定關係,但是後天影響也不容忽的。缺乏營養、營養過剩、缺乏運動都會使抵抗力變差,而濫用抗生素、激素也是導致抵抗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的寶寶缺乏戶外鍛鍊,運動量不夠,不能曬太陽合成維生素D,使身體缺鈣,都會影響到身體的免疫能力。如果因為擔心寶寶著涼,總是給他穿很多,然而容易讓寶寶生病。
想要增強抵抗力,最主要的是加強營養。每天提供給寶寶豐富、健康的飲食,搭配合理、易於消化。飲食應全面,新鮮蔬菜、肉、蛋、魚、豆類等都應該適當攝取。兩餐之間可以適當吃一些水果和零食,日常正常的奶量也依然要保證。還要讓寶寶多喝水,促進新陳代謝,抵擋病菌侵襲。平時多到戶外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進行適當運動。根據天氣變化給寶寶添減衣物,不要捂得過多,否則反而容易生病。在傳染病流行的時期,儘量避免帶寶寶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最重要的是按時給寶寶進行接種免疫,這是預防疾病的最有效手段。
-
9 # 醫者小芳
題主說的寶寶屬高敏體質,首先飲食上暫時少吃高蛋白食物,例如蝦、蟹,蛋類都少吃。
我認為增強免疫力的方法最有成效的方法還是運動。不能爬行的小寶寶可以到嬰兒游泳館游泳,會爬的讓寶寶多爬,同時也能促進寶寶的發育,會走的寶寶那就簡單多了,走路、跑步、騎車、打球哪種選擇都可以。
短期比較快的增強免疫力的方法還是靠藥物,常用的有轉移因子口服液(如圖)。
-
10 # 姚桂林中醫小兒推拿師
你好,我們從中醫角度來看看這一問題。
什麼叫免疫力低?
中醫中身體正氣不足就稱為免疫力低。
為什麼會免疫力低下?兩方面因素
一是:先天的(在母腹中,母親體寒影響到寶寶,使得寶寶腎氣不足)
表現為寶寶出生頭髮稀疏,偏黃,經常生病
二是:後天失養(沒有正確的養護孩子)
怎麼辦?
增加寶寶的正氣
1是:先天(我們現在無法改變的)
食物(按照中醫餵養原則正確的養護孩子)原則——五穀為養,意思是養育我們成長最好的是五穀(五穀指的是大米,小米和各種的麵食)而不是那些海參,鮑魚,肉蝦
大自然的空氣(這就是為什麼提倡我們多帶寶寶出去自然走走)
消耗寶寶正氣的(使寶寶免疫力低下的)有什麼?
1是:人工合成的藥物大多是苦寒之藥,需要消耗寶寶大量的正氣來消化排洩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建議寶寶吃藥的原因)
寶寶吃藥,打針只是對付了表證,不去管根本原因,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沒有用中醫的思維去考慮問題,使得身體正氣一次一次的被打壓,最後正氣無力再與邪氣作戰,使邪氣留存體內寶寶就會生病越來越頻繁,病越來越難治!
2是:寒涼的食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建議寶寶吃過多的水果,海鮮,酸奶)
《本草綱目》上記載食物的屬性,大多水果都是偏涼性的不建議寶寶多吃
再就是
寶寶所有問題都與餵養有關係!
切記切記!!!
一定要按照自然規律正確的養護孩子,那麼寶寶就會少生病甚至不生病!
希望所有的人都能看到,都能正確地去養護自己的寶寶!
-
11 # 姚醫生母嬰健康頻道
首先要看是多大的寶寶,如果是純母乳餵養的孩子,媽媽就應該要注意飲食清淡,儘量避免吃海鮮,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牛羊肉等容易導致熱氣和過敏的食物。
如果寶寶起疹子是過敏,可以排除一下過敏源是什麼,儘量少接觸容易導致過敏的物質。
孩子抵抗力低,面板嬌嫩,容易過敏長疹子,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也是一方面。
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多運動來提高身體機能,增強免疫力。如果孩子比較小,可以找專業的中醫推拿醫生做做小兒推拿,調理保健,促進生長髮育,增強抵抗力。平時餵養方面也要注重營養均衡,搭配合理。
-
12 # 果果媽育兒小知識
要想提高寶寶的免疫力,用下面幾個方面:
1、母乳餵養
現在不少父母在商家的建議下給寶寶買牛初乳,初乳的確對寶寶有很多好處,比如說含有豐富的抗體。如果沒有母乳可選擇補充牛初乳。
2、接種疫苗
要想寶寶少生病,按時接種疫苗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它可以直接為寶寶提供特定的抗體,或者刺激寶寶身體產生抗體來對抗疾病,在減輕寶寶疾病痛苦的同時,也減少了由於患病給家庭帶來的經濟損失。
3、均衡飲食
均衡的飲食能給寶寶提供生長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鐵,鋅,和蛋白質,也能避免因營養不良、偏食造成的免疫力低下。
4、加強鍛鍊
平時多帶寶寶去戶外玩一玩、跳一跳,曬曬太陽,或者多讓寶寶參加一些諸如爬山、跳舞、游泳之類的運動,都能增強寶寶的體質,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最後,提醒各位家長,寶寶感冒、生病不一定是因為抵抗力差或者免疫力低,一年感冒四五次都屬於正常範圍。
-
13 # 廈門貝倍美生物科技
“小孩免疫力差,大人要保證孩子的營養均衡,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改掉挑食的毛病,飲食上多補充維生素,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避免吃的過飽,增加腸胃負擔。可以讓孩子鍛鍊身體,多進行戶外活動,促進體內新陳代謝。
孩子抵抗力差,一般都因為挑食、偏食、營養不良導致的,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缺乏維生素或微量元素導致的”可以補充點鈣鐵鋅微量元素或吃點牛初乳粉!
-
14 # 豬豬男孩小小樂
我是一帶孩子三年的媽咪。說說我的育兒經驗吧。
我家寶寶是36+6生的。輕微早產(提前了24天出生。)
剛生下來像猴子一樣很瘦,同樣的也是擔心孩子體質差,免疫力差。真擔心養不好孩子。養育過程我堅持以下幾點:
1:純母乳餵養到6個月。才開始新增輔食。
2:讓孩子多運動。不要穿太多,買舒服輕柔材質的衣服讓孩子活動自如。多趴,多爬。身體素質增強了,孩子的免疫力當然也提升了。一直持續整個兒童階段都不可忽視運動。
3:注意身體的同時也要及時迴應孩子的心理需求。冷怕,孤單,無聊,孩子都需要大人迴應。對於提高身體素質和免疫力是有積極作用的。
4:食物。提高免疫力多多進行食補(正確的前提下)。
相信用心餵養一定可以收穫一個健康、體質強的孩子,我家的小猴子現在體質挺好的。小感冒都是自己好。基本兩歲以後沒怎麼生病了(兩歲內得過幾次腸胃炎,餵養不當造成的。)
-
15 # 醉芒果
孩子免疫力低的原因有很多,想要提升孩子的免疫力,改善體質,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做起:
1、營養均衡,營養不均衡、偏食都是造免疫力低下的原因之一,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有很多,不是能通過幾種食物就可以滿足的,要給孩子多吃水果和蔬菜,多樣化,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拒絕各種高糖、高油、高熱量的食物;
2、多鍛鍊,鍛鍊是增強體質最積極、有效的手段之一,還能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並且有利於孩子的生長髮育;
3、環境衛生,可以適當注意衛生,但不要過度潔淨,天天恨不得生活在無菌環境裡,哪有機會產生抗體,居住環境保持乾淨即可;
4、飲食不當,別讓孩子吃的太飽,尤其是晚餐,“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太飽會導致新陳代謝紊亂,導致免疫力降低,吃完適量活動下,有助於消化,有句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話不僅適用於大人也適合孩子。
經常睡眠不足也會導致身體的免疫力降低,還有濫用藥物、激素等都會破壞孩子身體內免疫系統的平衡,絕大部分生理性免疫力低不需要特殊治療,不要盲目吃藥或保健品。
-
16 # 海景威海
我家寶寶也是抵抗力差,感覺差不多每個月都要生病一次,很頭疼,各種菜吃的少,再一個出門時間少,可能和外界接觸的少
-
17 # 大山裡的電杆哥
應該給孩子多吃水果,蔬菜……補充個當面的營養啊還有就是給小孩適當的鍛鍊,老話說:(病從口入)衛生方面也要注意。
回覆列表
寶貝12歲左右,免疫系統才發育完善
寶貝剛出生時,雖說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功能也不健全,由於在媽咪體內儲存的營養比較充足,所以免疫能力還算可以。但從寶貝3~4個月開始,在體內儲存的某些營養素就開始消耗殆盡,如果沒有及時補充合適的輔食來彌補,便會出現因營養缺乏導致的免疫能力低下。隨著寶貝的成長,免疫系統也會逐漸完善,直到寶貝(12歲左右)開始進入青春期時,免疫系統才發育完善,功能也達到頂峰時期。
提升免疫力的食物
肝臟
肝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維生素A的含量遠遠超過奶、蛋、肉、魚等食品,還含有豐富的鐵、維生素B12等,為免疫系統的完善提供營養物質,增強免疫能力。
胡蘿蔔
胡蘿蔔中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的轉化率高,卻不易中毒,對增強寶貝的免疫能力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胡蘿蔔中還含有可溶性膳食纖維,可預防寶貝出現便秘。
菠菜
被阿拉伯人稱為“菜中之王”。富含維生素A原、維生素C、葉酸和鐵。是促進寶貝免疫系統發育完善不可多得的食物。
銀耳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對支氣管炎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可以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銀耳中所含的多糖A、B、C可以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被稱之為“菌藻中的明珠”。
西藍花
西蘭花中所含的鈣、鐵、硒和維生素C、B族維生素及維生素E都遠遠超過了白菜花,是寶貝輔食中不可缺少的蔬菜之一。
此問題由媽咪寶貝專家顧問團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