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貓老師健身

    找到背肌發力的感覺對於提高背部訓練效果有很大的作用,不會讓二頭肌代償,避免訓練後背部沒有感覺,反而肱二頭肌痠痛。

    下面幾個練習可以在背部力量訓練之前完成,可以幫助發展大腦與背部神經肌肉的連線。經常練習可以讓你掌握背肌精準發力,達到念動合一。

    [練習1]:肩膀下沉、挺胸,肘部緊緊貼在身體的側面,然後讓手肘向背後拉,這樣會立刻啟用背部肌肉,堅持幾秒鐘。

    [練習2]:在練習1的基礎上,一側的手肘儘量向背後拉,然後保持幾秒後換另一邊重複。

    練習1和練習2將幫助你感受水平划船時的肌肉收縮。

    [練習3]:Y型運動:俯臥在長凳上,胸部貼緊長凳,手臂斜向上完全伸展,與軀幹成一Y字,然後手肘向下且向背後拉,讓肩胛骨緊緊夾在一起,堅持幾秒,然後重複。

    練習3將幫助你感受下拉時背部肌肉發力收縮。(注意手肘儘量向背後拉。)

    以上3個練心可以幫助你在背部肌肉向心收縮時找到肌肉收縮的感覺,同時要在離心收縮時找到肌肉繃緊的感覺,動作不能過快,慢點,再慢點,離心過程中手臂不能完全伸直;所以背部訓練動作要注意頂峰收縮,找到肩胛骨往中間擠壓的感覺(從小重量開始,漸進增加負荷)。

  • 2 # FJ健身

    先說一下背部肌肉發力感覺!

    第一,意念控制法。就是我們在做背部訓練的時候,要想著用背部肌群發力,而不是僅僅是為了完成一個動作。

    第二,輕重量法。這時候可以選擇rm值在15~20次的重量進行練習,輕重量可以更好的感受背的發力,減少手臂肌肉代償。

    第三,絕對孤立法。如果不能更好的掌握背部肌肉發力感覺,建議用健身房固定器械進行練習,如:固定高位下拉和划船,固定器械的設計是符合人體運動軌跡的,這樣可以更好的找到目標肌肉發力,而不要去用自由杆去練習。

    第四,觸控法。這個方法是很多健身教練教學時候用的,題主可以找一個小夥伴,雙手觸碰在你的背部肌群,這樣你可以更好的找到肌肉的發力感覺。

    第五,持續訓練。前期找目標肌肉群的發力感覺還是要不斷的去訓練,你會一次比一次好。當然還有一些小技巧,如果手臂肌肉太發達,可以選擇虛握,不是全握。

    至於泵感,首先你要學會找到肌肉的發力感覺了之後。進行多組數高容量的訓練,縮短組間休息時間,自然泵感會越來越強。(有的人大重量少組數,泵感強,有的人多組數,中輕重量泵感強,新人而異)。

  • 3 # 飛凡健身

    練背如何尋找背闊肌的發力感?

    在我們訓練中,背部肌肉屬於難找到肌肉發力感的,背部不同於其他肌肉可以用目光感受,背部更多的是靠大腦神經控制募集肌肉;

    那麼如何在訓練中找到背闊肌的發力感?

    先來了解一下背闊肌:

    起點:

    胸椎第七到十二棘突,腰椎全部棘突,髂脊後面和第十到十二肋骨外側。

    止點:

    肱骨小結節脊

    背闊肌的生理功能:

    肩關節內收,內旋和後伸;

    對於初學者如何開始練背闊肌?

    一、充分的熱身

    肩胛骨的穩定,一個穩定有力的肩胛骨能讓背部訓練事半功倍,肩胛骨不夠穩定就很容易在運動過程中產生聳肩的動作,然後更多作用力在上斜方肌上;

    腹部核心在練背中也是不可避免的重點,在腹部不夠收緊的情況下,為了更好的在運動中穩定身體,手臂會使用更多的力量,以至於背沒感覺手先沒有力量;

    背闊肌的熱身,先用簡單的動作或者小重量去刺激背闊肌,讓背闊肌在還沒正式訓練的時候就有一定的發熱,緊繃感。

    二,背部訓練時該如何熱身

    穩定肩胛骨的熱身啟用:T,Y 主要針對菱形肌,中下斜方肌

    T:肚子收緊,上半身挺身,下顎微收,雙手向兩側開啟,大拇指朝上,保持身體不動,手臂上下收縮菱形肌

    Y:肚子收緊,上身挺起,下顎微收,雙手朝前,握拳大拇指朝上,手臂與頭的夾角在30℃左右,保持身體不動,手臂上下收縮中下斜方肌。

    背闊肌熱身,一般選擇引體向上,臂力不夠的可以藉助助力器,注意用背去發力帶動手臂!或者找一個鍛鍊感覺比較好的動作,放在前面做背闊肌熱身動作。

    鍛鍊先後順序

    訓練中安排動作,應當是先做鍛鍊時感覺強烈的動作,做到背闊肌有明顯的酸脹感,在做固定器械的動作,最後做自由重量的動作;

    在訓練初期應當以小重量去鍛鍊神經募集肌肉的能量,不宜直接上大重量,否則重量都被別的肌肉分擔了,鍛鍊起來就得不償失。

    還是那句話,多用心去感受動作,背部也好,胸大肌也好,感受神經募集肌肉的能力,這樣才能鍛煉出好的肌肉線條。

    END

  • 4 # 帶你體驗生活

    1.瞭解背闊肌在什麼位置

    2.瞭解背闊肌的肌肉走向

    3.背闊肌發力最明顯的是划船類動作

    4.做划船動作時根據肌肉走向去運動

    再講一下划船類動作的技巧

    1.在抓握啞鈴或者槓鈴時,小拇指一定要發力,大拇指可以鬆開

    2.避免聳肩,聳肩後都是斜方肌在發力而不是背闊肌

    3.頭部的位置保持中立,或者低頭收下額,腹部收緊

  • 5 # 健身引導者

    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因為由於背部肌肉群是我們人體其中一個大肌肉群,由於位置的特殊性,我們在使用到背部肌肉時候往往不像胸肌,二頭肌那樣有直接感受。但對於我們擼鐵的小夥伴來說。要練好背部肌肉。那首先要找到背部發力的感覺。發力感找不到就談不上泵感了。

    想要找到背肌的發力感,最簡單的就是利用背部肌肉發力,儘量不要其他肌肉群參與。這樣,才可以明顯感受背部發力。我推薦最好的動作就是正握引體向上,器械引體向上或者坐姿下拉。

    正握引體向上

    為什麼是正握引體向上而不是反握引體向上呢?

    應為正握引體向上二頭肌參與很少,反握引體向上二頭肌參與較多。如果採用反握尋找背部發力感。很容易使輔助肌肉肱二頭肌首先疲勞背部訓練日效果不佳。可以這麼說,只要你引體向上整個行程可以做完整,那一定是背闊肌在發力。根據自己能力做10-15個,那你的背部發力感就找到了。

    器械引體向上

    還有種情況就是健身初期力量不足時無法完成引體向上時候,怎麼找到背部發力感。可以採用器械引體向上,原理是有一個總量幫助你向上發力。使用器械引體向上機。使用時重量不要太重,核心收緊,身體微微傾斜。充分感受背闊肌的發力來趨使身體向上,注意高位下方的時候心理想著背部發力,慢慢放下,放得太快無法感受背闊肌發力。

    坐姿下拉

    有效健身房沒有器械引體向上輔助機。那我們也可以用坐姿下拉。

    坐姿下來試用的重量不易過重,寬握正手位,在啟動下來一瞬間,肩胛骨先收緊,心理想著手肘向下滑動,在下來的過程中,手臂的運動軌跡始終和背部在一個平面內。這點特別重要,健身房小夥伴大部分都是做錯的。橫槓拉到上胸位置停頓下,緩慢控制肩胛骨向上移動。手臂放到最高點時候有一個夾角,保持背闊肌持續緊張,不是手臂直接鬆開。在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動作不易過快,由於我們主要找到背闊肌發力感。我們可以用輕重量做10-15個。一組就可以了。下面說說在鍛鍊中找到泵感,在健身初期各個肌肉群很容易找到泵感,隨著肌肉量的增肌,訓練的能力增肌,泵感沒有那麼強力,背部的肌肉泵感最主要是動作的標準,和適合的重量,和多組數的刺激。背部屬於大肌肉群。可以承受的重量很大。舉個例子:如果你在做正式組的坐姿下拉是,做完12個,你還能做。說明你用的重量輕了。對背部的刺激不是太完整,在很多資料上都會提及。增加建議做8-12,下線8個就是我可以最大限度做8個,在多一個也做不了了。那說明這組的重量是合適你的。有效小夥伴,做完我感覺可以做20個,訓練效果不是很完美。在背部訓練中,我們組間休息不易過長。更不建議做完一組就去玩手機,和同伴聊天去了。那樣效果不好。嚴格按照組間休息30-50秒的肌肉休息時間去執行下一組的訓練計劃,充分的時間去撕裂肌肉纖維使其大量血液流向目標肌肉產生膨脹感(泵感),相信你在做完一組至二組後會找到目標肌肉的泵感。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所幫助。

  • 6 # Mr一蔡I說健身

    練背該如何尋找背闊肌的發力感覺和泵感?

    發力感和泵感是健身鍛鍊了一定時間的健身者才會遇到的問題,這時候鍛鍊質量,技術動作都應該做的比較熟練了!

    其實我開始健身的時候也會經常遇到找不到發力感的問題,鍛鍊的肌群沒有感覺,沒有泵感!我連背的的時候,做高位下拉的動作時,手臂會先感覺疲憊,而背部卻沒有吃力的感覺,手臂卻感覺要撐不住了,練到最後,背部依然沒有力竭的感覺!

    對於付出努力的汗水,卻沒能達到效果,這對於健身者來說,是非常苦惱的事情!後來我就慢慢的從糾正動作開始,慢慢的做高位下拉的分解動作,細細的體會背部的發力感,讓身體知道並且記住這個感覺,這樣的發力才正確!就慢慢做很多的高位下拉的分解動作,閉上眼睛,深呼吸,細細的體會這種感覺!

    每次練背之前,先去感受分解動作,然後才去做完整的鍛鍊背部的動作!然後把發力感嫁接到背部鍛鍊的完整動作中去,這對於找發力感有很大的幫助!

    除此之外,半握的方式,也有助於找到正確的發力感,半握的方式,減少了手臂參與動作的力量,減少了手臂的代償,更多使背部出力來下拉!但是要注意,半握的方式不適合做太大的重量,如意受傷,所以半握的方式適合做輕量級的重量,用於尋找發力感,用在背部鍛鍊完整鍛鍊動作之前!

    按照這樣的方式找到發力感之後,按照健身計劃持續鍛鍊,那麼泵感自然就會很我強!

  • 7 # 大囚自重健身

    記住“沉肩、挺胸收背”要點,就可以很好找到背闊肌發力的感覺了!再選擇合適的強度次數,就能夠找到泵感了。

    背闊肌是身體上最大的闊肌,它是位於身體後側最重要的肌群之一。對於健身者,“新手練胸老手練背”是個經典的驗證,說明了背部訓練對於整體提高的關鍵性。

    但對於新手來說,怎樣找到背闊肌的發力感是個不小的難題。

    這裡我以最經典的訓練動作引體向上舉例,來告訴大家怎樣找到背闊肌的發力感。

    引體向上被稱為練背之王,它是最好的背部訓練動作。由於它是一個多關節複合型訓練,很多人在訓練它的時候感覺到手臂更累,而不是背部更累,甚至有的人還感覺不到背部的發力。

    改善它,記住沉肩、挺胸收背就可以很快找到感覺,這是促使背闊肌發力的訓練要點。

    這個要點不僅在引體向上中利用,所有背闊肌訓練都可以用到。新手訓練時,可以低強度訓練(15-20rm)尋找發力感,繼而練至泵感出現。

  • 8 # jianxing2000

    背闊肌位於腰背部和胸部後外側皮下,是人體淺表背層覆蓋面積最大的肌肉之一,其上部被斜方肌覆蓋,為三角形扁肌。背闊肌起點為胸腰筋膜、髂脊、胸椎下部棘突和肩胛下角,穿過肱骨後側止於肱骨前側的小結節嵴。

    背闊肌是最難找到訓練感覺的部位之一,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背闊肌缺乏感受裝置,另一個原因是其它小肌群會先於背闊肌力竭。關於感受不到背闊肌發力的原因,及背闊肌的訓練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背闊肌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在近固定時(軀幹不動),使上臂後伸、內收和內旋;遠固定時(上臂固定),拉軀幹向上,並協助吸氣。

    感受不到背闊肌發力的原因有哪些?

    背闊肌的力量較大,動作功能也比較全面,但有些人在背部訓練中很難找到背闊肌發力的感覺,這主要是由背部神經分佈鬆散、本體感覺較低以及對背闊肌的刺激不充分造成的。背闊肌缺乏感受裝置

    我們對肌肉的本體感覺,通常來自於肌肉中的本體感受器,比如肌梭。本體感受器的豐富程度,直接決定了肌肉的發力感覺、募集力量的能力及控制力。

    本體感受器在肌肉中的分佈情況與部位密切相關:比如腰肌的肌梭密度相對較高,平均每克肌肉有19.7個肌梭;與腰肌相比,背闊肌的本體感受器要少得多,每克只有1.4個肌梭。所以,缺乏良好的本體感受以及神經對肌肉的募集能力較差,是難以找到背闊肌發力感覺的主要原因。

    小肌群先於背闊肌力竭

    很多訓練背闊肌的動作,都有其它小肌群參,比如三角肌後束、肱二頭肌(肌梭密度很高,可達20個/克以上)、屈腕肌肉群等。這些小肌群的肌肉耐力要比背闊肌差得多,因此在背部訓練中會先於背闊肌而力竭。

    對背闊肌的刺激效果較差

    肌肉對力量訓練的規律有一定記憶能力,只有持續不斷地刺激,才能促進肌肉生長。因此,訓練背闊肌的間隔時間一般應為48小時左右,最長不超過72小時。

    除了訓練頻率外,訓練負荷的大小及訓練動作的選擇,對鍛鍊效果也有很大影響。訓練負荷較小時,無法對背闊肌產生較大強度的刺激。另外,訓練動作不合適或操作不規範,也會減小背闊肌參與發力的比例,降低訓練效果。

    背闊肌太弱

    長期缺乏背部訓練,會使背闊肌力量薄弱,當然也就很難感知到肌肉泵感了。在健身訓練中,練得最好的部位往往也是泵感最強的部位。比如,在剛開始進行俯臥撐訓練時,胸部肌肉很小、幾乎沒有泵感,泵感明顯的往往是肱三頭肌和三角肌。

    訓練背闊肌的動作有哪些?

    訓練背闊肌的動作主要有高位下拉、俯身啞鈴划船、坐姿划船、單臂划船等,另外,下斜仰臥啞鈴上提、單臂繩索划船等訓練動作,對背闊肌也有很強的刺激作用。

    下斜仰臥啞鈴上提

    下斜位置的啞鈴上提可減少胸部發力,有利於增加對背闊肌的刺激強度。此動作的運動行程較大、持續刺激背闊肌的時間較長,並且有利於增加背闊肌下部的刺激強度。

    具體方法是把條凳調整到與地面夾角45度的位置,固定住腿部手握啞鈴下沉,手臂伸直但要微屈不可鎖死,感受背闊肌拉伸。將啞鈴抬起至與地面近乎垂直時稍作停留,然後慢慢還原。

    下斜仰臥啞鈴上提為單關節運動,行程長、拉伸效果好,因此應採用小重量訓練,並將其安排在訓練計劃的最後進行。每組10~15次,共三組。

    單臂槓鈴划船

    單臂槓鈴划船與單臂啞鈴划船類似,但動作行程和訓練負荷都更大一些。操作方法是將槓鈴杆的一端頂在牆角,另一段加上鈴片,手握內側靠近鈴片的地方即可進行單臂划船的訓練。

    在這個動作中,既可握住鈴片內側使其與身體平行,也可握住鈴片外側的槓鈴杆使其與身體垂直。在訓練中要正握槓鈴杆,儘可能高地拉高手肘,保證背部挺直、膝蓋微屈、頭部處於正中。

    打造倒三角身材

    在倒三角身材中,背闊肌構成了三角形的兩個邊,緊實有力的背闊肌更有利於收緊下背部,對於打造倒三角身材至關重要。

    要想練出倒三角身材,背部兩側的輪廓線越接近直線越好。但不正確的訓練方法,可能會使肩部下側的大小圓肌非常發達,不僅會使背部兩側的輪廓線出現彎曲,而且還會影響到背闊肌的訓練效果。

    訓練不當會使大小圓肌過度發達

    當訓練背闊肌的方法不正確時,大小圓肌的泵感很好,背部上端的寬度也不錯,但背部肌肉的厚度嚴重不足,下背部肌肉幾乎為零。這種情況下,背部的上下寬度差距也很明顯,但背闊肌的發力感差、泵感差,背部兩側的輪廓線也明顯彎曲。

    岡下肌和小圓肌同屬肩袖肌群,其生理功能都是使大臂向外旋轉及靠近身體。而大圓肌和背闊肌,是使大臂向內旋轉及把大臂拉向身體。背闊肌在肱骨附著處有明顯扭轉作用,而胸大肌也有與此類似的功能,因此兩者存在一定的協同關係。這也就意味著,拼命練背闊肌可能會加重駝背。

    怎樣選擇有利於打造倒三角身材的動作

    高位下拉和坐姿划船都是經常用到的背部訓練動作,但卻有著很大的不同:高位下拉時大臂外旋,更有利於岡下肌、小圓肌發力,而坐姿划船則不存在明顯的大臂內外旋,但可刻意內旋。

    因此,高位下拉比較傾向於岡下肌、小圓肌甚至大圓肌發力,而坐姿划船比較傾向於背闊肌。當然,由於背闊肌面積很大,其上部肌纖維的訓練也可放到大小圓肌中去。

    關於塑造倒三角身材的動作,應選擇手臂無需持續外旋、從身前拉向自己以及與背闊肌纖維走向接近的訓練動作,比如坐姿划船、單臂繩索划船等,這可有效限制大小圓肌發力、加強背闊肌發力。另外,還可透過泡沫軸滾動按摩肩膀下側,減小大小圓肌的緊張度。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難以找到背闊肌發力感覺的原因比較複雜,但只要採取合理的訓練方法,還是能夠塑造出完美的背部形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留在海外的華人曾給我們拍過很多物資,現在他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