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未盡的才情

    對聯,也稱為對子,學名叫楹聯。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因此對聯在中國的知名度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其實,不僅是現代社會,在中國古代相當早的時期,對聯就已經普遍使用了。接下來,我們就來探索一下對聯的前世今生。

    我們都知道,一個完整的對聯包括上聯和下聯。上聯也稱為出句、出對、上比等;下聯也稱為對局、應聯、下比等。對聯的藝術特點總結起來主要是:字句對等、詞性對品、結構對應、節律對拍、平則相對。總結說來,對聯就是一種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藝術表現形式。

    那麼對聯是怎麼產生的呢?

    對聯的文字來源:詩歌律格類文字的詩句及其演變。

    在中國上古時期,就有初具對仗形態的歌謠,如《吳越春秋》載:“斷竹,續竹,飛土,逐肉”,我們可以仔細品味這首歌謠,明顯已經具備了現代對聯的字句對等、節律對拍等特徵。春秋戰國時期,《詩經》、《離騷》等詩歌題材的文學作品名聲顯藻,流傳甚廣,而我們知道,《詩經》是四言詩的鼻祖,因此,《詩經》等類似文學作品的出現,就大大地的推動了對偶修辭這一文學表達形式的廣泛應用。此後,歷代文辭相習成風,如漢樂府民歌和漢賦,均講究對仗平仄。故劉勰在《文心雕龍》講:“故麗辭之體,凡有四對。言對為易,事對為難;反對為優,正對為劣”。

    從漢賦到唐詩宋詞,格律詩一脈相承,特別是到唐朝,格律詩發展到了頂峰。對聯中關於上下聯對偶的要求,甚至與格律類詩歌的要求如出一轍。不僅如此,由於漢賦唐詩宋詞的內容創作,取材廣泛,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就為對聯的內容創作提供了豐厚的文字基礎,我們拿對聯裡面的五言聯和七言聯與唐代的五言詩和七言詩對比,可以明顯的發現對聯是吸收了格律詩歌的精華而產生的。

    目前學界比較公認的觀點是來源於“桃符”。什麼是“桃符”呢?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東海深處有一座山,名“度朔”,山上有一棵巨大無比的大桃樹,桃樹下有一個鬼窟,由兩個神靈“神荼”和“鬱壘”看管,這樣鬼魅就無法出來作亂,以後人們為了紀念這兩位神靈,就在新年的時候,在桃木板上畫上二人的畫像,懸掛在房門的兩側,用來祈福納祥,辟邪驅鬼,並稱此為“桃符”。

    此後,桃符的內容和形式也都發生了一些變革。在內容上,比如在最早的時候,桃符上只是書寫一些文字,到唐朝時期,桃符上也開始了另一種表達形式:繪畫。如將秦叔寶,尉遲敬德等形象繪畫出來貼於房門之上的風俗一直流傳到今天。在形式上,桃木板也有了多種物質的替換。

    由此我們也可以來看一下學界公認的中國最早的對聯,來自蜀後主孟昶的題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從這幅對聯看,其能夠稱得上“對聯”無疑是因為其表達內容與變現形式的高度統一。

    綜上,我們可以說,對聯是在中國古代民間風俗驅邪“桃符”和詩歌律格類文體相結合的前提下產生的。對聯的產生是古代文學性文體發展的必然結果。馬克思主義講“經濟基礎決定思想上層建築”,隨著物質基礎和精神文明的不斷推進,就必然有一種新的文學表達內容和表現形式來豐富人們的生活,而對聯就是在此歷史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 2 # 燕北林叢

    對聯的起源,已有答友講述的很精彩了,這裡就不贅述了。貼對聯的起源,他也提到了,就是五代時候,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到桃木板上,代替原桃符上的“神荼”、“鬱壘”兩個神的畫像或名字。《宋史蜀世家》中記載,五代後蜀主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室門左右。”“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題於公元964年)就是孟昶親筆題寫的中國最早的一副對聯。不過這位後蜀主冥冥之中似乎是有先覺先知,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65年,宋太祖趙匡胤派兵統一了四川,孟昶成了階下囚,而統一後,趙匡胤委任了一個叫呂餘慶(即太宗時名相呂端的哥哥)的人去接受蜀地,當了成都的地方長官。而孟昶投降之日,正巧是宋太祖的生日(農曆二月十六)。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就將每年的二月十六日自己生日這天定名為“長春節”。一語成讖,不知是巧合,還是有預知,這副對預示了後蜀的滅亡。但是,孟昶卻為中華文化藝苑催開了一朵奇麗的花朵。

    宋以後,民間春節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王安石詩“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節盛況的寫照。由於它和桃符的密切關係,所以古人也把春聯稱為桃符。

    到了明代,人們開始用紅紙代替桃木板,直接把聯語寫在紅紙上,貼於門楹。據《簪雲樓雜話》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後,除夕前,曾命公卿土庶家家過年須貼春聯一副,並親自微服出巡,觀賞取樂。

    到了清代,對聯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出現了大量名聯佳對。對聯的分類也越來越細,婚喪嫁取、慶生賀壽、買賣開張,人們也習慣於貼上一副對聯表示慶賀,或者是追思。

    現在,貼對聯早已成了華人過春節的一個優秀文化傳統,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密切、加深,一些中華文化圈的國家,也有了貼對聯的習慣。比如日本、越南等。

  • 3 # 幾許夏風

    首先祝樓主新春快樂,萬事如意,狗年旺旺旺。樓主的這個問題十分有意思,這個問題關於中國習俗,說明樓主是一個熱愛探究中國傳統的人。

    貼春聯這一習俗起於何時

    春聯,其實早在五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在那時不叫春聯,而叫“桃符”(由後蜀國國君孟昶發明的)。

    孟昶這位同志,常常表(奇)新(思)立(幻)異(想),於是,在他的想法之下,他於距今1054年的公元964年的除夕(這不巧了嗎,這不是,剛剛好在除夕~)命令他手下一位名叫辛寅遜的人在桃木板上題寫兩句話,並掛在他的牆上。(說實話,這位同志腦洞也太大了~)

    史上第一副“春聯”

    好了,講了這麼多,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副“春聯”:

    新年納餘慶

    嘉節號長春

    (你看看,你看看,古人多會說吉祥話呀!)

    真正意義上的“貼春聯”起源時間

    “貼春聯”主要盛行於宋朝,而貼春聯這個詞則出於大名鼎鼎的明太祖(記得他是誰嗎?就是那位)口中

  • 4 # 篤實即公平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人們過春節的重要標誌。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餘亞飛《迎新歲》稱:“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舊年辭別迎新歲,時序車輪總向前。”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貼春聯,有講究

    別看春聯就兩張紅紙,其實裡面的講究也不少。貼春聯的時候首先要知道平仄音,平音聯是下聯,仄音聯是上聯,貼的時候由右邊到左邊,按照古法的文體去讀,豎著讀,由右到左地讀才能讀出其中的意思。

    簡介

    新春開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 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部分地區可能更早),家家戶戶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貼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春聯發展

    春節貼春聯的中國民俗起於宋代並在明代開始盛行。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下書寫。有一年除夕,他傳旨:“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見交相輝映的春聯感到十分高興。當他行至一戶人家,見門上沒有春聯,便問何故。原來主人是個閹豬的,正愁找不到人寫春聯。朱元璋當即揮筆寫下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送給了這戶人家。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春聯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為他的大力提倡,推動了春聯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論述。春聯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

    貼春聯_

    春聯,如果按尾字區分上下聯則有:

    一,上下同仄收尾,如春聯“一順百順事事順,千好萬好年年好”,把握語境才能區分上下聯。

    二,上下同平收尾,如春聯“岸上麻葉,伸綠掌要啥。池中蓮藕,握紅拳打誰”,弄明白語序才能區分上下聯。

    三,上平下仄收尾春聯“妹妹我思之,哥哥你錯了”,弄明白聯語邏輯關係才能區分上下聯。

    四,上仄下平收尾春聯“祖國山河壯,神州景物新”,這是上仄下平收尾對聯,但這種對聯區分上下聯不能單靠平仄。

    貼春聯要找準春聯和橫額(橫批)的關係。[1]

    歷史起源

    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時出現。”

    貼春聯

    春聯典故

    據說五代時的後蜀國國君孟昶是個喜歡標新立異的國君,在公元964年歲尾的除夕,他突發奇想,讓他手下的一個叫辛寅遜的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話,作為桃符掛在他的住室的門框上。這兩句話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第二句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由此開始,桃符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變化,這不僅表現在開始用駢體聯語來替代“神荼”、“鬱壘”,而且還擴充套件了桃符的內涵,不只是避邪驅災,還增加了祈福、祝願的內容。這就成了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已經相當普遍了。同時,隨著門神的出現和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來書寫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使命逐漸轉移給門神,而桃符的內容則演化成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降臨和五穀豐登的美好心願。

    “春聯”一詞的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佈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後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裡,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

    祈福民俗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傳統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鬱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餘,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

    春聯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須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茶、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茶、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茶、鬱壘。於是中國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茶、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良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許多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何都會望而生畏。在中國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所以,中國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唐朝以前,有無門神尚不得確知,如果有,大概就該是神茶、鬱壘。這兩位神人貌相十分怪異兇狠一一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雖然相貌猙獰,但是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不僅是他們的責任,而且是他們的天性。許多人都知道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形相。唐朝以後,除了神荼、鬱壘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春聯起源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春聯

    每逢春節,中國民間家家要貼春聯。 春聯的起源還要從桃符說起。古代傳說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神荼、鬱櫑二神,主管萬鬼。如遇作祟的鬼,他們就把它捆起來喂老虎。後來,中國民間在春節的時候,為驅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畫上這兩個神像,這就是桃符。到了五代,蜀主孟昶親自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一聯,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聯。到了宋代,春節貼對聯已經成為一種風俗了。王安石詩中就寫過:“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紅紙書寫春聯始於明朝。

    書寫要求

    春聯是根據中國古代駢體文衍生出來的一種新文體,它借鑑中國詩歌傳統的文學形式。與古代的駢體文和詩歌不同,是一種特有形式的獨立文體。儘管律詩或駢文中的對仗句,往往就是絕妙的對聯,但只有在它們脫離律詩或駢文而獨立存在時,才能稱為對聯。它的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形式上成對成雙,兩聯彼此相“對”,內容互相照應,緊密聯絡。一副對聯的上聯和下聯,必須結構完整統一,語言鮮明簡練。

    具體要求如下:

    字數相等

    譬如:“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這副春聯每聯都是七個字,上下聯字數相等,這是春聯的最基本要求。但也有另類現象,1916年竊國大盜袁世凱一命嗚呼之後,全華人民奔走相告,歡欣鼓舞,手舞足蹈。四川有一位文人,聲言要去北京為袁世凱送輓聯。鄉人聽後,驚愕不解,開啟他撰寫好的對聯一看,寫著:袁世凱千古,華人民萬歲。人們看後,不禁啞然失笑。文人故意問:“笑什麼?”一位心直口快的小夥子說:“上聯的‘袁世凱’三字,怎麼能對得住下聯的‘華人民’四個字呢?”這個文人聽了“哧”的一聲笑了起來,說:“對了,袁世凱就是對不住華人民!”這個故事雖說的是“輓聯”,而“輓聯”也屬於對聯的一種,這就說明無論春聯還是其他對聯,都必須做到上下聯字數相等。如不相等,那隻能是極個別的另類。

    貼春聯

    詞性一致

    就是說組成上聯的各個片語分別是幾個字,下聯的對應片語也必須分別是幾個字。上下聯的詞性,就是說詞的類別性質,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要對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對。如剛才列舉的“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每聯都是三個片語,即: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上下兩聯片語相同。這副春聯裡的“新”、“佳”都是形容詞。“春”、“歲”,“富貴”、“平安”都是名詞。“年年”、“步步”都是副詞,“好” 和“高”都是動詞。這種要求,主要是為了用對稱的藝術語言,更好地表現思想內容。

    貼春聯

    平仄相調

    對聯上下聯的表現方法,要注意聲律相對,也就是平仄相調。這主要是為了音韻和諧、錯落起伏、悅耳動聽、鏗鏘有力。相傳紀曉嵐一次南行來到杭州,一位友人為他設宴洗塵。席間,賓主之間聯句對答。紀曉嵐才思敏捷,出口成聯,友人心悅誠服,誇他為北國孤才。曉嵐則不以為然地說:“北方才子,遍及長城內外;老兄之言從何談起?”友人道:“前幾年我曾到北方去,帶去一個上聯,竟然沒有人對得上來。”曉嵐半信半疑,問道:“老兄你出了什麼句子,竟讓對方對不出來?”他的友人就順口唸出了上聯:“雙塔隱隱,七層四面八方”。紀曉嵐聽罷哈哈大笑,說:“這樣簡單的出句,是他們覺得不屑於回答,才表示不會對的!”這位友人不解地問:“那麼,下聯應該怎麼對呢?”紀曉嵐脫口而出道:“孤掌搖搖,五指三長二短”。這位友人聽了,不僅尋得了下聯,還十分佩服紀曉嵐的才智超群。這副“雙塔隱隱,七層四面八方;孤掌搖搖,五指三長二短 ”的對聯就做到了平仄相調,達到了音韻和諧、錯落起伏、悅耳動聽、鏗鏘有力的藝術效果。

    切忌合掌

    所謂“合掌”,語義重複,浪費筆墨。譬如舊時商家常用的春聯,有一副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這副春聯平仄合律,對仗工整,而且與爆竹聲中“恭喜發財”的氣氛相協調,很受商界歡迎。但深一步研究就會發現,“通四海”和“達三江”是一個意思,語義重複,對聯的術語就叫“合掌”。七言聯一共才十四個字,其中六個字表達的是三個字的內容,這就導致語義重複。對聯是文章中最精練的文體,決不允許浪費筆墨。為了以較少的文字提供較多的資訊,必須避免上下兩聯說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聯中用“震乾坤”對“驚世界”,“發祥光”對“騰瑞氣”,也都是語義重複,都屬於“合掌”的毛病。

    選好橫批

    橫批,又叫橫披,橫額,橫聯。橫披除輓聯、壽聯之外,大部分都要用。橫披與對聯內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好的橫披,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換句話說,一句橫披,就是一副對聯的內容的昇華,是對聯的主題,更是點睛之筆。橫披在寫作手法上,常見的可分為三種形式:

    ①對聯寫意,橫披題名。如“歡度春節”、“新春大吉”等,直接點名貼春聯的目的;

    ②對聯寫意,橫額點睛。如“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的橫披是“吉星高照”,則是揭示出實現對聯內容的關鍵所在就是“吉星高照”,屬於點睛之筆;

    貼春聯

    ③聯披互補、相輔相成。如,“減負恤民,浩浩東風常送暖;扶貧解困,瀟瀟春雨總關情”的橫批是“前程似錦”,則是與對聯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既揭示出百姓對黨中央“常送暖”和“總關情”的無比感激之情,也讚頌了黨前程遠大,輝煌燦爛。橫披多為四字,過去寫橫披是從右往左橫寫,現今多從左往右寫,從右自左寫當屬正式寫法。貼橫披應貼在門楣的正中間,其字型應與上下聯風格一致,上下呼應。

    楹聯

    春聯屬於楹聯的一種。楹聯分為春聯、壽聯、輓聯,門聯、廳聯、廟聯,名勝聯、商業聯、遊戲聯等多種形式,而春聯只是楹聯其中的一種。所謂楹聯,就是掛在或貼在堂屋前的廊柱或門框上的上下相對的聯語,因此,楹聯也叫對聯。這種對聯是由兩串字數相等、互相對仗,而且具有一定內涵的獨立文體。就是說,對聯的上下聯字數不限,但必須相等,內容要有意義,平仄要合律,對仗要工整。凡符合這些條件的就是對聯,否則就不是對聯。

  • 5 # 容我想想

    “新年新月共新春,花紅對聯貼滿門”。每逢春節時張貼春聯是老北京民間傳統的習俗,幾乎家家都忘不了往大門上貼一副春聯。春聯,也被稱為“門對”、“春貼”,是對聯的一種,因為在春節時張貼,所以被稱為“春聯”。春聯是一種在春節時使用的傳統裝飾物,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人們都會貼春聯,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

    春聯的歷史很是久遠,據說最早起源於古代的桃符。及至五代十國時期,當時的宮廷裡流行在桃符上題寫聯語。一直到宋代前期,春聯都被稱為“桃符”。但是在宋朝的中晚期,“春聯”這個名字漸漸叫開了,名稱的變化主要是源於用材的變化,由桃木板被改為紙張。到了明代,民間貼春聯之風已經很盛。

    在老北京人的心目中,春聯不僅是節日的裝飾,也使人們對未來的寄託,對新春的祝頌。按照各地習俗的不同,貼春聯的方法也稍有差異,這裡介紹一下老北京貼春聯的講究。

    1.首先是聯語選擇上的講究。老北京人認為,要根據場地、愛好和主人身份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聯語,比如老年人住的屋子要選擇張貼那些帶有“福祿壽”詞語的春聯,小孩子住的屋子要選擇張貼帶有“學習、成才”等字眼的春聯。

    2.春聯的張貼要得法。要按照傳統張貼對聯的“人朝門立,右手為上,左手為下”的口訣,也就是對聯的出句應該貼在右手邊(也就是門的左邊),對句應該貼在左手邊(門的右邊)。這是因為按照古代讀法直書是從右向左的。

    3.春聯的張貼要符合傳統的規矩。在張貼春聯上,老北京有這樣一些規矩,比如上下聯不可以反貼、上下聯具有因果關係、從春聯上句和下句的平仄上就可以判斷出上下聯來、春聯的尺寸大小要和自家的門戶相協調等等。

  • 6 # 魔鬼冷知識

    除夕這天,人們除了要守歲,吃年夜飯,家家戶戶都不忘貼春聯。大紅的春聯貼在門兩側,喜慶又吉祥。那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貼春聯的習俗呢?

    春聯由古代的桃符演化而來

    桃符起源很早,據《後漢書·禮儀志》記載:“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可見,最初的桃符是用來驅除鬼怪的。傳說,古代有種兇殘無比的怪獸,為害甚烈,無人能降住它。

    後來,有兩位居住在山林中的專門整治妖魔鬼怪的神仙,用桃枝降服了這頭怪獸。於是,民間相傳,只要門上懸掛桃枝,上面刻上兩位神仙的名字,任何妖魔鬼怪都不敢上前。這種桃枝就被人們稱為“桃符”,也就是所謂的鎮鬼靈符。後來,人們便延續了這種風俗。

    桃符開始演變成春聯,源起於五代十國時期

    據史書記載,後蜀主孟昶曾經令學士張遜在桃木板上題詞。張遜寫完後,蜀主一看,不對仗,便提筆寫道:“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副“春聯”。但是此時,文獻裡並沒有出現“春聯”的字樣,人們依然稱之為桃符。

    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都保留著掛桃符的習俗。宋王安石詩云:“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足見新年懸掛桃符,已經風行。隨著紙張的出現,人們便將厚重的桃木板換成了輕便的紅紙張。直到明代,桃符才正式以“春聯”的身份亮相。

    《簪雲樓雜話》記載說,明太祖朱元璋規定,不論公卿士庶,大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而且皇帝會親自審查。於是,大街小巷的門庭上貼滿了畫有各樣花色的春聯。據傳,朱元璋出城審查時,發現一戶屠夫家沒有貼春聯,便提筆在門前寫下“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對句。

    百姓看了,都覺得這春聯題得恰到好處,又對仗工整。後來,春聯也就成了年俗文化中的獨特文學樣式。春聯又被稱作“對聯”,在10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春聯文化日臻成熟。如今,對聯已經不僅僅是春節的賀詞,更是傳統文化的象徵。

  • 7 # 言勸

    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門上貼著大紅的春聯,給新春佳節平添了紅紅火火的喜慶氣氛。

    貼對聯有史為證的大約是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當時稱桃符。 後來是起源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據史書上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有一年除夕,他傳旨"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初一這天太祖微服出巡,看見交相輝映的春聯感到十分高興,當其走到一戶人家,見門上沒有春聯,便問何故。原來主人是個屠夫,正愁找不到人寫春聯,朱元璋當即揮筆給其寫了一副春聯。可見朱元璋對春聯的大力提倡,才推動了春聯的普遍盛行。

  • 8 # 英雄本色無怨無悔

    簡單的說:春聯起源於唐宋 盛行於明清,明太祖朱元璋寫對聯的故事在民間流行,跟帝王的推廣有很大關係!清代帝王 春節期間都要寫對聯或者“福”字賞賜群臣!最有名的是康熙、乾隆、慈禧賞賜“福”字的故事!

    門神由來據說是唐代,大家聽說過 唐太宗李世民 宣武門之變後 夜夜惡夢 手下大將 尉遲敬德和秦叔寶守門的故事 後來演變成門神,門神的形象就是根據二位大將而來 一位手握雙鐧,一位立槍握鞭,一左一右,遇神殺神,遇鬼殺鬼!

    鞭炮起源最早,上古時期 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 原始先民圍著火堆 燃燒竹節“噼噼啪啪”的響聲,嚇退鬼神,火藥發明後才有了鞭炮!後來又經過能工巧匠改造 有了煙花等!

  • 9 #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隆重節日,每逢春節人們總要寫上幾幅春聯貼在門上,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春聯起源於哪個朝代?無法考證。我看了宋代詩人王安石《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由此可以肯定春聯始如宋代,詩中的桃符就是春聯,桃木有避邪之意,古代人過年用桃木刻上符畫桂在門上,可除邪氣迎來吉祥。古代最早的春聯是孟昶的:"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後來人們為了增加春節喜慶的氣氛,發明了春節用紅紙書寫對聯,從古到今已有上千年曆史了。以上答題本人言論,不代表權威!

  • 10 # 一老沈一

    春聯,起於周代桃符。《辭源》說,明初開始以春聯代替桃符。這應該不對,至少要推早至宋代。

    桃符,是周代懸於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因為古代相信桃木有驅邪之功效,《禮記》、《左傳》都有記述,莊子亦曾論及。《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或書或畫“神荼”、“鬱壘”二神。之所以弄這二位守門兒,東漢應劭在《風俗通義》說:“《黃帝書》稱上古之時,兄弟二人,曰荼,曰鬱,住度朔山上桃樹下,簡百鬼,鬼妄入,援以葦索,執以食虎。於是,縣官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索虎畫於門,效前事也。” 關於桃符,最著名的,莫過於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詩了,“元日”就是大年初一,詩中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清朝的姚之駰,編了一部《元明事類鈔》,40卷。其中第三卷說到了“春聯”,他認為是明初才有春聯取代了“桃符”。

    同為清代的翟灝,輯有《通俗編》一書,在“春聯”條目裡,也談到了明初春聯的興起。但他考證,宋代已經有了第一幅正經八百的“春聯”。 其實在五代,桃符上已經開始出現聯語,代替了神荼和鬱壘的名字,人們寫的,是一些迎春的詞句。

    到了宋太祖乾德二年,後蜀君主孟昶命學士幸寅遜在除夕題寫桃符,他看了學士寫的很不滿意,於是搶過毛筆寫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應該是中國最早的春聯——開創了一種新文體——聯語。 那麼,姚之駰和翟灝所說明初春聯興起是怎麼回事呢?他倆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後,為慶賀建國立業,除夕時傳旨,各家門上須貼春聯一幅。大年初一清晨,朱元璋微服檢視,發現竟然有一家沒貼春聯。經詢問,這是一個殺豬敲豬人的家,沒錢買紙。他命人取來紙墨,當場寫下一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斬斷是非根”,然後擲筆而去。從此,春聯就不寫在桃木上而寫在紙上了。

  • 11 # 五青書畫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

  • 12 # 最新情報員

    不請自來哈哈。

    關於貼春聯的起源是從哪個時期,個人透過查資料瞭解到,貼春聯起源於宋朝,從明朝開始盛行!

    春節貼春聯的漢族民俗起於宋代並在明代開始盛行。春聯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用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應掛在門旁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詳細內容:

    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

    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

    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時出現。”

    春節貼春聯的漢族民俗起於宋代並在明代開始盛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5年的國4車二手價大概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