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追歷史的公子
-
2 # 股海孤鵬
應該有幾個方面吧
1.地處北方,地廣人稀,經濟落後,人口就代表生產力,和戰鬥力。
2.政治體制僵化,這點最重要,沒有進行大規模社會改革。
3.君王毫無進取精神,春秋戰國,最有進取心的國家就是秦國和楚國,地盤都是打出來的。
4.外交首鼠兩端,毫無戰略可言。
長期如此,能保國就不錯了,還想有外擴機會。到後面諸國都是越來越強。因為弱國全部都滅了。
-
3 # 白露為霜65799235
因為燕國一直沒強大起來,這個的原因很多,最大的原因是燕國一直邊緣化,這個的原因也很多,最主要的是太偏遠。
另,七雄裡面周王室宗親不止燕國一個。
-
4 # 許願的泥菩
戰國七雄中的燕國,雖然進了七雄,但不得不說它排名還是最後的,直到後期才逐步提升,超過韓魏,成為倒數第三,這個不是因為燕國自己發展國力上來了,而是因為韓魏不斷丟失精銳,所以才跑到前面去了。而且呢,南韓是戰國七雄裡面面積最小的,但是前期也是排在燕國前的,可以看出燕國地位有多窘迫了。
造成這樣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個,混吃等死的國君;燕國的國君基本上都處於一種湊合著過的狀態,戰國七雄裡燕國時間應該是比較早的封國了,但是第一任就沒去,由其長子去就任;
第二個,強大的守舊貴族;燕國在滅掉薊國,建都之後,是基本不和中原來往的,所以,其勢力階層和傳承而來的西周基本一樣的,相對來說守舊勢力應該是最強大的一個,因此,燕惠王想任用下層官吏的時候,遭到反對,嚇得直接逃出國外了,然後上層貴族直接又推出一個新王。燕國還發生了一個事,就是燕噲讓位,把王位讓出去,導致燕國的衰敗,很多人覺得他很傻,可這或許是因為舊有貴族的勢力導致其心灰意冷,想要掀桌子呢?
第三個,沒有人才;燕國能躋身戰國七雄,靠的是燕昭王的勵精圖治,招賢納士,招來了樂毅等一批賢才,然後燕國攻城略地打敗齊國,可是後期,燕國基本沒有出現什麼人才了;
第四個,相對安逸的外部環境;這個地理位置導致的燕國基本上經歷的戰亂很少,最多受的欺負就是剛開始的犬戎和後面的齊國,和趙國前期還是交好的,後來,犬戎被打跑了,齊國也被打敗了,在天下群雄激盪的時候,燕國反而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有一個相對比較安逸的外部環境;
第五個,地處偏僻,地廣人稀,經濟落後,個人覺得這個不是太大的原因,七國之中,秦國前期基本上的處境和燕國差不多,甚至要遠遠弱於燕國,但其透過不斷的戰爭和開發一步步走向強國。
以上是個人覺得燕國沒有機會的原因,更多的還是自身的原因吧。
-
5 # 追光看影
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姬奭於燕地,也就是燕國。後來燕國向冀北、遼西一帶擴張,吞併薊國後,建都薊。但是燕國為什麼一直強大不起來呢?
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燕國的朝堂政治有問題,開國君主為周朝宗族,春秋戰國幾百年間,其他諸侯一直在變法強國,興兵搶地盤,但燕國國君卻一直恪守周禮,不知改革,不行變法,不思強兵。這個應該是主因。
其次,燕國的地理位置也不利,地處燕薊遼東,古代當地人煙稀少,耕種發展都遠遠遜於其餘六國。而且,位置上南面是齊國,春秋時,西面是晉國,戰國時,西面是趙國,東面有東胡,北面有匈奴戎狄;這些都是比較強大勢力,所以燕國不好擴充套件疆土,只能向遼東方向墾荒。這個是次要原因。
所以,政治上國君的思想不進步加上地理位置上的不利,導致燕國一直處於弱勢。但儘管如此,燕國其實還是有兩次機會強大起來的,可惜都沒有能抓住。
第一次便是燕文公時,蘇秦遊說成趙、韓、魏、齊、楚與燕國六國合縱抗秦。蘇秦擔任縱約長,並佩帶六國相印。可惜,此舉儘管遏制了秦國的東出的勢頭,卻未能令燕國得到實質性的發展。但應該是有機會的。
第二次是燕昭王時期,燕王拜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韓、趙、魏四國共同伐齊。激戰於濟西,大敗齊軍。樂毅率燕軍乘勝攻克齊72城,直入都城臨淄。並燒齊都宮廟宗室,掠珍寶巨財一空,盡歸燕國。燕昭王封樂毅為昌國君。燕國至此達到鼎盛時期。當時齊國僅剩莒、即墨,滅國在即。但可惜的是燕昭王死後,燕惠王即位。燕惠王為太子時,就與樂毅不合,齊國田齊用反間計,燕惠王中計以騎劫代替樂毅直接導致伐齊失敗。
第二次最為可惜。如若滅了齊國,歷史的發展恐怕真有大變動。
-
6 #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燕國的始祖是周武王的近支召公姬奭,與周公旦、姜太公同列三公,伐紂成功以後被分封在“薊”,建國“燕”。召公在鎬京輔佐周王,並沒有就國,由長子姬克進行管理。而且作為周王室的重臣和近支召公和周公一樣有兩塊封地,在周的鎬京附近西岐就有封地“召邑”,所以稱召公,而不是燕公。“召邑”與周公旦的“周邑”應該是按“五服”以內的血緣關係分封的,召公的爵位和封地由姬奭另一個兒子繼承,一直延續了幾十代。
姬克繼承的燕國是作為對抗北方山戎的重要力量存在的,與周王朝中心較為遙遠,又稱“北燕”。燕國作為宗室國內保守勢力強大,建立後一直與北方山戎作戰,卻沒有歷練的像秦人一樣善戰。加之與周朝中心距離較遠,逐漸被中原各國邊緣化,加之北方地廣人稀一直髮展不起來,但是燕國並非毫無機會。
燕國在“子之之亂”後,燕昭王由趙武靈王派兵保護下回燕國繼位。燕昭王可以說是燕國曆史上唯一能稱雄主的人,其禮賢下士的名聲傳遍天下,各地士人紛至沓來。燕昭王大開國門不拘一格接納使用,除了士人,燕昭王更注重那些懂兵法,特別是熟悉齊國山川關隘與君臣關係計程車人。(子之之亂齊國趁火打劫,差點滅亡燕國)眾多來到燕國計程車人中最重要也是最傑出的無疑是樂毅,燕昭王任命樂毅為亞卿,授以國政和兵權。樂毅在燕國開展了“樂毅變法”,改革內政,確立法制,加強了官員的審查和考核,確立查能授官的原則。解決了燕國原來官員任職拉幫結派,任用親信、親族的傳統,肅清吏治。軍事上樂毅注重戰法和紀律的訓練,迅速提高了燕軍的素質和戰鬥力。
燕昭王派蘇秦入齊,離間齊國與其它強國的關係,趁著齊湣王窮兵黷武,內政外交一塌糊塗。燕國合縱了秦、趙、韓、魏五國,派樂毅為上將軍,五國合縱伐齊。在樂毅指揮下五國只用半年就佔領了除即墨和莒以外的所有城池。得到好處的秦、趙、魏、韓各自退兵,就是沒有參加合縱的楚國也打著支援齊國的幌子搶了不少地盤,作為主力的燕國得到七十多座城池。
樂毅此時勸燕昭王減輕齊國百姓的賦稅,廢除苛法,祭祀齊桓公與管仲,分封齊人爵位與封邑,籠絡齊國統治階級。齊國各地都以歸順燕國,除了田單還在即墨和莒指揮百姓抵抗。擁有了富庶的齊地的燕國,如果繼續由燕昭王執政幾年,消化和歸順齊地百姓,燕國何嘗不能成為一個強國。
可惜燕昭王此時逝世,新登基的燕惠王被田單離間,本就不怎麼信任樂毅,派騎劫代替樂毅,樂毅流亡趙國。田單用火牛陣大破燕國大軍收復被燕國佔領的七十多座城池,齊國復國。
-
7 # 煙愁雨嘯
首先要明白一點,燕國能夠進入戰國七雄這個行列並不代表它就有和其它六國叫板的實力。它存在只是因為其它國家讓它存在。僅此而已。
早在春秋時期,燕國存在感就很弱,齊國、晉國滅它易如反掌,但並沒有,因為保留燕國來抵禦戎狄對他們更有利,不僅沒有滅燕,反而經常出兵幫燕國剷除叛亂、抵禦外族甚至復國。到了戰國時期,燕國的鄰居趙國逐漸變強了,強到一度想要吞併燕國(但怕魏國齊國找它麻煩,就沒有動手),而這時候的燕國還是那個不溫不火的燕國......
所以燕國一直以來的大多數時間在這場大國爭霸博弈的棋局中扮演的都是一個旁觀者而已。個人甚至感覺它不如七國中墊底的南韓多矣。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多,個人感覺多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地理位置
也不知道周武王分封的時候是怎麼想的(也許初期是為了抵抗戎狄,但是......),將自己的親弟弟分到了這麼一個鬼地方,說得好聽叫分封,說難聽些這和流放也沒多大區別。
燕國的故址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遼寧西部一帶,那個時期這裡絕對是苦寒之地,遠離中原不說,最最要命的是這裡大多數地方不適合農作(連吃飯都成問題,還想著逐鹿中原?)。
而遠離中原腹地,加上家門口橫著不講理的齊國和趙國,就使得燕國被牢牢困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與其他國家交流很少,包括武力交流(別人都是打架打成的孩子王,你一個天天宅在家裡的乖孩子能打過別人?)。當然,燕國也一度向遼東擴張領土,但那根本就不算擴張,都是一群未開化的土著,和他們打了幾架的燕國就有些飄飄然了,在遼東儼然天老大自己老二,一副天下無敵的樣子,自然也沒心思去建設軍隊,所謂死於安樂就是如此吧?
二、外患與內憂
燕國曾兩次滅國。
一次是春秋時期,燕莊公在位時期,被未開化的山戎給滅了國,國都失守,燕莊公跑到齊國避難,在齊桓公的幫助下才得以復國。
另一次是戰國中後期,著名的子之之亂,燕王噲本著“皇帝輪流做”的仁義情懷將王位禪讓給相國子之,太子平肯定不幹啊,於是發動了內亂,加上中山國、齊國趁火打劫,燕國損失慘重,幸虧趙國想要吞併中山國,不想燕國就這麼滅了,於是趙武靈王就扶持燕國公子職(燕昭王)復了國。
兩次亡國使得本來就積弱的燕國更加弱小,若不是其他幾個虎視眈眈的國家都心懷鬼胎,燕國早不知被滅了幾次了,還談什麼爭霸天下。
三、明君與賢才
我們高中就學過,戰國時期各國紛紛掀起了變法的狂潮,各國湧現出一大批變法圖強的賢才,而各國的君主也紛紛表現出一副求才若渴的明君模樣。燕國不愧是周天子的老宗親,祖宗舊制誰也動不得。
燕國眼看周邊的國家都透過變法富強起來了,燕王噲坐不住了,表示也想試一試,於是相國子之就登場了,下面的事情就是剛剛講的了。看到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別人在變強,燕國不變;別人搞吞併擴張,燕國不變;別人變法變得更強,燕國內亂了......
當然,燕國不是沒有明君賢臣,一心雪恥的燕昭王築黃金臺為燕國招來了樂毅、劇辛等良才,在樂毅連下齊國72城時,燕國也曾一度以為燕國的機會來了,可事實又一次證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
8 # 德全不畏
自周武王把燕國這塊地方封給周召公算起,到被秦國所滅(約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前222年。),存國800多年。在這800多年的漫長歲月裡,燕國竟然沒有太多的存在感:
經濟上,堪稱領土廣闊的燕國,在農業、手工業、商業貿易方面不如其它六國;政治軍事上,以尚武聞名的燕人竟然在中原爭霸戰爭中聲名不顯。
其中主要原因,應該是地理因素造成的。
1,因為燕國地處周朝的最北方,這裡氣候寒冷,發展農業的條件不如其它諸侯國,糧食產量不如其它諸侯國充足。
糧食產量低導致人口規模小,兵源不足。要知道在戰爭頻繁的春秋戰國時期,戰爭很消耗人口。人口資源不足是支撐不起頻繁的戰爭的,燕國在人口這一塊存在著很致命的短板。
戰國七雄,只有燕國、秦華人口不足。商鞅變法時,秦國為解決人口資源的不足,制定了“徠民”政策。商鞅利用秦國地多人少的特點,對東方諸侯國發布“徠民”令:凡來秦國定居的,免費分給土地、房屋,給予賦稅和徭役方面的諸多便利。吸引了大量的三晉人口移民秦國,奠定了秦國強大的基礎。
秦國有關中地區大量宜墾荒地,可以開發成良田,從而最終解決人口問題。燕國沒有這種條件,人口問題始終解決不了。燕國兵力規模因此上不去,沒有足夠的兵力。想北拒異族與南下爭霸同時進行,明顯是辦不到的。
2,毗鄰北方的遊牧民族。山戎、樓煩、東胡、匈奴這些異族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它們地處苦寒之地,正處在由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的過渡階段。燕國的文明、富饒的資源對這些落後的遊牧民族的吸引力可想而知。這些異族一有機會就發動戰爭,傾力南向,奪取各種資源。因此,燕國對異族的戰爭頗為頻繁。
與中原諸侯國之間的混戰不同 的是,燕國與異族的戰爭更加殘酷,更加消耗國力。
諸侯爭霸,大家都是華夏族。勝利者對戰敗者的投降,往往會大度的接納,這樣可以快速的壯大自己的力量。並且戰勝者奪取對方的土地和人口,能快速為自己補血,迅速變成自己的一部分。因此,勝利者會越打越強。
燕國與異族的戰爭則不同,只有賠沒有賺。敗了往往財產會淪為對方的戰利品,人只有死亡或者做奴隸的命運。勝利了也沒有什麼收穫,異族手裡除了馬匹、牛羊,得不到任何的戰利品。
3,趙國、齊國對人才的虹吸效應。
我們現在都知道,人們希望自己生活得好一點,會選擇經濟發展更好的地方就業。經濟發達地區對人才更有吸引力。
趙國和齊國的農業、商業都比燕國發達。邯鄲、臨淄都是大都市,文化、生活水平很高;齊國還設定了稷下學宮,學術氛圍濃厚。燕國與趙國和齊國毗鄰,國內人才往往會選擇到趙國和齊國發展。
燕國在燕昭王時期,對人才高度重視大力引進人才,劇辛、鄒衍、樂毅等人都是這時來的燕國。在這些人才的幫助下,燕國著實雄起了一把。秦開帶軍隊大敗胡人,開闢了疆土。樂毅帶兵南下險些滅掉齊國,齊王倉惶逃亡國外,齊國名將田單拼死抵抗才恢復了齊國。
但是燕昭王去世後,樂毅就到趙國去了。其他人也大多離開燕國,另謀出路。沒有人才的出謀劃策,燕國很快又回到了平庸的老路。
-
9 # 世界史圖鑑
在戰國七雄當中,各個國家也都曾先後崛起。在一定的時期也是不可被周邊國家小視的力量。燕國在戰國七雄當中,處在最北端。與當時的匈奴,東胡和北韓都有接壤。在華夏這個圈子裡,燕國也直接與趙國和齊國相接壤,基本處在華夏文明區的邊緣。而燕國作為戰國七雄當中唯一一個公認的周天子宗親,國家的歷史比兩週都長。在姬姓諸侯國當中已經算是十分不易,然而燕國的整個歷史卻不很少被人提及,整個春秋時期,對燕國的記載也寥寥數語。
進入戰國也只有蘇秦合縱,子之禪讓,燕昭王為雪恥任用樂毅變法伐齊。之後就是太子丹請荊軻刺殺秦王。作為戰國七雄當中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對於它的記載反而是最少的。那麼為何燕國的關注度如此之少?作為唯一的周天子宗親,作為戰國七雄當中國做年份最長的國家,為何不被人們所重視?從國君方面來看,燕國的大部分國君都是沒有作為的。似乎800年的歷史當中,真正奮發圖強的只有燕昭王一人。領導者沒有雄心,本就在華夏邊緣的燕國,自然也無法獲得崛起。
而燕國又是周王朝的開國封臣。在很多的時候都以周禮為道德標榜。在大爭之世,不斷裹挾著自己國家的政策。燕國對於兩個強鄰,趙國和齊國而言是十分瞧不起的,這兩個國家都是犯上作亂的亂臣賊子,奪得國家權力而建立起來的新興封建地主國家。作為一個老諸侯國而言,燕國的歷代國君都認為這是大逆不道的。所以對兩國的持之以鼻,以及對兩國變法的諸項改革措施都持否定態度。在整個戰國變法大潮當中,燕國其實沒有一次真正的變法,也是在戰國七雄當中,唯一一個沒有真正變法的國家。
燕昭王時期也只是為了雪恥,而被迫進行的一些軍事上的改革。以及戰亂後的恢復政策, 嚴格意義上來講,對於國體和政體的改革,燕國並沒有進行過。這也更體現了燕國治國傳統對於現實的一種束縛。在所謂的禮樂崩壞的年代,燕國是唯一一個將禮樂制度進行到底的國家。其守舊勢力的強大,在其他國家看來也無法企及。更為關鍵的是,作為燕國的國君,歷代國君都依附於整個舊貴族體系。兩者是一種共生關係,也就是說在戰國時期的燕國整個朝堂都回避著當時變法的潮流和氣息。
而燕國還有一點是完全不合當時的社會發展邏輯的,那就是燕國雖然躋身於戰國七雄之中,但是人才是燕國繞不過去的短板。 除了燕昭王時期,800年的歷史,燕國似乎沒有真正的大才。800年之中若不是差點被齊國險些滅國之外似乎國政方面沒有任何水花,燕國之所以歷史記載的較少,並不在於燕國有一個安逸的外部環境,實際上燕國所經歷的戰亂和戰爭也不少,與齊國和趙國至始至終都是相互爭奪的關係,並且北部的東胡,林胡,北韓以及匈奴都是強大的邊患。
作為一個固守成規的傳統守成大國而言。燕國更多的是抵禦了這些外族的入侵。而這些方面的事情本就符合周禮並沒有什麼好記載的。 而且固守成規的燕國在政治上毫無建樹,甚至醜態百出。在戰國後期,對齊國和趙國的外交以及軍事策略完全是失敗的。成為秦國不是盟友的盟友。當秦國大軍兵臨燕國邊境。燕華人才奮起一擊,製造了在秦始皇統一六國這十年軍事鬥爭當中唯一的一次刺秦行動。
回覆列表
機會是有的,但燕國的核心註定它抓不住機會。具體如下:
其一:王道與霸道的對立
戰國時代,是一個霸道的時代,是一個霸道政治統治一切的時代。魏國透過李悝變法,率先開啟了霸道強國政治;秦國經過商鞅變法,走上了霸道之路;趙國透過胡服騎射,也在推行著霸道政治。之後,齊國、楚國和南韓,也都透過或多或少的改革相繼確立了霸道政治。
而唯獨燕國,從一而終,遵循著它自建國以來所奉行的王道傳統。燕國先祖是召公,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故而,燕國的文化基因是被《周禮》塑造的,燕國的王道政治傳統自建國之初就已定型。
在西周時期奉行王道,本是無可非議。但在戰國時代奉行王道,那就顯得格格不入。燕國所奉行的王道傳統,在戰國時代處處碰壁,國力毫無起色,長期未能實現崛起。燕國的王道傳統,註定了它與時代的對立,註定了“逆之者亡”的結局。
其二:王道理想的破滅
燕國所推行的王道政治,集中體現在燕王姬噲把燕王之位禪讓給子之一事。禪讓制本是上古時期的傳說,而燕王噲則把禪讓制變成了現實。燕王噲禪讓的目的,是把振興燕國的重任託付到了子之身上。然而,歷史是殘酷的,燕王噲的禪讓非但沒能讓燕國振興起來,反而激起了燕國的內亂,最後讓齊國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燕王噲的禪讓,是一種理想化色彩極濃的王道政治傳統的對映,是一種不切實際、脫離時代的政治嘗試。陰謀與天真並行,野心和理想同伴,燕王噲的理想令人欽佩,但超越時代的理想註定是可悲的。
燕王噲逝世的一百年後,以王道政治立國的燕國,最終在秦軍的鐵騎之下,徹底亡國。燕國這個戰國時代最為另類的國家,至此以一種可悲的遺憾告別了歷史舞臺。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也是歷史反覆驗證的信條。燕國誕生於西周上古的王道時代,而最終迷失於戰國中古前夜的霸道時代。以王道對霸道,以仁義敵利益,燕國無疑是另類的,也無疑是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