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永珍歷史

    信陵君竊符救趙至少引發這麼些結果:

    1、直接的結果是,打退了秦國,解了邯鄲之圍,救了趙國。“得選兵八萬人,進兵擊秦軍。秦軍解去,遂救邯鄲,存趙。”

    2、秦國戰敗,導致白起被賜死。因為秦國被打敗,白起絮絮叨叨的,說了一堆廢話。引起秦王的不滿。後來真的戰敗,才狠心把白起趕出咸陽,讓他自殺。倘若,秦軍能打下邯鄲,秦王估計要奚落白起一頓,白起也就不會死。

    3、邯鄲保住了,推遲了秦統一幾十年。公元前257年,解邯鄲之圍,白起被殺。要等到30年後,公元前228年,李牧死了,才攻破邯鄲。攻破邯鄲後,勢如破竹,8年內就統一了天下。如果秦能早破邯鄲,恐怕能早統一天下。

    4、范雎主動辭去相位。信陵君打敗秦軍,范雎推薦的鄭安平,被趙軍包圍,投降了趙國。范雎作為舉薦人,要受連帶責任的。雖然秦王幫他遮掩,但依然承受巨大壓力。所以,不久主動請辭,由蔡澤接替。

    5、削弱了平原君。信陵君竊符救趙,背叛了魏國,因此留在了趙國。信陵君是真心愛才,甘願去賭館、酒館去見毛公、薛公。而平原君卻批評信陵君,導致平原君一半的門客都投靠了信陵君。

  • 2 # 苦茶庵

    公元前262年,秦、趙兩國軍隊在長平展開了戰國時期最大的一次戰役。戰鬥相持了三年,結果是趙軍被秦軍打敗、趙將趙括被殺。秦將白起活埋了趙國降兵四十萬人。這一戰役中,趙國軍隊先後死亡了四十五萬多人,秦國軍隊也死傷了一大半。

    在公元前259年,秦軍乘勝又攻佔了趙國的太原郡、南韓的上黨郡。秦昭王又派王陵率軍攻打趙國國都邯鄲。趙華人民鑑於秦軍在長平活埋趙國降兵的暴行,都同心協力的幫助趙軍進行了英勇的抵抗。秦軍攻打不勝,而且死傷很多,於是秦昭王派大將王齕代替王陵為將,繼續攻打邯鄲。

    公元前258年,秦軍一直打到邯鄲城下,將邯鄲也包圍起來,趙軍和邯鄲人民雖然進行了艱苦的抵抗,但形勢也越來越危急。趙孝成王和相國平原君商議後,決定派使臣到魏、楚兩國去求援。魏國的國王魏安釐王派了大將晉鄙率領十萬軍隊前去救趙。就在這時秦國也派使臣來到魏國威脅魏王挺:“魏國如果派兵去救趙國,秦國就先調兵來攻打魏國。”魏王怕秦國來攻打,就只好命令 晉鄙率軍駐紮在趙魏交界的湯陰地區,按兵不動,以觀變化。

    平原君見魏王不肯進兵,就寫了一封告急信給魏國信陵君,因為信陵君的姐姐是平原君的妻子,所以信中說:“請公子開在姐姐的情分上,立即發病來救邯鄲十幾萬人的生命財產。”信陵君看了信以後,就去見魏王,請求立即下令進軍救趙。魏王顧慮秦國來攻打,始終不肯下令。於是信陵君便毅然決定自己前去救趙,請魏王批准他率一批能戰鬥的門客,到邯鄲去和秦軍決一死戰。

    信陵君是魏安釐王的弟弟,叫魏無忌,因為他的封邑(收取租稅的俸祿地區)在信陵,所以叫信陵君。信陵君是戰國時期以“養士”著稱的“四公子”之一。所謂的“養士”,就是在這些統治階級代表人物家中,長期供養著一批食客。在這些食客中,也有一些人才。這些王孫公子“養士”,是為了幫助國王維護國家統治和鞏 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信陵君的門下就有上千食客。

    在信陵君的食客中,有一個叫侯嬴,本是看守魏國國都大梁東門的小官,年已七十多歲了。家裡很窮。信陵君聽說他還有些見識,曾親自趕著馬車去把他接到家中當貴客招待,又常到東門去和他商討一些事情,他也很激信陵君對他的尊重。這次信陵君親自率領一批食客和秦軍拼死一戰,也向侯嬴告辭。但侯嬴一反常態,只淡淡說了句,“公子多保重!恕我老了不能同去。”信陵君出城後,想到:“我平時對他不錯,如今我有難,他為什麼這樣冷淡呢?”於是又回來見侯嬴。

    侯嬴見信陵君又回來了,就說:“我料定公子會回來的,平時您待我很好,這次您去和秦軍打仗,難道我不會幫您想點辦法嗎?”信陵君說:“請您多多指教。”侯嬴說:“公子只有這麼點人,要去和秦國十萬大軍拼命,豈不是拿肉去喂虎嗎?這不但救不了趙國,反而是白送死。我聽說魏王最寵愛的妃子如姬的臥室裡,就放著魏王調兵的‘兵符’。聽說您曾幫她報了殺父大仇;如果您去求她幫助,她一定會冒著生命危險把‘兵符’盜出來。這樣,您就可以拿著‘兵符’去把晉鄙的十萬大軍調去救趙國了。”侯嬴又說:“我有個朋友朱亥,在街上賣狗肉,此人力大、有膽量,他可以助您救趙。”信陵君聽了以後,就去找如姬幫助。當天晚上如姬果然把 魏王的“兵符”盜了出來 交給信陵君。

    “兵符”是中國古代調兵遣將的信物,是一個青銅做的老虎形狀。一個“兵符”能分成左右兩半,用兵時,左一半交給帶兵的將帥,右一半由國王儲存。要調動軍隊時,國王就將右一半交給另外的將領拿去和帶兵將帥手中的,左一半扣合,能合為一個完整的,就有權調動軍隊了。

    信陵君帶著右一半“兵符”到了晉郵的軍營中,合上了左一半“兵符”。但晉酈見到信陵君帶來的人不多,不大象是來調兵的,還說等派人去問了魏王以後才交兵權。這時激怒了信陵君帶去的朱亥,他吼道:“‘兵符’已合上了,救兵如救火!誰還跟你消磨時間?”說著就從袖中取出四十斤重的鐵錘,把晉鄙打死。一

    信陵君奪得兵權後,挑選了八萬精兵,直奔邯鄲。平原君得知訊息,也從城中率軍衝出。邯鄲之圍也就解除了。

    魏王對信陵君“竊符救趙”的事,雖然十分憤怒,但是,信陵君被趙王和平原君留住趙國,而且一住十年未回過魏國。公元前247年,秦國派了王齕和蒙驁率軍分兩路攻打魏國。魏王一連打了幾次敗仗後,又只好下令赦免信陵君的罪過,並且還派使臣持著魏相國的印信去迎接他回魏作相國。

    信陵君告辭了趙王和平原君。趙王派了十萬軍隊交信陵君去救魏。同時信陵君又求得燕、韓、楚三國軍隊來援魏。於是率領魏、趙、韓、燕、楚五國兵馬在陝州和華州再次打敗秦軍,把秦軍趕到函谷關以西。

  • 3 # 大秦鐵鷹劍士

    其一、對趙國來說,趙國得暫時得救了;

    其二、對魏國來說,犧牲了一個老將晉鄙,魏國軍隊的領導能力削弱了;

    其三、對秦國來說,這次滅趙的計劃實現不了咯,下次再說唄;

    其四、對信陵君魏無忌來說,名動天下;但魏國也回不去了,只能寄居在趙國。

    對整個事件的結果來說,趙國是最大贏家,解除了亡國之危;魏國損失了一員將領和一些行軍費用;秦國失去了一次滅趙的機會。魏無忌則天下出名,但失去了魏國的根基。最倒黴的就是晉鄙將軍,啥錯沒有犯缺白白丟了性命,還沒有落得個好名聲。

  • 4 # 歷史面孔

    緣起

    魏安釐王二十年,在經歷了長平之戰,秦國白起活埋了趙國四十萬人後,趙國兵力頓時虛弱了起來,秦昭王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的邯鄲,趙國公子平原君想起了他在魏國的姐夫信陵君,多次派人給魏王和信陵君送信求救。

    過程

    魏王害怕強大的秦國,於是派大將晉鄙駐紮在鄴地,名義上救趙,其實持觀望態度。

    這個時候信陵君急了,決議率領自己的門客去與秦軍決戰,這明顯是以卵擊石,這個時候一個叫侯生的人對公子說:“晉鄙將軍的兵符就在魏王的臥室內,可以買通魏王的寵妾如姬將它偷過來”,於是信陵君透過幫助如姬報殺父之仇的方式收買了如姬,將兵符偷竊了給了信陵君。

    信陵君拿著兵符到了鄴城,晉鄙對此事有所質疑,便被信陵君手下朱亥用四十斤重的鐵錘殺害了,於是信陵君率軍攻擊秦軍,久戰疲憊的秦軍被擊退,使得邯鄲得意保全,趙國得以生存。

    結果

    竊符救趙後,對於信陵君這種背叛的行為魏王十分生氣,信陵君也清楚自己這種行為對魏國是十分不負責,對魏王是一種背叛,於是派了一名將軍率領部隊回到了魏國,自己便留在了趙國,趙孝成王因十分感激信陵君假傳命令奪取軍權來救趙國,賜給了信陵君封地,將他留在了趙國。

    但魏王同信陵君畢竟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且信陵君的確十分賢明有能力,魏王也仍將信陵封給了他。

    信陵君在趙國一呆便是十年之久,反認他鄉是故鄉。

    結局

    秦國因信陵君在趙國,便派兵攻打魏國,魏王於是派使者請信陵君回國,十年未見面的兄弟二人,相見淚沾襟,魏王將上將軍印交給了信陵君,於是信陵君成為了魏國的軍事最高將領,

    信陵君的名聲可不是吹出來的,各諸侯國一聽信陵君統率魏軍,便紛紛加入到了戰爭中來救魏國,信陵君率五國軍隊擊退秦軍到函谷關。

    秦國因擔心信陵君,於是多次派人到魏國使用離間計,致使魏王最終奪了信陵君軍權,使他人代替。

    信陵君也因此消沉了下去,日日飲酒,夜夜尋歡,終於在四年後,因飲酒過度而亡,而恰恰在同一年,魏安釐王也薨了。

    十八年後,魏國國破,秦國攻破了魏國都城大梁。

  • 5 # 野叟觀書

    千古興廢事,一問一答中。

    青梅閒煮酒,幾度夕陽紅。

    存趙

    竊符救趙,魏軍出動,楚軍也在春申君帶領下趕來。秦軍大敗。邯鄲之圍得解。

    滯趙

    雖然是一次成功的合縱退秦,為信陵君積攢了極高的聲譽。這一次合縱抗秦對於趙國是立了不世之功,竊符殺將對於魏國卻是犯下欺君大罪。且信陵君的成功反襯了魏安釐王的無能和怯懦,魏安釐王實質上非常生氣。信陵君將大軍遣回,自己卻不敢回國,一直在趙國居住。這一住就是十年。

    納賢

    信陵君住在趙國,聽從了門客的建議,不以存趙為己功,沒有接受趙王的五城封贈。住在趙國也沒有閒著,在勾欄酒肆之間訪得毛公薛公兩位賢人。也使得同為四公子的平原君自愧弗如。

    再起

    秦國見信陵君滯留趙國,於是發兵攻擊魏國,圍困大梁。魏安釐王只好派人請信陵君出山,在薛公毛公的建議之下,信陵君返回大梁,並利用自己的聲望再次聯合了其他國家合縱,再一次打退了秦國。

    軟禁

    第二次合縱成功,信陵君聲望如日中天。秦國適時施展反間計,信陵君被剝奪兵權,軟禁在大梁。心灰意冷,於是縱色犬馬,一天天頹廢。最後鬱鬱而終。

  • 6 # 唐不聞

    信陵君竊符救趙,並不是一件獨立的事。圍繞這場戰役,前前後後發生了許多耳熟能詳的故事。

    秦趙長平之戰,秦國施反間計,令趙國用趙括換下了採取守勢的廉頗,秦國暗中換名將白起為帥,引趙軍主動出擊,將其一舉擊潰,殺趙括,坑四十萬降卒。這個數字自然是不可信的,但趙國的確因此一役,元氣大傷。

    而秦國自己,也損失不小,直到一年多以後,才重新開始大舉伐趙。

    這一次,是王陵率軍攻打趙國都城邯鄲。出人意料的是,王陵出師不利,損兵數千人。

    秦王不得已,請剛剛病癒的白起再次為帥。

    白起道:邯鄲並不如想象般易攻,諸侯恨秦久矣,一旦我攻趙,救兵一日就能趕來。長平之戰雖勝,秦國死者也過半,國內空虛,以疲勞之兵,遠跨山河千里迢迢去攻人都城,不是好的選擇。

    秦王和范雎都沒能請動白起,便以王齕為帥,換下王陵。

    白起這一次固執已見,沒曾想已經為自己種下禍根。

    而趙國此時是趙武靈王的孫子孝成王在位,他一邊堅守,一邊派人四面搬救兵。

    他的叔叔平原君趙勝,帶了二十位食客前往楚國求救。這二十人裡面,有十九位是平原君選的,另一位是自薦的,他叫毛遂。

    毛遂在楚國以身犯險,用劍逼著楚王定下合縱之約,派春申君將兵救趙。

    而同時,派到魏國的使者也成功令楚王派出十萬援兵,由將軍晉鄙統領。

    但魏國這支軍隊顯然意圖不在救援,晉鄙率軍到鄴這個地方,就駐紮下來不動了,名為救趙,實則是坐山觀虎鬥,看時局發展再作有利於魏國的決定。

    這下急壞了平原君,他幾次三番致信給自己的小舅子,魏國信陵君公子無忌,道:我之所以和公子家結為姻親,正是因為仰慕公子的高義,能急人之困。如今眼看趙國將死於秦人之手,而魏國救兵不至。即使公子不念及趙勝我,難道一點不在乎公子的家姐嗎?

    公子無忌這才賄賂魏王的如姬,偷得虎符,然後一路奔至趙國境內、晉鄙軍中,令門客朱亥椎殺晉鄙,統兵往邯鄲進發。

    諸侯救兵一至,秦軍果然連連作戰不利。

    白起聞聽道:秦王當初不聽我言,如今怎麼樣?白起似乎想用這樣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正確,證明秦王的錯誤。但在秦王眼裡,之所以我軍失利,不正是因為你居功自傲,違抗命令不肯出戰嗎。最終將他降爵,強行徵發。白起不得不啟程,終於在途中等到了自刎的裁決,戰國第一名將因此隕落。

    這時,信陵君公子無忌已大破秦軍於邯鄲城下,王齕撤兵而去,邯鄲之圍遂解。但信陵君已不敢歸國,他另派將軍把大軍歸還於魏,自己則客居在趙。

    這一場戰役,延續自長平之戰,牽涉秦、趙、楚、魏四國,誕生了毛遂自薦、竊符救趙這樣的精彩細節,而在戰場之外又因為其他因素出乎意料地誅殺了白起這樣的戰神,戰國末年的形勢在這場戰役裡呈現出它波詭雲譎的一面。

    當然,藏在背後的,還有另一個差點影響歷史走向的細節:因為秦國這一連串攻擊趙國的舉動,秦國在趙國作為人質的一名公子生活變得更加窘迫、處境異常尷尬,他叫異人,他還將繼續在趙國的屈辱日子裡蟄伏,直到遇見呂不韋。

  • 7 # 池邊墨樹

    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無忌最後落了個鬱鬱寡歡、沉迷酒色而死,一說被魏安釐王鳩殺;最慘的就是春申君黃歇了,身首異處不說,還落得個滿門抄斬。相比起來還是孟嘗君田文和平原君趙勝好些,終老至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準備到了,怎樣使用空調才是最省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