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美女視姐

    用“厲害”這個詞形容曹老闆無疑是非常片面的。任何一個歷史人物都要客觀全面的評價。

    陳壽對曹操的評價是“運籌演謀,鞭撻宇內,申商法術,韓白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非常之人,超世之傑。”

    不得不說,曹老闆在軍事,政治,詩歌方面的綜合成就是三國兩晉時代的No.1,無人可以匹敵。我們對其的誇讚也大都體現在曹老闆的個人能力上:從兗州四戰之地發家,取得整個北方,實力和運氣都很重要。

    但不可忽視的是,曹操擁有比較嚴重的性格短板,這也是他最令人詬病的。

    情緒化、多疑幾乎成為了曹操的標籤。他欠考慮的殺掉了邊讓導致兗州幾不為其所有,欠考慮的睡人妻導致子嗣將領歸西,欠考慮的屠城導致天下百姓見曹操如惡鬼(冀州逃難,荊州逃難,以及漢中遷民導致的後方暴動)。一邊“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的悲痛感動自己,一邊又視百姓為豬狗殺到泗水斷流。一邊周公吐脯天下歸心,一邊又把部下不當人,荀彧婁圭崔琰毛玠以及一系列未提名哭暈在廁所。是的,他真性情,能流淚,能憤怒,能高傲,能興奮,但這並不是一個合格帝王的行徑。在這點上,他倒是和自己的死敵劉備頗為相似,劉備喜怒不形於色,但一旦火氣上頭就瘋魔。曹操一感動自己,周邊人就得遭殃。

    李世民評價曹操是:萬乘之才不足。他是一個好的指揮官,將領,政治家。但我不認為他當的起一個皇帝。

    ————————————

    於是乎,喜歡曹操的人很喜歡他的真性情,但討厭曹操的人認為他就是個魔鬼。每個人不同的三觀決定了他對歷史人物的看法。至於題主所謂的老一輩人的看法,這種事憑個體印象很難調查,你永遠不知道整體是怎麼想的。

    至於我?我肯定曹操的功績和他的能力,我也認同他確實是超世之傑。但我依舊不喜歡他。因為身為一個百姓,我只想活著,不想有人宰了我,還給我寫詩哭喪。

  • 2 # 述文史

    曹操文韜武略、琴棋書畫可謂是樣樣都在行。一代豪傑,從最初的一名校尉做起,靠著自己一股不服輸的韌勁愣是統一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可謂是真英雄。曹操手下謀士智囊精兵強將堪稱第一。

    曹操也是用人高手,他的《求賢令》道:“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韙,借前朝中,曾有不守信用的蘇秦、盜嫂受金的陳平,曾受到重用,並有所成就為論據,提出了“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也可以得到舉薦這一觀點,而且他也說到做到。

    曹操用人“不念舊惡”,比如張繡;“各盡其才”比如任峻;善於在實踐中選拔人才,比如郭嘉;此外,能用度外人,比如劉備。從這些方面我們可以看到,曹操思賢若渴,為了實現自己的霸業,不拘一格,廣攬人才,知人善任,能用度外之人。

  • 3 # 黃閏帝

    曹操(公元155-220年),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詩人。漢末起兵參與鎮壓黃巾軍,討罰董卓。後來在封建軍閥和割據勢力混戰中漸漸的掃平群雄。

    曹操一生南征北戰,東征西討,大小戰幾十場。北征烏丸,西定關隴,贏多敗少。特別是和袁紹官渡之戰是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曹操在政治上抑制豪強,整頓吏治,不拘一格降人才。在經濟上曹操興立屯田,發展農業生產。曹操的這些決定,使他對中國歷史發展作出重大的貢獻。

    在文學上,曹操和兩個兒子曹植與曹丕並稱三曹。曹操的代表作有《觀滄海》《龜雖壽》等流傳至今。

    曹操在三國是怎樣的存在?看《三國志》就知道了。《三國志》是以魏曹為正統,曹操的傳記為《三國志-武帝紀》。而其他人都稱為傳如《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劉備一生。從中可以看出曹操在三國的影響力了!

  • 4 # 忘川星玉

    曹操曾經說過,寧我負人,勿教人負我。這恰恰說明了曹操不願吃虧,不願逆來順受,做事果敢的性格特點。

    在漢末那個亂世,曹操這種行為恰恰是適應那個時代做出的改變。曹操平定中原,北征烏桓,大破西涼羌人,使得漢末以來的混亂的北方中原重新統一,並且其最後沒有稱帝。即是梟雄,也是英雄。當時那個時代,正值董卓禍亂朝政,很多仁德的大臣被殺。而朝廷外面軍閥割據,道德淪喪,匪徒遍地。如果只是逆來順受,不去為自己爭取利益,那麼無疑就像朝中大臣一樣只能坐等滅亡,被董卓等人殺死。

    曹操說這句話的另一個意思就是在道德淪喪的亂世,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仁義道德,反而容易吃虧,容易滅亡。而寧我負人,勿教人負我,則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曹操做事雖然狡猾,但是其做事果敢,明白如果只是堅持仁義道德是在亂世活不下去的,只能適應亂世做出自己的改變。所以,自從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在逃亡之中見到了太多的人情冷暖之後,一代梟雄覺醒了。

    不僅曹操寧我負人,勿教人負我。曹操此時還明白了另一個亂世的處事之道,那就是如果你不想盡各種辦法去爭取,那就沒有,就只能成為別人刀下之魚肉,任人宰割。所以在亂世曹操做出了自己的改變,拋棄了假仁假義,所以曹操可以笑到最後。

    曹操,即是亂世之梟雄,也是一個時代的英雄。

  • 5 # 燭影斧聲

    看到存在這倆字,突然想起了說曹操曹操到。呵呵,說正題,首先題目不嚴謹,曹操嚴格說根本就不是三國時期的人,他屬於東漢末年。

    那麼曹操在當時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

    早期關東聯軍討伐董卓,發起人就是曹操,也正是因此,董卓一把大火燒了洛陽,使得僅存的一絲皇家尊嚴蕩然無存,也算是徹底揭開了亂世的序幕。

    而官渡之戰的勝利更是讓曹操一統北方,成為天下間最大的一股勢力,同時無形間也為後面的魏國立國鋪好了路。緊接著如日中天的曹操就迎來了人生最慘的一次大敗——赤壁之戰。赤壁之戰的失利又在無形間成為後來天下三分的關鍵因素。

    可以說每個重要的轉折都有曹操的身影,我覺得應該叫他歷史的路標。

  • 6 # 心平AZ氣和

    曹操是很牛逼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文韜武略,都是頂尖的,對外打的遊牧部落不敢南下,南面劉備孫權偏安一隅,對內屯田發展農田水利,促進經濟發展,這都是利國利民的事,如果曹操多活幾年把政局穩定了,沒準就沒有五胡亂華了,就因為沒控制好司馬家,北方漢人多大的浩劫啊。

  • 7 # 金多多賊蓋

    三國演義第一部,群雄逐鹿。以黃巾起義為契子,拉開了群雄割據的序幕。

    曹操字孟德;號阿滿。三國裡唯一的,上馬可衝鋒陷陣殺敵,下馬可安邦治國,文可出口成章,武略上膽識過人。刺殺董卓,後與1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是政治,軍事,詩人。領袖而集於一身的人,眼觀三國無二人。

    曹操,招賢若渴,但也識人。早看出司馬懿乃虎狼之輩,不給於重用。自身也尊重禮德

    沒有廢帝奪權,一直在為統一做著努力。

    曹操一生都在征討,管理著朝政大事。內有文武百官,外有群雄割據,能力非凡。與劉備,孫權形成鮮明對比。

    劉備一生都在跑路,一會投呂布,一會投曹操,一會又跑袁紹哪。但是確實是個英雄,曹操煮酒論英雄,一直把劉備視為自己的對手。但劉備只是個帥才,不是個領袖的材料。為什麼這麼說呢?諸位看沒當幾天漢中王,結拜兄弟都沒了。自己也因為衝動憂鬱而亡。

    孫權只是,蝸居,哪也不去,就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最後也難逃滅亡。

    也可能是天意吧,曹操沒統一天下。什麼都在曹操的掌握之中。就沒算出那個季節還有東風。赤壁一戰如勝利了,中國統一。

  • 8 # 觀海聽濤164

    曹操——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曹丕代漢而自立為帝,拉開了三國的序幕,追封父親曹操為魏武帝。在東漢末年那個大動亂的年代,曹操起於亂世,憑剿黃巾之軍功發跡,統一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創九品中正制、文學造詣奇高。然兵敗於赤壁,未能完成統一大業,他是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因三國演義的廣為流傳,被臉譜化,被世人誤讀,其實他的人生不在三國,卻深深地影響著三國,也就是說三國裡曹操無處不在而自身又不存在於三國!

  • 9 # 勇在心田

    謝邀!曹操乃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魏國的奠基人,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他曾說過,(寧叫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負我)從這句話中,我們看出曹操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一代梟雄!在年輕時,也曾熱血,夜入董卓府,行刺於董,後失敗,退走,號召天下英雄一起討伐董卓,雖無功而返,但也表現了其與眾不同的才能。後返回更是招兵買馬,大肆招人,並建立了屯田制,不拘一格用人,貼出招賢榜,收擾了郭嘉,荀彧,荀攸等一批優秀的人才,組成了後來他霸佔中原的基石,後官渡之戰中,一舉擊潰袁紹大軍,制霸了河北,接下來,掃西涼,平馬騰等,後與劉備,孫權於赤壁大戰,而惜敗與此,後退軍,此後一直與劉備軍糾纏,然時也命也,病逝於東征途中!他的一生是光輝的,有功於後世的,無愧於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的預言!

  • 10 # 盧茂林198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今安微省亳州人。東漢末年諸侯,一代梟雄,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詩人。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親曹嵩本姓夏侯,後來成為中常侍曹騰的養子,才改姓曹的。《魏書》《三國志》中都記載曹操年輕時就已經文武雙全了。

    曹操的起步是在東漢王朝鎮壓黃巾起義的時候,那時任職騎都尉。由於鎮壓黃巾軍有功歷任太守、都尉、典軍校尉等職。後來董卓進入京城洛陽把持朝政,一手遮天。曹操逃回家鄉起兵討伐董卓。

    公元192年,曹操正式組建了自己的軍事集團‘青州兵’。後進駐洛陽“挾天子以令諸侯”並遷都許昌。經‘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和其他一眾諸侯的割據勢力,統一中國北方。後來在‘亦壁之戰’中被劉備孫權聯軍所擊敗。從此奠定中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公元213年,曹操封‘魏公’,後再晉封‘魏王’,名義上曹操仍為漢朝臣子,實際上已是權傾朝野,一手遮天,已具備皇帝的權力,但還沒有篡漢而自立。曹操死於公元220年3月15曰,享年66歲,諡曰武王。

    曹操在三國中被作者有意歪曲了。在《三國志》對曹操的評價是魏、蜀、吳三國的君主中評為最高者“屬超世之傑”的英雄人物。

    現實中曹操對東漢末年中國北方的統一、經濟生產的恢復、社會秩序的穩定有重大貢獻。

    曹操除了精於兵法並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外,對於詩歌方面也有重大貢獻,開啟了建安文學的新風。如我們耳熟能詳的《觀滄海》《蒿里行》等。他的詩風也影響了後來的很多大詩人,如杜甫、白居易等人。

    總之曹操在三國中是:一代梟雄,縱風光一世,亦有星落殞滅之時。

  • 11 # 笑傲江湖149553812

    曹操,(公元155—220年),是個50後,出生於漢末的曹操也是個普通人,沒太大的理想抱負,跟著大將軍何進,和袁紹廝混在一起,有智謀有膽略,想當個“徵西將軍”,最好能封個侯。所以在大家眼裡,曹操是個稱職的公務員。

    後來董卓之亂,曹操孤身刺董,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但十八路諸侯伐董卓,面對很多人的小心思,曹操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特別是曹操東川,收青州兵,逐鹿中原時,大家開始討厭曹操,正如陳琳《討賊檄文》所言:“操贅閹遺醜,本無懿德,僄狡鋒協,好亂樂禍。”

    曹操殺呂布、敗袁術,和袁紹對決官渡時,大家開始怕曹操,當時曹操是司空;打敗袁紹統一北方後,大家對曹操是又怕又恨,這時候的曹操更是加封朝廷丞相,真正的大權在握,所以荊州不戰而降。平定西涼馬騰韓遂後,大家對曹操是又怕有敬,所以張魯寧可投降曹操,也不願投降劉備。當三國鼎立,曹操晉封魏王,加九錫時,他已經名滿天下、無人能及。

    曹操在三國,是領路者的存在,也告誡我們,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就要幹出讓人尊重的事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少年的你》為什麼要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