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鄜延路節度使李

    西晉軍隊一鼓作氣,沒有停歇,很快滅了吳國

    羊祜死前,推薦了杜預杜預上任伊始,就出其不意地突然發兵攻擊吳國駐防西陵的名將張政,大獲全勝。西陵即今湖北宜昌,他估計張政吃了敗仗定會隱瞞不報,就故意把戰俘押送到建業即今南京市,歸還吳國。孫皓知道後大為惱火,就把張政調走。繼任的留憲是個平庸無能之輩。杜預就這樣輕而易舉地搬走了一塊攔路石。

    咸寧五年(279年)十一月,晉武帝司馬炎釋出詔書,大舉伐吳。從安徽、江蘇到巴蜀,兵分六路,由司馬佃、王渾、王戎、胡奮、杜預、王溶分別統率。六路大軍二十多萬人馬,東西萬里,水陸並進。吳軍顧首顧不了尾,不知如何防衛才好。第二年(280年)正月,王椿率八萬巴蜀水軍乘戰船直指東吳而下,吳國連忙下令封鎖江中險要,用粗鐵鏈橫在江上,又做了長達一 丈的鐵錐暗置江中,想以此阻擋晉軍的舟船。

    王潛針鋒相對地造了幾十只大木筏,在上面縛上草人,披甲執杖,故佈疑陣。另外又挑選懂水性計程車兵放筏先行,順流而下,這樣-一來,江中的鐵錐盡紮在木筏上被帶走了。王潛接著又紮了又長又粗的大火把,在上面澆上油,遇到鐵鏈就點火燃起來,不- -會工夫就把鐵鏈燒斷了。王椿就此攻破吳軍封鎖,攻佔許多城池,一舉攻克了西陵(今湖北宜昌附近),殺死吳都督留憲。

    這時,杜預派周旨帶八百士兵黑夜渡江襲擊樂鄉,即今湖北松滋,在巴山上插上許多旗幟,並且燃起火把,吳軍見了,以為晉國大軍已飛渡長江,紛紛潰逃。不久,晉軍攻克江陵,長江以東許多州郡相繼投降。為了加速最後勝利,部署新的進軍,杜預召開了軍事會議。這時賈充等保守派又出來阻撓,說是存在百年的強敵不可能一下消滅,目前春天水漲,疾病將生,不如等來年冬天再繼續攻伐。

    杜預據理反駁說:“戰國時燕國大將樂毅憑藉濟西一戰打敗了強大的齊國。當今戰士士氣高漲,如同刀劈竹簡,劈開頭上幾節,以下自會迎刃而解,再無礙手之處,還要等待什麼?”杜預說的正是成語中“勢如破竹”的意思,將領們聽了這樣的比喻,無不信心十足,決心乘勝前進。

    杜預所言果然不錯,這年的二月,王瀋就攻下夏口、武昌,破浪東下,所到之處吳軍紛紛投降。王渾率軍也在版橋大敗吳丞相張悌。到了三月,王溶的舟師已到達建業城下,旌旗蔽日,殺聲震天。吳國上下十分恐懼,許多士兵丟下武器,臨陣脫逃,吳主見大勢已去,只得反縛雙手帶了棺材來到王潛軍門投降。

    王溶親自為他解縛,下令燒掉棺材,以禮相待,他代表西晉政權接收了吳國圖籍。當時在籍的共有四州、四十三郡、五十二萬三千戶,二十三萬士兵和男女人口二百三十萬。於是,東吳滅亡,西晉統一了全國。

  • 2 # 清水空流

    正常啊,從任何方面來說,西晉從政治,軍事都完全碾壓東吳,而東吳本身國家內亂。從蜀漢滅亡到西晉討伐東吳,曹魏和西晉整整準備了十五年,而司馬氏篡位曹魏以後,為了證明的自己的合法性,要做的第一件就是滅吳,以體現自己“天命所歸”的地位。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在西晉開國第四年,即公元279年11月至280年3月,晉武帝司馬炎發兵水陸並進兵發東吳。二十餘萬大軍分六路進軍攻打東吳,西晉大軍攻破吳軍,橫斷江路之鐵鎖鐵錐,而東吳抵抗不利,軍務防務鬆弛,缺乏統一指揮,歷時三個月平定東吳。自公元220三國鼎立以來分裂60年華夏復歸統一。如果從董卓189年進京開始算起,漢末三國曆時91年。西晉滅吳的時候,蜀漢已滅,西晉有著充分的時間,實力。為此西晉籌備了四年,伐吳則將進攻方向增為六路,為塗中、牛渚、武昌、夏口、江陵,以及順江東下的益州水軍。可見西晉的軍事實力。

    在絕對實力面前,國力過於懸殊的時候,一切策略都沒用。差距到了一定的程度上,已經不是個人的作用能夠改變的。再加上孫皓昏庸無道,本身內部矛盾重重。數次國家內亂,已經沒有了陸遜,陸抗這樣是智勇兼備名將,東吳滅亡就是歷史的必然,而且當時東吳的經濟水平和後來的東晉有很大的區別,內無良相,外無勇將。根本無力抵抗。

    而對西晉司馬炎來說,說是開國皇帝,實際上已經是三代君主了,自高平陵之變,司馬懿,司馬昭,司馬炎歷經三朝滅西蜀和東吳也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晉武帝司馬炎在位可謂平庸。西晉立國五十四年就亡國,司馬睿南渡,成為了第二個東吳。

  • 3 # 漫卷詩書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只看表面,那也就是“真正解決”的那一小段時間。在此之前的多年的各種準備,就不算嗎?這就好像是說,革命黨推翻清政府,只是90多年前的“辛亥革命”這“一日之功”而已?這樣理解和評價,行嗎?顯然難以令人信服。

    古人言:“學而不思則罔。”多讀書、多思考,很多問題是不必提的。

  • 4 # 歷史百家爭鳴

    東吳,倚靠著長江天險,與魏蜀兩國三分天下。曹丕建立魏國後,曾出兵討伐東吳,皆敗給了吳國,但西晉建立以後,為什麼僅用了三個月就消滅了吳國?

    首先是敵我差距過大。西晉建立是有著魏國的基礎,國家與吳國相比是非常強大。而吳國皇帝孫皓昏庸無道,屢次發動戰爭,耗費了吳國的國力。在如此差距下,東吳面對強大的西晉自然是無法抵抗,就算它有著長江天險。

    其次,西晉為了消滅吳國做了積極的準備。司馬炎一邊命羊祜以仁德感化吳軍,一邊在長江上游的益州訓練水軍,建造戰船。經過十年的準備後,公元279年,晉軍開始發動滅吳之戰,20萬晉軍分六路大舉伐吳,在晉軍嚴密的作戰指揮下,晉軍水陸並進,司馬伷等六將分別進攻建業的外圍六合、當塗,以及長江中游的武昌、夏口和江陵等地;王濬和唐彬則率領滅蜀後所得的水軍,由蜀地順流東下,這一策略打的東吳措不及防,加之孫吳方面上下離心,疏於防備,無統一對策,以致節節失敗。晉軍勢如破竹,孫吳防線迅速瓦解,晉軍拿下東吳首都建業,最終,孫皓迫於形勢只得出城投降。

    總之,西晉滅掉東吳是歷史的必然事件,因為東吳已經是個沒落的政權,西晉還是個冉冉升起的王朝,它統一天下是必然,縱使東吳有長江天下,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司馬炎積極籌劃,用了十年的時間成功拿下了東吳。

  • 5 # 蘇沉船

    曹操在給《孫子兵法》註解“廟算”是什麼意思,解釋說:“選將、量敵、度地.料卒、遠近、險易。計於廟堂也”——這在更早的時期是一種透過在廟堂占卜,選擇進行戰爭的形勢,逐漸演變為國家計算兩國綜合實力,計劃出針對敵國戰爭的大戰略,是集結朝中君主、智囊的智慧演化才能夠得出結論。

    《晉書》記載司馬炎在泰始五年(269年)就已有滅吳之志,命他那兼通文武的重臣羊祜出鎮荊州,經營伐吳之事。期間羊祜開辦學校,安撫百姓。再發動百姓開墾農田,增強了荊州軍的糧草儲備,又積極製造武器裝備以做後用。同時羊祜舉薦老將王濬出任益州刺史,在巴蜀邊境進行籌備,並製造大船順江之下。

    這些過程就是廟算的一部分,在十年之間,司馬炎手下的羊祜、張華、王濬、杜預全都沒閒著,每天都在選將以備戰。分析敵我的軍事勢力。觀察邊境地形,考慮如何進軍。如何在大戰略上協同作戰,一舉瓦解孫吳的防線等等。

    《孫子始計篇》最後總結了一句:“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也就是說晉滅吳的計策早就被羊祜等人算出來了,一切也已經準備就緒,就欠具體去實施。在戰爭中雙方用什麼戰術無法推算,但是政治格局、敵我兵力、糧草儲備、將領優劣、士兵強弱,這些客觀因素沒法取巧變化,只能紮實的去累積,積極的訓練人才。

    同時孫吳內政弊病也一直受到西晉觀察,孫皓的統治過於殘暴,使群臣和民心逐漸不穩,敵人缺乏民眾基礎就意味著民眾向我方靠攏。司馬炎又派霍弋等人煽動孫吳交趾地區反動叛亂,戰場遠至越南,一打數年都沒法平定,孫皓只能路線派了十萬大軍去平亂。儘管叛軍最終被消滅,但是勞師遠征也損害了吳國的經濟,

    同時,孫吳外戚家族步闡舉兵反吳,亦被陸抗所滅,吳國宗室孫秀舉兵成功投靠西晉。種種因素結合起來,足以說明孫皓的統治中上至親族,下至百姓都已相當不滿。

    把以上因素結合起來,成為羊祜伐吳的戰略計劃,就是所謂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善戰的將軍也許考慮的只是如何在一場戰役殲滅多少敵人,佔領敵人多少地盤。針對滅國的戰略是計劃如何徹底擊垮敵人的中樞,瓦解敵人軍心士氣,從根本上滅亡敵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局觀。

    羊祜就是當代僅有的戰略軍事家,作為一位名將,羊祜甚至沒有直接拿得出手的戰績。但是在司馬炎當代,乃甚至到了後世,史學家多認為羊祜滅吳的第一功臣,儘管他沒能親自率兵滅吳,卻早已把雙方勝負算出來。

    只是在賈充、荀勖的反對下,羊祜、張華伐吳的提議屢次遭到阻攔,羊祜留下一句極為著名的話:“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故有當斷不斷。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恨於後時哉!”——後人簡化為“人生不如意事居八九。”羊祜最終遺憾而逝。

    二年後,司馬炎依照羊祜的計劃發動戰爭,接替羊祜的杜預用離間計調走西陵名將張政,並對荊州直接發動進攻,破解了長江防線。與此同時,王濬的水軍順江而進,一路幾乎沒有阻礙,直達武昌地區,吳軍遇到敵人如何迅速的進攻,士氣頓時就崩潰了。

    在杜預、王濬進攻荊州的同時,王渾一路大軍從淮南壓下,牽制住吳軍的主力部隊,孫吳丞相張悌跨江作戰,陣亡。還有一些細節可以說,當時孫吳僅存的名將陶璜還在廣州、交州,因為當地部將郭馬叛亂,一時間抽不空返回增援,至孫吳滅亡,名將陶璜都沒能參戰。

    最後還有一點,孫吳戰將的實力幾乎都沒法跟西晉抗衡,羊祜和王濬、杜預是進了武廟的,羊祜是當代最出色的戰略家,王濬是當代最出色執行者,杜預兼有二人之所長。王渾是一位擅於攻心的戰將,早前就曾大破吳國十萬大軍,朝中的張華則為一代名相。

    在後人看來僅僅三個月就滅掉一個國家的戰爭,西晉整整籌備了十年之久,並且會隨著敵方局勢變動調整戰略,選擇孫皓最混亂的一個時期發動進攻,一切都不是偶然。

  • 6 # 圍爐品茗人

    西晉滅吳之戰三國末期晉武帝司馬炎發動的旨在滅亡東吳統一中國的戰爭。雖然整個戰役真正作戰的時間不到三個月,但是從計劃和籌備的時間算起,其實西晉王朝準備的時間長達數年。遠非實際作戰時間看上去那麼輕鬆容易,應該說正是西晉王朝的周密計劃和準備,使得整個戰局完全掌握在西晉一方,同時這次戰役也為以後歷次南北對峙中北方政權討伐南方政權及突破長江天險提供了寶貴經驗。

    西晉滅吳之戰的經過

    早在曹魏政權滅蜀之戰的籌備階段,司馬昭等人就基本確定了“先滅蜀,據益州順江而下,水陸並進一舉滅吳”的統一方略。隨後鄧艾攻克成都之後也有記載他向司馬昭上書提出平吳方略的記載,由此可見曹魏政權早有對平吳之策的醞釀。

    醞釀階段:公元263年魏滅蜀前後,曹魏政權內部尤其是曹魏的實際掌權人司馬昭等人就已經對平吳方略進行了初步謀劃和醞釀。

    中斷期:滅蜀之後因為鍾會的內亂,導致曹魏的軍事力量受到一定的損失,而且司馬昭原定的計劃也是滅蜀之後要有一個三年的休整準備期。但是兩年後,司馬昭病逝,其子司馬炎繼承晉王之位,隨後篡位稱帝,西晉取代曹魏。但是新朝初立也不適宜興兵,因此司馬炎在建立西晉王朝後也沒有立即發動滅吳之戰。

    重啟期:公元269年,政權初步穩固後,晉武帝司馬炎開始重啟滅吳計劃。在繼續貫徹前期相關的政治和經濟準備準備措施的情況下,司馬炎開始調整軍事部署,大批優秀的將領開始調動任職,諸如羊祜、衛瓘和司馬伷等名將開始進入東吳與西晉的邊境任職,具體著手攻吳準備事宜。

    公元272年,西晉吸取曹操、曹丕父子伐吳失敗的教訓,派遣名將王濬進入四川任職,並尤其負責編練水軍和建造戰船的事項,以彌補西晉缺乏水軍的短板。

    公元276年,西晉伐吳的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完成,羊祜正式提出伐吳的具體作戰部署。結果因為種種因素,結果造成伐吳戰事再次推遲,戰爭直到公元279年才正式發動,這也導致西晉滅吳的戰略總設計師羊祜沒能等到戰爭的開始就提前病逝。

    公元279年年底,西晉正式開始伐吳,兵分六路,水陸並進,僅僅三個月就會師東吳首都建康城下,東吳末帝孫皓投降,西晉統一全國。

    由此可以看出,西晉滅吳之戰實質上是一個從醞釀到籌備再到實際實施歷經多年的完善戰略計劃。並非表面看上去那麼輕鬆順利,如果沒有前期的精心準備,戰爭過程絕不可能那麼輕鬆順利。

    以有備算無備,西晉的戰前準備完勝東吳

    對比西晉和東吳的戰前準備,可以明顯看出西晉的準備充分,而東吳內部雖然也有有識之士發現問題和提出對策,但是東吳末帝孫皓都置若罔聞。

    在公元269年,西晉開始調整邊境的將領安排,感受到壓力的東吳名將陸抗開始上書孫皓,提出十七條建議,但是孫皓不予理睬。

    公元272年,西晉將領王濬在四川編練水軍和建造戰船,導致大量碎木順江而下,東吳建平(今湖北秭歸)太守吾彥發現後,向孫皓報告,並斷定西晉在巴蜀建造戰船準備伐吳。但是孫皓仍然置若罔聞。

    公元274年,東吳最後的名將陸抗臨終之前,再次上表向孫皓建議加強防禦,尤其是要注重建平和西陵(今湖北宜昌)一帶的防禦,提出在這一帶必須增加兵力到八萬才能應對西晉即將發起的進攻。孫皓再次不予採納。

    由此可見,西晉在戰前優選將領、厲兵秣馬、編練水軍和建造戰船,而東吳在已經得知這些情報的情況下孫皓依舊不管不問,盲目的認為自己的水軍佔優和擁有長江天險,根本毫無戰備可言。

    人才凋零,臨戰表現一塌糊塗

    公元279年,西晉伐吳之戰正式打響,相較於西晉兵分六路,水陸並進,分割切斷東吳整個長江防線。而東吳政權卻文無良臣、武無良將,加上孫皓的統治不僅昏庸無能,而且暴虐嗜殺,導致統治集團內部極度分裂,軍心民心盡失,從而導致迅速敗亡。東吳雖然尚有二十多萬兵力,卻根本沒有什麼像樣的抵抗。

    渡江作戰:在得知晉軍南下進攻後,孫皓命令自己的寵臣丞相張悌率軍三萬渡江迎敵。放棄自己擅長的水軍,渡江迎戰實力比自己更強西晉陸軍,簡直就是以短擊長。雖然隨同出征的丹陽太守沈瑩建議改變渡江迎敵的計劃,依託水師在採石等待西晉軍隊決一死戰。但是張悌不聽,率軍渡江,結果遭遇晉軍強大陸軍的進攻,三萬精兵頃刻間土崩瓦解。這一戰就把東吳士氣全部打沒了,此後的東吳軍隊與其說是抵抗,不如說是爭相投降罷了。

    在沿江防線全面瓦解後,西晉水師已經抵達東吳都城建業附近,孫皓才派將領張象率領水師一萬迎敵,結果張象所部東吳水師一見到西晉水師就迅速投降了。

    另一支東吳軍隊在陶濬的帶領下,從征討交趾的路上中途返回建業援救。隨後被孫皓派往前線迎戰,結果兩萬軍隊在出兵前夜全部逃散,由此可見東吳的軍心之亂,士氣之低。

    此後東吳軍隊在官員、將領的帶領下,全部望風而降,眾叛親離的孫皓只能出城投降。

    綜上,西晉滅吳之戰中,本來西晉就佔有國力優勢,無論國土面積、人力物力財力均遠勝偏居東南一隅的東吳。而且東吳末帝孫皓的統治昏庸殘暴,導致統治集團離心離德,這些因素導致大局上看就已是以強擊弱的格局。再加上東吳在戰前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戰前準備,即使陸抗等人屢次上書建議加強防禦,孫皓根本不予理睬。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東吳在這場事關國運的戰役中毫無鬥志,頃刻間就土崩瓦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引力是從何而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