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鄭說豫見
-
2 # 夏目歷史君
其實這個問題將戰馬改成鐵騎更好,因為打仗不單單是隻養戰馬,是養士兵和戰馬,用鐵騎顯得更謹慎一些。
接著來回答問題。
吳三桂在山海關停留時間不長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大家忽略了一個現實因素,那就是最初的時候吳三桂鎮守的是寧遠,並不是山海關,只是因為周圍幾座城市的淪陷再加上皇帝的勤王詔令,吳三桂才撤軍回援,結果到了山海關的時候得到了崇禎皇帝的身亡,所以吳三桂才選擇停留在了山海關。
所以最初吳三桂的根據地是在寧遠那座城市,而不是在山海關,也就是說吳三桂剛到山海關並沒有多長時間,所以對於山海關的消耗肯定是不大的,並沒有嚴重到山海關百姓無力支撐的時候。
而且,吳三桂到達山海關之後,聽聞崇禎皇帝死後,開始在李自成與滿清之間做選擇,最初的時候吳三桂選擇了李自成,結果雙方僅過了幾天的蜜月期關係就徹底破裂,根據有些資料記載,應該就是李自成的手下霸佔了吳三桂最寵愛的小妾陳圓圓,所以吳三桂迅速的投靠了滿清。這種說法或許在我們如今看來站不住腳跟,但結果是一樣,吳三桂最終選擇了滿清。
而其中這些事情的發生從吳三桂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到達山海關,到後來的四月二十二日吳三桂聯合滿清擊敗了李自成,時間僅僅只過了一個月。
也就是說,吳三桂在山海關也只呆了一個月的時間。而由於呆的時間太短,因此吳三桂的三萬鐵騎在供養方面應該是不存在什麼大問題的。
關外百姓的供給除此之外,吳三桂當時在撤軍的時候,並不是只帶著自己的三萬鐵騎,而是把整個遼東的百姓全部帶走了。遼東居民的撤退人數按史書記載,是五十萬人,這肯定是誇大了一點。
但是,光是在寧遠城的遼民,實打實的就有八萬多人,這其中還不包括寧遠軍的家眷。並且其他如中前所等四個漢鎮衛所的轄區,乃至覺華島等十數堡、塢,前沿至與錦州清軍勢力交界的中間地帶內的遼民,怎麼算總數都至少有二、三十萬人。
而這幾十萬的百姓全部給吳三桂安置在了山海關附近,所以說吳三桂到最後的鎮守在山海關,除了自己的三萬鐵騎之外,手中還有著幾十萬的百姓,這些百姓耕作生產的賦稅我想是足夠能夠供養三萬鐵騎的需求了。
所以,與其說是山海關供養著吳三桂的三萬鐵騎,倒不如說是關外的幾十萬百姓養著吳三桂的三萬人馬。
明朝別樣的供養制度再者,明朝還有一個區別於其他朝代的軍制,那就是衛所制度,簡單而言,便是這些士卒閒時下地種田,戰時拿刀殺敵,這其實就是屯田制的翻版。當然,儘管到了明朝後期,這種衛所制度已經逐漸的被替代,被拋棄,但是衛所制度中的屯田制在戰亂時期仍然被軍隊所適用。
明朝後期,軍隊士卒逐漸被領袖們的家丁私兵所取代,這也就是家丁制度。這些家丁或許說是私兵和軍隊領袖聯絡密切,他們也擁有著自己的土地。
並且因為明朝採用的“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的方式,所以吳三桂的三萬鐵騎很多都是本地人,也是可以自己屯田收穫糧食的。
所以說明朝因為屯田制度的優勢是可以為軍隊提供糧餉的,所以糧餉應該是不缺。
吳三桂之前又是如何供給的?看到這裡很多人會有疑問,那在山海關駐紮時也只是短時間能夠得到保障,在此之前他又靠的是什麼呢?
其實這裡我們也存在一個錯覺,那就是吳三桂與崇禎之間並沒有矛盾,作為當時明朝最後的希望,大明朝廷對吳三桂是相當重視的。
——之前有一次吳三桂曾經聽從崇禎皇帝的調令進京勤王,崇禎皇帝就充分表現出了他對吳三桂的器重吳三桂,甚至還賞賜了吳三桂尚方寶劍。
當時崇禎皇帝還沒有死,而吳三桂鎮守寧遠,有數萬大軍,無論是出於何種因素,明朝肯定是對於吳三桂這支邊軍非常重視的,畢竟是對付清軍的大前方,所以糧草軍餉肯定是不缺的。
《明史》記載:"臨、鞏邊餉缺至五六年,數至二十餘萬。靖滷邊堡缺二年、三年不等。固鎮京運,自萬曆四十七年至天啟六年,共欠銀十五萬九千餘兩。各軍始猶典衣賣箭,今鬻子出妻,始猶沿街乞食,今則離伍潛逃;始猶沙中偶語,今則公然噪喊矣。"
雖然當時明朝的財政陷入了危機,各地軍隊的軍餉有很多都是欠著的,但是對於吳三桂這種鎮守邊疆的重要軍團,就算欠應該也不會很多。所以吳三桂的三萬鐵騎肯定不是靠著吳三桂自己一個人供養的,而是朝廷會從全國抽調糧食送過去。
《愨書·卷十二》記載:“近復有漕帶、遼練等米,除各省直帶運外,復以北直、山東、河南召買米豆可百萬石以給。”
而到了後來,崇禎對他只會越來越倚重,為何這樣說呢?
這是因為在後來清軍乘著明朝內亂,繞過了吳三桂的寧遠,打下了周圍的後所,前屯衛,中前所這三座要地。這幾個城市都是在山海關之外,三座城市的淪陷代表著這個時候的吳三桂相當於孤軍在外,而負責鎮守寧遠已經沒有了什麼戰略意義,他唯一存在的作用,也是最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支援京城。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李自成又即將攻入北京,此時手握重兵,離京城最近的吳三桂就更加成為了明朝的救兵,也是最後的希望,所以對於吳三桂更加是百般施恩,以此來保證吳三桂能夠忠心——實際也確實如此,當時崇禎皇帝號召吳三桂進京勤王,並且封了他平西伯德稱號。
對吳三桂施恩了,那麼,對於吳三桂手下的將士,自然也不會不表示一下的。
因此,在明朝滅亡前夕,吳三桂一直都是崇禎皇帝眼前的紅人,那麼糧餉軍餉什麼得肯定是不會缺的,畢竟崇禎皇帝也不傻,他知道吳三桂兵馬對於明朝的重要性,所以這三萬鐵騎其實並不需要他自己的供養,單靠朝廷吃軍餉或許就可以養活了。
-
3 # 知道訊息
吳三桂手下不僅有三萬鐵騎,還有十幾萬邊民。這些邊民雖然不是兵,其主業是耕種的屯墾者,但因為要長期與滿清交戰,以保護自己的財產和生命,所以他們的戰鬥力其實比很多內地的部隊要強很多。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明白了,吳三桂的部隊其實是一支亦兵亦農的屯墾軍團,既要打仗又要生產,糧食儘量自給。
當然,作為明朝最龐大最精銳的戰略集團,雖然山海關附近的良田多的數不清,屯墾兵團根本種不過來,但光指望種地養活他們也是不行的。實際上,明朝每年要為這個兵團提供數量驚人的薪水和訓練,保養、辦公經費,最低的數字也在六百萬兩白銀以上。這個數字對於財政收入不太穩定的明朝朝廷,壓力是非常之大。欠薪的事情時有發生。
但是這個錢卻無論如何不能省。因為吳三桂和之前的遼東軍事統帥統領的這支精銳,作用不僅是為了防備清軍,也是全國的戰略機動後備兵團,更是拱衛京城的衛戍部隊。養活好他,就是保住明朝的半條命。
所以,不管這近二十萬人要吃下多少金山銀山,朝廷也不能不給錢。
-
4 # 風林火山
明末遼東戰亂不斷,大明喪師失地不計其數,所幸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穩住了局勢,確立了主守後戰的基本戰略方針,同時打造關錦防線穩定戰線,培訓鐵騎以備野戰,可惜三位皆不得善終。
三傑之後,祖大壽、洪承疇也是頗有謀略,然而卻終遜於皇太極一籌,松錦大戰二將被一網打盡,致使吳三桂成為了遼事的唯一宿將。
而吳三桂的地盤初期包括寧遠、山海關及十幾個哨所,領民十餘萬,兵士三萬,其中包括由蒙古、滿洲、遼東漢民組成的鐵騎部隊萬餘人,其中鐵騎部隊不從事生產工作,屬於職業士兵,其餘都直接或間接的參加生產勞動,所以並不會缺糧。
隨後皇太極和多爾袞不斷擠壓吳三桂的生存空間,企圖逼迫吳三桂投降,一路拔掉了除寧遠與山海關外所有碉堡,但是吳三桂還是堅持下來,對此史書並沒有特別的記載,想來日子也不是那麼難。
轉折點出現在闖王李自成攻打北京前夕,朝中對是否調集吳三桂入關陷入爭議,從皇帝到百官誰也不願意為放棄寧遠背鍋,直到城破前才下定決心召回吳三桂,等待吳三桂集齊兵馬,收攏百姓,才走到八里鋪,北京失守,崇禎殉國,關寧軍進退維亟,只得接受闖王的招降。
可惜闖王在京師胡作非為,關寧軍人心思動,在吳三桂的帶領下反攻山海關,至此,山海關重回吳三桂手中,憑藉原有班底,在東拼西湊了五萬人,加上十幾萬百姓,當然吳三桂當時是養不起這麼多人的,所以最後只能像滿清投降。
-
5 # 論史
恐怕提問者對吳三桂的官銜有什麼誤解,注意!吳三桂在明朝時的最高職位是寧遠總兵,爵位是平西伯,奉命駐守寧遠,他麾下的軍隊(松錦之戰後為3萬人,山海關之戰前為4萬人)也是長期駐紮在關外的寧遠,不要認為吳三桂開山海關放清軍進來以為吳三桂就長期鎮守山海關了,當時的山海關總兵是高第,而且明廷高層也沒命令吳三桂鎮守山海關,而是讓吳三桂入衛京師,吳三桂在明亡後才佔據山海關遊走於清、順之間,前後還不到一個月,談何長期養兵,題幹把“山海關”改為“寧遠”更加合適,當然,在這個問題上清朝編修的《明史》也失誤了,在其李自成的傳記上就有“聞山海關總兵吳三桂起,乃謀歸陝西”之語,正史一記載,誤解更深了。
《聖武記·開國龍興記四》:先是,三月初,明以流寇內逼,用蘇遼總督王永吉議,盡棄關外四城,召寧遠總兵平西伯吳三桂統邊兵入關衛京師。以明末的情況看,儘管大明王朝江河日下,逐漸走向滅亡,尤其是崇禎十五年松錦會戰之後,明朝可謂是再無希望,內外交困、財政吃緊,但是由於寧遠的地理位置比較重要,遼東邊軍儘管在松錦會戰後傷了元氣,但是實力尚存,明廷財政再吃緊也得撥出糧餉來給遼東軍,畢竟若寧遠地區不守,山海關就得“裸奔”了,而山海關離京師很近。
早在崇禎十五年四月初,就是松山城破兩個月後,崇禎皇帝立即任命原兵部左侍郎範志完為督師,總督遼東寧錦軍務兼巡撫,趕往寧遠,整頓敗局,穩住陣腳。同月,從捉襟見肘的財政裡立刻發30萬兩白銀運至遼東前線穩定軍心,“發三十萬金給關寧之師”。
明廷不僅竭力確保遼東軍的餉銀,以戶部尚書蔣德璟的奏疏上看,至少在在崇禎十七年二月明朝滅亡前夕,還在源源不斷的從北直隸、山東、河南等地徵糧發往邊鎮以確保糧食充足。
《愨書·卷十二》:近復有漕帶、遼練等米,除各省直帶運外,復以北直、山東、河南召買米豆可百萬石以給。而寧遠一鎮在當時的重要性顯然是遠高於他鎮的,自然是重點供應物件,以遼撫黎玉田言之,“減去米豆四十萬石,而亦未嘗告乏”。可見在此前,明廷對遼東軍的糧食供應是竭力滿足的。
而關寧軍本就是“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的宗旨建立,駐軍也承擔著屯田的功能,關外還有大量的屯丁可以產出糧食,部分精銳家丁在關外甚至還有私屬的莊田,在崇禎十七年二月,崇禎皇帝與吳襄的對話中就提到了這個事實,“三千人在外皆有數百金莊田”,而在寧遠範圍屯墾的遼民人數龐大,吳三桂在撤守寧遠的時候遷徙關外之民入關,《國榷》記載有20萬人,而《四王合傳》則為50萬人,不管是哪個數字,也差不多能養兵3~4萬人,所以在明廷的全力支援加上關外屯田供養,也確實能確保一支4萬人左右部隊的補給。
而吳三桂至山海關後,從當地鄉紳組織2萬鄉勇守城這個史實中應該看到兩個事實。第一、當地士紳是支援吳三桂的。第二、當地士紳的財力確實能在短期內攻養這支軍隊。
提問者還要清楚一點,吳三桂手下的那支關寧軍是步騎結合,而且肯定是步兵佔大多數,並不是所有的關寧軍都叫“關寧鐵騎”(這個稱謂確實有,如《流寇志》就有相關記載),以史書觀之吳三桂麾下騎兵頂多5000人,不能再多了,“三桂精騎五千,俱敢戰”,而且這支關寧軍在清軍的迭次消耗下,早已今非昔比,戰鬥力大為衰弱。
在松錦會戰後,駐紮於寧遠吳三桂部從根本上失去了出城作戰的勇氣,早已不是當年在寧錦戰役和北京保衛戰中敢於背城而戰挫敗八旗的關寧軍了。想當年關寧軍“一刀一槍拼命,不知有夷之兇狠驃悍”,而吳三桂麾下的殘血關寧軍乾脆老老實實當了宅男,不敢再主動出擊了。
在崇德八年九月,清軍在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的率領下攜帶紅衣大炮,直奔寧遠而來,攻打寧遠與山海關之間的中後所、中前所、前屯衛三城。前後僅僅七八日,三城就被攻破,而在寧遠城的吳三桂部在此時也已經不敢出城救援了。而城內居民人心惶惶,不斷逃出降清。就在同年十二月,寧遠城守備孫友白乾脆從寧遠逃出,投降清軍。
《清世祖實錄》崇德八年十二月壬戍條:明守備孫友白,自寧遠衛來降,令給與房屋、奴僕、器物安插。甚至面對清軍的壓迫,吳三桂曾經給崇禎皇帝上過奏章,言辭懇切,透露出他孤守寧遠的恐懼之情,委婉的表達了撤軍寧遠的意向。
《三垣筆記·附識中》:臣讀吳三桂疏,言切情危,若有格格不忍言之意,臣知其有懼心。所以,吳三桂首先他是寧遠總兵,不負責駐守山海關,而他的關寧軍並不是3萬騎兵,是步騎混合部隊,而且實力遠遠不及松錦會戰前的關寧遼軍,根本沒有和清、順任何一方對抗的實力。
引用文獻:《清世祖實錄》、《明史》、《國榷》、《聖武記》、《小腆紀年附考》、《三垣筆記》、《流寇志》、《三朝遼事實錄》、《四王合傳》、《愨書》、《孫承宗集》
-
6 # 悟貴勤思
吳三桂的主要任務是防守關外的八旗軍隊,主要依靠的是袁崇煥等人留下的關寧防線以及大明朝最精銳的部隊,關寧鐵騎。山海關只是漫長關寧防線的一個點而已,吳三桂並沒有正式駐守過山海關,山海關也沒有駐紮他那三萬關寧鐵騎。
當李自成的部隊逼近北京城的時候,方寸大亂的崇禎皇帝朱由檢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應對,有大臣提出儘快召回駐守遼東的吳三桂,命他回師救援北京。而崇禎在關鍵時刻猶豫不決,因為他顧慮到如果召回吳三桂,那麼遼東大片領土就會落入敵手,他不敢承擔這丟失疆土的罪名,旁敲側擊想讓吳三桂主動回師勤王。但吳三桂有了自己老上司袁崇煥的前車之鑑,無論如何都不肯回師,一來二去耽誤了寶貴的時間。崇禎最後無奈只得下旨強令吳三桂回援京師。吳三桂接到聖旨之後也很是為難,因為此時八旗軍的勢頭正盛,自己依靠著關寧防線也只能是勉強支撐,如果將自己手下這三萬精兵悉數撤回關內,多爾袞肯定會趁虛而入進攻山海關。同時,他手下不僅只有三萬精兵,還有他們的家眷,人數多達五十萬,所以這支部隊回京的速度非常緩慢。當吳三桂剛剛入關不久,就得到訊息,崇禎已死,大明朝已亡。並且,李自成已經派出了部隊趕往山海關,吳三桂無奈只得退回山海關。
此時的吳三桂進退兩難,關外大部分領土已被多爾袞佔領,李自成的部隊也已經兵臨山海關,一個小小的山海關根本無法擋住這兩大勢力的攻擊,他必須做出選擇。李自成對吳三桂許下承諾,對其既往不咎,但是當吳三桂交出山海關趕往北京城的時候卻得到訊息,自己的家族已經被李自成的手下抓捕,愛妾陳圓圓也被霸佔。並且,吳三桂還打聽到,很多已經投降的明朝官員都被李自成抄家問斬,吳三桂感覺自己上當了,所以立即撥轉馬頭趕回山海關,殺掉李自成接管的部隊,他要和李自成決一死戰,這也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的由來。
因此,並不是吳三桂率三萬關寧鐵騎駐守山海關,而是為形勢所迫被擠到了山海關。最終,在多爾袞的支援下,吳三桂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的農民軍,引清兵入關,成為了世人所唾罵的罪人!
-
7 # 舉個栗子03
兵是朝廷的,不需要吳三桂養。
明朝為了養遼兵守遼土,專門徵收遼餉,專款專用。
萬曆46年開始徵收遼餉,每畝地加徵銀9釐,共520萬兩。
崇禎4年開始,每畝地加徵銀提高到1分2釐,共660萬兩。
-
8 # 喲文化
全錯!吳三桂並非山海關總兵,此職位另有其人是朝庭委派名為高弟,而吳三桂是屈居於舅舅寧遠總兵旗下的一個小小團練總兵,也就是作戰補充部隊預備役民兵總隊長,也就是軍閥私兵,朝庭並無軍餉奉養,這支民兵隊以賺錢為主業,從蒙古販賣馬匹,以及冷兵器和火炮火銃販賣走私,業務熟練精準到位特務眼線如麻便天下手眼通天行賄到太監總管認吳三桂為義子,這一切都歸功於吳三掛父親吳襄,吳襄以販賣馬匹起家,買通官僚得武舉身份,買通高官接識遼東總兵李成梁,成為了軍需官,專門成立一隻民兵隊伍封吳襄為團練(總兵)也就是民兵隊長,吳襄有錢後便買大量土地在(中衛所)地區,徵當地農民為兵分糧分土地,一人當兵全家榮升小地主階級,所以吳襄告訴崇禎帝,我有私兵三萬,吃羔羊飲純酒,冬裘夏綢為衣,家中有肥田屋內有錢盆,每戰能出死力。意思是我與兒子的私兵吳家軍比官軍有戰鬥力我們才是真正能守護關外的人,因為關外是我們的家。其實是敲崇禎的竹槓,藉機勒索錢財白銀,不給錢吳三桂不會率兵進京護駕,因為吳三桂的私兵沒有駐防任務不屬於方面軍,在皇帝特批下屬於集團軍可隨時調離寧遠。
吳襄守財如命被李自成砍了頭,吳三桂不投降,老師洪承疇兵敗被抓,吳三桂不投降,哥哥吳三鳳兵敗被抓,吳三桂不投降舅舅祖大壽祖大樂被抓,吳三桂也不投降只有關外所有總兵官將軍全部兵敗時,吳三桂的時機到了,以明朝軍隊首長身份代表與滿清借兵追殺李自成,後為感謝滿清以長江為界南北劃江而治互不侵犯!這時才真正看出吳三桂的野心遠比其父吳襄大多了,事後也看出吳三桂的私兵實力一路追殺李自成收編無數部隊兵強馬壯,南明小朝庭的皇帝也被吳三桂策馬揚鞭砍了頭一邊騎馬一邊甩著玩,雄居雲南半生靠的就是他的私兵,與滿清決裂一怒之下連佔十三省打到了長江邊上,也用事實告訴了滿清你們的江山是我吳三桂打下來的,我隨時可以收回!
回覆列表
提這個問題的人可能不瞭解當時的情況,實際上吳三桂在山海關根本沒有呆幾天,所以也不存在你說的問題。
一、寧遠總兵吳三桂吳三桂是寧遠總兵,寧遠在山海關外數百里處,屬於明朝的關外重要的軍事據點,也是明朝與滿清對峙的前線。以遼人守遼土,也是明朝的一項重要政策。遼東人在寧遠與山海關之間生產和生活,種地、經商、打獵,而其青壯則入伍參軍,編入關寧鐵騎,作為守城士兵,由朝廷發軍餉。這種模式是為了調動遼東人守衛自身土地的積極性,畢竟保國也是保家。
吳三桂則是軍官世家,其父親吳襄就是老總兵,其舅舅祖大壽也是軍官。寧遠明軍與滿清多年征戰,彼此之間非常熟悉,也有不少人投降滿清,也有從滿清逃過來的。當時的明軍,已經私兵化,吳三桂直接供養的家兵也就是1000-2000人,是吳三桂的核心力量和親信武裝。歸吳三桂指揮計程車兵也就2-3萬人,而在寧遠附近州縣居住的遼人估計也就20-40萬人,這是吳三桂的基本盤。
其實吳三桂率領的軍隊,戰鬥力在明軍中屬於二流水平,遠不如盧象升、曹文詔、孫傳庭帶領的軍隊,但這些軍隊在於後金和農民軍的戰鬥中損失殆盡,而吳三桂上戰場時總是能夠找到機會及時溜掉,以至於後期反而成了明軍主力。
二、平西伯吳三桂
吳三桂為寧遠總兵,掌握重兵,處於前線,朝廷自然不敢怠慢,也是為了牽制吳三桂,崇禎皇帝將吳襄留在北京任職。在1644年初,李自成擊敗孫傳庭的秦軍,佔領了陝西,建立了大順政權,並且率軍北進,而崇禎皇帝已經沒有機動部隊可以迎敵了。
為了截擊李自成的部隊,崇禎皇帝只好拆東牆補西牆,急調各地駐赴京勤王,並開始批發官帽,其中就有寧遠總兵吳三桂,吳三桂封為平西伯。吳三桂在遼東,處於與東邊的滿清對抗的前沿,卻被封為平西伯,很明顯是想調吳三桂平定陝西的李自成。
但調吳三桂入關,實際上就是放棄寧遠,放棄關外土地軍民。崇禎皇帝不願落下不戰而棄地的罵名,大臣們也不願意背這個黑鍋,所以遲遲未決策。直到李自成的大順軍離北京越來越近了,才不得已決定讓吳三桂放棄寧遠,入京勤王,這個時候是1644年的3月初,離北京陷落已經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
吳三桂接到撤退的命令後,給遼東軍民幾天的準備時間,數十萬人開始收拾行囊,燒掉家園,一路往山海關撤,那是一個非常悲壯而慘烈的過程,為了防止滿清襲擾,吳三桂留精兵殿後,這樣一來入京勤王的速度就慢了很多。等吳三桂撤到山海關,山海關的當地官員幫助分散安置移民,吳三桂整軍馳援北京時,北京已經陷落了,崇禎皇帝也已經自殺了。
三、平西王吳三桂勤王路上的吳三桂接到北京陷落,皇帝自殺的訊息後,震驚之餘,感到勤王已經失去意義,又調轉馬頭回了山海關。接著就是李自成招降吳三桂。作為官軍,反而要歸順長期作戰要剿滅的物件,內心肯定夠掙扎的,但吳三桂也接受了。
在軍事會議上,吳三桂故意問諸將官:“都城失守,先帝賓天,三桂受國厚恩,宜以死報國。然非籍將士力不能以破敵,今將若之何?”諸將低頭不語,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三桂連問了三次,還是沒有一個人敢表示意見。三桂以逼人的目光環視了每個將官的臉,語調沉重地說:“闖王勢大,唐通、姜瓖皆降,我孤軍不能自立。”說到這裡,三桂提高了聲音,斬釘截鐵地問道:“今闖王使至,其斬之乎,抑迎之乎?”諸將官如夢初醒,表態:“今日死生惟將軍命!”吳三桂才宣佈決定,正式接待來使,投降農民軍。吳三桂在入京覲見新主的路上聽說父親被捕,仍不以為然,又聽到愛妾陳圓圓被擄,中於爆發了,又一次掉轉馬頭回山海關,這一次是要與新主決裂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吳三桂覺得李自成根本不重視他,侮辱他,不如拼一把。接下來就是山海關大戰,吳三桂自知難敵李自成,主動聯絡關外的敵人滿清的多爾袞大軍,聯手擊敗了李自成。
雖然說吳三桂聲稱要借兵助剿,為報君父之仇,但多爾袞卻趁機逼迫吳三桂降清。走上降清路上的吳三桂只有一條道走到黑,在剿滅農民軍,攻滅南明勢力的戰鬥中屢立戰功,從山海關打到雲南,成為了平西王。
所以,吳三桂在山海關,滿共就呆了不足一個月的時間,打完山海關之戰後,就馬不停蹄的追擊李自成部隊去了,再也沒有返回山海關。而且吳三桂是帶著幾十萬軍民到山海關的,根本不存在山海關養吳三桂三萬鐵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