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遊夢紅樓

    說“靖難之役”的元兇是朱元璋,有點甩鍋的意味,朱元璋要不跟你吹鬍子瞪眼睛算我輸!

    建文帝朱允炆,才該是為自己錯誤買單的人,苦果都是年輕惹的禍,怪不到“亂點鴛鴦譜”的朱元璋身上。

    建文帝有點傻,朱元璋糊塗,最終導致了“靖難之役”的發生。

    朱元璋糊塗

    朱元璋放牛的時候,最多看天會不會下雨,沒想過會上天,如果算命的說他有天子之相,朱元璋這時肯定會吐他一臉口水。

    當朱元璋登基為天子,一步登天,明顯大局觀不夠用了,辦了三件糊塗事。

    一、誅武將

    朱元璋是個好學的人,雖然當了皇帝還喜歡爆粗口,但起碼知道了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重要性,依樣畫了個葫蘆。

    為了大明江山穩固,為了子孫順利繼位,繼胡惟庸謀反案後,朱元璋以藍玉謀反案為由,對功臣再次大打出手,最後把牽連藍玉案的“一公、十三侯、二伯”全給打發到地下開會。

    隨之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定遠侯王弼也被賜死,剩下一個信國公湯和凌亂在風中。

    對著能打能帶兵的武將一陣亂刀下去,朱元璋雖然剷除了不少威脅性人物,也讓明朝初期武將進入了青黃不接的局面。

    靖難之役,能撐起建文帝脊樑的武將是誰?估計當時建文帝為此寢食難安。

    《明史·藍玉傳》載:“於是元功宿將相繼盡矣。”

    二、封藩王

    朱元璋打下了江山,就為自己的子孫打了一場好算盤,那就是封藩。

    朱元璋怕武將獨大,所以利用家裡人來分化軍權,一來防止外臣武將勢力壯大,二來自家人帶兵守邊境不用心都不行,放外敵進自家後花園搗亂就是與自己過不去。

    朱元璋是苦難中成富貴的人,自然要讓朱家後人好過一點,帝王畢竟長的也是一顆人心;朱元璋對封藩的危害還是具有警覺性的。

    西漢的”七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可謂慘烈,所以朱元璋就從制度上限制了藩王的權力,大多是軍事上的保衛職能,一般沒有土地,也沒有處理當地民政的權利,奉詔才能回南京。

    即使朱元璋死時也做到了這一點,也不要兒子們奔喪,“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

    制度歸制度,執行顯然不給力,“中州地半入藩府”這樣的現象處處皆是。

    並且有點可笑的是,朱元璋根本沒想過藩王的後人會像滾雪球一樣壯大!

    100多萬子孫!這是人口史專家對明朝末期皇室人口的估計數目,一年領的糧食就夠明朝的經濟抖三抖!

    明·王世貞著《皇明盛事述》載: “第一代慶成王朱濟炫生子一百,俱成長,其中長子朱美埥襲封慶成王,餘九十九人都封鎮國將軍,每次聚會,同父兄弟間竟不相識”。

    三、亂點鴛鴦譜

    為什麼說朱元璋亂點鴛鴦譜呢,兒子一堆,你偏偏把皇孫給擺上了檯面,一個小子怎麼對抗老練油滑的叔伯們?靠臉還是親情?

    朱標是朱元璋按照長序制度選出的接班人,目的是防止因為皇位繼承問題兄弟相殘,毀了大明江山;結果朱標病逝,然後朱元璋突發奇想,那就由長子的兒子——皇孫朱允炆來繼承人,自己設想的長序制度就沒有從根本上改變!

    如果朱元璋健在,那麼一切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朱元璋年近70,一旦撒手西去,靠誰來鎮住擁兵自重的叔伯們?

    最關鍵的是朱元璋把帶兵的能將殺的殺,遣鄉的遣鄉,還把兵權分封給了這些叔伯們,如果這些老油子心情不好,帶兵來“清君側”,你叫建文帝拿什麼來戰戰戰?

    朱棣就是這麼幹得,比想象中的容易。

    “靖難之役”,朱元璋的確應該為皇位繼承人亂點了鴛鴦譜負點責任,但歸根結底還是建文帝朱允炆出了問題,有點犯傻。

    建文帝有點傻

    建文帝上位是因為孝,父親朱標生病時一直守候在身邊,“而誠純孝,顧不念我乎”,朱元璋顯然覺得皇孫至孝,便肯定不是窮兇極惡之人,是明朝接班人“維穩”的不二之選。

    尊長輩,敬叔伯,愛兄弟姐妹,這樣的人做皇帝,朱元璋的後人活得快活。

    朱允炆自幼熟讀儒家經書,性情溫文爾雅,心胸寬廣,主張以仁政治國,曾經請求朱元璋修改《大明律》之中太過嚴苛的條款,這在朱元璋看來雖然好笑,卻也有些讚賞這個皇孫的善良。

    明朝初定,爛事一大堆,嚴制才能出清平。

    政治上要防止內奸勾結外敵,政事上要限制有功大臣藉機壯大,民心需要重塑,理念需要遵循,經濟需要發展,這一切都需要嚴苛的制度來保證,至於修改這些條款,那是明朝進入正軌以後的事。

    顯然朱允炆是個理想主義者,事實也證明他為政也太過理想化,形同犯傻,“削藩之建議也,齊泰與子澄謀之”,一群讀書人乾的好事情!

    01、

    朱允炆繼位時二十三歲,面對著一群手握兵權的分封王,一琢磨這叔伯們勢力有點大,對中央集權就是個天大的麻煩,所以決定削藩。

    先拿軟柿子捏,周王朱以謀流放雲南,廢岷王朱梗為庶人,囚禁齊王朱榑,幽禁代王朱桂,這一下子把燕王朱棣嚇得裝瘋去了。

    02、

    朱棣沒坐到皇位已經夠憋屈了,就算朱允炆上位,朱棣也認同了這個侄兒當政,畢竟是一家人。但是,朱允炆可不這麼想,當初朱元璋因為朱允炆“仁柔少斷”打算易儲改立朱棣,加上朱棣跟朱元璋一樣是馬背上經歷過血雨腥風的悍將,所以削藩的最終目的就是朱棣,太不讓人放心了!

    03、

    朱允炆得知朱棣有練兵的跡象,於是加快了削藩的步驟。

    朱允炆即位之時已經派兵監視北平就藩的朱棣,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並受密旨,伺察燕事”。

    緊接著以“諸王毋得節制文武吏士”為名,把朱棣“節制沿邊士馬”的大權收歸朝廷,這一下好比把朱棣剝了個精光,就留了條褲衩,最好在家待著別出門。

    最後命錦衣衛指揮使宋忠屯兵開平、都督耿瓛鎮守山海關、徐凱坐鎮臨清,完成對朱棣的包圍,並“悉調燕藩護衛兵出塞”,繼續削弱朱棣身邊的兵力。

    朱棣無奈繼續裝瘋,加緊製造兵器,聯絡可靠勢力,準備“清君側”,好好發瘋一場,都是給朱允炆逼得。

    04、

    看起來削藩的步驟天衣無縫,其實有個最大的漏洞,那就是手段不夠狠辣,一直在削弱朱棣的勢力而忽略了正主朱棣。

    這就是朱允炆的“仁”,是優點也是缺點,動了別人的乳酪又盼著別人做個老實人,很明顯是讀書人的手段。

    如果換了朱元璋來做,直接一把把正主朱棣召進南京,好吃好喝養老,北平就別回了。

    顯然這種手段針對錯了人,鐵血戰場的朱棣,根本不會買賬,只會用拳頭狠狠地打擊不停拿走自己乳酪的手!

    1399年六月,朱棣舊部張信告知謀反事發;七月,朱棣擒殺張昺、謝貴,佔據北平。

    朱棣上書朝廷,拿《祖訓》作為依據,“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之惡”,進發南京,要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國“靖難”,叔侄反目,戰場決勝負,一打四年,史稱“靖難之役”。

    綜上所述,“靖難之役”的關鍵還在建文帝朱允炆的身上,為政太過理想化,手段也軟弱無力,立足未穩便決意削藩,並且步子邁的太大,造成朱棣為自保而為國“靖難”,兵發南京。朱元璋封藩雖然埋下了禍根,初衷卻是好的,其實建文帝只要掌握了軍事大權,再大力發展經濟,等一切走向正軌後,再來緩緩削藩,皇族反拒的力度也就小了。說“靖難之役”的元兇是朱元璋,顯然是不公平的,只是朱允炆操之過急而致,對削藩的後果準備不足,這也是理想化的人常犯的錯誤。

  • 2 # 青言論史

    用華人常說的八個字來概括“靖難之役”的爆發原因,就是“千防萬防,家賊難防”。

    靖難之役用老百姓的模型來解釋一下,就是老爺子本來打算把家產留給老大,結果老大沒了,就給了老大的兒子。結果老頭子一死,老四就跑到祖屋裡打架,最後把老房子佔了,大孫子也不知道哪兒去了。

    那麼為什麼祖屋裡頭的那些家丁不幫忙呢?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你們家兒少爺打孫少爺,我們插不了手的嘛!但是在老朱家不是這麼回事,因為給他們家看家護院的家丁全被弄死了。

    老朱家的家丁和別人家的不一樣,因為他們是和老朱一起把這份家當掙下來的,是老朱的老戰友、老兄弟。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一種亦主僕亦朋友的關係。一般情況下,如果老朱家兒子鬧分家產,這些人來勸勸還是有效果的。

    但是正是因為這些人功勞太大,老朱怕以後當家的少爺鎮不住他們,所以早早地就讓大少爺去歷練。大少爺聰明能幹,也能獲得他們的支援,事情應該還不錯。

    結果天不永年,大少爺年紀輕輕的就沒了,只丟下了孤兒寡母。老朱看著自己大孫子才這麼點大,就覺得這麼點大孩子怎麼可能鎮得住那些老傢伙?要保護孩子,還是隻能靠著他的叔叔們。對,一定是這樣的。

    所以,老朱就弄死了他們家的一大堆老家丁,而把他們分管的事情全部給了自己的兒子。這一票幹完以後,老朱心裡想,這下總安穩了吧?

    只不過,把這些能勸架、甚至出了事情還能幫著大孫子揍四兒子的人全弄死以後,大孫子的位置就被四兒子惦記上了。不過,也許在老朱心裡,被四兒子搶走,總比被外姓人搶走得好。

  • 3 # 雨霽視角

    明朝對於“立嫡立長”是執行最到位的一個朝代,明朝後期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以嫡長子身份繼位的,而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卻是一個例外。他繼位後爆發了靖難之役,現在人普遍認為是朱允炆撤藩而逼反了朱棣。而事實上,真的如此,朱元璋就沒有責任了嗎?

    朱元璋立朱允炆其實另有私心,並沒有遵循立嫡立長的原則

    朱允炆並非太子朱標的嫡長子,朱標的原配是常遇春之女常氏,她為朱標生下了嫡長子朱雄英以及三子朱允熥,而朱允炆的母親呂氏是朱標的妾室,所以朱允炆是庶長子。儘管後來常氏死後,呂氏被扶正了,朱允炆的身份得以提高,但是嫡庶有別,庶子就是庶子,不可能變成嫡子。

    《皇明祖訓》中規定:“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

    如果我們將皇帝的嫡子視為第一梯隊繼承人,嫡孫子為第二梯隊繼承人。那麼按明朝立嫡原則,朱標死後,繼承人應從第二梯隊中選擇,那麼就應該從朱標的兒子裡選,而朱標的嫡長子朱雄英早夭,那麼就應該是三子朱允熥繼位,而不是庶長子朱允炆。

    為何身份更高的朱允熥沒有繼位,反而選擇了朱允炆呢?

    這就要從朱允熥的背景說起了,他的外公是常遇春,他的姨父是藍玉、他的大舅是鄭國公常茂,他的二舅是開國公常升。

    看看這背景,這些人本來是朱元璋留給太子朱標的輔政班底,如果交給朱允熥,年少的朱允熥很難壓制得住這些強大的外戚,那此時朱家的江山,很可能要改姓常了,這也成了朱允熥落選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朱允炆呢,其母族地位並不強,不會出現外戚干政的局面。其二:他天資聰明,經常被朱標誇獎,而且仁慈、孝順,朱標病重時,他日夜守在病床前,自然更得朱元璋偏愛一些。

    朱棣是否有繼承權呢,為何朱元璋不選擇朱棣呢?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4子,第一梯隊的第四順位繼承人,而他前面的三位哥哥都早逝,於是他成了第一梯隊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按宗法制,朱元璋不選擇第二梯隊的朱允熥,那麼繼承權就回到了第一梯隊,此時朱棣就是第一人選。為何朱元璋不選朱棣呢?

    第一:朱棣的執政理念和朱元璋相似度很高,都一樣的文韜武略、殺伐果斷,這樣的人適當打江山,並不適合守江山;其次明朝初立,經過戰亂,需要一位仁慈的君主,朱棣顯然並不是最適合的。

    第二:朱元璋愛子的私心,朱元璋對長子朱標極其喜愛,朱標的猝然離世讓他難以接受,愛子的私心,讓他想把皇位傳給朱標一脈。

    第三:朱元璋的嫡子朱標、朱橚(shǎng)、朱棡(gāng)早逝,第五子朱橚(sù)在洪武22(1389年)冬,因為私自離開封地鳳陽而獲罪,被下令遷往去南,已然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也不會選擇他。而朱棣的生母存疑,若朱棣並非馬皇后所生,那非嫡子,也不具備繼位資格。

    所以當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用的是“清君側”的名義,算是間接承認了朱允炆的地位,所以他也認可朱元璋的選擇,只是朱元璋沒有算到自己選的這個守成之君,辦事如此操之過急。

    朱允炆削藩若直接從最強的朱棣下手,根本不給朱棣準備的機會,一可以解決最大威脅,二可以敲山震虎,朱棣一旦倒臺,其他實力較小的藩王也自然不敢亂動。所以“靖難之役”的元兇,並非朱允炆,而是朱元璋。

    若當初他沒有選擇軟弱的朱允炆,而是選朱允熥,那以常氏集團的能力,朱棣根本不敢起兵,同時還不用留下一個殺功臣的罪名。若選擇朱棣為君,那“靖難之役”則可避免。

    參考資料:《明實錄》

    《皇明祖訓》

  • 4 # 那些珍貴老照片

    明朝是朱元璋和朱棣兩個人的王朝。明朝另外十四位帝王並沒有給歷史增添什麼光彩。靖難之役,是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打著“靖難”旗號,從北平打到南京去,從朱元璋孫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奪取皇位的一場戰爭。這到底是怎樣的原因呢?

    誘因之一:朱元璋傳孫不傳子朱元璋卒於公元1398年閏五月,終年七十歲。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說是光彩奪目的一生。一個貧苦農民的兒子,父母雙亡,削髮為僧,化緣行乞。他的“革命歷史”起步很晚,二十五歲才投身到郭子興旗下參加紅巾軍起義。先當小兵,再當郭子興的上門女婿,賠盡小心,取得郭子興的信任、重用,讓他帶兵,步步攀升,當到大帥。二十八歲,他藉助郭子興的力量打過長江,攻佔集慶,三十四歲稱吳國公,三十七歲自立為吳王,四十一歲稱帝,建立明朝。一位草根出身的農家子,用短短十六年時間建立起一個封建王朝,何其速也朱元璋的成功,客觀上,是元末農民大起義為他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主觀上,是他本人青少年時期的苦難經歷、投身農民起義軍。

    後為人處世的八面玲瓏,在戰爭實踐中逐步積累的膽識和魄力、充分吸取歷史經驗教訓的自覺意識,事無鉅細不失控制的求實作風,以及步步為營的鬥爭策略。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他在遺詔中說:“奈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知。”正是他有這份自知之明,成就了他的偉業。他網羅了一大批儒生,尊重之、厚待之、請教之。他的鬥爭策略、建國理念、禮儀制度,全都來自這些精通中國傳統封建文化的知識分子。朱元璋自感文化太低,對子女的文化教育抓得很緊。可是,這又為朱元璋帶來了“副作用”。以太子朱標為例,由於他從小接受的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教育和薰陶,終於被“塑造”成了一個儒生型的人物。朱元璋五十歲以後,自覺精力大不如前,想讓太子協助他處理部分國事,也好讓他有個鍛鍊適應過程。

    但是,父子倆的治國理念很快發生了嚴重分歧,朱元璋主張以猛治國,太子朱標卻給皇帝老子大講“仁政”之道,主張殺人越少越好,終於引起一場激烈爭吵。朱元璋第二天找來一根棘杖放在地上,要太子把它拿起來,太子面有難色。朱元璋就說,你不是怕刺不敢拿嗎?我把這些刺全都拔掉,再把江山交給你,否則你在皇帝寶座上坐不穩。太子反駁道:“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民。”朱元璋大怒,順手抓過一把椅子砸過去,太子慌忙逃走。太子朱標沒有活到繼位就死了朱元璋根據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嫡長承襲制,長子雖死,仍立長房,把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作為儲君。這引起了朱元璋其他兒子們的嚴重不滿,禍根就這樣種下了。

    誘因之二:朱元璋立下遺詔,不準兒子們赴京奔喪朱元璋一向細心,死也死得細心。他在遺詔中講了自己一生的辛苦、遺憾、好惡;接著講孫子,“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內外文武臣僚同心輔政,以安吾民”;接著叮囑他的喪事從簡,“喪祭儀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臨三日,皆釋服,毋妨嫁娶”;接著講了一條不該講的死硬規定,“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不讓兒子們赴京奔喪。分封在各地稱王的兒子們,大多已經上路,途中跪聽父皇遺詔,聽到這一句,個個都傻了眼,帶著疑問的目光抬起頭來,全都懷疑這是建文帝朱允炆身邊的兵部尚書齊泰的鬼主意,一個個都恨死了齊泰這個壞傢伙。嫡四子燕王朱棣,已從北平趕到淮安,只得半路返回北平。嫡五子周王朱橚、庶七子齊王朱榑、庶十二子湘王朱柏、庶十三子代王朱桂、庶十八子岷王朱梗等,他們與燕王互相通風報信,憤憤不平。

    誘因之三:建文帝削藩朱允炆於公元1398年閏五月繼位,是為明惠帝,當年未改年號,第二年改元建文,“以齊泰為兵部尚書,黃子澄為太常卿兼翰林學士,同參軍國事”。朱元璋建立大明後,沒有吸取西漢“七國之亂”和西晉“八王之亂”的歷史教訓,將自己的子孫分封各地為王,封國遍佈域中,以求守住朱家天下,典型的小農狹隘思想。此舉給仁弱的建文帝朱允炆留下了大麻煩。朱允炆繼位時二十三歲,說小也不小了。可是他的一大群叔父們,都是封在各地的王,一個個虎視眈眈,對他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怎麼辦?削藩!“削藩之建議也,齊泰與子澄謀之”。諸王中,燕王朱棣實力最強、能力最強,是建文帝削藩的主要目標。朱棣是朱元璋四子,十一歲封為燕王,二十一歲赴北平燕王府“就國”。朱棣“智勇有大略”,這在公元1390年他奉命討伐乃爾不花時就表現出來了。

    太子朱標、秦王朱棪、晉王朱棡位兄長早逝,燕王朱棣實際上成了老大,他“屢帥諸將出徵”,朱元璋命他“節制沿邊士馬”,從此“威名大振”。朱元璋對四子朱棣也尤為器重,定諸王宮城規制時,太祖明令,除“燕王宮殿仍元舊,諸王府營造不得引以為式”。太子朱標死後,皇太孫朱允炆雖然“性聰穎,善讀書”,但腦瓜沒有長圓,朱元璋稱他“半邊月兒”,又“仁柔少斷”,不甚滿意。故“太祖常有意易儲”,改立四子朱棣。經翰林學士劉三吾力諫乃止。建文帝朱允炆對四叔燕王朱棣最不放心,這次削藩,第一個要除掉他。七月,齊泰“欲先圖燕”。黃子澄說:“不然。周、齊,湘代,眠諸王,在先帝時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問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翦燕手足也。

    到第二年,即公元1399年四月,短短十個月內,上述五王被削:周王朱以謀反罪削去爵位,貶為庶人,流放雲南;岷王朱梗廢為庶人;湘王朱柏被迫自焚;齊王朱榑召至京,廢為庶人,囚禁;代王朱桂幽禁大同。燕王朱棣深感形勢險惡,於是“佯狂稱疾”。燕王身邊有位和尚道衍,“從燕王至北平,住持慶壽寺”。道衍出入燕王府,“跡甚密,時時屏人語”。道衍眼看形勢對燕王極為不利,蘞動他起兵,燕王猶豫。道衍對燕王說,你難道還沒有看見周、湘、代、齊、岷等王殺的殺、關的關、流放的流放,你逃得過這一劫嗎?燕王說:“民心向彼,奈何?”道衍回答說:“臣知天道,何論民心!”道衍為了堅定燕王起兵決心,又邀來袁珙、金忠等幾位術士、卜者,對他進行鼓動。燕王於是決意起兵,“與道衍選將練兵”。但時間一長,訊息漏了出去。

    建文帝急召黃子澄、齊泰兩人緊急商量後,對燕王朱棣採取了一系列監控措施。一、收權監視:建文帝閏五月即位,十一月就派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都指揮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並受密旨,伺察燕事”。接著,公元1399年二月,建文帝又下詔,“諸王毋得節制文武吏士”,把朱元璋生前授予燕王朱棣“節制沿邊士馬”的大權全部收歸朝廷。二、對北平布兵包圍:根據齊泰的提議,朝廷命錦衣衛指揮使、都督宋忠率兵三萬屯開平;又派都督耿瓛練兵于山海關;徐凱練兵於臨清。這樣,就對北平形成了三面包圍,一日事發,可以同時從三個方向對北平發動進攻。三、去其羽翼:根據齊泰的命令,“悉調燕藩護衛兵出塞”,又把北平、永清二衛軍調往彰德、順德。燕王府護衛兵力僅剩下八百人。

    四、收買內應:燕王府長史葛誠,“奉燕王命奏事京師”,建文帝單獨召見,“問府中事,誠具以實對”,被建文帝收買,讓他潛伏在燕王府當內應。齊泰又收買了燕王的貼身護衛盧振、北平都指揮張信為內應,命葛誠、盧振二人協助朝廷派去的張昺、謝貴擒拿燕王,命張信負責押送燕王赴京。張信是燕王的親信,把這一切都報告了燕王。原來張信受了當內應的密旨後,心神不寧,不知如何是好,回家告訴母親。他母親卻希望燕王當天子,大驚道:“吾聞燕都有王氣,王當為太子,汝慎毋妄舉,取赤族禍也。”張信三造燕王府,要向燕王告急,不見。他乘有婦女從側門出來倒水,苦求得入,在燕王床前向他面陳真情。燕王怕他有詐,裝瘋不能言。

    張信對燕王說,你實在信不過我,就把我抓起來,如果信得過我,“幸勿諱臣”!燕王看他是一片誠心,下床向他叩拜道:“生我一家者子也!”於是,燕王急忙“召僧道衍謀舉兵”。燕王朱棣面對危急形勢,繼續用“裝瘋”的辦法躲過朝廷人員對他的監視,“佯狂走呼市中,奪酒食,語多妄亂,或臥土壤彌日不蘇”。並讓家人以他病重為由向朝廷上奏,請放赴京奔喪的三個兒子速回北平。並壘高牆、挖地窖、以大群鵝鴨叫聲掩護打鐵之聲,急造兵器。同時派心腹密切注意朝廷一切動向。不料,燕王府長史葛誠充當了朝廷內奸,密告張昺說:“燕王的瘋病是假的!”。雙方劍拔弩張,一場爭奪皇位之戰已經不可避免。小編今天關於靖難之役的誘因就講到這裡,小編明天繼續給大家帶來之後的故事,喜歡的話可以關注小編哦。

  • 5 # 西門小魚

    我不太認同這種觀點。靖難之役說白了,就是西漢七國之亂的翻版。本質上都是因為開國皇帝分封同姓,這些諸侯王剛開始屁顛屁顛的去上任做王爺,可是過了幾代以後,發現,哇,原來人生不能被這樣侷限啊,當你擁有一切的時候,自然發現,這一切你不能滿足了,不僅不滿足,還不能動我的蛋糕。

    諸侯王有異心是必然的,可是中央發現,不行啊,你們越來越強大,怎麼去制衡,只能削蕃,薄弱你們,就是還在你們沒有成熟的時候,打死你們。

    可是漢景帝成功了,而朱標的兒子失敗了而已。其中有些事情,也許是天意吧,但是開國的時候不分封,天下沒那麼快安定,之後肯定又要削蕃,所以和朱元璋沒有關係,要怪就怪你既然要殺獅子,你就要做好百分百殺死獅子的準備。

  • 6 # 佳寧姐姐說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有26個兒子,即便是沒了兩個,還有24個呢,但是在太子朱標去世以後,朱元璋在立繼承人人這個問題上,反其道而行之,竟然立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為皇太孫,這是讓所有人都心有不甘的事情,但是朱元璋活著的時候沒人敢造次。

    皇太孫朱允炆一上臺,為鞏固自己的勢力,一上臺就大力的削藩,大家也都知道削藩削的是誰啊,還不是他那些各自為王的叔叔們,你當皇帝也就算了,一上臺就給各位叔叔來了一個下馬威,來個下馬威就算了,還要砸了人家的飯碗,這換了誰能忍?

    朱允炆的皇位,本來就坐的名不正言不順的,以前沒人敢造次,那是因為朱元璋活著,而朱允炆就不同了,大明的江山他寸功未立,誰能服他,誰願意給他俯首稱臣?朱允炆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在我看來削藩沒有錯,但是能不能緩幾年再做呀?一上臺就著手削藩的事情,這不是明擺著讓別人攻打自己嗎?

    朱允炆還是太年輕,設施衛生考慮問題比較片面,再加上年輕氣盛,想起來什麼就做什麼,本來就劍拔弩張的朱棣,經過朱允炆的一削藩,就更讓他有理由來攻打自己的侄子了,所以叔侄倆就聯手製造了“靖難之役”自己人打自己人,皇宮裡的親人和親人之間反目起來,更是會付出血的代價。

    “靖難之役”朱元璋確實有責任,而且是他的責任最大,他愛朱標愛的深沉,他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朱標一個人身上。並且數十年如一日的潛心培養朱標,奈何朱標身體不好,英年早逝啊,朱元璋愛屋及烏,所以就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炆,朱允炆是朱標的次子,朱元璋覺得自己最二的兒子去世了,讓兒子的兒子繼承他的皇位,應該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但是他沒想到的是,其實朱棣早就虎視眈眈,朱棣這隻猛虎發起虎威來,朱允炆可不是對手啊,他在朱棣的眼裡就像是一隻小貓,任其宰割。

    總結:“靖難之役”朱元璋和孫子朱允炆都有責任,那是被愛衝昏了頭腦,愛屋及烏,而一個則是太操之過急,目光短淺,能力有限,只能捱打的份了。

  • 7 # 劍驚風

    他建立的分封制度,就是埋下隱患!他的兒子們是不會反他,但不能保證不反下一代,不加強中央集權!遲早是隱患。朱元璋沒文化,政治智慧太低!再加上各地蕃王傭兵自重!比中央禁衛軍都多!怎麼可能不造反呢!

  • 8 # 圖文繪歷史

    導致靖難之役的直接原因是,建文帝朱允炆野蠻削藩,都是叔伯長輩,手段柔和一點,事情或許有轉機,削就削,當年漢武帝推恩令就是鮮活的例子,誰知愣頭青建文兄上來就叮咣幹,直接一擼到底,死的死,不是流放就是圈禁,根本不給活路,所剩的藩室跟建文帝正式決裂,而勢力最大的燕王朱棣成了眾藩之首。

    圖為朱棣畫像。

    本來朱棣對老子朱元璋所傳皇位就心存不滿,哥幾個在北邊受寒冬御外敵,出生入死,可皇位跟自己毫無關係,連公平競爭的機會都沒有,儼然生下來就是個苦力打工者,現在毛小子上臺,連活路都不給,先弄了5個,再矛頭對準朱棣,先是調走了受朱棣管轄的軍隊,又無故殺了於諒、周鐸等幾位朱棣的軍官,眼看不行了,朱棣連忙把在南京歲朝的三兒子朱高燧叫回來,然後以“清君側”的名義正式對抗建文朝廷,從此拉開了靖難之役的序幕。

    朱棣自立皇帝后,在陽山取石材3萬多噸,為朱元璋造天下第一碑,因石材太重技術有限,荒廢成為爛尾,圖為陽山碑材遺址。

    朱棣起兵可不是造反,名義是“清君側,靖國難”,這個口號非常有講究,靖,指掃除,難,指禍亂,意思是以武力的方式,清除奸臣,掃平禍亂。朱棣認為建文之所以這樣做,是受了朝廷奸臣的蠱惑,屠殺朱家子弟,讓皇室分崩,天下大亂,而朱元璋死前留下著名的《皇明祖訓》裡明確寫道“朝無正臣,內有奸逆,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所以朱棣是以太祖皇帝遺訓為理由,為天下伸張正義,掃除奸臣禍亂。

    朱棣的皇后挺正宗的,是開國第一功臣徐達的女兒,徐皇后,兩人合葬於長陵。

    剛好,當年朱元璋為了使小孫子坐穩皇位,確實頒發了《皇明祖訓》,裡面規定了皇帝該怎樣,藩王該怎樣,朝臣該怎樣,如果有違者,以奸臣論,殺無赦,特別是朝無正臣,有奸逆時,藩王可舉兵誅討,以清君側,有了這麼一個大理由,朱棣正式起兵並能很快南下,看看諸藩王均沉默,在當時其實是認同朱棣理由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說靖難之役的元兇不是建文帝,而是朱元璋的根本原因。

    圖為福建寧德上金貝村旁的建文帝陵墓指示牌,有傳聞建文出逃南京後,葉落於此。

    不過“清君側,靖國難”僅是朱棣一個理由罷了,打不贏就是清君側,打贏了肯定奪其位,朱元璋《皇明祖訓》裡的話還沒說完,朝有奸臣需要藩王起兵清君側的,必須是皇帝下令後,藩王才可以起兵,另外清除完禍亂後,藩王在京僅能待5天就要撤兵回藩地,還有這麼多的條件約束,顯然,朱棣只聽進去一半而已,最後是引援祖訓,以靖難為名,佔領南京,自立為皇帝,是為明成祖。

  • 9 # 歷史漫談君

    朱棣於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 建文帝起用老將耿炳文統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繼續討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謀略,致使主力不斷被殲。 朱棣經幾次大戰消滅南軍主力,於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應天(今江蘇南京) 。

    為什麼說靖難之役的元兇是朱元璋而不是朱允炆呢?

    第一、藩王實力都很強大,給朱允炆留下後患。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害怕兒子危及到他的地位,就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離皇宮都比較遠,朱元璋根本控制不了他們,所以藩王的勢力日益膨脹。等朱元璋駕崩後,藩王的實力特別是燕王朱棣的實力最為強大。

    第二、朱允炆繼位,朝廷很多人不服。

    中國曆代的君位繼承一般有三種:第一是兄終弟及,第二種是立愛立賢,第三種是嫡長子繼承製。這三種方法朱元璋都曾仔細考慮過,但最終選擇了嫡長子繼承法。

    但是在朝廷內也有一部分大臣對這個繼承人不服,認為朱棣不論在身份上還是能力上都應該強於朱允炆。同時朱棣對父皇的做法也存有不滿,這樣在朱元璋去世後更是虎視眈眈窺視著皇位。

    第三、朱元璋在位時誅殺了很多國家元老,造成人心惶惶。

    朱元璋是一位放牛娃,能夠成為皇帝,可以說一位是有勇有謀的人物,要不然也不會滅掉了元朝當上了明太祖。可是他天性多疑,自他當上皇帝之後,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他殺掉了自己很多跟隨自己很多年的元老級人物。

    相傳朱元璋做皇帝后,擔心那些與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兄弟們奪權,於是建造了一座慶功樓。慶功樓建成那天,他擺下宴席邀諸位文武功臣們前來赴宴慶功,暗地裡卻派人在樓下埋好大量火藥和乾柴,準備藉機引火燒樓,以除後患。

    這事雖然做得很隱秘,但卻被劉伯溫看穿了。席上,劉伯溫坐在朱元璋旁邊,悄悄將朱元璋龍袍的一角壓在自己的坐椅上。當大家喝得酩酊大醉時,朱元璋悄然離席。由於有衣角牽動,劉伯溫頓時警覺,於是跟隨皇帝出了門。果然,朱元璋下樓以後,功臣樓便籠罩在滾滾烈焰中。可憐赴宴功臣,全部葬身火海。

    以上雖說是傳說,但是朱元璋在位時,很多大臣被他誅殺,這是不爭的事實。

    以上三點導致朱允炆繼位後,朝中沒有信服的大臣為他效力,各地藩王虎視眈眈,所以說他的後臺不是很牢固,導致他的政權不穩。

    朱允炆登基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開始削藩。這些藩王可都是朱允炆的叔叔,不但有皇室血統而且勢力很大,對他的皇位威脅也最嚴重。朱允炆為了除去這些心頭之患,積極聯絡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

    削藩從長遠來看是對的,尤其是朱元璋封的這些個個都擁有實權,長此以往難保不成為亂臣賊子。只是朱允炆過於心急,對實力比較差的藩王都被他消滅,但是在燕王朱棣這塊就困難了。

    朱允炆在北平周圍及城內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燕王。可畢竟他太年輕,被朱棣渡江直逼南京城下,京師遂破。燕兵進京,南京城內的皇宮大院起了火,建文帝失蹤。

    朱元璋的打算是很好,立朱棣是太平一代,立朱允炆是太平萬代。如果讓大家知道做太子是立賢不立長,那後人就有更加正當的理由造反,天下更加不安!

    朱元璋規劃得很好,想用文韜的建文帝來管理朝政,用武略的朱棣來鎮守北疆。不過沒想到最後叔侄反目成仇,爺爺把孫子朱允炆推到了斷頭臺上。

    因此說“靖難之役”的元兇是朱元璋,而非朱允炆。

    校書郎工作室,雪月舞

  • 10 # 簡單平凡123123

    朱元璋:你是來搞笑的吧?這鍋我不背!

    很多人會認為朱元璋用心良苦並且心狠手辣,為了太子朱標和後來的皇太孫能夠更好的治理國家,不惜讓自己背上殺功臣的罪名,大肆殺害自己的開國功臣,把一大堆的驕兵悍將給解決掉了。

    事實上,朱元璋確實花費了很大的心血來安排大明的未來。朱元璋為了後代能夠更好的治理國家,決定幫子孫後代剷除掉驕兵悍將,藍玉、傅友德、馮勝、王弼等等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被朱元璋給消滅的。

    所以如果說靖難之役的元兇是朱元璋的話,朱元璋肯定會跳出來說:這鍋我不背!我為了後代能夠好好的管理國家,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幫他們拔出了那麼多的刺,我如此的費心費力,卻被你們說成是靖難之役的元兇,哪有這樣子的嘛!

    朱元璋到底有錯沒錯呢?有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就是造成靖難之役的罪魁禍首。

    為什麼說朱元璋是罪魁禍首呢?

    選擇朱允炆繼位

    選擇朱允炆繼位,是朱元璋的大錯。

    太子朱標的去世,讓朱元璋非常的難過,這可是他培養了幾十年的太子啊,就這樣去世了,白髮人送黑髮人悲劇,竟然發生在了朱元璋身上。

    但難受歸難受,大明不能沒有儲君,經過朱元璋的精心考慮,最終選擇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作為皇太孫。

    什麼?把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封為皇太孫?為什麼不讓自己的其他兒子當太子呢?古往今來,很少有這樣選儲君的,一般來說第一個兒子去世了,就讓第二個兒子當儲君,第二個兒子去世了,就讓第三個兒子當儲君,以此類推。朱元璋有20多個兒子,按道理來說,再怎麼輪也輪不到朱允炆當儲君的。

    可最終,朱元璋就是決定要朱允炆來當皇太孫。這就給未來埋下了重大隱患。

    為何呢?因為朱允炆只是一個柔弱的少年,沒有雄才大略,也沒有幹大事的魄力。選這樣一個人當皇帝,對於國家來說,也許能夠讓國家平穩發展,但無法有大的突破。

    並且,朱元璋的20多個兒子還在呢,他們看著皇位從自己身邊溜過,竟然落到了一個小毛孩手上,能夠服氣?肯定的心有怨言的。

    電視劇《朱元璋》裡面,就有這樣的一幕:朱元璋親自宣佈立朱允炆為皇太孫,讓藩王們和大臣們一起朝拜新的儲君。大臣們倒沒有什麼話講,但這些藩王們個個都無精打采,看起來十分失落。畢竟原本有機會可以當皇帝的,結果皇位卻從自己身邊溜走了,並且還落到一個小孩子手上,你說氣不氣人?

    朱元璋在世的時候,藩王們雖然不服氣,但都不敢說什麼做什麼,但朱元璋死後呢?朱允炆的麻煩就來了。

    藩王太多,藩王實力不斷擴大。

    朱元璋在世的時候,分封自己的兒子們為王,去守護大明的邊疆。結果是,大明的天下有20幾個藩王,表面上看,是朝廷坐鎮中央,領導的這些藩王,讓藩王們來拱衛大明王朝的千秋基業。實際上,這些藩王們的實力不斷壯大,等到未來的某一天就會對朝廷造成嚴重的威脅。

    朱允炆又是個柔弱少年,這些藩王們可個個都虎視眈眈的,給了朱允炆很大的威脅。

    朱元璋殺害功臣太多了

    朱元璋把功臣,特別是驕兵悍將殺死了很多,他的出發點是好的。把這些不聽話的驕兵悍將給一個一個除掉,為後繼之君解決一些隱患,好讓他能夠安心的治理國家。

    可是朱元璋忽略了一點,這些驕兵悍將在和平年代,也許是個包袱,但如果在戰爭的時候就是寶貝,如果這些優秀的將領全部都沒掉的話,一旦發生戰爭,誰能夠替皇帝打仗?

    靖難之役發生後,朱允炆非常難受的就是:手裡善於打仗的將領幾乎沒有,沒有優秀的將領,怎麼打?

    因此,說朱元璋是靖難之役的罪魁禍首其實是對的,儘管朱元璋本人是不會承認的。

  • 11 # 空夢歷史

    這鍋朱元璋可背不起,要說責任還是有一定的責任,但是要說元兇是朱元璋這就過分了,朱允炆老老實實熬死這幫叔父在削藩能整除那麼多事情?

    朱元璋的鍋兩方面:一、明知道繼承人不行還要選,有點博弈的性質;二、大量的分封諸侯王,同時制定了一系列限制藩王措施。朱允炆的也有甩不掉的問題:一、朱允炆剛剛繼承皇位就想削藩,水都沒燒開就下料,吃什麼?二、削藩動作太大,想要殺雞儆猴,問題在於一個孫子裝什麼大尾巴狼

    說到底“靖難之役”是一場關於朱家的內部鬥爭,關於皇帝的競爭。什麼主張新革新的文臣集團和舊親王集團的鬥爭都是虛假的,朱允炆當皇帝沒有實行過新政,朱棣也沒遵守祖訓。

    “靖難之役”根本原因藩王與皇帝矛盾激化

    朱元璋為了維持和鞏固一人一姓之天下,看到漢朝外戚干政、歷代宦官干政的情況,直接規定後宮,太監不能幹政。同時大手一揮分封諸侯王,使他們 星羅棋佈在全國的要衝之地 ,特別是邊防線上。

    雖然只給名分不給土地,但是諸侯王的權力依舊是很大,“冕服、車旗、邸第下天子一 等。公侯大臣 ,伏而拜謁 ,無敢鈞禮”,還有數千到萬的軍隊。

    這些條件直接造成諸侯王能夠造反的資本,只要給到一個缺口,那麼就會無限擴大。特別是沿邊諸侯王 ,更是嚴重地威脅著皇權的穩固。大封諸子為王朝代來的隱患,只要不是個傻子都能看懂。

    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繼位之後皇權的鬥爭開始激化,朱允炆下令不準諸王赴京會葬,只允許在本國哭喪。然後又下令王國所在文武吏士,悉聽朝廷節制,惟護衛官軍聽王。

    這些動作很明顯就能夠看出建文帝朱允炆對於藩王的限制,就是不想讓這群人碰面,威脅到皇位,以及各路藩王的野心和矛盾。

    等朱元璋下葬之後建文帝開始一系列的削藩操作,一出手就是五位親王的命運,有人被軟禁在宮中,甚至有人自焚而死。這樣一系列不計後果沒有節奏的削藩直接導致燕王朱棣起兵。

    建文君臣並未實行新政

    “靖難之役”也有人說是新政與保守派的爭奪,其實這只是一個藉口,朱元璋被人詬病的是一些列清算功臣和嚴重的刑法,但是真正的刑罰根本就沒用多少次,對於百姓更是極少。

    朱元璋曾經對新任命的刑部尚書劉惟謙說: “仁義者養民之膏粱也 ,刑罰者懲 惡之藥石也。故為政者若舍仁義而專務刑罰 , 是以藥石毒民 ,非善治之道也。”也就是說朱元璋懂得分寸,只是將這些重刑當成一個威懾作用。

    在徭役賦稅上也是如此,之前亂世時期遺留下來的嚴重賦稅直接導致江浙人民逃亡,朱元璋上臺之後進行:1、減免稅糧,2、可以用其他等價物品兌換,且不管任何時候,3、還有就是移民。

    3個點已經很惠及百姓,建文帝繼位之後命減蘇、松、嘉、湖諸府 田賦 ,每畝不得過一斗,也就是說在朱元璋的基礎上繼續惠及的政策。

    而關於改革之後的重文輕武或者重武輕文的問題,總是根據客觀形勢來決定的,本身並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問題。

    大明帝國建立之後,武臣的作用不如從前了,而諸勳臣亦多恃功驕恣,朱元璋對他們的懷疑猜忌更是與 日俱增,這也是朱元璋清算功臣的原因之一。

    在建文帝時期推動削藩的重要人物齊泰、黃子澄都不是頂級人才,他們在對燕戰爭中,不能運籌帷幄,只知增兵,不知擇將,愈到後來,愈顯出他們的無能。

    各方面綜合表現起來建文君臣並未實行與朱元璋截然相反的什麼新政,這個新政點不存在。

    朱棣並非一切遵守祖制

    朱棣爭奪皇位之後表面是要遵循祖訓,實際上也是走老路,當他奪帝位之後 ,繼續去完成建文帝的削藩操作,因為自己也是從藩王成為皇帝,知道藩王的威力。

    經過一番移徙、除爵、削護衛之後,各路諸侯王的實力直接被折翼,實力已經不能與之前相比,隨時都能被朱棣用一根手指碾碎。

    同時對於太監不能幹政這一條例也有鬆動,建立東廠就是最大的證明,讓一群太監去實行特務造成恐慌。

    朱棣也並不輕文,鼓動他起兵反叛,併為 其出謀劃策,在“靖難之役”中建立殊勳的是文臣姚廣孝。朱棣攻下南京,迎降的頗多名臣都得到格外器重。除少數至死不屈者外 , 就全國範圍而言 ,絕大多數都歸附了新朝。

    因此朱棣也沒有墨守成規,遵守祖訓,更談不上新舊變革執政。

    歸納

    只能說這一次是關於朱家皇帝的爭奪,對於異姓黨派來說影響並不是很大,從兩個人的對比來說還是朱棣略勝一籌,畢竟有年齡和經驗優勢。

    而朱元璋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剛剛死就發生這些事情,估計知道朱允炆和身邊的謀臣是這樣子,估計會認真選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受歡迎主播投票,張大仙成唯一百萬級,是夢淚二倍還多,頂9個貓神,真的這麼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