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甜膩膩的歌聲

    被稱為“漢初三傑”的張良,他的祖父、父親都做過南韓的宰相,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官二代”。秦滅了南韓後,面對國亡家破的殘酷現實,年輕的張良拿出全部家財在東夷招募到一位大力士,並替這個大力士做了一個一百二十斤的大鐵椎,叫他在博浪沙埋伏,伺機行刺秦始皇(《史記·留侯世家》)。秦時的一斤等於現在的253克,一百二十斤的大鐵椎,其分量相當於今天的60斤。張良為什麼做了這麼重的一個大鐵椎?原因很簡單:秦始皇出行,隨駕的護衛肯定不少,行刺必須在一定距離之外,如果鐵椎不夠分量,一是形成不了慣性,扔不到地方;二是即便扔到了地方,也成了強弩之末,失去了打擊力量。雖然最終的結果,大力士把鐵椎扔偏了,砸中的是秦始皇的副車,但從中也足以看出這個大鐵椎的威力。三國的曹操手下有一員大將典韋,非常勇武。他善於使用雙戟和大刀,軍中的戰士們於是為他編了這麼一句歌謠:“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表達了對他勇猛精神的讚美(《三國志·典韋傳》)。三國時的一斤等於現在的220克,那時候的八十斤相當於今天的三十五斤。公元197年,張繡反叛襲擊曹操的營地,典韋揮動長戟左右衝殺,一叉下去,十幾根矛當即被折斷。兵器的分量和人的勇武精神,相得益彰!特別一提的是,張繡反叛前,曹操曾設宴款待張繡,典韋拿著一柄大斧跟在曹操後面,曹操每到人前敬酒時,典韋就舉起大斧看著那個人,張繡及隨從都不敢仰視。典韋所持的大斧有多重呢?史料語焉不詳,但大斧的刃寬卻達到一尺,其分量想必不輕,或許正因為此,張繡及隨從才會望而生畏吧?中國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鎧甲,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其防護範圍包括全身,以防護範圍而言,是最接近歐洲重甲的中國鎧甲,但是也沒達到歐洲重甲那種密不透風般的防護程度。根據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KG,同時可透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為此,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29.8KG為限。此後,又把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定為32-35KG;由於弓箭手經常捲入近戰格鬥,其鎧甲定為28-33KG;而弩射手的鎧甲定為22-27KG。大概四五十斤。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 2 # 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造甲式 一副約用熟鐵四十五斤,加鋼三四斤,開成葉一片,鑽千餘鎚。每副表裡礬紙共重二十餘斤則可。南方用綿布舊絮夾中裡,外納作襖形,其袖左短右長。其樣各異,有鎖子甲、柳葉甲、寸葉甲、方片甲,各穿錠不同,又有皮甲。

    (約11.936kg)

    造盔式 每頂用淨鐵五六斤,每加鋼一斤重,圍赽細皮為止。如連為腦重二斤,其制諸如此頂樣不一,有名一塊鐵有四明盔,有六葉盔有皮穿柳葉盔,南方用舊綿花作盔以水溼為利。(頭盔約1.193kg)

    可以看出重量相比之前重達四十五六斤的邊軍甲要降低不少了。

  • 3 # 歷史地下室

    有個基本事實就是,各個朝代的鎧甲並不是統一的,不同地區,不同軍銜穿著的鎧甲肯定有所區別,所以就明朝而已,大體情況如下:

    據史書記載:

    明代一般軍官穿著愷甲,以銅鐵製成,甲片的形狀多為“山”字紋,製作精密,穿著輕便。兵士則穿鎖子甲,在腰部以下,還配有鐵網裙和網褲,足穿鐵網靴。明朝儘管逐漸普及綿甲,但頭盔一般為鐵質。

    明朝開始,綿甲逐漸普及,棉甲的製造比鐵甲容易些,成本也低,適合大量裝備。因此綿甲逐漸取代了鐵甲,在明後期開始大量,使用布面甲來代替鋼鐵愷甲。清朝統一時綿甲完全取代了鐵甲,到清朝中期後,各類冷兵器時代的愷甲基本上只是作為一種擺設而存在。這個過程恰好跟棉花在中國大量種植和火藥兵器成為主戰兵器的過程一致。

    此外,明代軍士服飾有一種胖襖,“長齊膝,窄袖,內實以棉花”,因是紅色,所以又稱“紅胖襖”。騎士多穿對襟,以便乘馬。作戰用兜黎,大多用銅鐵製造,很少用皮革。

    至於鎧甲的重量問題:一件布面鐵葉甲重量不過二十多斤,兩層全身甲也不過五十斤,如果只在上身穿雙層甲,就不過四十斤,明清武士為進一步減輕重量,多是內披鐵環鎖子甲外披布面鐵葉甲,重量負荷不過三十多斤,關於重量只能大體推算如上。

  • 4 # 小編虎哥

    據說,古代的冷兵器時代,盔甲就是將士們最重要的抵禦攻擊、減少傷亡的手段,不管在什麼時期,盔甲的質量和材質都不盡相同,從最初的布甲、皮甲到金屬盔甲,保護範圍也在不斷擴大,直至包圍全身,堅固的金屬盔甲固然有效防禦殺傷,但是這東西也是粉粒十足。

    在古裝劇中,常常出現很多身穿盔甲計程車兵,盔甲也會隨著人類武器的進化而更新換代,盔甲也逐漸由皮質衍化至金屬質,而甲又可分為甲身、甲裙、甲袖和配件幾部分。較早時期,銅質盔甲出現於西元前2600年左右的兩河流域,也就是當時中國的殷周時期,在盔甲的普及過程中又出現了面甲,腕甲等特定位置的護甲。但在十五世紀由於火器的發展,盔甲逐漸被人們以防彈衣所淘汰,那麼在中國古代,一套盔甲究竟有多重呢?

    以騎兵為例,人身上通常穿10到20公斤重的鎧甲,10公斤以上的就可稱作重騎兵,而重騎兵的人與馬總共要披甲25公斤以上,這樣看來,輕騎兵相較重騎兵要輕鬆很多,穿皮甲的騎兵所需穿的大概5公斤,皮甲上覆硬化皮革,多以鐵柳丁加強防禦,而穿鎖甲的輕則20斤,重的達到40斤,至於鱗甲就更難說了。

    對比歐洲騎士的板甲,雖然防護比較好,但穿起來並不是很靈活,因此多用於比賽和決鬥,而在中國古代的戰場上,基本不會出現。

    要說,中國古代戰士們的盔甲到底有多種,單以重量而言,中國宋代的步兵甲大概就是史上最重的鎧甲,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在宋朝,由於戰馬不足,所以對步兵的裝備尤為看重,根據史料記載,宋朝步兵重達30公斤,即便是弩手的鎧甲也重達22到27公斤。

    要知道,古代騎兵有馬,不會考慮體能的消耗問題,他們主要以防護為主,但是步兵需要藉助身體來揹負鎧甲,所以步戰甲多以半身甲為主,而且腿部也只是正面有甲,儘量為步兵減少負重,所以許多人都喜歡砍腿。

    再以古代岳飛,韓世忠等人為例,他們常以裝備著長槍長弩的步兵鎮祭拜女真騎兵,當時步兵的負荷更是高達40到50公斤。當然這些都是較重的盔甲,接下來我們在來說說輕的:

    清代,輕甲逐漸發揚光大,在清朝最多的就是棉甲,又稱鐵葉甲,是指在堅厚的棉或布料上鑲嵌鐵片,棉甲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輕便防寒的功效,比較適用於北方作戰,但是防禦程度,相對來說恐怕有點讓人唏噓!

    對於古代盔甲的重量,一般會根據不同職位和官職,佩戴不同的盔甲,但是如果像電視劇中的一身金甲穿在身,單從黃金的密度來看,就很費力,估計放在哪個朝代都很難穿的動,跟何況是打仗!

  • 5 # 小樊閒聊

    現在的影視作品中,表現中國古代盔甲總是看上去既厚又重,還往往是整體大塊。外形是很威風神氣,但卻與事實不符。

    實際上,透過研究和觀察古代文字及圖形資料,加上考古發掘所知的情況是:古代中國的盔甲,特別是鐵甲,基本是將幾百數千塊的小甲片,用索繩以極複雜的方法串聯起來。鉚合法一般只用於頭盔。銷接法極為罕見。這和喜歡採用整體板塊大甲、用鉚合和銷接方式連線的歐洲盔甲,有很大區別。除了東亞地區,中東和中亞地區倒是有一些和中國類似的盔甲,大體屬於一個系統。古中國的皮甲,有過最大徑400毫米的大塊實物出土,但多數也是如鐵甲一樣的小塊串聯。

    古代護甲

    以目前發掘出的一些鐵鎧鐵胄為例,滿城漢墓鐵鎧有鐵甲2859片、淄博齊王墓鐵鎧2244片、西安北郊漢墓2857片(含胄片)。這些甲片一般長3釐米,寬2釐米。廣州中山五路出土明代殘甲,總重量23公斤、甲片1088塊。每塊甲片長7-10釐米,寬2-3釐米,重7-14克。宋紹興4年(1134年)曾規定全套裝甲重量45-50斤、甲片數1825片,每塊甲片重0.26-0.47兩。但宋代盔甲甲身加披膊甲片總數超過2000也不是少數。據說因為甲片數量太多,士兵在領取後還要數清數量、稱出重量,分別登記造冊。想來也是一件很繁瑣的事情。唐代盔甲缺少完整實物,但也發現過很多殘甲,基本也都是窄細而長的小甲片。黑龍江出土的渤海國頭盔是用12塊甲片鉚接而成。前些年南韓出土了一套完整的唐軍皮甲,同樣是用眾多小甲片串聯,不過這些小皮甲塊形狀比較方,而不是常見的細長型。

    根據資料復原的皮甲

    那麼,由細碎甲片繩連而成的古中國盔甲,到底有多厚呢?廣州中山五路出土明代殘甲,厚度在1.5-2毫米。遼寧出土的十六國鐵甲,厚度在1.6毫米-2.6毫米之間。西漢齊王墓鐵甲厚度1毫米。西安出土漢代殘甲厚度在0.8-1.2毫米。河北出土北朝鐵甲厚度大都在1.5毫米左右。北京昌平明定陵發掘出的鐵甲特別厚重,厚度達3毫米。徐州出土西漢鐵甲,多數厚度在1-2.5毫米,但有一塊圓形甲片(斷裂成兩塊)厚度達3-3.5毫米,這塊超厚鐵片,據推測是鐵胄頂心部位。

    綜上所述,古中國盔甲的主流厚度是在1-2毫米之間,少數例外會加厚到3毫米以上。因為要用繩索串聯,所以這些薄薄的小鐵甲片上還佈滿了孔眼,少則一片上有幾個十幾個,多則有二十多個孔眼。然後用麻繩皮繩之類穿過去,以極為複雜的方式連線起來。這樣的盔甲,就外觀看,幾百幾千的甲片上佈滿密密麻麻的繩索(往往還是彩繩),是很可以讓密集恐怖症患者大傷腦筋的存在。

  • 6 # 讀史之樂

    明代盔甲經歷了扎甲——布面甲——鎖子甲的發展歷程。

    在明早期冷兵器為主,盔甲式樣以金屬札甲為主。到了中晚期火器使用漸多,盔甲以輕便的布面甲和鎖子甲為主。

    抗倭戰爭在嘉靖年間,在戰爭中火器已經十分普及,布面甲已經很常見了。布面甲實際上是鐵甲的一種,只是把甲片內建,布面朝外,看上去似乎是布甲,其實還是鐵甲。在內部釘有甲片,外面的布只起到連結作用。

    明代後期,以鎖子甲為主流。這種盔甲由金屬鋼鐵環支撐,但鎖子甲不用甲片,而以小型金屬環密集套扣相聯而成。金屬環越小,鎖子甲的密度越大,其防護效果也越強,有種稱號為“鐵布衫”,但卻要使用二十餘萬枚金屬環。明代兵書《武備志》說鎖子甲“槍箭極難透傷”。還可以直接套頭穿在戎服外,十分方便。

    明代鎧甲有多重呢?在呼和浩特市出土的一套漢軍實戰鎧甲,所用甲片共約650片,約合22斤;在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墓中出土的鐵鎧,其所用甲片達2859片,重約33斤。《大明會典》記載,青布鐵甲每副用鐵四十斤八兩。造甲每副重二十四斤、至二十五斤。

    所以,明代鎧甲重量和漢朝差不多,大約二三十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這些驗證實驗具體如何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