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民看笑話
-
2 # 曾雲金飛馬
歷史的真相誰又能還原,
當始皇帝“焚書坑儒”時,就是以得罪天下讀書人做為代價的,後世讀書人何人為他歌功頌德,還不全是“苛政慘法”蓋論嗎?
《大秦帝國》系列是小說,是演義,是在歷史基礎上全新評說。你不能要求他全面還原歷史真相。
但是《大秦帝國》是第一部全面解構這一歷史時期的優秀作品,它是有歷史基礎的,它的人物形象特點鮮明,架構豐滿,歷史事件敘述清楚,脈絡銜接清晰,讓人讀之不忍放下。
-
3 # 襄陽祖海
真實性是有的,但他畢竟是一部藝術作品,一部小說,是小說就有虛構,完全真實是不可能的。小說家為了突出人物、矛盾衝突,使故事更富有戲劇性,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張冠李戴、新增猛料、時空轉換等各種戲說手法的運用也是必要的。就如同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很多情節是靠想像出來的。否則就成了歷史記錄片,有幾個人喜歡看。大秦帝國我只看過第一部,總得來說,有以下幾點吧:一、叫帝國就不對了。秦帝國開始於秦王政26年秦王政稱始皇帝。之前則為秦國。而從秦穆公到秦昭襄55年,秦國國君並不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他們與其他各個諸侯國一樣還有一個頂頭上司周天子呢。雖然周王很不受各國國君待見和尊重,但是他仍然是名義上最高領袖。各諸侯國國君只相當於現在各省省委書記兼軍區司令員。二、人名稱謂。小說中頻繁的使用姓+名的現代人習慣稱呼。其實先秦時期,人們的姓和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使用的場合也不相同。基本上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嬴姓是秦國公族的姓,但是絕不是秦國公族的氏。根據歷史資料來看,嬴虔改稱公子虔或趙虔則更為合當時人的習慣。其他人也是此理。不過還好,編劇沒把衛鞅改為姬鞅(衛鞅又稱公孫鞅,衛華人,姓姬)。三、張冠李戴很多。第一部中,少梁之戰秦國大勝,改成了慘勝;龍賈是被公子卬給打敗的,時間是秦惠文王七年,小說給提前了好多年,並把功勞送給了衛鞅。四、樗裡疾是秦惠文王的小弟弟,此人在歷史上對秦國的強大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在《大秦帝國》中,比哥哥秦惠文王要大很多。五、魏國遷都是被秦國給逼的不錯,小說讓衛鞅提前收割勞動果實。另外,還有很多。如果有興趣,可以在閱讀小說的同時時拿本《史記》,對照著《秦本紀》、《秦始皇本紀》、《魏世家》等看。這也是學歷史的一種方法。
總之《大秦帝國》作為一部小說,把它當藝術作品來欣賞,要學習歷史的話,就要需要分辨真假了。《三國演義》的內容也有很大一部分虛構,也不影響它是一部好小說。
-
4 # 夏有涼風61
《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說實話我沒咋滴看,就看了幾段,說還原歷史真相,大的框架還說的過去,但故事內容有歷史紀年拼湊和按編劇改編的意思劇情,如其中一段“甘茂投齊”,甘茂逃出函谷關碰到的是“蘇代”,電視劇裡是在秦國見的“蘇秦”,秦襄王上位後,甘茂逃魏投齊,蘇秦早已經死了,怎麼會碰到甘茂。還有就是秦襄王上位後,走的還是“張儀削弱楚國”的策略,繼續削弱楚國,好像電視劇裡因楚國是羋八子的孃家,好像開始還很照顧的樣子。還有就是秦襄王贏稷是趙國給秦國送過去的,電視劇里弄的是秦人接回去的,還弄的驚險萬分,我看大秦帝國大部分都是虛構的故事,還原度不是很高。
如果想還原度高的話,框架應該遵循《史記》《通鑑》《戰國策》,在加以邏輯推理性的構思劇情,才能做到還原度高的戰國史劇作。
-
5 # 沱湖岸邊009
人的精神情感有一個維度,經歷是拓展這個維度的重要方面,歷史所蘊涵的家國情懷也在這個維度之內。歷史片無論大小一定要有專家組,演繹過了會削弱人們精神情感的那份崇高和厚重。
第一部將人放在家國功業之中,這是華人人文精神的基本點,主旨對路,看起來確實有厚重和崇高的感覺。後面兩部就不行了,第三部很爛。第四部可能也不會很好,導演想法太多就壞了。
永遠記住,家國功業是華人人文精神的基本點,中華民族幾千年一脈相承不絕如縷,就是因為有這點。
-
6 # 滄桑短笛
“還原歷史真相程度有多大?”題主的這個提問,本身就很奇葩。孫皓暉先生的《大秦帝國》是歷史體裁的小說,為啥要肩負還原歷史真相的責任?負責還原歷史真相的,是考古好嘛?
歷史上有個叫秦越人的。秦越人與一個叫長桑君的老者相識十年,長桑君給了秦越人一個藥方。按這個藥方服藥三十天後,秦越人坐在屋裡,隔著院牆看見院牆外面有一個人走過。從此,秦越人用這雙眼睛給人看病,隔著肚皮能看見五臟六腑哪裡有病,自然就藥到病除了。
這事你信不信?這可是《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的歷史(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史記》哦,“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記載的都不是歷史,哪還有什麼是歷史真相?
所以,是題主自己在扯淡。
回覆列表
還原程度不是很高,只是寫出了他心中的秦國而已!首先從第一部裂變中就把商鞅給美化了,商鞅的偉大就是一手打造了一個強大的秦國,而不是偉大到了只有公事而不談私事的地步!
第二部,崛起,張儀比蘇秦早出道,而不是在書中做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