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眾裡尋她仟百渡
-
2 # 我們不吃人
這是個語文問題,不是歷史問題。
1644年清軍都入關了,明思宗都自縊身亡了,能保得住全部國土崇禎還會上吊?
割地一詞通常和“求和”連著用,割地求和代表的是一種愚蠢屈辱無奈丟臉的態度。用《史記》的話來說就是“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打不過別人被人搶了地盤和主動把地盤送給別人求安穩是兩回事。
所以這個問題是詞語的理解,不是個歷史問題。
-
3 # 威1986235
十三省是政權能實際控制的地方,能有效實現政治統治,不存在政權真空,唐那麼大領土實際能給國家帶來收入有多少,觀整個唐仗雖然名義上的土地確實大,能有多少政治影響力,明代十三省是全部可以為國家提供經濟支援或人力資源(人力資源也是古代中國政府的收入),而且唐代史書從沒有記載國家有能力支援救災,大型長期型國家基礎建設,明以前翻遍史書,沒有民生這詞,明代以後,清朝時期漢人是奴隸,奴隸有過民生嗎,
-
4 # 冬眠的空白少女
領土方面吹牛是歷朝歷代的通病 ,明朝領土在朱棣時期達到極盛,此後就不斷萎縮,明粉老是認為被搶走比送出去要有尊嚴一點,從本質上看,沒什麼不同,說句難聽的,如果明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中國版圖無疑會比現在小很多。別的方面不論,單在領土方面,明朝可以說沒什麼建樹
-
5 # 90大歷史
其實很簡單,當時的遼東地區在成祖時期被加強了統治,到了仁宣之後開始逐漸廢棄,放棄了遼東地區的直接控制,而是派遣當地的部落首領來進行管理,所以在真個東北地區的控制力就隨著王朝的國力逐漸削弱,加上後來的大明·後金的薩爾滸之戰,直接導致之後努爾哈赤的“開掛”般的瘋狂佔領。
其次:看當時的西藏地區則是主要實行的是羈索制度,形成的並非是直接駐軍、由中央派遣官員前往進行管理。
最後:則是當時的西北地區、古時的西域地區則是因為明朝長達數百年和北元(瓦剌、韃靼)的長期對峙,就形成了一種此消彼長的形勢,僅僅只能控制西域地區的部分,在地理範圍內算得上一直保持和北元(瓦剌、韃靼)等政權的平分秋色。
這幾天都無疑隨著大明王朝的時間越來越長,長期消耗明朝國力。自然就不能真的長期對其幾個有控制力。
相對澳門則是類似長期出租的形勢。所以明王朝可以說是一直在維持,在經歷了抗倭援朝戰爭、和後金之間的戰爭後,其戰略收縮肯定是必然的,不放棄也不可能長期佔領。而明朝能維持那麼久也足見其強大之處了。在王朝滅亡前還能保持相當大的傳統統治區已經是很不錯了!以上就是個人的一些觀點了。
-
6 # GoodnIght淡年151375711
清之前沒有邊界概念地廣人稀。實力強時就是你的原住民受你保護,勢力弱了就往後退了。之後東西方接觸交往多了就有了各種糾紛了,自然條約就對勢力各方有了法理約束了。說什麼明不割土就不流行簽訂條約好不,你牛就是你的,當時有沒有世界警察聯合國干預要什麼條約。
-
7 # 浪裡個浪lee
首先,我們先弄清楚割地和丟地的概念。割地,一般情況下都是兩國交戰一方戰敗然後將本國的領土交由另一方進行處置。如,近代滿清由於打不過西方列強而簽署不平等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香港割給英國等等。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為了獲取外國勢力的支援將國土割讓給別國的 如,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 而喪失國土,除了割地以外還有丟地 既,在國家實力不濟或者決策失誤的時候守不住領土而被他國佔領的 像,唐朝疆域鼎盛時西達巴爾客什湖 北達貝加爾湖後來國力不振了北外族所佔 明朝,開始的時候是佔據了遼東關在的 但是後來後金崛起,雙方多次大戰 戰敗丟地所以失去了遼東!這是丟地而不是割地,所以請不要混淆了!但是,如果非要鑽牛角尖我解釋再清楚也沒有用
-
8 # 華夏之洪
清朝滅亡時,清朝能控制的“領土”就只剩下紫禁城了,不知道清吹有什麼臉來嘲笑明朝。而且明朝的失地都是起義軍與邊境少數民族所佔領,說白了還是屬於中華民族;而清朝的失地一部分讓起義軍所佔領,還有部分“賠”了外華人,說白了那些土地已經不屬於中華民族了。而且連自己的番屬國都打不過:
名稱
清緬戰爭
地點
中緬邊境
時間
1762年—1769年
參戰方
清朝,緬甸貢榜王朝
結果
緬甸獲勝,雙方簽訂和約,清軍退回雲南
參戰方兵力
清朝 63000人
緬甸 52000人
傷亡情況
清朝 傷亡19,000餘人,死亡14,000餘人
緬甸:傷亡11,000餘人,死亡4,000餘人
主要指揮官
乾隆皇帝,明瑞,傅恆;孟駁。
-
9 # 遊戲宗師2019
由於明朝末年宦官當權,民不聊生。那些番薯國王千里迢迢來見皇上。明朝末年幾位皇帝都是奇葩皇帝,不理朝政光想著玩。皇帝不見說。找魏忠賢去,沒空。這樣很危險,藩王是不是不想見我們藩王啊,我們不讓明朝管了。回去以後就獨立了。那些藩王性格直爽。新疆,西藏。蒙古的愛新覺羅家族。成立了清朝的時候,也沒有去人祝賀。不是不去是去不了。魏忠賢太監怎麼去啊!派一個小幹部去。給他氣的,你看不起我。我給你點教訓。拿下東三省。打到長城邊上了。加上李自成反了反了。能保住13個省就不錯了。
-
10 # 紅黑聖西羅
任何朝代到了滅亡之前,中央能控制的區域已經很少很少了,甚至都沒人再聽中央調遣了,這是歷史的必然性。
明末,農民起義席捲全國,北方又有滿清在蠶食領土,中央的控制力已極大的降低,很多地方都處於無政府狀態,但明朝並未向任何政權和人割讓土地,那些都是喪失控制權的土地,跟割讓有本質性的區別。
-
11 # 採菇涼的小王子
小編典型的智商有問題!割地和失地是一個性質的詞彙?割地是喪權辱國的行為,失地現在指沒有能力丟失的土地!這是一個概念嗎?那當年日軍侵華我們失了多少土地也是割地了?基本每個朝代的更替都是在推翻前代的基礎上成立的,當然不包括篡位。那依你這個邏輯每個朝代都是在割地的基礎上亡國的?
Ps:學好語文再來講歷史可以嗎?
-
12 # 璀璨的雙子星
打個比喻吧,戰國時代前期魏國很牛逼,攻打秦國,秦國戰敗丟失了一片土地。魏國又想攻打南韓,南韓害怕了割了一片土地給魏國。這能一樣嘛?秦國雖丟失了土地,卻努力過至少也消耗了魏國。南韓呢?這麼做只能是在供養魏國,如果其它國家都像南韓,呵呵,大魏朝就要登場了
-
13 # 夜夜夜夜的黑
所謂條約制度,領土概念都是近代隨著與西方列強的衝突才產生的,之前中國的天下概念,所謂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晚期之前中國曆代的所謂疆域和實際控制是兩回事,西漢設一個西域都護就算領有整個新疆直到中亞,唐朝安西都護府甚至西至阿拉伯,元朝嶺北行省直接統到北冰洋,只能說是中原王朝的影響範圍,不能算現代意義上的領土,將二者比較沒有任何意義。話說回來,王朝勝敗更迭,還是靠實力說話,勇敢和激情倒是次要的,如果崇禎放棄北京,或者大明還能多延續幾年,回到宋金對峙時的局面,改寫歷史也猶未可知。
-
14 # 孝陵衛小校
明朝的領土共分為兩部分,顧誠先生指出:
帝國的整個疆土是分別隸屬於行政系統即六部——布政使司(直隸府、州)——府(直隸布政司的州)——縣(府屬州),軍事系統即五軍都督府——都指揮使司(行都指揮使司、直隸都督府的衛)——衛(直隸都司的守禦千戶所)——千戶所兩大系統的。通常所說的兩京十三省是指行政系統管理下的明代疆域,這也就是通常對明代疆土產生誤解的地方,明代除兩京十三省之外的領土(奴兒干都司、烏斯藏都司等)屬於都督府管轄下的軍事控制區,也就是說明代國力強盛的時候就是明朝實際控制的領土,如果國勢不振就容易被外族侵佔。
明代的衛所歸納成四種類型:1.沿邊衛所;2.沿海衛所;3.內地衛所;4.在內衛所。
在內衛所是指兩京(南北直隸)的衛所。沿邊衛所、沿海衛所、內地衛所相對於兩京又被統稱為在外衛所。內地衛所是指十三省的衛所,沿海衛所顧名思義。
沿邊衛所是一個很大的地理範疇,從東北到西北,以至西南的邊疆地區,這些構成大約半個明帝國疆域的地方,在明代(特別是在明初)一般不設行政機構,而由都司(行都司)及其下屬衛所管理。例如東北地區在明代分隸奴爾幹都司和遼東都司。奴爾幹都司的轄地包括整個黑龍江流域、庫頁島和今吉林省等地方;遼東都司則管轄今遼寧省大部分地方。永樂七年在遼東都司治所(今遼陽市)設自在州,在三萬衛、遼海衛治(開原城)設安樂州。
網上現在最火的一個地方叫遼東,特別要注意的是在明代遼東屬於山東省,歸遼東都司管。
在洪武時期大寧都司也是明朝的領土,只不過永樂以後為了將寧王撤回內地,另酬兀良哈蒙古對朱棣靖難的支援,將大寧都司內撤,其屬地歸於兀良哈管理了,這些地區設定羈縻衛所進行管理。烏斯藏都司,關西七衛也是如此。
明中後期,大量羈縻衛所與明政府關係很微妙,明朝已經很難對其進行管理了,努爾哈赤的建州衛就是明證。如果以1644年北京的陷落為標誌,那麼明朝控制的地區連十三省也達不到了。
-
15 # 宇宙165310810
被控制的地和割地一樣嗎!傻逼。照你這樣提無腦問題, 滿清末期 新疆 蒙古 東三省 西藏 廣東 廣西 沿海地區是不是全是割掉的!其他地方被革命軍控制的是不是割掉的!你應該這樣問 號稱一千萬平方公里版圖的滿清為什麼控制為零,只能呆在北京城。
-
16 # 茅哥
這就說明明朝根本沒那麼多土地,只是明粉單純的吹牛逼而已和亞洲第一大國南韓的歷史地圖如出一轍。世界各國史書都不承認明朝的領土劃界就是鐵一般的事實!
-
17 # 庭州行者
這個問題分兩個部分來看,一是明朝有沒有割地,二是明朝為什麼只剩下漢地十三省。
明朝是否割地這個問題回答很明確,明朝沒有割地。所謂割地,是指透過條約等法定形式,將原屬於本國某一部分領土的主權主動轉讓於他國,一般含貶義,用在戰敗等一方無力對某部分土地行使主權的條件下。
從這個意義上講,明朝只是因為戰爭失敗丟失了大片土地,如明朝中期的河套地區,新疆哈密衛,後期的遼東,以及臺灣島,而並沒有主動轉讓該部分土地的主權。所以,明朝統治區域的減少,與並不是因為割地,而是由於戰爭失敗被奪取。
明朝的國土面積到底有多大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先看一張最常用的明朝疆域圖
這張地圖是明朝全盛時期的控制區域,即永樂年間的控制範圍,權威的答案是997km^2。西至西藏全境,東至遼東,南至越南北部,北存疑,確切講,東北存疑。由於本圖將東北只劃到了外興安嶺,但按圖中所表示,繼續向東北還是明朝控制的區域,所以,有的圖直接進將明朝東北邊境劃到了白令海峽沿岸的東西伯利亞地區。
這顯然是不正確的。因為奴兒干都司管轄的範圍最多到達庫頁島以北過一點的地區,這就是明朝在東北地區的控制範圍。也就是說,明朝對東北的控制範圍並不是一直到白令海峽,而是到庫頁島往北就截止了。下面所列的地圖,顯然是不正確的。明朝從來沒有控制過勘察加半島和楚科奇半島。
再說西藏。元朝和清朝對西藏是有實際統治權的,但明朝只擁有名義上的統治權。這表現在,明朝對西藏沒有駐軍,西藏擁有獨立的軍隊;再者,透過《明史》各皇帝本紀可以發現,會出現 某某年,烏斯藏進貢的字樣。烏斯藏,即明朝對於西藏的稱呼,這表明西藏是對明朝進貢的,所以明朝和西藏的關係,更類似於宗主國和藩屬,而不是中央與地方,因為地方不會對中央“進貢”。且,烏斯藏與蒙古的關係,比其與明朝政府的關係更為密切。
越南,在永樂年間短暫地被明朝統治過,但在朱瞻基宣德年間又獨立了出去,所以其在明朝版圖內的時間很短。
而西域的哈密衛,則於1514年,即正德十一年被吐魯番汗攻佔,自此,明朝退守嘉峪關,其對於今天新疆地區的統治宣告結束。而河套地區,河西走廊,則一直被蒙古人所騷擾,在弘治,正德年間,也被蒙古人所逐步佔領。
最後,隨著建州女真佔領遼東全境,明朝在遼東的統治宣告結束。
這張地圖,便是明朝實際建立牢固統治的範圍,實際上,也就是所謂的漢地13省。
綜上,明朝的確沒有割地,但其牢固統治的區域,並沒有多麼遼闊。
-
18 # 馬老漢
明朝的省設"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主要是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地區。除此之外還有土司制度,即在邊遠民族地區任命當地首領為地方官員,行軍事、行政管理權,屬軍政合一的機構,土司地區承認明朝皇帝為其元首,並向朝廷納貢,明朝廷也不監督過問土司管理工作。另外還有些藩屬國。明末,土司地區和藩屬國變化較大,有的脫離了中央政府,甚至有的朝廷對抗。至於土地面積,原本不屬於明朝,也無所謂丟了。
-
19 # 手機使用者5555800235
明朝的時候西方白人殖民者還沒有大規模入侵中國,哪來的割地?向誰割地?好在西班牙無敵艦隊被英國消滅,否則大明王朝很可能重蹈印加帝國覆轍。
-
20 # 劉三解
這種問題是典型的外行話,不過還很常見,簡稱就是“地圖開疆”。
其實,中國古人對於領土疆界的概念與今天並不相同,也沒法做到像今天一樣精確,可以說,中國的疆域的精確劃定,還是新中國之後的事情,在那之前的晚清和民國,仍有一堆未定、未勘的地盤。
回到古代的概念,什麼是王朝的疆域?
要分成兩個部分:
1,本部;
2,羈縻。
所謂本部的標準,很簡單,就是“編戶齊民”,也就是百姓進入國家行政管理的系統,即地圖、版籍上於國家,也就是有區域,有戶口登記,有稅收。
所謂羈縻,《新唐書》描述得挺清楚:
唐興,初未暇於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諸蕃及蠻夷稍稍內屬,即其部落列置州縣。其大者為都督府,以其首領為都督、刺史,皆得世襲。雖貢賦版籍,多不上戶部,然聲教所暨,皆逮州都督、都護所領,著於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號為羈縻雲。也就是說,羈縻區域是向朝廷臣服,然後首領領受朝廷下賜的官職,可能會定期、不定期朝貢來送貢物,但是治下的戶口、地盤,歸其自行統治。
而我們看到的歷史地圖,往往是將上述兩者都畫在一起的,比如明朝的奴兒干都司,到明朝滅亡的時候,一部分受封為衛所官的部落還儲存著明朝下賜的官印,但是這部分衛所官,只能算是“羈縻”衛所,與明朝本部的衛所並不相同。
事實上,明朝與前代還有不同,戶部系統下治民戶,掌握民籍、土地之外,還有五軍都督府系統下治理世襲軍戶的管理序列。
這部分世襲軍戶所在的治理系統,一樣是“有土”、“有籍”。
“羈縻”的關係,外擴,就是所謂的朝貢“屬國”,比如阿拉伯人在公元661年入侵波斯之時,波斯王子俾路斯遠赴長安向當時統治中國的大唐要求提供軍事協助。大唐於是在波斯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設波斯都督府,任命卑路斯為都督,隸屬安西都護府。
按照地圖來說,綠色部分,都屬於大唐的疆域,但是大唐完全不可能實現真正的管理,也沒有什麼“地圖、版籍”上於戶部、兵部,不過就是臣服冊封的關係罷了。
如果說把這種關係視為領土,那麼明代在東南亞的疆域應該是到馬六甲的,但是肯定不能算,歷朝歷代,真正能夠實現管理的,都是本部地區,具體到明朝,也就這麼大:
事實上,明朝本部地盤,在西南方向已經比唐、宋擴張了很大一塊了。至於題主所提出的問題,其實很簡單,除了明朝初年,靖難之役後,朱棣主動棄守的一部分北方土地,以及明朝中期丟失在蒙古人手中的河套地區,整個明帝國確實沒有割地,但是歷史地圖上那廣闊的10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本身就沒有全部實際統治、管理過,少的,可能本身就是“不存在”的東西。
明朝極盛的事情是永樂年間,面積870萬平方公里。到1644年,明朝丟掉了整個東北,哈密衛,內蒙古9衛,烏思藏,臺灣,澳門,領土面積僅剩漢地13省350萬平方公里。比北宋稍大一點點。
回覆列表
丟地與割地兩碼事。而且明朝及此前大部分漢人正統王朝的基礎版圖就是那二京十三省(也稱漢地十八省)所涵蓋的那些地區。
行省是元制,明初曾沿襲行省制,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設府和直隸州,府以下有縣和屬州,各直隸州以下有縣,形成了一個省府州縣四級制與省州縣三級制並存的大體格局。後分設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掌各省軍、司法權力,後逐漸被巡撫制度代替,巡撫常常成為各省權力統一的最高長官。
清初為便於統治明代故土,仍沿用明制承宣布政使司,僅改北直隸為直隸,南直隸為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廢除了南京為留都的地位。康熙初,改布政使司為省,因認為全國區劃為十五省,其制過大,所以分湖廣省為湖南、湖北兩省,分江南省為江蘇、安徽兩省,分陝西省為陝西、甘肅兩省,原漢地二京十三省被拆分為十八省。
清朝將領土分為原明朝內地的二京十三省(後調整為十八行省)和外圍的東北、蒙古、新疆、西藏五部分。將內地十八行省,強行規定為漢人的法定居住地區,其範圍和歷史上的中國正統王朝的主要統治區大體一致。
在清朝末年,內地十八省被一些華人稱為“中國本部”,意指歷史上中國的心臟地帶,或相對於不斷變動的中國外圍之邊疆地區(包含亞洲內陸地帶與其它地方)。
該名稱的出現,具有政治意味,辛亥革命之前的革命黨人亦以中國本部的十八省作為其“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範圍。這個範圍,也是以我們耳熟能詳的九州為基礎的,歷史上漢族政權的版圖,基本上是以禹貢九州為藍本的,經過歷朝演變,尤其是外族政權的擴充套件,形成了現在的樣子。秦始皇的秦長城,基本上是按照九州的北部邊界修築的。在漢族執政時期,九州以外的土地,基本上是以番國的形式存在,中央政府基本不參與治理。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漢族居住地域也在發生變化,由於清朝末年漢族人口大量移民東北,東北也被看作也看作中國本部的一部分,如《中共二大決議》中的中國本部就包括東三省。
隨著中華民國的建立和全國的統一,對漢人的居住範圍的限制逐漸取消,漢族的居住地域擴大,以及政治家的同化民族統一全國的需要,中國本土的概念被較少提及。
英華人威廉·溫特博特姆在1795年介紹清帝國統治下之中國的書中,提出了“China Proper”(現代才由某些人翻譯為“中國本部”)的概念。在第二章“中華帝國概述”的起始,他說“為試圖對這個龐大帝國做一概括描述,應進行下列解構:
一、“中國本部”(China Proper);
”溫特博特姆將明朝之十五行省的疆域歸入中國本部;
二、“中屬韃靼”(Chinese Tartary);
包括西伯利亞、滿洲(東北)、蒙古、東韃靼(含今天的新疆、阿富汗、北巴基斯坦等)等地。
三、“中國的冊封屬國”(States Tributary to China)。
包括西藏、北韓、琉球、安南、暹羅、呂宋等。
現在對少數知道中國本部這個詞語的華人來說,中國本部一詞具有冒犯性,因其暗指中國的部分領土並非“本部”、“本土”,“中國本部”一詞由此可作為分離主義者的論據。此外,支援臺灣、西藏、新疆或內蒙古獨立者則傾向於作出這樣的區別,且更習慣於以“中國”直稱。
回到問題,在明朝庭看來,明朝本土就是指的所謂二京十三省,其它都是是歸化地區,得失均不傷國本,也算不上割地,這是其一。其二是山海關以外部分地區因戰失利而丟失,但並不是割讓,因此也不算割地。這點與宋朝的割地求和,苟且偏安有本質區別。宋欽宗時期由宰職大臣拿著聖旨帶著金軍去接收割讓的城池,宋哲宗為了友邦親善主動把王安石變法的成果——千萬將士浴血奮戰從吐蕃手裡搶回來的土地拱手送人,這叫割地,媽的,想想就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