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功明學易

    一年又一年,今年又將至!春節近在咫尺,拜年的禮品都準備好了嗎?我這裡是安徽省的南部,拜年的習俗也會因地而異!大年初一吃好早飯就要放鞭炮的,慶祝新的一年的第一天,我們叫出行,意思是新年第一天出門要吉祥!初一出行第一站是要去左鄰右舍最年長的長輩家去,送上祝福!老人們當然也會用茶點招待我們以表謝意,略坐片刻便要前往下一家,整個上午就穿梭於村子裡互送祝福中度過!下午便在家中休息,或者約上三五好友一起打牌消遣,正常情況下午是不串門的!從大年初二便開始走親戚了,按照家中的輩分依次走訪,比如外公,舅舅,姑姑,姨媽家等等,按傳統講究是每天走一家,並且只能是在上午。但是現在生活節奏快了,也就沒這麼講究了,一天走幾家,或者晚上拜年的也有,只要提前說好,自然就隨意了!不知您們那裡是怎樣的呢?一起聊聊吧

  • 2 # 丁佔愛

    到了大年初一,小輩早上天剛亮,就給大家庭長輩磕頭拜年,這也是一種尊老愛幼的傳統文化習俗。

    繼續保留傳統文化美德,我看對教育後代思想品德有很大好處。

  • 3 # 雅志居士

    春節的由來大家一定要明白主要還是由於中國幾千年均是以農業耕種而以植物的生長週期來確定的閒時節日符農業人口的需要頗具合理性!

    由於年末歲初農瑕時長人們就形成了相應的許多的編排講究禮節套數都很好,如:廟會燈影戲唱歡聚,走親訪友恭賀拜福等,這些都是可以促進家人親情熱絡同時也有為族群間的溝通交流系例有益善為!

    至於給長輩磕頭的方式也己顯陳腐久遠可揖手鞠躬心誠即可了!

    總之由於此節日太久遠時長,所以對每個華人來說春節是最重要的熱望和企盼總和,它是收穫和預示著一切美好新希望的年節開始!

    但隨著新中國的功勳卓越主因改變了純手工的農耕生產方式而使人民的生活需要得到了極大的質量最佳化,1949年過去由於工業化的佔比不明顯但現在己近50%左左且常居都市的人口己近7億人,所以農耕的節日人口數量還會隨著都市現代化的擴充套件會變得更為簡潔了!

    上述是大勢趨無人可以阻擋,至於如何保留中國風範又更兼具國際化是需要人們探討摸索的即農業假日時間讓位於工業還是工業去將就農業空餘時間?畢竟工作時間業務流程對應我們也己近二百年在與世界接軌了!

  • 4 # 張發

    在我們農村初一那天早上在本村,首先給家族長輩的拜年,都是行禮,給父母,磕頭,初二至十五前,帶上禮品去給遠路程的親戚朋友拜年。

  • 5 # 高山流水71112561

    拜年的習俗各不相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古老的拜年習俗也慢慢的被淡化了,在電視廣告中,春節聯歡晚會上有“向全華人民,全球華人拜年的”這樣的場境見到不少,其它同事,朋友圈裡也很少看到拜年的圖片或影片。我到現在為止也不曾見到過一次真正正規的晚輩向長輩拜年的跪拜議式。

    聽父親說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要在廳堂八仙桌上擺一些糖果,最少四個,點一對紅蠟燭,長輩穿乾淨禮服端坐在八仙桌左右兩側的椅子上,按男右女左排列,晚輩雙手抱拳先拜後下跪磕三個頭,禮畢長輩起身扶起,然後發紅包,小孩子還給一小封鞭炮。

    我小時候父親領著去舅家,父親給我幾個舅舅說,讓外甥給舅磕個頭拜個年吧,舅舅連忙阻止,說免了,免了。後來我才明白外甥給舅拜年是要紅包的,難怪舅舅要叫免了。

    六十年代都窮,我舅家也不富裕,後來每次到舅家只要幾個鞭炮,不提拜年了,免得舅舅們為難。

    拜年是一種文化,是一種禮儀,現在春節期間同事,朋友,親戚都是用春節好,過年好取而代之。晚輩們也不用再給長輩們磕頭了,但紅包還少不了,長輩們,舅舅們現在都有錢了。

  • 6 # 每日食果蔬

    記得小的時候都是磕頭,給個紅包啥的

    現在都是大年初一同輩一群人到長輩家挨個轉一圈,說說拜年了,新年好,吃個瓜子個點水,就走了,接著下一家,用不了2小時就全部搞定了

  • 7 # 老皺396

    大年初一拜年,先去親叔伯家中,打拱作揖祝賀吉祥話,然後約齊親堂兄弟一眾,挨個順序拜同姓共祖家族的逐戶拜年,主人放鞭炮迎接,互賀新年,說些吉祥祝福話,因村中雜姓,拜年的人群常碰見,關係好的順便說個祝福,當然,自己家裡高香紅燭祭拜天地祖宗神靈,八仙桌上擺滿糖果瓜子,準備好鞭炮迎接親人拜年,一般由家中長者或當家人操持,家族互拜認祖歸宗,代代相傳。

  • 8 # 馮智慧

    不會常嗑頭,新世紀,新風尚,特定情況下,有時也能看見小孩過年時給老人嗑頭。增加過年喜慶氣分,農曆新年快要到了。祝朋友們幸福快樂,青春永駐。

  • 9 # 愛逃課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有些地方拜年不僅互相問好,還要磕頭。那麼,過年磕頭的習俗從哪來的呢?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有人說,磕頭是咱們華人長期形成的習俗,是一種禮儀形式。磕頭禮儀的背後表達的是一種感恩之情。現在的確有很多地方不再磕頭拜年,但是多數是自然發展的,是村民的自願,要尊重這一傳統習俗。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開放,很多青少年文化偏西化,不重視傳統文化,因此傳統的東西越來越少。一些人錯誤地認為磕頭是封建落後,其實作為一種禮儀,有其存在的價值。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等。

  • 10 # 大海楊帆客

    我是蘇北地區徐州人農村人,我們這裡大年初一要起來給爺爺奶奶磕頭,至於家族的其他長輩是不磕頭的,只是互相串門去問候新年好。現在都是流行長輩給壓歲錢,我小時候處於70年代,除了爺爺奶奶給一毛錢外,親戚朋友是不給錢的。

    一毛錢不少了當時,一分錢可以買一支鉛筆,二分錢可以買一個寫字本。

    我外公外婆家是山東棗莊地區農村人,家族非常大,規矩也嚴重,前中後三個村子都是他們一個姓氏的人,每到大年初一會由年輕一輩裡年齡大的男生帶著一群年輕人與孩子浩浩蕩蕩的去給家族中各房長輩拜年。

    按照輩分高低輪流來,而且到了每家都要認真磕頭,只有瓜子花生糖果,是沒有人給錢的,通常全部走下來就到中午了,然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受到儒家文化深刻影響,山東人特別注重這些細節,是由內心而發自己認可的生活舉動,不是那些人所說所認為的陋習。

  • 11 # 我愛我家9412817982996

    這是我自已家的習俗小輩過年必須給長輩磕頭!因為長輩把我們養成人!我們小輩在大年初一早上起床第一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嫂子!排著磕頭做一!做完在一起團團園園!高高興興!熱熱鬧鬧!開開心心過一個歡歡樂樂的團園年,過完團園年在一位位步入工作崗位!就這麼簡單!祝新老朋友新年快樂!

  • 12 # 軍旅詩人作家攝影家

    過春節大年初一一大早大家穿上新衣服挨家挨戶上門走訪看望長老互賀新年祝福美好生活拜年這一習俗自今還是城鄉居民成為新年主要的拜年方式活動,人們選擇這個方式也是對中國文化幾千年以來優秀傳承,尤其是對父母長輩不但孩子們磕頭而且五六十的老人給上了年紀七八十歲更年老的老人也要跪拜磕頭,百善孝為先,一代代傳承下來的來規矩一直延伸至今。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過年拜年發生了新變化,微信拜年,小影片拜年,過年互相串門送去新年祝福,鞠躬抱拳作揖行禮說過你祝福的話語等也是人們拜年的主要方式,也有的地方甚至很多人繼續保留磕頭拜年這個方式,磕頭拜年完全是個人所願,給長輩磕頭拜年也是出於自己真誠的自願與心願。過年不管什麼樣的形式,只要心存感恩之心不忘父母養育之恩懂的尊老敬老孝順之禮就是最好的新年美好祝福!

  • 13 # 堅持信仰的老頭

    70年代,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到春節晚輩都要給長輩磕頭。那時我上中學,每年大年30的上午都是由我給我爺爺去上墳。我奶奶會吧春節最好吃的東西每樣盛上一碗,在拿上一瓶好酒,(那時杜康,汾酒,西鳳市面是買不到的)記得頭一次拿的是西鳳酒,給爺爺倒了一杯,我把剩下的嘴對嘴幾口就給喝下去了。晃晃悠悠的回家了,害得我父親又到墳地把碗筷拿回來。我奶奶不但沒有生氣,還很高興。再後來去我奶奶總是讓我帶兩個杯子,說讓我在墳地找個背風的地方,陪我爺爺喝完酒再回來。在那個年代,這可是美酒佳餚啊!藉著我爺爺的光吃了頭口喝了頭口,現在家庭聚會時,還會提起當初的事情。

  • 14 # 半個南山人

    拜年是華人流傳了幾千年的過年習俗,過了大年三十,人們便開始走親訪友,互相拜年祝賀。

    人們為啥要互相拜年?這裡面還有個原因。

    相傳,古代有種人面獨腿叫“年”的怪獸,每到除夕都要出來興風作浪。所以到了年三十這天,家家都要緊閉門窗,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互相打氣壯膽,祈願能平安地度過除夕。三十一過,年也就離開了。因此,能活過了三十,就算闖過“年”關。到正月初一,僥倖生存下來的左鄰右舍便互相道喜,慶祝大難不死。後來,春節拜年的習俗也就延續了下來,這就是為什麼要拜年的原因。

    那麼春節同事朋友相互拜年的習慣又是怎麼來的?這裡還有段趣事。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程咬金、尉遲敬德等人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二人之後各自居功自傲,誰也看不起誰,關係日趨惡化。

    李世民看到二人如此勾心鬥角,卻不知如何化解,便憂心忡忡。魏微見此就說:“萬歲,您的愁苦我瞭解,我有一法可解您的憂愁。”李世民一聽,急忙問何法?魏微道:“明日是年三十,您在早朝的時候屈尊給大臣門拜個年。就說新年討吉利,希望大家初一也能互相拜年道賀,拜年時不光要說吉利話,還要檢討自己的言行,以求新年有個新氣象。”

    李世民一聽,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倒不坊試試看。於是第二天上朝,李世民按照魏微的建議拜完了年,吩咐道:“明日免朝,都相互拜年去吧。”大臣哪有敢違背的,所以年初一一大早,文武百官熱鬧了起來。但程咬金還是不肯低頭,正在家裡想怎樣才不違皇命,尉遲敬德卻登門拜年來了。程咬金一看尉遲敬德先讓了一步,自己也就讓步了。於是,兩人互相道賀,說起了自己的不是。透過拜年,兩人的疙瘩也解開了。

    現在,拜年己經成了人們溝通感情,互相表達祝願的一種方式。

    拜年的習慣一般先拜家人,後拜左鄰右舍、親朋好友。如果是給尊者拜年按傳統是要磕頭的。

    大家互拜時,可以行恭手禮就可以了。

  • 15 # 山東農民劉哥

    大家所居各地,風俗各有不同。在我們山東半島地區的農村,過年時每家正房正北都擺上方桌。掛上族譜,供上香燭,魚肉,果品。很是隆重。小輩人還是要給親近的長輩們磕頭拜年的。象是爸媽,爺爺奶奶。現在也是如此。

    記的六七十年代。十多歲以上的男孩和家人吃過年夜飯後,先給爸媽爺爺奶奶磕頭拜年。爺爺奶奶笑哈哈的每人分兩角壓歲錢。爸媽也給個一角兩角的。也可能給一掛小鞭炮。然後跟著大人們端著食盒,香紙去給(本族)長輩們磕頭拜年,吃糖果,不給壓歲錢。結了婚的女性(嫂子嬸子們)是在年初一吃過早飯後,三五成群的去給長輩們拜年。年三十晚上也是給公婆磕頭拜年的。那時農村還比較窮,但過年的情景很是期盼。每到冬天就數著日子盼年。

    我們山東是孔孟之鄉。受儒家思想影響的緣故,特別是農村老一輩人還保留著這種過年磕頭的思維。

    過年嗎,就圖個喜慶。只要老人,孩子,全家高興就好。致於磕頭嗎,也算不上迷信。只是個風俗而已。無可厚非。

    在此提前給天下的長輩們拜個早年,祝您們身體康健,壽比南山。祝年輕的朋友們工作順利,萬事如意。祝小朋友們活潑健康,都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 16 # 漂洋姿姿

    每個地方拜年風俗不一樣吧,我這邊不給長輩磕頭拜年,只有長輩過世才會磕頭,像我這邊拜年至少給長輩包200紅包再買50至100多的東西拜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的有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情麼?明明已經動心了卻還要拼命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