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他丟東西,說是我,我一雙手全被撓傷了,我真不知道我該怎麼教育他了,他是誰都打?
1
回覆列表
  • 1 # 幼兒園老師李貓貓

    第一步:問清楚原因

    當我們發現孩子偷東西的時候,首先一定要平靜的問清楚,他為什麼會這麼做。

    第二步:教會孩子明是非

    你要告訴他,這麼做是錯的。無論是在家或外面,誰都不喜歡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孩子。比如他拿了隔壁妹妹的玩具,她會因為丟了心愛的玩具傷心生氣,不再和他做朋友。

    第三步:給孩子立規矩

    明確告知孩子,不可以不經允許拿別人的東西。他想要什麼東西,要先詢問物品的主人。即使在家裡,想玩媽媽的鏡子或者爸爸的手機,也要經過同意。

    第四步:幫助孩子正視錯誤

    已經拿回家的東西,要帶他親自送回或作出補償。雖然這件事會給孩子帶來一定壓力,但是你可以告訴他媽媽會和他一起來解決。

  • 2 # 一個講究哥

    5歲,正在處在懂事和不懂事的年齡。這個時期孩子的判知能力差,管控能力差,想做什麼,不加思考的就做了。1、可以口頭教導,讓他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準則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以及問題的嚴重性。2、適量的看一些這類的影片進行引導糾正!

  • 3 # 手機使用者zwq文清

    他想粘著你,引起你的注意。是不是你與他溝通少,要與他交朋友,給他講相關內容的故事,多帶他出去玩,帶他去看電影,讓他自己認識到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 4 # 能仁炳叔

    既然發現了就直接講出來,找找原因,就因為什麼?他太窮你太富嗎?對弟弟好點,有他喜歡的東西可以與他分享,透過情感可以解決許多問題……

  • 5 # 撫夜

    很簡單,偷你一次東西,你就說是不要得,準備扔的,然後獎勵他100可以少獎勵,長此以往,金錢數目一直減少,最後不給他錢。

  • 6 # danny老師

    五歲的孩子,沒有“偷”的概念,也不知道其定義,我是一位幼兒教育工作者,也發過關於怎麼初步引導的影片,你可以去看看。用一句話總結就是:

    【孩子的自我意識敏感期到了。】

    表現有:佔有慾強,從別人那裡“偷”東西,還可能撒謊。

    這個時候,不要以為孩子的道德品質出現了問題,如果“嚴加管教”,可能會適得其反。

    對於3-5歲的孩子來說,“你我他”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總是希望擁有自己喜歡的所有東西,想辦法佔為己有。這與偷竊本質不同,不要大驚小怪,更不要責備或懲罰他。我們要認真分析原因,尋找對策,採取正確的方式去對待。那應該怎麼去正確地引導呢?

    【一】不要逼問“從哪裡偷的”

    孩子有這種行為時,我們要控制好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態,直接逼問只會給孩子造成壓力,甚至會逼迫孩子學會說謊。引導孩子把事情的經過和想法表達出來,這樣才有利於解決問題。

    比如,孩子突然多了個原本不是他的東西,我們可以問他:“這個東西好漂亮,我好像在XX那裡見過。”這時候他可能會說:“就是從XX那裡拿的”或“不是她的,是XX的”。然後我們再順著事情的發展趨勢,給予孩子引導。

    【二】不要給孩子貼上“小偷”標籤

    一旦因此懲罰孩子並給他貼上這樣的標籤,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還會讓“偷竊”成為他強烈的心理需求,以後只會變本加厲。

    我們只要適時地告訴孩子“這個東西是XX的,不能隨便拿”、“這個東西是幼兒園的,不能拿回家”,他就會明白,別人的物品與自己的物品一樣是不容侵犯的,自己不能佔有別人的東西。

    同時,我們還要鼓勵孩子歸還物品。但不可以代替孩子去還,而且一定要孩子自願。

    【三】引導孩子學會借東西

    我們要給孩子灌輸這樣一種思想:如果你想借用別人的東西,一定要徵得別人的同意。在孩子想要其他人的玩具時,我們可以說:“我知道你喜歡這個玩具,不過它是別人的,如果你想玩,要先問問別人可不可以借給你玩。”如果孩子不能表達得很流利,我們可以暫時幫他說。

  • 7 # 一天影音製作

    家長對寶寶的偷竊行為非常敏感,認識寶寶偷了別人的東西就是學壞了,會覺得非常憤怒和不解,寶寶有不缺那些東西,為什麼她會偷別人的東西呢?很多家長都會百思不得其解。其實,沒有一個寶寶是小時候從來沒有拿過別人的東西的,問題是,當家長髮現寶寶偷拿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的時候,會採取怎樣的處理方式?首先,在考慮該如何對待偷東西的寶寶之前,應該先了解一下寶寶為什麼會出現偷東西的行為。 分析寶寶的偷竊行為,主要原因有以下一些: 1. 放縱寶寶或過度嚴格。 現在的寶寶絕大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家長都把寶寶的要求視為聖旨,不管什麼樣的要求都會滿足,使得寶寶沒有是非標準,想得到什麼東西就會毫無顧忌的去拿,慢慢的,寶寶就會養成隨便拿別人的東西的不良習慣,久而久之就會發展為偷竊。也有的家長對寶寶過度嚴格,寶寶希望得到別的小朋友擁有的東西,家長不能滿足寶寶,又不做任何解析,這是寶寶就會覺得非常失望,這種情況下寶寶就會產生偷拿別人的東西的行為。 2. 缺乏關注。 有的寶寶偷拿別人的東西,並不是真的需要那種東西,而是想透過這種行為來引起父母和老師的關注,這種寶寶通常是生活在父母都非常忙碌的家庭中,他會覺得爸爸媽媽不關心自己,不注意自己,因此故意那別人的東西,讓小朋友去告狀,以引起別人的關注。 1.建立物權的概念。 家長可以為寶寶準備她專用的日常用品,例如碗筷、衣服、鞋子等不要和被人混用,幫助她從小建立“我的”“你的”“他的”的概念。給寶寶一個房間或一個他自己的地方來放置他自己的東西,,讓他自己管理。同時幫助寶寶建立這樣的觀念: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私人領域,不經同意,不能隨便那別人的東西。還有,幫助寶寶養成徵求別人同意的習慣,,那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之前一定要徵得別人的同意,而別人要向她借東西的時候同樣也必須要有他的同意。例如,寶寶要借寶寶的鉛筆的時候,一定要先問問他,,如果寶寶同意借,不要忘了說聲“謝謝”,用完以後一定要歸還。 2.信任寶寶。 寶寶揹著爸爸媽媽那別人的東西,會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他開始這樣做的時候,心理不一定就有“偷”的概念,因此,父母不必大驚小怪,而應該巧妙地讓寶寶講清楚來龍去脈,如:我喜歡這個東西,可是家裡沒有,我就拿了別人的;他欺負我,我就拿他的東西,讓他找不著……父母應該相信寶寶不是有意去偷別人的東西,即使是因為發洩不滿的情緒有意去做的,父母也要耐心的跟寶寶講清楚道理,說明這樣做是不對的,鼓勵寶寶吧東西歸還給人家,只要寶寶吧東西還回去了,就應該表揚他。這樣寶寶明白了事理,並體會到父母的信任,類似的事情就會避免發生了。 3.分辨是非。 寶寶年紀小,經驗少,辨別是非的能力差,需要成人用淺顯的語言和直觀的方式進行教育。例如講故事、做遊戲、等方法,讓寶寶體會故事、遊戲中小朋友丟失東西后的著急心情,感受隨便拿別人的東西給別人造成的麻煩,提高寶寶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讓寶寶掌握正確的行為規範,不再隨便那別人的東西。 4.榜樣作用。 寶寶的模仿能力強,他們模仿的物件首先是父母,因此,父母首先要嚴於律己,不貪小便宜,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分期一輛十萬內的SUV,哪一款好些?首付得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