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拾七先生
-
2 # Forest醫生祥子
君子,漢語詞語,指才德出眾的人,古籍中有時也指地位高的人或用於妻子對丈夫的稱呼。
“君子”一語,廣見於先秦典籍。《易經》《詩經》《尚書》廣泛使用“君子”一詞。《周易·乾》:“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書·虞書·大禹謨》:“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的人格。君子以行仁、行義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須是仁義,是事業的正當性。君子處事要恰到好處,要做到中庸。
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君子有四不:
第一,君子不妄動,動必有道。
第二,君子不徒語,語必有理。
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義。
第四,君子不虛行,行必有正。
君子追求的目標是仁義。追求仁義,需要知,亦需要勇。孔子將仁、知、勇當作君子之德。
所以君子就有以下之說:
君子之交淡如水,這是君子的交友的方法.。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是君子做事情的方法.這種方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君子為人處世的人生方法。
君子者 權重者不媚之 ,勢盛者不附之 ,傾城者不奉之 ,形穢者不惡之 ,強者不畏之, 弱者不欺之 ,從善者友之 ,為惡者棄之, 長則尊之 ,幼則庇之 。為民者安其居 ,為官者司其職 ,窮不失義, 達不離道 ,此君子行事之準 ,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儒家學說的基本用意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明,就社會方面而言,是要為社會生活確立一種規範,以保障正常的社會秩序;就個人方面而言,是要為個人確立一種安身立命的觀念,以獲得身心性命的寄託。“仁”與“禮”的結合,為保證社會正常秩序奠定了基礎,“仁”與“藝”、與“樂”的結合,給個體生命帶來了樂趣,也為個體精神家園的確立提供了可能。只有將“禮”與“仁”結合起來,才能維護社會正常的秩序;只有將“仁”與“藝”、與“樂”結合起來,才能為個體精神家園確立一種安頓。只有社會秩序與個體精神的安頓均得到比較好的解決,才能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
所以,無論《論語》或者《詩經》,都能把德行高尚之人論作君子。
-
3 # 秋陽讀線裝經典
首先,《詩經》中的“君子”含義不是靠德行高尚與否劃分的,而是根據詩中具體的環境來指代不同的物件。
一、“君子”的幾種常見解釋。“君子”這個詞,在先秦典籍裡面常見,但多指“君王之子”,經常指的是地位崇高的人。後來“君子”一詞賦予了道德的方面的內涵,以至於衍生到植物界的梅蘭竹菊“四君子”,成為借物喻志的十分美好的象徵,也成為詩文和字畫中常見的題材。一直到今天,在我們心中“君子”這個詞都指的是品的行為各方面比較好的人,值得作為榜樣的人,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之說。除了能夠表示地位、德行之外,“君子”還能指代舊時妻子對丈夫或者喜愛物件的稱謂,古人對別人的尊稱等等。如:
《愛蓮說》中:“蓮,花之君子者也。” (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好)《荀子勸學》中:“君子博學。”(地位高)《採蓮曲》之一:“妾採蓮,採蓮寄君子。”(丈夫)二、《詩經》中的“君子”。據統計,《詩經》中共有63首詩歌中包含“君子”,一共出現了187次之多,出現次數之多超過想象,說明先秦之前的民眾和貴族形成了一定的“君子”認知觀念,也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意識在這方面的發展和進步,這也是人們對美好人物、美好生活、美好環境的嚮往的一種具體體現。“君子”的含義沒有特別的解釋,出現在不同的環境中,只能做出不同的解釋,和上面提到的幾種解釋相差不大。
如:《小雅·青蠅》曰:“豈弟君子,無信讒言。”意思是和善的君王,不要聽信了讒言上當。這類詩中均有對君王的勸諫,用“君子”來指代,算是一種敬畏的稱呼。再如:《周南·樛木》曰:“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這裡拿高大的數目和攀附的葛藤比作夫妻的關係,是結婚時的一手讚歌。也有人說這首詩歌專指讚美和祝福文王,歌頌文王。似乎把德行和地位的含義都體現出來了。三、最近讀的《詩經·國風·周南·汝墳》舉例。原文: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饑。遵彼汝墳,伐其條肄。既見君子,不我遐棄。魴魚赬尾,王室如毀。雖則如毀,父母孔邇。大體講的意思是,她順著汝河大堤而行,砍掉樹上多餘的枝條,見不到在外服役的丈夫,早晨的腹中還是飢餓著的。她繼續順著汝河大堤前行,砍掉樹上多餘的枝條,看見了日思夜想的丈夫,不要再把我拋棄。就像水中搖著紅豔尾巴的魴魚永不停休,王室的差事總是急如火,可窮困的父母誰來養活?
可見這首詩裡,“君子”指代的物件,是女子的丈夫,也算不得地位顯赫的人。
-
4 # 朱八戒CC
《詩經》中德行高尚的人當然是君子,但是《詩經》中的“君子”不一定都是正人君子,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偽君子。《詩經》中“君子”的含義很廣,有的指天子帝王,有的指諸侯貴族,有的指士大夫,有的指婦女對丈夫和心儀男人的尊稱。當然《詩經》中的“君子”,更多的還是指品德高尚的人。
何謂君子,君子是德才兼備,一身正氣,心憂天下,懷有救世濟民之心。他們無論走到哪裡,都是文質彬彬,談吐儒雅,溫良恭儉讓。君子的觀念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儒家政治思想的追求,也是道德觀念的最高標準。
君子一詞最早出現在《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萬經之首,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儒家經典之作。這其中“君子”的意義就是激勵每一個仁人志士剛健進取,有所作為,提高修養,厚德載物。這也是每一個君子為人處世的人生方式。
《詩經》是儒家五經之首,在63首詩歌中共出現187次“君子”一詞。《詩經》開卷首章“君子好逑”中的君子,就是指道德高尚的人。《關睢》詩中的“君子”和“淑女”,是一對相愛的青年男女。雙方之間的花前月下,脈脈含情,多情一笑,一笑定終身。沒有當今的激情浪漫,山盟海誓,卻是那樣永結同心,生死相依。這就是中國古代君子夫婦德行之善的典範。《詩經》中以“君子”指代品德高尚者大概10篇左右。
《詩經》中的“君子”直指古代帝王的詩歌15首,大多體現在《雅篇》當中。其中代表性的《鹿鳴》就是透過君王宴請群臣那種輕鬆愉快的氛圍,表明各位大臣的效忠朝廷,擔當治國安幫的重任,而深得君王的賞識和重用。“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
《詩經》中的“君子”指代諸侯貴族的詩歌共11首,大多在《風》中體現。《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微君”是指諸侯,他為著君主的事情而奔忙,不辭辛苦地勞作,履行職責。
《詩經》中“君子”指士大夫的詩歌有10首,其代表作《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在茂盛莪蒿的從中,一名妙齡女子邂逅了一位舉止從容瀟灑英俊的男子,他的儀態落落大方,性格開朗活潑。兩人一見鍾情,天賜良緣。這裡的“君子”是指這位才貌雙全計程車大夫。
《詩經》中的“君子”是婦女對丈夫和心儀男人的尊稱。《晨風》“鴕彼晨風,鬱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這是一首描述妻子思念丈夫的詩,展示一個痴情女子盼望出門在外,久不回家的丈夫早日回來。她的心情焦慮憂傷,望眼欲穿,望夫回家君未回。
中國歷史上的科舉考試都是以儒家學問為主,通讀四書五經,是寒門學子改變自己命運的唯一途徑。天下學子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當然是正人君子。但是相當一部分讀書人,都是追求名利,貪圖享樂,貪贓枉法,則是偽君子。《詩經》中的“君子觀”對後世理想人格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詩經》中“君子”的含義,展示了西周以來五百年的文化與道德的發展和昇華。體現了古代先民對和諧社會及美好生活的嚮往,對高尚品德的人格魅力極其重視。
回覆列表
“君子”的觀念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也是古代禮樂文化的核心,體現了儒家的政治追求和文化理想,也是對人們道德的較高要求。但最初“君子”的含義並不包含道德因素,是對統治者的尊稱,是純粹象徵地位的中性詞,而後應用領域逐漸擴大,其含義發展為有道德及有知識的人都稱可作君子,成為帶有道德意味的褒義詞。
本文對“君子”在《詩經》中代表的含義進行了分類及研究,將君子應有的理想人格具象化,呈現出了一個個文質彬彬的君子的具體形象。《詩經》中的“君子觀”對後世理想人格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詩經》中共有63首詩歌中包含“君子”一詞,共出現187次,出現的頻率非常之高。由於詩歌的背景及描述的物件不同,其含義所指差異較大。
《詩經》中並沒有對“君子”的概念做明確的解釋。根據不同的語境,“君子”含義有不同的差別。上至王侯將相,下及平民百姓。其具體所指及真實內涵須根據特定的詩歌進行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