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碩碩爸爸育兒經

    很多父母常常吐槽很無奈,孩子學習不自覺,做作業時都需要在旁邊陪伴督促,不在旁邊督促根本沒辦法完成學校的作業,更別提家庭作業了,平時對待孩子還挺溫柔的,可是遇到孩子作業做得不對的時候,往往又忍不住的吼孩子,把孩子罵哭了之後自己又覺得愧疚,真是應驗了那句:“不提作業母慈子孝,提起作業雞飛狗跳”。

    其實,家長不可能一直陪伴督促孩子的作業,低年級的功課尚可輔導,等孩子到高年級或初中、高中了,還可能一直陪著寫作業嗎?孩子的學習應該靠自覺,一旦形成家長陪讀督促的習慣,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一個長期被父母約束的孩子,當他離開父母的時候,就會處於完全放縱的狀態,而如果孩子從小養成了自律的習慣,孩子的成長就會沿著優秀的軌道前行。

    自律是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透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優秀的人之所以優秀,其實並不是他們的天資聰明,而是他有很強的自律性。在當今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誘惑無時不在,如網路遊戲、觀看影片或網路聊天、朋友的邀約等,如何面對誘惑而保持定力,更加需要我們時刻都保持自我約束,一個意志力不堅定的孩子很難有成功的未來。

    一個人自我約束很重要,自律是修身立志成大事者必須具備的能力和品質,自律的人會為了自己的目標不斷的追逐前行,孩子養成了自律的良好習慣,除學習自覺之外,還會探索更多的知識,透過努力克服困難,不斷邁上新臺階,逐步走向成功。

    對此,心理學家薩勒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糖果實驗”。實驗開始時,他對一群4歲的孩子說:現在給你們一顆糖,如果能堅持20分鐘等我回來,不僅這顆糖歸你,還會另外再獎勵一顆糖。假如不能等,吃了這顆糖,就不會獎勵第二顆糖了。這對於4歲的孩子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每個孩子都想得到兩顆糖,當看著眼前的誘惑時,不少孩子只好把眼睛閉起來,或者用雙手抱頭不看糖,還有的開始唱歌跳舞,或者乾脆躺下來睡覺。實驗結果顯示:三分之二的孩子熬過了20分鐘,最終得到了兩顆糖;而另外的三分之一的孩子選擇了在薩勒離開之後幾秒鐘內把眼前的糖果塞到了嘴裡。

    後來經過12年的跟蹤調查,發現那些經得住誘惑的孩子,有著較強的自制力和堅持力,有較強的自信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能充分肯定自我,並樂於接受各種挑戰;而那些早期經不起糖果誘惑的孩子,相對地表現出猶豫不定、多疑、嫉妒、神經質、好惹是非,以及任性、抵不住挫折、自尊心容易受到傷害等等狀態。由此可見,自律在一個人的人生中是非常的重要的,自律的孩子在事業上更容易成功。想要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一)訓練孩子的延遲性滿足

    延遲滿足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要注意培養孩子抵制誘惑,剋制自己的能力,教孩子學會忍耐和等待,克服眼前困難以求獲得長遠利益。很多父母只要孩子一哭鬧就給予滿足,讓孩子從心理上認為哭鬧是可以達到目的的,因此變得更加的變本加厲。

    父母要學會拒絕孩子的要求:不能急於給孩子馬上獲得想要的東西,否則容易讓孩子以後變得更加的自私,更加的沒有規則;即使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但如果是在哭鬧的情況下提出,也需要拒絕,不能讓孩子誤解只有哭鬧才會得到滿足。隨著孩子長大到3歲及以上,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可以按以下方式進行:

    1.教孩子學會等待。對於孩子的一些要求,父母可以有意識延緩滿足他,不要害怕孩子反應激烈的哭鬧,此時是孩子和父母進行心理較量的階段,這時的父母必須堅持原則,孩子也必須學會接受等待。

    2.培養孩子的耐性和善解人意。教孩子學會抵制當前的誘惑,而不是即時得到滿足,懂得還有比他更重要更緊急的事情要先處理,應學會控制衝動的行為。

    3.孩子需要鼓勵,也需要及時獎勵。在孩子有一點進步的時候,要及時給予嘉獎,讓孩子體會到每次成功的喜悅,這樣會增強他做事的興趣和信心,當獎勵積累到一定數量時,再給予大的滿足。慢慢的習慣了在期待中獲得滿足的孩子,會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將來也能抵擋住誘惑,從而在未來取得更大的進步,實現長遠的人生價值的目標。

    (二)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事先跟孩子制定完成各項事情的時間安排表並嚴格執行,培養正確的時間觀念,懂得守時的重要性,逐步培養時間上的自律意識和管理時間的良好習慣。

    (三)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1.家長要給孩子樹立遵守規則的好榜樣,以身作則,給孩子正面的影響。在日常行為中,經常給孩子講解各種規則,如要遵守交通規則,和小朋友一起玩的遊戲規則,各種體育比賽的競賽規則,禮貌的待人接物,按時作息等等,強化孩子的規則意識。2.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監督和指導孩子遵守規則。如玩遊戲沒有輪到時教育孩子要學會剋制自己,要陪孩子耐心的等待,在規則面前對孩子要多關愛,多提醒,多鼓勵,幫助孩子培養自律的意識。

    自律需要堅強的毅力和忍耐,不防先從培養孩子完成小目標開始做起,只要每天都有進步,就會越來越接近目標,有努力才會有收穫。真正自律的人是無論什麼時候都會嚴格要求自己的,培養孩子自律的人生,讓他充滿積極向上的力量,追求幸福快樂的生活。

  • 2 # 星辰聊育兒

    “宅”在家“放鬆孩子自由”的行為一般有讓孩子盡情做他想要的事情,比如玩玩具、看電視、吃各種好吃的……父母會用各種討好孩子的方式,讓他們覺得“宅”在家可以徹底放鬆,盡情做任何事,當父母聽到孩子們的哈哈大笑聲也更認為在家放鬆孩子,是給孩子最大的自由。這樣的方式下,孩子會只顧眼前滿足他們的事情,而缺乏時間觀念和紀律觀念,對孩子培養好的自律習慣不利。

    “宅”在家“強化孩子自律”的行為一般是讓家長引導孩子做事的時候,用延遲滿足的方式,不會立即滿足孩子的需求,對孩子做事情也會有要求,比如看電視的時候調鬧鐘提醒孩子時間,吃甜食的時候有時間規定等等,父母覺得沒有絕對的自由,培養孩子自律的習慣更加重要。這樣的方式下,孩子不會急於滿足於眼前的事情,而會自覺地知道在什麼時間做會更好,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幫助。

  • 3 # 趴在視窗觀世界

    我感覺,兩者都不利於孩子。

    前者造成孩子自由散漫,後者能把孩子逼瘋。

    建議家長多看看心理學方面的書,為了孩子自我提高一下。

    “放任孩子自由”和“不當的管束”都會毀了孩子。

    放任孩子自由也就是散養,名義上是給孩子自由,實則是家長變相偷懶。

    還有另一種情況,家長真心盡職盡責。

    但是,過猶不及。

    真的設計出了培養全才的養娃方案,孩子是好孩子,表現的也不錯。但是,家長別忘了,孩子需要獨處休息,就是停下來,什麼也不做,自己有喘息的機會,在休息的這段時間內,自己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

    不過,家長沒有知足的時候,往往暗地裡監督,或時不時的提醒。孩子會感覺厭煩,心理上勞累,沒有自由,時間一長必反抗,也就是叛逆,十二三歲左右極為明顯,往後,更甚。

    這就是,大多數家長苦惱的地方:之前的好孩子,怎麼變了??

    告訴你,問題不在孩子,而在家長身上。

    舉個例子,做家務,家長自己做行,對方不停的指手畫腳,到點兒了就提醒你,該洗衣服了,該拖地了,該清理廚房了……煩不煩?

    換位思考,孩子也一樣。

    要想讓孩子自律,其實很簡單。

    家長做,孩子看。

    不吼不叫不監督,爸親媽親孩兒更親。

  • 4 # 鄰家均姐姐

    現在的孩子,一個個的都是機靈鬼,要求孩子宅在家裡強化孩子自律,如果你自己在玩手機打遊戲,孩子還會反過來問你,那你呢?

    我們在要求“宅”在家的孩子“強化孩子自律”的時候,首先要想一想我們給孩子做了什麼樣的榜樣?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怎麼教孩子就怎麼學。

    這個春節是放假放的最長的,我們一家4口人都待在家裡。上午孩子們睡懶覺,下午孩子們都會很自覺的做作業鍛鍊身體。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基於他們的作業,我從來都不會管,你願意做就做,不願意做拉倒。

    我從來不要求孩子自律,孩子們還是做得非常的好,基於原因從小孩子就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而且在平常的生活當中,他們都能看到我和他爸爸自律的樣子。

    比如早上起來如果沒事做,我會看書會學習。孩子看到家長在看書,就會想,爸爸媽媽都在看書,我是不是也要去學習一下?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所謂的”宅“在家“放鬆孩子自由”,是因為孩子已經知道自己要什麼,養成了自律的習慣,我們才能放鬆孩子自由。而“宅”在家“強化孩子自律”,是因為孩子以前養成的習慣就不好,所以現在必須得來重新陪養他的習慣。

    再說的白一點,孩子的每一個習慣都是父母的縮影。

    孩子大了“宅”在家“強化孩子自律”,父母如果沒有溝通好,還會引起孩子的強烈反彈,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 5 # 柳葉乘風

    我的建議是在歡快的生活環境中,塑造孩子的自律。自律源於自尊,讓孩子有平等的環境中建立自尊。自然也會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 6 # 彤麟媽育兒日常記錄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大部分家長和孩子都“宅”在家裡。我認為在此期間“放鬆孩子”和“強化孩子自律”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成長效果。

    孩子畢竟還只是個孩子,除了學業就只剩下玩了。如果整個假期家長對孩子都是放任自由的話,那孩子肯定會把平時上學不能玩的時間都想補回來,吃零食,看電視,熬夜,等等。長時間這樣的省或會讓孩子養成散漫、磨蹭、缺乏耐心、不愛學習,學習不認真,沉迷於電子裝置,等不良生活習慣。對視力也會有所影響。

    就拿我家孩子來說吧,疫情的前十幾天,我一直都沒有約束過他,當時還想著,難得放回長假,又不能出門就讓他放鬆放鬆吧。結果是什麼呢?前兩天還好,可能他對我還處於試探的邊緣,該吃吃,該玩玩,到點就睡覺,也挺正常,沒啥問題。但是,兩天以後,他就開始了黑白點到的生活了。白天看電視,玩遊戲,玩到後半夜才睡,甚至通宵都不睡。晚上不睡白天不起,飯也不吃,除了零食就是飲料外加喝點水。我不是怕他玩,但是也要也要懂得節制,遵循生物鐘規律不是。這樣的生活遲早會把他的身體摧垮的。最重要的是,等開學以後他能不能及時的把自己調整回來。

    自律的孩子就不一樣了,自律並非約束孩子的天性,而是幫助孩子進行自我管理的利器。一個孩子如果能做到自律,那他反而更容易認識自我,並釋放正真的自我。自律的孩子往往對自己的時間安排很合理,他知道自己什麼時間蓋完,什麼時間要學習;審美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自律的孩子無論處於什麼樣的環境都可以做到張弛有度,合理安排,這樣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成功。

    培養年齡小的孩子自律要比年齡大的孩子要容易。所以培養孩子自律要儘早。

    要想讓孩子學會自律,家長首先就要以身作則。“宅在家”期間我們可以指定一些規則,表明那些該做那些不該做。家長和孩子都要做到。家長要明白,愛與規矩並不衝突!學會自律的孩子在疫情結束後開學時更容易及時的調整自己,對以後的學習或者其他事情都是橫好的幫助。

  • 7 # 樂爸說經驗

    其實 “放鬆孩子自由”和“強化孩子自律”是兩種在中國流行的教育理念,“放鬆孩子自由”就是快樂教育,也叫釋放孩子的天性,“強化孩子自律”則是按照日程計劃錶行事,德華人的傳統。快樂教育前幾年比較流行,是在應試教育下,學生家長吐槽孩子學校壓力大的背景下,從國外傳過來的,據說這種教育可以釋放孩子的天性,能把孩子的天賦都顯露出來,發現並培養天賦,容易讓孩子成才,一時風靡全國。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接受這種教育理念,還有是一部分家長懷疑這種教育的缺陷,就是太過強調孩子的感受---快樂。這兩種教育觀念一直在被廣大的家長討論,包括我也經常被問起你是怎麼教育你們家孩子的啊?是快樂教育嗎?等等的問題。

    “強化孩子自律”這種教育是以自己約束自己為核心,實際上自律是還難的,尤其是在一個人假期的時候,別人都在休息娛樂,而他還能抵制誘惑,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日程表。自律並不是說不娛樂,他的計劃表裡也有娛樂時間,而是他的任何活動都不是隨意的,自己想做什麼都做什麼,想做多長時間就做多長時間,而是按照提前制定的日程計劃表進行。有長期的,也有短期的。如果能給孩子養成長期自律的習慣,他就能達到他制定的目標。自律也許不能讓人優秀,但是優秀的人一定都是自律的人。所以即使不能在學業上優秀,在別的行業也不會很差。因為能做的長期自律的人都是很優秀的人。所以也有人說自律即是自由,更好的自由。

    不能說在假期“放鬆孩子自由”一定會產生不好的結果,但是如果控制不好,就會給假期後的學習中帶來很大的麻煩。如果在假期“強化孩子自律”那一定不會產生不好的結果,如果能培養成孩子長期的自律習慣,那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財富。孩子以後成年了會感激你一輩子的。

  • 8 # 偉業馬生

    首先孩子天性好玩,做為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在玩耍中學會知識,提高自己的認知。這樣孩子就會記憶深刻!做為家長,少玩一會手機,多一些陪伴,引導孩子健康成長是關鍵!我經常陪我小孩做手工,也畫畫,學英語,舞蹈。有時還做冰糖葫蘆,她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建立了自信,學習了知識,還吃到了健康的美食!你陪她慢慢長大!她陪你慢慢變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很想戒菸是逐漸減量好還是一次戒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