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猛禽950

    老人在家裡的形象~

    就是一座山,一棵樹,一本書,一幅畫,一盞燈……

    也許家裡有老人,

    在生活中會帶來好多不便,也許老人會叫年輕人不省心,也許還會帶來很多麻煩事……

    但,孝順是每一個做兒女應盡義務,也是每一個兒女感恩父母或爺爺奶奶……的應盡義務,

    把老人當做菩薩來供養,不盡自己盡了孝道,還為後代做出了榜樣,這個樣子,你的兒孫們,在你老的時候,也肯定會對你盡孝道的,

    有良好的家風,就會傳承給下一代人,所以這種家庭永遠充滿正氣。

  • 2 # 墨蘭小韋

    爸爸是高山,媽媽是大樹,我是自由的小鳥,爸爸是大海,媽媽是帆船⛵️,我是快樂的小魚,爸爸是Sunny,媽媽是空氣,我是幸福的花朵

  • 3 # 山青水秀167193282

    我把自己的父親比作是天,我把自己的母親比作是地,而天和地永遠是緊緊相連,永遠是心心相印的。所以父親和母親自始至終愛的執著,愛的堅定,愛的一生不離不棄,為兒女樹立了榜樣,為後人做出了樣板,而我和弟弟姐妹則是他們播進地裡的種子,在土中生根,在土中發芽,在土中開花,在土中結果,當然更有他們精心的培養和細心的呵護,才會長得壯實,才會長得飽滿。

    父親的勤勞和樸實,母親的純潔和善良早已印在了我的心中,尤其是父親那治家的準則和嚴格的家教,不能不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特別是他在搞革命幹部期間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兩袖清風,一身正氣的工作作風和思想作風,更是讓我倍受啟發,倍受感動,不愧是黨的好乾部,更不愧是人民的好公僕,有喜報,有獎狀,有獎品,有榮譽,可敬可佩,可喜可賀。

    這就是我印象中的父親,一直在感染著我,一直在激勵著我,一直在鼓舞著我,一直在鞭策著我。而他卻離開我已經有14年了,每每想起他的時候心中的淚竟一湧而出。然而我為自己有這樣的一位好父親而不能不感到光榮,感到自豪,當然還有我那年過八旬的老母,更是讓我敬佩不已。每天及使再忙她也會將屋裡屋外打掃的乾乾淨淨,這個習慣始終沒有改變,並且到現在還捨不得吃,捨不得花,及使病了也捨不得進醫院,無論我怎樣勸說最後仍然如此。值得一提的是她炒得一手好菜,並且米麵飯都會做,而且做出的花樣又多,讓人吃了還想吃,既可口,又香脆,還味鮮,是灣裡出了名的巧婦,待人又熱情,待客又大方,穿著又整齊,這一點真的讓我佩服,讓我滿意。

    所以談到老人在心裡的形象時,我會給他們打一個滿分,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老人去愉快的度過自己的晚生,向老人祝福,向老人問安。

    於是我領悟了,父親真的是天,母親真的是地,而作為他們的子女卻永遠會記住天,記住地,記住那一片片永不消失的真情……。

    但願我們能夠將孝敬老人,贍養老人的美德,代代發揚下去,代代傳承下去吧。

    但不要去嫌棄老人,也不要去埋怨老人,更不要去虐待老人或指責老人……這樣才會真正顯示出子女的孝德,子女的孝心,讓美德體現出來,讓美好再現出來,讓大家交口稱讚,讓大家連連佩服。

    最後在即將到來的新年裡,向各位老人問好,向各位老人問安!

    新年健康,新年快樂,新年如意!

  • 4 # 藍藍的天69680591

    我是個退休老人。我負責接送在北京房山401小學外孫女。老伴負責帶在湖南家鄉二女的孩子。我們南北各一方。盡我們的義務和責任。二個女兒。一北一南。她們的工作都很忙。在孩子們的心裡。她們都很尊重我們。特別是。在北京的外孫女。讀小學二年級。除了接送孩子。我還管她一日三餐和指點她學習。我雖然累。但心態好。給女兒一家安排的妥妥當當。每當聽姑爺、女兒、外孫女都誇我這勤勞的姥爺。我心裡很甜蜜。

  • 5 # 郪城影視

    滿頭白髮、滿臉的皺紋、稀鬆的牙齒、手拄柺杖,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便是概括了老人在我心裡的形象。但他們睿智、飽滿的人生閱歷卻是值得我們年輕一代去學習的。

    古代的許多詩人在各自的詩句裡對不同的老人的描述可謂是各有千秋。 杜甫在《春望》中有這樣的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大概意思是,滿頭的白髮越來越少,連簪子都插不上了。宋代詩人蘇軾在《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寫道,不過四十歲,卻已經“塵滿面,鬢如霜”了。還有位詩人在《除夜對酒贈少章》一詩中也感慨道:“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意思是說啊自己備受無情的現實摧殘,乃至於頭髮斑白都快掉光了,面容衰老了只能靠著酒力才略顯有些許紅光。宋代的大文豪王安石寫過的“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王安石在當時不過三十多歲,本來應該是滿頭黑髮、意氣風發的大好年華,卻因為過度操勞而白髮爭出,朱顏早凋了。一幅憂國憂民的情懷躍然紙上,可惜卻未得重用,變化沒多久就胎死腹中。可見封建王朝的強盛,除了有才能的大臣,還得有英明的國君。

    在棄疾的《清平樂·村居》中,描寫了一對農家老人悠閒的形象。詩中這樣寫道,“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講述詩人略含醉意,等走近茅舍,才聽到一些溫軟的吳音,沒想到卻是一對老夫妻在相互逗趣取樂罷了。這兩句詩詞從聲音和情態以及外貌方面,刻畫了兩位白髮蒼蒼而悠閒自得的老人形象,在當時農村,比較普遍的老年夫妻形象的一個縮影。

    老年的蘇軾在《吉祥寺賞牡丹》中寫道:“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醉歸扶路人應笑,十里珠簾半上鉤。”首二句,深刻地刻畫出了一位瀟灑不羈、樂觀曠達而又頗顯滑稽的老人形象。人老了,卻還敢把鮮花戴在頭上,一般人怎麼敢有如此行為?而詩人不但敢於簪花,還“不自羞”,卻使得花兒害羞了,常人又怎能有如此心境?蘇軾的這兩句,不僅畫出一位醉意醺醺的老人形象,還從側面刻畫出牡丹之迷人。

    可見這些大文豪們對於老人的描寫和刻畫相當的傳神,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平時幫著兒子帶帶孫子,搞搞衛生,跳跳廣場舞,他們的晚年生活應該是多姿多彩的。常年在外工作的晚輩,要經常給家裡的老人打打電話,關心他們的生活,人上了年紀內心更是覺得孤單,更應常回家看看。父母年紀大了,看一年便少一年,多盡孝道,不要等老人離開了,悔恨可就來不及了。誰都有老的那一天,照顧好他們的生活起居是做兒女的應盡的責任。他們猶如晚霞中的夕陽,紅彤彤的,正如歌裡唱道的,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 夕陽是陳年的酒,夕陽是遲到的愛, 夕陽是未了的情。。。。。。。

  • 6 # 利宏書法

    父親是一個憨厚,善良的人。一個老實巴交的普通農民,共和國的同齡人。他老人家一輩子不善言辭,只知道默默的埋頭苦幹,為了我們三個兒女,操勞一輩子,不捨得吃,不捨得穿,直到如今滿頭銀髮,依然如此!其實在當今社會,又何止父親一人如此。俗話說得好,可憐天下父母心。有哪個父母不疼惜兒女?不是為了兒女著想?他們辛辛苦苦一輩子,看到兒女平安幸福,健健康康的就是最大的安慰了!如今父母老了,是到了我們該陪伴在身邊的時候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各位親們,趁著父母健在,我們儘量多抽點時間陪陪他們吧!不要等他們不在了而遺憾終生啊!

  • 7 # 小心眼的憨憨

    很會作,我認了,親生的父親。隨我。很會挑刺,我認了,親生的父親,隨我。很會使喚人,親生的父親,隨我。很愛和我鬥嘴,我認了,親生的父親,隨我。我就一個父親,他老了,不能照顧自己了,我就必須義無反顧的照顧他。

  • 8 # 聽海

    記得小時候,總感覺父親無所不能,沒有任何困難能壓倒。那時候,我們總是肆無忌憚的開口,向父母親提各種要求,來滿足自己的種種願望。那時候感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要求也是提得心安理得!

    長大了,我也開始離家奔波,慢慢地懂得了父母的的心態和支撐一個家勞累。每一次,回到家,看著雙親的日漸蒼老的容顏,我變得莫名的壓抑和心酸!真的想好好抱抱他們,可又覺得有些矯情。

    我成家了,有了屬於自己的孩子,我才對父母當年的心情感同身受。為自己那年幼無知的索取感到可笑!父母對子女,是無私的,不帶任何企圖的愛,是沒什麼可以比擬的!

    問老人在我心裡的形象?我真的沒辦法寫出來。非要說的話,老人是我永遠的精神寄託。愛我,愛得讓我承受得很負累。父母的愛,我需要拿整個生命去解讀和承受!

  • 9 # 63840419257

    父母是天地,我們只能感恩。珍惜自己的生存時間,辦好每一件自己事情,不求盡入人意,但求不愧我心。人生本孝悌,坦蕩經過程!

  • 10 # yONG勇哥7134

    老人由於久歷歲月、飽經風霜,難免會滿頭白髮、滿臉皺紋,佈滿滄桑、健忘、遲鈍、囉嗦……

    但不管如何,都是老人一生的經歷,人之生老病死的過程,我們要看開、看淡,但要善待他們,讓他們覺得自己有一個輕鬆、快樂、自由的晚年,畢境人最多隻有百歲壽。七八十歲的老人,他們也心知,時日不長,因此他們也還關愛後代,有時囉嗦嘮叨在所難免,作為後代的,應為體諒關照、順應即可,不要大逆不道,這樣會傷害老人。

    俗話說:門前有車不是富,家有老人才是福。因此,家有老人的,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嚴父慈母,在父母沒有能力撫養照顧爺爺奶奶的情況下,我們也要挺身而出贍養爺爺奶奶。對於父母就更應責無旁貸了。我們不但要盡心,更要盡責,照顧到他們自己終老、逝去。不要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樣的遺憾再在我們身上發生。

    老人所走的經歷,也是我們必然的經歷。他們都為我們後代打拼了大半生,為我們指路、遮蔭和擋風雨,一路的伴行,我們才有今天的自由生活,徹底可以遠離父母,而父母卻在無聲無跡的老去。因此我們要無比感恩父母,還要感恩父母前輩的老人,他們都一代一代的傳承養兒育女,不計報酬的無私奉獻精神,死而後已。我們對子女也是一面鏡子,言傳身教,怎樣對待老人,都要給子女一個良好的榜樣,人人都會老去,不能自理時還要後代照顧,人之常理。

    總之,老人在我心裡的形象是尊敬、尊重和愛護,都說父愛如山,因此老人在我們的心中都是偉大的,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11 # 沙潁河畔

    我始終認為爹媽是世界上和我最親的人,不管他(她)有沒有本事,有沒有給我創造了多少財富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她)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又含心如苦把我養大成人,人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這就是父母在我心目中最偉大形象的元因。

  • 12 # 清晨1706363

    我的父母都是闖關東來到東北的,幾經周折在東北落腳了!爸爸是一個聰明好學的人,悟性好,看看就會,解放戰爭時期,在冀中平原,曾經參加過支前擔架隊,為解放軍送糧食,送彈藥,在前線戰場上用擔架抬傷員,一直到解放,回到家鄉種田,因為家鄉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顆粒無收,不得不含淚離開家鄉,挑著僅有的一擔家當到了東北,經過老鄉的指點,在東北最大的稀有金屬礦山,當了一名礦工,58年大躍進年代,媽媽也在礦山下屬的一個水泥廠參加了工作,不久水泥廠停產,媽媽回家做起了家庭婦女,媽媽一生光明磊落,忠厚朴實,對五個兒媳,都一視同仁,從無另眼看待,對兒媳都像女兒一樣,不說長道短!兒媳們,也把母親當做自己的媽媽看待,一大家人和和睦睦,特別是每當過年的時候,子女們都聚會在父母家裡,將近20口人的家庭,聚到一起,其樂融融!媽媽一生撫養了我們七個子女,五個兒子,兩個女兒,媽媽看著我們長大,成家立業!媽媽在77歲那年,懷著對人生的無比眷顧,對兒女及孫輩的不捨,離開了我們,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把畢生都貢獻給了家庭,貢獻給了子女,也貢獻給了社會,一生平凡而偉大!

    爸爸是一位吃苦耐勞的人,虛心好學,在礦山企業是一個鍛造工人,一生中帶了幾個徒弟,76年為了解決子女工作問題,提前退休了,讓三弟接了他的班,當了工人!

    現在我們七個子女,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分別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十年前,爸爸也在88歲的時候,離開了我們!

    兩位老人,在千千萬萬的老人中,是普普通通的老人,是平平常常的老人,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沒有驚人的地方,對兒女們教育撫養長大成人,教育我們遵紀守法,老實做人!而奉獻了他們的一生!

    他們走了,到了另外一個世界,他們的音容笑貌,永遠的留在了我們子女的心裡!

  • 13 # 鄉村如畫

    首先感謝平臺邀請回答這個問題。我的父母這輩子真是不容易,生養我們兄妹五人,那時還是在沒有下放土地,父母每天的死工分8分,辛苦一年,也就能維持個生活,上有老下有小的,那時真是難啊,土地承包之後,父母不辭辛苦,起早貪黑,經營著自己的承包地,農閒時還得出外打工,為了我們過上好生活,讀上好學校,操碎了心,熬白了頭,累彎了腰,把我們教養成人。在我的心裡父親就是那高高的山,威嚴聳立,母親就是那大海,心胸寬廣。所以我們要尊重父母,教育好下一代。

  • 14 # 疏影9202

    我爸過逝十多年,隱隱的痛無法抹去,他老人家身體一直很好,沒有什麼前兆,說設就沒,回到家難以接受,哭成淚人,他老人家生前前三天我給他打電話,他很開心,不斷報平安,讓我安心看孩子上學,把自已事做好,管好家,就那樣我推遲迴去看老人,沒想到成為遺憾,他老人家平意近人,從沒要求於我,為我的日子操碎了心,想起老人由生敬意,他教會了我為人處事,熱愛生活,平和簡簞的好心態!

  • 15 # 刀尖上的舞蹈者

    對於父母,我從內心一直特別的感恩,因為不管是他們貧賤還是富貴,他們都把自己最美好的東西給你了。可能在成長中我們和老人之間過產生這樣那樣的分歧,但是作為父母沒有一個人願意讓自己的孩子生活的辛苦,有一句話說得好,不管貧窮與富貴我們一定不能忘記從哪裡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是每個月都要打預防針,還是按本子上的來比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