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骨科曉王醫生
-
2 # 不忘初心醫路修行
要想判定骨折有沒有好轉,也就是骨折有沒有癒合是主要看2方面的情況,一看區域性有沒有反常的活動,區域性有沒有壓痛及縱向叩擊痛。二是要X線平片顯示骨折線模糊,有連續性骨痂透過骨折線。這2個也是判定骨折有沒有癒合的標準,只要是向著這2個方面正向發展的都是骨折在好轉,比如骨折區域性壓痛和叩擊痛逐漸減輕,拍攝的X線片可見骨性線逐漸的模糊等情況。
骨折的癒合的過程,主要有三個階段。
一、血腫炎症機化期傷後6~8小時,骨折後出血,骨折斷端的血腫凝結成形成了血塊。這時候骨折的打擊使得部分軟組織和骨組織壞死,在骨處引起無菌性炎症反應。缺血和壞死的細胞所釋放的產物,而使血腫機化形成肉芽組織纖維連線過程,約在骨折後2周完成。
二、 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形成期主要是骨內、外膜內層的成骨細胞開始增殖病逐漸鈣化形成新的網狀骨,即膜內化骨,骨折斷端逐漸向骨折處匯合,形成兩個梭形骨痂,骨痂會合後,不斷鈣化加強,當其能達到抵抗肌 肉收縮力、剪力和旋轉力時,則說明骨折已達到臨床癒合。此階段一般需4 ~8周。X線平片上 可見骨折周圍有梭形骨痂陰影,骨折線仍隱約可見。
三、骨痂改造塑形期這一時期原始骨痂逐漸被堅強的板層骨所替代,完成新骨的爬行替代過程。這一過程在破骨細胞和成骨細胞同時作用下完成,約需8 ~12周。
骨折後,相信患者朋友最關心的就是骨折長得如何?拍片當然最直觀,但假若不方便到醫院拍片,還有什麼方法能知道骨折是否好轉?其實,很多表現都能反應骨折癒合情況,但是骨折好轉不能只關心癒合,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重視。歡迎曾經骨折過的朋友分享下自己的經驗。
骨折癒合“一百天”夠嗎?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實際上骨折癒合時間不完全相同,比如手足骨折癒合一般需要1-2個月,胳膊骨折癒合一般需要2-3個月,大腿骨折癒合一般需要4個月。因此對於大多數骨折而言,一百天只是大概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骨折雖然不能完全修復,但會逐步穩定,存在好轉趨勢。總體而言,骨折癒合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一般為骨折後兩週,骨折端會產生瘢痕組織,也就是說,骨折兩週以後,骨折端就相對穩定,不容易再移位了。第二階段一般為骨折後3-6個月,這段時間骨折端會出現新骨,這是骨折癒合的關鍵階段,雖然骨折線仍然清晰可見,但是已經逐漸模糊。第三節段一般為骨折後1年,這時候骨折線消失,骨折完全癒合。
骨折好轉的幾個重要標誌有什麼?正如之前所說,隨著骨折癒合,骨折端會形成新骨頭,因此,判斷骨折癒合情況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拍片觀察骨折端,可以是X光,也可以是CT。一般而言,普通的X光片就足夠了。在骨折癒合第二階段,也就是骨折後3-4個月時,癒合良好的骨折端可以看見雲霧狀的白色陰影,也就是醫學上的“骨痂”,看見骨痂出現,就說明骨折長得不錯。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辦法可以判斷骨折癒合情況,比如骨折處腫脹消失,區域性沒有疼痛,按著也不疼,肢體可以自由活動,甚至可以行走或者拿些東西,這些都是骨折好轉的表現。
骨折長上並不是目的,醫生還關心這些問題!骨科學發展到現在,針對骨折的治療技術已經相當成熟,除去某些特殊位置的骨折,絕大多數骨折都能癒合的不錯。所以,骨折癒合往往並不困難,但很多其他問題同樣不能忽視!首先,骨折後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的石膏固定,這很容易導致骨折部位臨近的關節僵硬,後期糾正起來十分困難,比如上臂骨折容易造成肩周炎,小腿骨折容易造成踮腳。臨床上見過很多患者,骨折癒合的非常好,關節卻僵死了,最後還得給關節做手術,得不償失。再者,骨折後很多人一動不敢動,生怕把好不容易復位的骨折弄壞了,甚至好幾個月都不敢活動。這樣骨折雖然也能癒合,但是往往會造成肌肉萎縮,骨質疏鬆,反而不利於骨折癒合,將來恢復起來也很慢。俗話說,“三分治七分練”,骨折早期不穩定,的確需要休息,但是一般在2周左右,就可以逐步開始鍛鍊,三個月時甚至可以離拐。
總之,觀察骨折好轉情況,X光最直接,此外很多表現也有助於判斷,骨折好轉並不僅僅是骨折癒合,良好的活動同樣重要,定期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