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生猛歷史

    說到官場的潛規則,最多的肯定是明清時期的官場了,時人還給這種現象起了一個名叫做陋規,說白了就是我們如今的潛規則。那麼陋規是指什麼呢?陋規就是指那些送給上司的“規禮”,送給上司隨從的“規費”,更誇張的是,就連皇帝也要被潛規則,可見明清時期的潛規則到了什麼程度。皇帝的消費高大家都知道,譬如清朝巔峰時期的乾隆皇帝,一天的伙食費就要50兩銀子,相當於當時的6000斤大米,然而實際上,乾隆皇帝的菜譜裡的菜加在一起,也遠遠達不到50兩的水平。在乾隆皇帝的菜譜中,共有各式菜、湯20多種,其中大部分在皇宮中都有,需要買的也只不過是一些雞、鴨,最值錢的也就是2只羊而已,一頓飯十兩銀子綽綽有餘,但乾隆皇帝卻對此渾然不知。在李嶽瑞的《春冰室野乘》中,曾經記載過這麼一個故事,某日早朝完畢後,乾隆皇帝無意之間問到大臣汪由敦吃早飯沒,汪由敦回答說自己家裡窮,每天早晨只能吃四個雞蛋。乾隆皇帝聽到後卻大吃一驚,說:”一個雞蛋就要十兩銀子,四個雞蛋就四十兩了,你吃的比我吃的還好你還說窮。“,汪由敦當了那麼多年官,當然明白其中的門道,他只好回答說:”外面買的雞蛋都是已經破了的,才幾文錢一個,和皇上您吃的不一樣。“汪由敦不敢給乾隆說實話,因為乾隆皇帝的起居飲食和他無關,而是由皇帝的管家府——內務府負責,只有皇帝才能對裡面的事情發話,他當然不敢說實話。那當時的雞蛋一個多少錢呢?按照地方縣誌記載,一個雞蛋最少2文,最多不過3文,也就是說乾隆皇帝吃一個雞蛋,能買外面的7500個雞蛋。如果說乾隆時期的內務府敢在皇帝的飲食經費裡動手腳,是因為乾隆不知道市面上雞蛋的價格的話,也說不過去。以節儉出名的道光皇帝就曾經吃過這樣的虧,同樣是在《春冰室野乘》中記載過這樣一件事,某天道光皇帝心血來潮想要吃一碗片兒湯,便讓御膳房給他做一道,但第二天內務府給他端上來的卻不是熱騰騰的片兒湯,而是一份修建新廚房的申請,道光皇帝不解的問下面的人:“前門外的那家店很會做片兒湯,一碗不過40文,你們怎麼就要我拿幾萬兩銀子修新廚房呢?”,然而內務府的人卻回答他說那家店早幾年就關門了,道光皇帝無奈,只好嘆了一口氣,不再提吃片兒湯的事。就連皇帝都能被潛規則,可見明清的官場腐敗到了一種什麼樣的程度。

  • 2 # 梓元小維

    自古以來,各行各業都有明面的行規和私下的約定俗成,作為整個國家集權中樞的官場自然也不能免例,同樣有些潛規則,這裡筆者就簡單的介紹兩個古代官場潛規則,希求當今之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史為鑑,針對紕漏,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一,百姓,不可直接陳事,但有疾苦必須層層上報,放到皇帝龍案上的多有失真。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平頭百姓起家,深知民間疾苦,所以上位之初就嚴抓吏治,建立錦衣衛監控官員,只要發現有貪汙超過六十兩銀子的官員就處死。還在午門外設立了“鳴冤鼓”,允許在當地討不到公道的老百姓告御狀。即使如此嚴打,到晚年還是發出了“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屍未移而人為繼踵,治癒重而犯愈多”。

    明弘治十七年,也就是明孝宗當政的時候,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奉旨去山東曲阜祭孔,回朝的路上看到了農作物欠收,農民衣不遮體,無食裹腹,感概之下給明孝宗寫了份奏摺。在奏摺中他提到,不是親眼所見,實難相信平民百姓過的如此艱難。他感概道“郡縣官員不知道自己轄區內百姓的情況,朝廷也不知道各郡縣的情況,皇帝也不知道朝廷是個啥情況,開始只是容忍隱瞞事情,最後卻是為了隱瞞而矇蔽了大家。開始只是小小的容忍,但是因隱瞞而造成矇蔽的結果卻遺禍無窮”。

    《明史.李東陽傳》【夫閭閻之情,郡縣不得而知也;郡縣之情,廟堂不得而知也;廟堂之情,九重亦不得而知也;始於容隱,成於矇蔽。容隱之端甚小,矇蔽之禍甚深。臣在山東,伏聞陛下以災異屢見,敕群臣盡言無諱。然詔旨頻降,章疏畢陳,而事關內廷、貴戚者,動為掣肘,累歲經時,俱見遏罷。誠恐今日所言,又為虛文。乞取從前內外條奏,詳加採擇,斷在必行。】

    問題是當時老百姓距離皇帝真的只有他奏摺裡的三級嗎?細細數來,古代怕是七八級都不止的。每有事情上報,各級都會出於各自目的,略加加工,到了龍書案前,如果不失真,就已是最好的結果了,顛倒黑白也不未可知,更何況最初的上報還得指望基層官員的負責任態度。古代官員,尤其高階官員是很少下基層的,一是不方便,二是也未必有那個心。而古代老百姓一沒有能力上京告御狀,二沒有這種意識,所以上下脫節實難避免。而今卻不同,各地都有上訪辦,領導們也會時不時的下到基層檢查工作。

    二,“陋規”從春秋時期到清朝都是政府默許存在的。

    陋規自古有之,縱是清官,只要不是海瑞那等極端耿介之人,也是墨守成規的,非不明白,而是實難以一人之力除之,也實難自下而上的變革掉這一陋習。

    對於陋規,清代的蒲松齡在他的名著《聊齋志異》中也有提及,剛正的吳大人抵制陋規,他的上級領導在斥責無效後,就勸他“人們都說在世間做事不可以直來直去,既然人人都知做事不能直來直去,為什麼還指責世道不好,無法直來直去呢?”

    【濟南同知吳公,剛正不阿。時有陋規:凡貪墨者虧空犯贓罪,上宮輒庇之,以贓分攤屬僚,無敢梗者。以命公,不受;強之不得,怒加叱罵。公亦惡聲還報之,曰:“某官雖微,亦受君命。可以參處,不可以罵詈也!要死便死,不能捐朝廷之祿,代人上枉法贓耳!”上官乃改顏溫慰之。人皆言斯世不可以行直道;人自無直道耳,何反咎斯世之不可行哉!】選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

    陋規一般分為兩類,禮和規。

    “禮”,顧名思義,就是官員間為了互通友好的往來禮金,禮物等。

    我們老百姓在逢年過節或者老人初次見到晚輩時,多會透過給個紅包或者禮物,討個好彩頭。但是用於官場就不再是那樣隨意輕鬆了,不同官職不同價位。晚清時,據說一個總督一年就可收十八萬兩左右的白銀的陋規。《道鹹宦海見聞錄》中還記載道,即使是“苟利國家生死以”的林則徐在擔任陝西巡撫時也是依規而行的。

    而“規”,則是來自那些油水多的衙門或者稅餘產生的火耗。火耗本是官府回收碎銀子重鑄成銀錠時的自然損耗,但是徵稅時,官員們卻會在正常火耗的基礎上多徵收一些,結餘下來的自然就進了自己的腰包。看過《雍正王朝》的人們一定對於四爺,十三爺因為火耗之事痛定思痛,重處江南官場的事記憶猶新吧。誰動了官員們的火耗銀子,就如同挖了他家的祖墳,是會被群起而攻之的。

  • 3 # 北門猿

    說個比較小的方面吧。清代官場有個預設規矩,當主人端起茶杯稍微抿一口時,就代表要送客了。這時候客人要是識趣,就應該立馬起身告辭——畢竟咱們華人都注重臉面,不好意思直接攆人。

    據說清末朱德裳寫的《三十年見聞錄》中,有這麼一個故事(轉自網上,我沒看過原書):

    一個炎炎夏日,一位新上任的縣令前去拜謁巡撫大人。按禮節,是不能帶扇子的,這位縣令顯然不太懂這些官場的規矩,他不僅帶了把摺扇進了巡撫衙門,熱的時候還扇了幾下。巡撫看在眼裡,心中不喜,於是趁著縣令脫帽寬衣的時候,把茶杯端了起來。左右侍者見狀,立即高呼“送客”。縣令聽了,只好拿著帽子,抓著衣服,狼狽地退了出去。

    這是因為,巡撫一端杯,就等於說“我要送客了”。他左右的人當然明白巡撫大人什麼意思,所以立刻配合高呼。

    王國維《東山雜記》中有“茶湯遣客之俗”一條。他說,現在的官場風俗,客人上門只設茶水招待,等到主人請客人喝茶,僕人就開始大聲叫“送客!”這習俗宋代就有了,只不過用湯不用茶。

    王國維接下來作了一番考證。《萍洲可談》裡說:“如今風俗,客人來時喝茶,走時喝湯。但遼華人的習慣正相反,先喝湯,後喝茶。”

    書裡還記載了湯的配方:“用甘香的藥材碾成末,涼性溫性都有,沒有不用甘草的。”這麼看來,這種“湯”,應該算是一種保健飲品之類的。

    按《南窗紀談》的記載,在宋代這種風俗不是官場專用,上到官府,下到民間,全都是這樣。

    隨著時間推移,這種習慣慢慢演化成了端茶送客。我猜,大概是古代官場的人情關係非常複雜,大家都養成了有話不直說的習慣。所以這種“暗示法”就流行開了。

    清末《官場現形記》裡,寫了一個滑稽場面:

    起先眾人聽制臺說要考試,早已彼此面面相覷,一聲回答不出。等到臨了問"大家聽見了沒有",方才有兩個答應了一聲。制臺見話已說完,無可再說,只得端起茶碗送客。隨鳳占進來的時候,原預備有許多說話面稟的,及至見了制臺,不知不覺,就像被制臺把他的氣逼住了,半個字也說不出。眾人答應"是",也只得答應"是",眾人端茶碗,也只得端茶碗。剛把茶碗端起,忽聽得拍撻一聲,不知是誰的茶碗跌碎了。定睛看時,原來是右手末二位那位太爺,不知怎樣會把茶碗跌在地下,砸得粉碎,把茶潑了一地,連制臺的開氣袍子上都濺潮了。制臺一面站起抖擻衣裳上的水,一面嘴裡說道:"這是怎么說!這是怎么說!"急的那位太爺蹲在地上,拿兩隻馬蹄袖擄那打碎瓷片子,弄得袖子盡溼,嘴裡自言自語的說:"卑職該死!卑職該死!打碎茶碗,卑職來賠!"制臺也不理他。那人擄了一會,無法可想,也只得站了起來。

    從這看來,當時的官場禮儀是主人端茶送客,客人也要端茶碗作為陪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如何才能變得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