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兒童故事慧
-
2 # 察秋毫
首先為這位年輕的媽媽感到惋惜。
媽媽的身亡完全是意外,而兩歲的寶寶也是因為不懂事而造成這樣的後果,希望寶寶以後可以忘記這件事情。
因為寶寶的年齡太小,實際上很多的安全教育並不適合孩子,需要給孩子做的是做好安全防護,杜絕一切可以造成危險的可能。
1.當孩子上車時,不管他願不願意,都要讓大人抱著他放到車上。車底與地面還有約20公分的距離,孩子有可能滑到摔倒車底下出現危險。另外孩子喜歡亂跑,抱著孩子可以保證孩子一定能夠安全進入車內。
2.當孩子做到車上時,一定有個大人陪著孩子坐在後面保證他的安全。雖然有安全帶可以綁著孩子,但是孩子也可以自己開啟的,有大人的看護可以防護很多危險的發生。
3.當孩子做到車上後,車門和車窗一定是處於鎖定狀態。小孩子還是很聰明的,他們看過幾次開車門和開窗戶的動作就可以學會這些,所以把窗門都固定是最好的選擇。
4.不要讓孩子能夠到車的前座。除了交通法規的規定,更有的實際安全的考慮,孩子在前面坐不穩,一個急剎車孩子就可能磕到鼻青臉腫。
當然,最重要的是孩子必須有專人看管,只有大人為孩子的安全著想,才能保證孩子的安全。
-
3 # 燕旅聊育兒
一名21歲的年輕媽媽在抱車裡的孩子的時候, 孩子不小心觸碰到電動車窗開關, 年輕媽媽被夾住脖子致腦損傷身亡, 當天還正好是她21歲的生日。
當我看到這個新聞的事情,非常痛心,一位年輕的媽媽,可能還年少不知事,一位僅2歲的baby,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那麼這件悲劇的發生到底是誰之過呢?其實即使2歲的幼兒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識,但是做父母的依然不能放手其單獨行動,如果不得已需要讓孩子一人獨處,需要父母提前排查危險因素,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孩子失誤傷害自己和他人,這樣才是安全的方式。
什麼年齡段開始進行安全教育最合適呢?一般來說,0(初生)-6歲為嬰幼兒,關於嬰幼兒的安全教育最合適的年齡是什麼時候呢?應該說是在寶寶有了自主意識以後,就可以著手透過言行去教育孩子一些基礎的安全知識。寶寶擁有自主意識,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能夠精準的表達情緒
笑容是寶寶第一個能夠表達情緒的表情,為什麼不是哭?因為新生寶寶的哭聲是生理需求的反應,比如說餓了、困了、生病了,而笑容則是寶寶想表達開心、滿意這一類形容的表達方式,所以我們可以觀察寶寶什麼時候開始發自內心的笑,大多數寶寶是在3個月左右就會笑,但是也有些寶寶1-2個月就會笑。
2、有明確的自主喜好
大多數寶寶1-2個月左右的時間以睡覺為主,直到3個月開始,就會對周圍世界產生興趣,當寶寶更多的接觸這個世界以後,就會擁有自己的喜好,比如更加粘媽媽,喜歡某個玩具,喜歡做某個動作。
3、能夠用言行表達想法,或者開始模仿父母的言行
雖然一歲以內的寶寶每天咿咿呀呀的說著童言童語,但是不要小看寶寶的理解力和模仿力,因為這個階段你會發現,寶寶能夠用表情或者動作來回應爸爸媽媽,甚至模仿爸爸媽媽的言行。
今天我老公給9個月的寶寶喂水果泥,寶寶吃的特別興奮,吃的非常滿足的時候,就會拍手大笑,寶寶嘴裡還在吃的時候,如果爸爸繼續喂,她就會搖頭,將爸爸的手推開,如果吃完了還想繼續,就會把寶寶拿著水果的手拉到面前,可以說,9個月的小寶寶已經能夠精準的用言行來表達思想了。
4、有認生的表現
認生是大多數寶寶都會有的表現,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自己本身就有了危機意識,對於不熟悉的人或者看著不喜歡的人就會本能的抗拒,表現為大哭,用手推拒陌生人的靠近,可以說,寶寶危機意識相對還是比較強烈的。寶寶認生是好事,所以,家長們應該善用這一點,去為寶寶上好安全教育這一課。
當家長髮現寶寶有了以上四種表現後,別猶豫,安全教育課程應該提上日程了,但是許多家長擔心孩子小,能否充分理解大人的教育呢?安全教育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嬰幼兒的安全意識,但是畢竟嬰幼兒受到體能以及大腦接受程度的限制,包括社會外界潛藏的眾多難以預測的危險,6歲以內的寶寶是不建議獨處的,需要家長的24小時陪伴和呵護。如何進行安全教育課?兒童安全教育課主要有三種方式:
1、透過塑造安全環境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根據一些社會規則以及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透過外在環境去逐步的影響寶寶,比如說,我們在過馬路的時候,斑馬線的旁邊就會有紅綠燈,紅燈亮,行人就要停下等車過,綠燈亮,車輛停下等行人先過,這也是屬於環境安全教育,除此之外,關於一些公共場合的一些安全提醒標識也是屬於環境教育。
在外面,自有政府或社會機構為我們提供一些安全警示圖畫、文字、影片、語言,但是在家中,需要父母為孩子創造一些安全的環境,讓孩子潛移默化的受到薰陶,所以,在保障孩子充分理解“安全”兩個字以前,父母要徹底的踐行安全這一理念。
2、直接教育強化孩子的安全意識:
所謂直接教育,基本是在寶寶的語言能力、理解接受能力被充分開發以後,透過語言、書本直接指出社會及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隱患,直到孩子記住為止,這種方式考驗的就是孩子的悟性和理解能力了,教學也可以採用反推法,即讓孩子看到不顧安危的後果,讓他印象深刻,也可以採用反覆記憶的方法,讓孩子熟記於心。
當然了,有課程就要有實踐,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反覆提醒,反覆練習。
3、寓教於樂,透過遊戲的方式來加強孩子的安全意識。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會有跌跌撞撞的時候,在家長能夠促及且干涉到的範圍內,並做好防護措施,讓孩子自由活動,可以跌倒也可以撞到,有些存在的安全隱患只有孩子親身體驗過才知道要避開,如何避開,父母的保護畢竟有限,很多時候還要考孩子自己去躲避危險。
當然還有一些其它的遊戲方式也都值得借鑑,比如說,角色扮演就是非常好的一種方法,在遊戲中去學習一些安全知識,更能加深印象,並且也不會被孩子所排斥。
分享一個題外話,我在給寶寶買玩具的,關於安全隱患這一點非常的在意,會仔細檢查一些零部件是否容易脫落,那些玩具容易被寶寶吞進去,玩具是否結實不易毀壞之類的,在我挑選的非常焦躁的時候,玩具店的老闆告訴我,其實很難有百分百安全的玩具,即使最優秀的玩具,你也能找到一些被忽視掉的安全隱患,其實最保障安全的方式就是家長的全天候陪伴,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如果家長需要離開,那麼建議你收起所有的玩具。
所以說,生活中其實有非常多容易被忽視掉的安全隱患,有些盲點是連大人都無法得知的,所以,孩子的安全問題不僅僅需要加強孩子自身的安全意識,更主要的還是要靠家長的觀察和保護,這樣才能萬無一失。
-
4 # 清風點點
每每孩子犯錯大家習慣性的把這個犯錯的原因歸到孩子教育上面。
每當孩子犯錯時都拿孩子小,不懂事來搪塞,孩子小確實不懂事,對於2歲前的孩子來說世界很大,很精彩,可是他們卻什麼都不知道,不知道為什麼太陽要東昇西落,不知道為什麼這個世界如此五彩繽紛,不知道對與錯。
對於2歲的孩子來說他們主要靠模仿來學習瞭解外界。即使給他講再多的知識和道理也沒用,因為他根本不能夠理解你說的是什麼道理。比如家長拿著一個玩具對孩子說“寶寶,這個玩具很髒,不要拿去吃哦!這樣不衛生,還容易生病”當家長話還沒有說完可能孩子就把玩具搶走,放嘴裡咬一咬看看是什麼味道。
這樣的教育有用嗎?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在孩子的腦子裡面,對“髒”“衛生”“生病”這些字眼根本沒有任何概念,他們只知道這個咬不動,吃不了。
所以把於這個時期孩子的犯錯行為歸於教育缺失根本就是錯誤的。孩子的錯誤行為究其根本,是家長自身的錯誤。
如果孩子一直有人看著,怎麼會去觸動車窗開關?家長粗心大意未能防患於未然,是自己的過錯不能怪在孩子教育上面。比如家裡正在燒一壺開始,孩子很好奇開燒水壺,於是去拿,結果不小心燙著了,這是誰的錯?是孩子的錯還是教育缺失的錯?都不是,這是家長的錯,家長未能防範於未然,沒有讓孩子遠離燒水壺,沒有把燒水壺放置在一個安全的地方。
如果家長自己對一些道理都無法理解如何去教導孩子,如果家長自己都無法做到,如何教導孩子做到?所以教育,教育。育人育己,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是在教育自己。家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才能談如何教育孩子。如紅燈亮時必須停下來,綠燈亮起時才可以繼續通行,家長尊守交通規則,孩子受家長影響自然也就會遵守交通規則。如果家長都不遵守交通規則紅燈亮時也在走,那麼孩子也會闖紅燈,孩子是沒有那種安全意識的,只能是家長以行動來引導孩子。
所以,教導孩子安全意識首先得自己有安全意識,所謂育人就是育己,家長在教育引導孩子的同時也是在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過程。
-
5 # coco姐姐讀繪本
2歲寶寶對於這個世界都很好奇,什麼都喜歡去探索,探索的過程中也不知道那裡有危險那裡不可以碰,車窗上下啟動小寶貝覺得這個東西好玩就像玩具一樣,其實應該在他早期就對他講一些關於安全的書,比如他這個年齡段的繪本,用繪本來教他安全意識,提早給他講解比較危險的東西,偶爾的和寶寶一起模仿和演習一下。
-
6 # 閣樓上的陽光
首先看到這個新聞感到非常的悲痛。
這個媽媽是試圖從車窗裡把兩歲的孩子抱出來,孩子不小心觸動了車窗開關,才發生了意外。
安全教育一直是不容忽視的話題,但是對於兩歲的幼兒來說,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能夠起到的效果十分有限,更重要的是加強對大人的安全教育。
一、生命最重要
生命是最重要的,這是第一原則。
無論在什麼時候,成人要首先保證自己的安全,由此,才能保障孩子的安全。
父母首先要遵守規則,為孩子樹立榜樣,不做危險、越界的事情。
從自身做起避免危險的發生。
二、看不見的危險不容忽視
對一個大人而言,能夠警惕危險,避免發生意外。
但是,加上一個孩子,就有可能將更多複雜的因素包括在其中,會有發現不了的危險。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看不見的危險,就在我們身邊存在。
平時很難察覺,當這些危險發生之後我們才意識到。 比如新聞中年輕媽媽發生的意外。
所以,當父母帶著孩子的時候,最重要的還是要時刻注意安全,保持警惕性。
三、不斷學習,提高警惕
多學習,多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平時對於發生在孩子身邊的一些危險的事情,相關的新聞多留意,父母們相互提醒,能夠避免很多危險情況的發生。
父母們學習之後,跟家人分享,讓全家人都瞭解相關的知識,能夠大幅度降低風險。
回覆列表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第一, 任何時候孩子都不要站在汽車後面,因為孩子很小,開車的人根本看不見孩子。就算是靜止的車,也不要讓孩子站在它的後面,因為不能確定,車子是否馬上要啟動。
第二, 孩子坐車必須坐安全座椅。我們家兩個寶寶都是從出生第四天開始(從生產醫院回家)就開始坐安全座椅,無論路途遠近都堅決要坐。孩子有時候會不願意,但是我和我先生都立場非常堅定,再哭鬧也必須做安全座椅,因為這真是保命的啊!隨便上網搜一下新聞就可以看到多少孩子因為沒有坐安全座椅而受傷甚至喪命。
第三, 孩子坐車時候不可以隨便開窗和開門,那是大人的工作,小孩子不可以動。
第四, 任何時候都不要把孩子獨自留在車內,就算只是下車去超市買瓶水,也要把孩子帶上。
第五, 進車門之後馬上鎖車,避免有人趁機劫車劫人。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